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贵阳建筑初探

2024-05-04 23:28赵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5期
关键词:贵阳民国

赵嫚

摘 要: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贵阳的城市建筑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文章选取了刘氏支祠、虎峰别墅、贵州省银行旧址作为观察样本,作为传统中式建筑、仿西式建筑、近现代建筑的典型案例,考察时代的剧变对建筑的影响;将决定建筑风格的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传统建筑文化的惯性、时代特征的介入、设计和建造者的审美追求;认为在当今的城市中为打造具有中国气派的建筑,应更多地从传统建筑文化中汲取养分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民国;贵阳;刘氏支祠;虎峰别墅;贵州省银行旧址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5.004

0 前言

衣食住行,情之所系。建筑的第一属性永远是居住属性,在满足“有的住”之后,人们会进而追求“住的好”。亭、台、楼、榭、祠,观、游、坐、卧、思,建筑的功能属性和审美属性被不断开发。因此,历史上的建筑大体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以满足居住属性为主要目的的建筑,这一类建筑在所有建筑类别和数量中都占主体,除了少量与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发生了关联而被保护以外,绝大部分因为过于“普通”被关注的不多;一类是体现功能和审美属性的建筑,这一类建筑数量不多,但风格明显,一般是社会军政首脑、名流贤达兴建的,更能体现出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贵阳清末民国时期的刘氏支祠、虎峰别墅、贵州省银行旧址三个文物保护单位为观察样本,分别代表了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特色的祠堂、社会名达的公馆、具有特殊功能的商贸建筑,以探寻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对建筑理念的影响。

1 中体西缀—刘氏支祠

刘氏支祠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中华中路街道办事处贵山社区忠烈街5号,建成于民国六年(1917),是贵州名贤刘春霖的家祠。

刘氏支祠原为一处四合院院落,由砖牌坊、享堂、东西廊及戏楼组成,占地约850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贵阳幼儿师范学校扩建校园时拆除西廊后沒有复建,目前西廊位置是一处约半米高的花坛。支祠的正门为坐北向南、四柱三间出头的砖牌坊,其山尖样式和门、柱处的凸出锯齿状装饰表现出了法国巴洛克建筑风格;牌坊的装饰纷繁却又古朴,有文官、武将、松鹤及各种花草等纹样(图1)。东廊为两层木结构楼廊,南接戏楼,北接享堂。享堂居北面南,为五开间单层硬山青瓦顶砖木结构建筑,装修较为考究,装饰纹样基本为各类花草图案(图2)。享堂对面即为戏楼。戏楼是两层歇山卷棚青瓦屋面楼台,底层为过道,二层为戏台。戏楼额枋、栏板等处均雕刻有人物故事、花草等图案(图3)。

从建筑理念、院落布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建筑元素的使用等方面考量,刘氏支祠可以看作是中式传统建筑风格为主体,糅合了法国建筑风格的传统建筑。祠堂的产生和发展植根于农耕文化、宗族文化,在建筑理念上深受传统建筑文化影响,建筑格局、结构与做法、工艺与特征等仍保留着强烈的传统建筑风格,这在贵阳市内祠堂类建筑,如阳明祠、尹道真祠、刘统之先生祠、方家祠堂、修文葛氏宗祠上都有所体现。

而刘氏支祠表现出的法国建筑风格,又与时代的变迁、刘春霖的个人际遇密切相关。民国时期中国云南地区深受法国文化影响。

据民国《贵州通志》记载:“刘春霖……戊寅改官云南知府,历署广南、昭通、东川,补开化,所至以戢暴安良为务,旋获理永南道,以督办猓黑军务有功,给勇号,复任南防统领,督办滇越界务。事竣,加二品衔,授临安开广道。庚子调署云南布政使,旋补授按察使。癸卯总领临安军务,平箇旧贼,特赏头品顶带,补云南布政使。寻调广西、湖南布政,复回滇藩,任因勘界事开缺,以三品京堂帮办云南边防事务,戊申授江西布政使,辛亥回贵阳,癸丑卒于家,年七十有四。”刘春霖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绝大部分在云南度过,尤其在处理勘定中越界务事宜时,面对侵占越南的法国殖民者的嚣张气焰,刘春霖不卑不亢,寸土必争,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虽然法国侵略者狡诈蛮横,但富于浪漫气息的法国建筑文化也感染了刘春霖,并在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祠堂中表现了出来,最终给贵阳增添了一处独树一帜的建筑文化遗产。

2 仿西式建筑—虎峰别墅

虎峰别墅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中山东路,为民国时期贵州省主席王家烈所建,故又名“王家烈公馆”。

虎峰别墅的特点是“高大”:一是建于贵阳城东高地,可俯瞰贵阳城内全景;二是建筑体量上,室内挑高4米余,在民国时期的官僚私邸中首屈一指。

虎峰别墅是五开间券廊式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坐北向南,平面为矩形。各层均有外廊环绕,走廊进深宽大,约占开间的1/3。檐柱为矩形砖柱,上承连续拱券,曲线柔美。内槽为厚550毫米的承重砖墙,四面开上下推拉式西式大玻璃,半圆窗拱,饰以美观大方的石膏花饰。南向明间,各层均为平开双扇镶嵌西式板门,所有门窗内外均装带弧形线条的宽贴脸。明间北面有楼梯间、三跑木楼梯、转角平台用扇步、车花木栏杆、黑色推光漆扶手,线条华丽大方。室内及外廊均为灰条平顶,周边平顶线脚及石膏塑花鸟装饰吊灯座。室内为木地板,外廊为石板地坪,现改为水磨石。屋顶为小青瓦四坡歇山屋面,四面出檐长达1.5米,自由落水,白灰瓦头及屋脊,南向屋面有老虎窗二个,北向仅明间有老虎窗一个(图4、图5)。

出生于桐梓县的王家烈是桐梓军阀中的一员战将,在1932到1935年的3年时间内作为贵州省政府主席主政贵阳,并在任内修建了虎峰别墅。虎峰别墅总体造型大气磅礴,装饰雕刻简约质朴,黑白的色调营造了庄重的氛围,一定程度上象征了王家烈的地位和权势。

虎峰别墅在诸如重建筑、轻装饰的建造理念上,厚重阔达的建筑体量上,以及拱券结构、砖柱、回廊、大玻璃窗等建筑元素上,都表现出受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影响。这种风格在贵阳的戴蕴珊别墅、王伯群故居、大觉精舍等一批建筑上都有体现,均可以作为仿西式建筑的典型案例。

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被动地卷入了世界丛林之中,其建筑亦不可避免地被时代潮流裹挟,表现出“西方化”的特点。西方建筑风格在清朝时期已经开始影响贵阳地区,最开始出现在以教堂为代表的宗教建筑上,如贵阳北天主堂、警世堂等。为了便于理念的传播,这些宗教建筑会结合中式传统建筑风格,但“西风东渐”的潮流一经开启,就持续在贵阳这片土地上流传并产生深远影响,如在建筑结构和材料方面表现出了砖石、钢筋混凝土与木、木构架混合的结构体系;在外观特征上表现出了西方建筑柱式、拱券、回廊与青瓦坡屋顶的有机融合;在功能布局上引入了近现代如书房、浴室等功能分区,有的又保留传统合院式建筑布局。这一建筑现象的产生,既可以表明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式建筑文化的冲击,又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接纳。

3 近现代建筑—贵州省银行旧址

贵州省银行旧址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中山西路,始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是官商合办的贵州省银行营业及办公大楼,设计人刘梦萱。

贵州省银行旧址主楼平面基本为矩形,坐北面南,建筑占地约400平方米,正面三层,背面四层。主楼青灰色调,红色、浅橙色点缀;正面窗间墙为红砖白缝清水墙,上下连通,亦呈竖向线条,红砖规格整齐,色泽一致,砌工精细。西翼顶部女儿墙装饰浅灰色斩假石,原有“贵州大楼”四字。主楼正面、侧面外墙有竖向粗线条装饰,均凸出墙面,其间开玻璃大窗。底层地面为水磨石地坪,楼层结构为木楼板、钢筋混凝土樓过梁、木楼梯、灰条平顶,抹灰线脚,白石灰粉刷内墙。屋顶为四面落水青瓦屋面(图6、图7)。

贵州省银行作为近代中国的地方银行之一,是在贵州官钱局的基础上改组而成的,几经废立,至民国时期,贵州省银行在政府和商界人士共同筹备下再度成立,其金融属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为扶助贵州经济建设,活跃、调剂贵州金融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现代金融业可以说是西方的舶来品,其载体的银行建筑从材料的选择、建筑风格的把控、文化元素的运用等方面几乎脱离了中式传统建筑风格,表现出近现代建筑的特点:其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使建筑具有粗犷冷硬又坚固有力的气质;其装饰和线条的运用使建筑呈现出简洁低调、精于细节的特征。在20世纪40年代的贵阳城中,在相对低矮的木构建筑林立的环境里,贵州省银行旧址无疑是“时髦”和“高端”的代名词。

4 结语

建筑作为一种兼具实用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的实物载体,亦可集中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在时代巨变的民国时期的贵阳,其建筑亦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从贵阳刘氏支祠、虎峰别墅、贵州省银行旧址为代表的民国时期贵阳城内的新建建筑来看,决定建筑风格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建筑文化的惯性,二是时代特征的介入,三是设计和建造者的审美追求。这三者的作用或者权重并无绝对的大小之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建筑最终面貌的呈现,并共同促成了民国时期贵阳市内百花齐放的建筑样式。

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建筑载体,如祠堂,更多地表现出了中式传统建筑风格;而社会上层人物兴建的公馆别墅类建筑可以看作以西式建筑风格为主体的仿西式建筑;特定行业建筑如银行等,则更多表现出了近现代建筑风格。前两类建筑的核心仍然可以看作是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后一类建筑则完全是近现代建筑的体现了。

作为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民国时期建筑的样式可以看到对传统的继承、对西方文化的吸纳使用、对社会趋势潮流的追逐、对后世城市发展和建筑风格的影响。包括贵阳在内,如今城市建筑中绝大部分都是现代建筑,具有中式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部分作为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保护了起来,部分已经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对保护文化传统和因素具有积极作用,但对弘扬传统建筑文化、更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以为,建筑文化元素的应用及建筑效果最终的呈现还是为了理念的传达。中式建筑倡导的“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对促进形成文化、建筑、环境、人四位一体的和谐局面具有积极作用,而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里的人们无法感受到建筑的这种文化和温度。出于彰显城市文化、传达中国精神的角度考虑,城市建筑在吸收其他建筑风格的同时,更应关注传统建筑理念和文化元素的应用,为营造中国气派的建筑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贵阳民国
找朋友
贵阳分店
寻味贵州——贵阳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荣宝斋贵阳
丰收愿景——贵阳高坡
贵阳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亮点多多
花样年华 民国之恋
民国老广告让你脑洞大开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