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排放现场检测质量控制分析

2024-05-04 20:52王少南陈迎春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示值核查气体

徐 庆,荣 琳,王少南,陈迎春

(1.山东创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东特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引言

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及环境监测的市场化发展,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机构迅速崛起。监管与检测的逐步分离,迫切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针对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监管体系,以确保第三方检测机构所出具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公正性。同时,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了增强自身检测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加强对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也势在必行。目前,有关第三方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的文献较多,如环境检测分析中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的探索与实践[1]、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质量要点及注意事项[2]、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分析[3]、浅谈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4]等。这些文献多是聚焦于增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在人员、设备、标准物质、场所环境、方法的选择及控制(包括检出限、校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空白、平行样)等方面加强管理及控制,更偏重于采样后的实验室分析过程。也有部分文献如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举措和建议[4]、关于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探讨[5],对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较多。还有一些关于环境现场检测的文献是关于水质分析的,如浅谈加强环境现场监测水质分析的质量控制[6]、环境现场监测水质分析的质量控制探讨[7]等。但对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检测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如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现场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较少。本文将以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检测(便携式紫外吸收法)为例,详细阐述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本文的质量控制通过两种方式结合进行,其一为通过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环节按照标准要求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其二为管理过程质量控制,即按照管理体系运行要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二者相互联系,互为支撑,密不可分。

1 标准要求的质量控制

1.1 人员技术水平

1.1.1 人员能力确认

人员能力确认方法分为以下步骤:首先确定是否为相关专业,环境检测人员相关专业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化学、化工、生物、物理、地理、地质、大气、海洋、核工程等;第二,有无相关工作经历;第三,有无相关培训经历;第四,是否通过技术培训考核;第五,是否熟悉设备性能,并熟练操作设备;第六,是否通过设备操作考核;第七,是否进行了参数检测实践,并取得满意结果。普通检测人员,至少要满足第三至第七项,方可通过能力确认,准予上岗。

1.1.2 人员能力监督及监控

新上岗、新转岗或新扩项的技术人员在进行环境参数检测时,需质量监督员对其操作、记录等进行监督,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技术熟练的老员工,采取实验室间比对、参加能力验证、标准物质测试、留样再测等方式,确保其能力得到有效监控。质量监督员在年底根据被监督对象表现情况及监督、监控记录对人员能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检测人员技术水平是否持续符合要求。

1.2 设备状态维护

现场检测设备状态维护可以通过设备校准、设备维护保养以及期间核查实现。

1.2.1 设备校准/计量溯源

(1)校准机构:设备校准应选择通过认可的校准机构进行。

(2)校准点:因废气含湿量对检测结果有影响,且检测结果有时需将干基、湿基浓度换算为标准(273 K,101.325 kPa)形式或进行折氧计算,故设备校准时除校准二氧化硫传感器示值误差、重复性、响应时间外,还需对氧气传感器示值误差、重复性、响应时间及含湿量示值误差进行校准。

(3)校准确认:除核对公司信息、设备信息、校准机构证书范围及使用校准设备校准有效期等基本信息外,重点核对校准点位是否为常用、校准结果是否符合参数检测相关标准要求。

1.2.2 设备维护

设备维护内容主要包括清灰、检查储水瓶,清理残留水;通电,放置在干净的空气中清洗一段时间再断电;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零点漂移、量程漂移、示值误差检查;长期未使用(超过1个月),在下次使用时应当进行一次零点漂移、量程漂移、示值误差检查。零点漂移、量程漂移、示值误差检查步骤:

(1)零点漂移:空气中调零,将采样管置于零点气(高纯氮气,99.999%)中,待仪器示值稳定,记录仪器示值Z0;待示值误差测试完成后,再通入零气,待读数稳定后记录零点读数Z1。

(2)量程漂移:将采样管置于高浓度(80%~100%的满量程值)标准气体,待仪器示值稳定,记录仪器初始读数S0;待示值误差测试完成后,再通入同一标准气体,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标准气体读数S1。

(3)示值误差:将采样管置于零点气(高纯氮气,99.999%)中,待仪器示值稳定,通入高浓度(80%~100%的满量程值)标准气体,调整仪器显示浓度值与标准气体浓度值一致;然后按照零气、高浓度标准气体、零气、中浓度(50%~60%的满量程值)标准气体、零气、低浓度(20%~30%的满量程值)标准气体的顺序通入标准气体。若低浓度标准气体浓度高于排放限值,则还需通入浓度低于排放限值的标准气体;待显示浓度值稳定后读取测定结果。

1.2.3 设备核查

在两次校准期间至少进行一次期间核查,核查频次根据设备稳定情况及使用频率、使用环境确定。

(1)核查对象:不太稳定的、使用频率高、使用条件恶劣、容易产生漂移、因出现过载可能造成损坏的、能力验证结果有问题、对检测数据有疑问、单纯校准不能保证在有效期内正确可靠的仪器设备。

现场检测设备一般使用环境比较恶劣,运输过程也可能对设备状态造成影响,因此现场检测设备一般均需要期间核查。

(2)核查方式:采用高等级的仪器设备进行核查;仪器比对(与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另一设备或几个设备的量值进行比较);标准物质/标准气体校正;单点自校等。

(3)核查结果处理:进行期间核查后,应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如经分析发现仪器设备已经出现较大偏离,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时:①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在重新检定或校准表明其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②立即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对上次核查后开展的检测工作进行追溯,分析当时数据,评估由于使用该仪器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必要时追回检测结果;③核查如不确定仪器设备已经失常,应提前安排计量检定/校准,直到经验证的结果是满意时方可投入使用。

1.2.4 设备使用前后的校准

(1)使用前校准:根据现场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选择适当浓度的标准气体,标气浓度应确保样品测定结果处于标气浓度的20%~100%之间。从采样管通入标准气体进行全系统示值误差检查,记录测定结果,绝对误差不应超过标准要求值。

(2)使用后校准:样品检测后,将采样管置于零点气中,待仪器示值稳定,从采样管通入标准气体进行全系统示值误差检查,记录测定结果,绝对误差不应超过标准要求值。

1.3 二氧化硫标准气体

使用市售有证标准气体,扩展不确定度≤2%。

1.4 样品测定过程的规范性

先进行设备气密性检查,然后进行检测前校准,通过校准的、气密性良好的设备可以开始等速采样,读数稳定后记录读数,连续取样5~15 min后,取均值作为样品测定值,记录测量结果,打印记录小票。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后校准,若误差绝对值超过标准要求,需从设备、环境、操作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及排查,对该点二氧化硫浓度进行重新测试。如需计算排放速率,应同时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的标杆流量。

1.5 环境条件

因测量结果采用标准状态干基浓度值,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烟气含湿量、烟气温度、大气压等参数均会影响测量值,故测量前应先测量环境温湿度、烟气含湿量、烟气温度、大气压等,将其测量值输入二氧化硫测试设备;或对二氧化硫测试设备自带的含湿量、温湿度、烟气温度、大气压等检测参数进行校准,校准后的设备参数方能直接使用测量数据[8]。

2 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

按照管理体系要求,管理过程质量控制主要在合同评审、任务下达、方案审核、记录审核、报告审核等节点进行控制。

2.1 合同评审

合同评审重点关注检测参数是否在资质认定范围内,包括人员技术能力、设备状态(设备性能、是否校准等)、时限要求、有无分包等。

2.2 任务下达

2.2.1 人员安排

合同签订人员不得参与项目;如果有新入职、转岗等人员,通过能力确认后方可开展检测,且检测人员中需配备质量监督员进行监督,每个检测点位至少配备2名检测人员。

2.2.2 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适用范围需满足项目要求;方法需是通过计量认证的方法;有满足该方法要求的设备、标准物质、试剂等。

2.2.3 测试时限

测试时限应满足合同要求。

2.3 方案审核

检测参数是否为合同要求参数;参数是否通过计量认证;点位是否齐全;检测方法是否与任务单一致;检测频次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拟使用设备是否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设备量程、状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样品数量是否正确;保存方式是否正确(直读设备无此项内容)。

2.4 记录审核

记录审核需主要关注:项目名称是否正确;检测方法是否正确;点位信息是否正确;样品编号是否正确;设备信息是否正确;数据换算是否正确;检测结果是否可溯源,有无机打小票,有无采样/检测开始、结束照片,照片有无定位;样品保存时限是否满足方法要求(直读设备无此项内容);设备使用记录是否与原始记录时间一致;有无设备校准记录,设备校准结果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设备出入库记录与原始记录中使用设备是否一致;记录有无更改痕迹,更改是否规范;单页记录结束处有无“以下空白”;记录有无检测、复核人员签字等。

2.5 报告审核

报告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满足《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9]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以下简称“RB/T 214”及“补充要求”)的要求;报告结果是否可溯源;检测参数是否在授权签字范围内;报告是否经过三级审核,各级审核意见是否落实;有无分包,分包结果的引用是否符合“RB/T 214”及“补充要求”的要求;是否给出符合性声明,符合性声明是否满足“RB/T 214”及“补充要求”,以及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排放/控制标准等要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第三方检测机构只有通过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的质量控制措施且严格遵守体系运行要求,在各控制点把好质控关,才能保证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才能确保检测的公正性和诚信性,进而增强自身检测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在众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示值核查气体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二维定常Chaplygin气体绕直楔流动
电感测微仪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吃气体,长大个
旋光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铝合金三元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