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探析

2024-05-04 20:52巩加芳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大气部门

巩加芳

(安徽恩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引言

随着城市生产活动的持续增多,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甚至威胁到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治理力度,以减少污染源的排放,有效保护大气环境,从而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因

通过对大气污染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如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都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自然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和气候异常变化等,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相较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更为关键。据统计,现在已知对空气产生危害或者已经受到关注的污染物有100多种,当这些污染物超标时,就会对各类生物的生活造成极大威胁,不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甚至造成动植物的死亡[1]。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大气污染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1.1 人为因素

1.1.1 工业排放

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工厂会排放出大量废气,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2]。这些物质一旦进入大气中,就会相互反应,形成更加有害的物质,不仅会破坏环境,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1.1.2 交通污染

轮船、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在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交通工具在燃烧煤或石油时所产生的废气,会对人类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极大危害。尤其是在城市中,汽车数量庞大且集中,所产废气会对城市的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1.3 生活污染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来满足烧饭、取暖等生活需求。比如使用炉灶和锅炉会产生煤烟和SO2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的排放量庞大,分布范围广泛,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1.1.4 市政建设

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由于市政建设中的一些设计和规划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城市空气受到了严重污染。如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缺陷,导致人行横道的高度高于地面,若长期缺乏修缮,灰尘和污染物极易在路面上积累。一旦风力足够,便会扬起尘土,继而污染城市空气。

1.2 自然因素

1.2.1 气象因素

风、雾、雨及逆温现象等诸多气象条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上空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扩散。这些气象条件不仅直接或间接影响空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还能加速或减缓化学反应过程,从而改变大气污染物的毒性。

1.2.2 地理因素

地形的阻挡、摩擦等会使气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空气的温度、风向、风速等,这些因素会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间接影响。

此外,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这些气体进入大气层,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人类活动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也会引起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增加。

2 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情况及治理问题分析

2.1 大气环境污染情况

现阶段,我国大气污染状况相当严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通过大数据可以发现,大气污染在我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一线城市和工业化城市是污染的集中高发区,其周边地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就大气污染物种类而言,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给人们的呼吸系统带来了巨大威胁。此外,机动车尾气污染、氮氧化物污染也呈现出加重的趋势,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治理不到位,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能源利用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2 大气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问题

2.2.1 人们的环保意识较为薄弱

目前,某些部门并未充分认识到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缺乏对大气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一些人只着眼于眼前的经济发展需求,而忽视了大气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政策和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环保理念并未得到充分体现,进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重复建设、能源资源浪费严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2.2.2 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在环保法律规范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实践中却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问等问题[3]。比如部分地方政府对环保执法进行了干预,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擅自审批重污染建设项目;一些政府部门未贯彻落实“先评估后建设”原则,导致新建工程存在规划不科学、污染严重的问题;针对部分工厂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执法不严,导致超标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了破坏,还对居民健康造成了威胁。此外,由于资金不足,一些监测机构无法广泛开展对污染源的定期监督、监测,给环保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

2.2.3 能源利用不合理

造成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是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和严重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比高达75%。然而,用于发电的煤炭量仅占总煤量的35%,这意味着大量的煤炭被用于工业及民用燃烧[4]。这种煤炭消费构成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不仅造成了能源浪费,还极大地污染了环境。(2)我国煤炭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追求产量,对高硫煤的控制缺乏足够关注。高硫煤中硫元素的含量较高,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3)目前燃烧技术及设备制造水平普遍较低,导致能源利用率不高。很多工厂受资金限制,仍在使用高能耗、排污量大且趋于老化的生产设备,导致资源、能源消耗较高。

3 加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

3.1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3.1.1 增强环保意识

要想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应当从强化环保意识入手。政府部门应该重视环保法律和法规的宣教工作,并加强环保理念的普及和推广,要让群众认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紧迫性。省政府、市政府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尽可能限制高污染行业的排放;个人和团体应从点滴做起,如减少使用机动车、使用环保产品等,以此为保护大气环境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工厂和生产企业更应重视环保工作,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随意、过度使用燃料,违规排放废气。

3.1.2 加大污染处罚力度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一直成效不佳,主要是由于我国相关环保法律不完善,对污染企业和个人处罚力度不够。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企业对环境污染问题视而不见,违法成本低廉也使得环保理念无法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5]。为了改善这一现象,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力,加大污染处罚力度,切实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对于排放超标的企业,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监管。(1)将排放超标企业公布在官方网站上,促使企业在公众监督、舆论压力下做好生产防污工作,这不仅可以有效保护环境,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2)加大对排放超标企业的处罚力度,使其承担应有的经济责任,认识到违法排放的后果。(3)对于严重超标且屡教不改的企业,相关部门应采取果断措施,责令其停业整顿,直到其排放达到相关标准后,方可准许其重新营业。总之,地区环保部门应充分发挥监管职能,积极借助行政手段,推动大气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

3.1.3 明确各部门职责

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1)环保部门需要加强对污染问题的监管和管理,提倡低碳生活,鼓励种植抗污染植物,以减少能源消耗,确保大气的清洁。(2)规划部门需要立足实际,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如加强城市绿化、合理设计城市布局、将重工业企业分散到城市边缘地区,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有效治理大气污染。(3)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也需要承担起责任,做好项目的规划、审批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严格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4)监测部门要加强监测站点建设,并不断完善大气质量监测系统,同时及时公开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信息,让公众了解大气环境状况。为了更好地倾听公众的声音,相关部门可开通专门的空气质量投诉举报渠道,以便及时处理各种举报投诉。只有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落实环保政策和措施,我们才能实现对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全面治理,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

3.2 加强源头污染治理,合理利用多种能源

3.2.1 治理煤烟型污染

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尤其是在北方冬季采暖季节,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治理力度,具体措施有:(1)城市建设需要统筹规划,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资源状况,逐步推行集中供暖,以减少分散式供暖对大气的污染。在集中供暖的地区,需要合理规划热源布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2)切实做好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工作,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此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适时推进无燃煤区建设。(3)有条件的城市,可尝试更加环保、经济的电采暖。(4)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对高硫煤问题的重视,推广低硫煤、低灰分优质煤。利用提高洗选率等方法,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以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5)依法征收排污费,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环保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用于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6)严禁在城区随意焚烧垃圾、枯草、树叶等。(7)制造和销售锅炉的公司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努力提高锅炉的品质和技术水平,确保锅炉满足环保和安全要求。对于不合格产品,应限期达标,否则将面临处罚和限制运营等措施。(8)加强对电力行业的环保监管,严格控制电厂SO2排放。

3.2.2 治理工业生产污染

具体措施有:(1)相关部门应帮助工业企业完善和调整生产规划,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2)政府部门应责令部分重点污染企业限期整改,在整改过程中,可采取优化管理、加强监管等措施,以确保整改效果达到最佳。同时,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应的产业搬迁政策。(3)逐步淘汰部分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全力推进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相关部门可以在一些重点区域推广清洁煤技术,以有效改善环境污染问题。(4)国家应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以使现有能源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并有效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从而逐步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5)对于那些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使用低硫燃煤的工业企业,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脱硫措施,以确保其所排废气达到环保标准。(6)冶金、电子及建材工业应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2.3 治理交通尾气排放

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而且还有持续发展的趋势,因此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具体治理措施有:(1)秉持环保理念,加强对汽车尾气污染的防治。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及严格检查尾气排放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2)所有汽车尾气排放必须达标,不达标者限期整改,否则将面临停驶和罚款。(3)在考虑各城市的实况和相关规定后,为了维护市区环境,有必要禁止农用汽车和拖拉机进入市区。针对农用车辆的运输问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4)限期停止授权新柴油车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在市区范围内,禁止未达标汽油车销售和上牌照。(5)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燃油车辆的使用,同时鼓励绿色出行,如步行、骑行等活动方式。(6)持续优化和改进发动机技术,全面提高燃油利用率。(7)以国际通行标准为参照,设立城市大气污染警报阈值[6]。一旦大气质量突破这个警报阈值,相关部门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强行停驶那些造成污染的机动车辆。

3.2.4 加强市区扬尘管控

具体措施有:(1)为确保市区的环境质量,所有施工工地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标准要求。对于未达标者,相关部门将采取措施,责令其停工整顿,确保市区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对于环保达标的施工场地,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确保其施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2)施工队伍应派专人负责工地路面的清扫。在清扫过程中,采取恰当、有效的清洁方法,确保工地路面的整洁和干净。(3)在进行拆迁作业的同时,还要做好洒水工作,以减少粉尘污染。在洒水期间,要严格控制水量和频率,确保不会造成地面湿滑和浪费等问题。同时,拆迁之后要根据土地的实况,进行及时、简单的绿化,以恢复土地的生态平衡。(4)在进行道路施工时,为减少污染,应采取封闭式施工。工地周围要设置围挡或围墙,以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对于料堆的处理也需要格外注意,为了防止扬尘对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定期对料堆进行洒水作业,以使其保持湿润。此外,还可以使用遮盖物将料堆覆盖,以减少扬尘的产生。(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增加洒水车数量和洒水频率。(6)加速裸露地面的绿化和铺装。(7)相关部门需要全面、严格地检查施工区域料堆、灰堆的防扬尘措施,防止粉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此外,还要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监管,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遗撒现象。

4 结语

综上,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相关部门需要在对污染成因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防治对策,从而切实提升治理效果。在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以保证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地落实。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不仅有助于环境的维护、民众居住质量的提升,还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大气部门
大气的呵护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大气、水之后,土十条来了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7部门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