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镜头里的七彩云南

2024-05-07 09:39蔺以光
摄影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黑颈鹤金丝猴对焦

2014年4月15日,人们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的泼水广场上狂欢,庆祝泼水节。蔺以光 摄

2000年,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新华社云南分社工作,成为了记录“七彩云南”的一名摄影记者。其后20年间,我的相机和镜头集中展示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之美。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地貌及立体的气候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使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

拍摄野生动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具备对动物习性的了解、耐心、快速反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运气。

黑颈鹤是国际公认的珍稀濒危动物,被誉为“鸟类熊猫”。我曾多次和同事来到海拔3100多米的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級自然保护区拍摄。凌晨,我们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冒着凛冽的寒风向着黑颈鹤栖息的湖边“潜伏”而去。由于黑颈鹤极其惧怕人类,靠近它们200米就会惊走。我们只有小心翼翼前进,甚至不敢大声说话,最后来到保护区为了观测黑颈鹤建造的简易地堡中进行拍摄。六点半左右,天边出现了一抹红,在湖中休憩的黑颈鹤也慢慢开始活动,我们急忙开始拍摄。一开始光线太暗,再加上天气很冷,我们戴着手套的手指都有些冻僵了,导致很多照片都拍虚了。随后我调高了相机的感光度,天也越来越亮,我拍到了成群的黑颈鹤在湖边“嬉戏玩耍”的画面。紧接着,几只黑颈鹤迎着朝阳向天空飞去,我急忙将焦点对准在它们身上,于是在阳光下飞翔的黑颈鹤就成为定格的精彩瞬间。

2012年9月22日, 一名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小女孩在第三届中国乡村文化艺术节上表演民族舞蹈。蔺以光 摄

2009年5月27日,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龙元村的独龙族文面女丹吉(左)和色巴在聊天中露出笑容。蔺以光 摄

我也多次来到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高山峡谷,探访滇金丝猴“王国”。我们在护林人的带领下从海拔2000多米一直向3500米的滇金丝猴栖息地攀登。为了不惊扰胆小的金丝猴,我们不能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不能吸烟,也不能高声喧哗。经过长时间蹲守后,我们终于等到了一个猴群。这个猴群大约有20只滇金丝猴,其中一只特别强壮的是猴王,还有一些母猴子带着小猴子。突然,我看到了一节树杈上有3只滇金丝猴,一公一母和一只小金丝猴。它们偎依在一起,画面很好看,但是树枝遮挡住了身体,于是我尝试转到它们的正面,可能一不小心踩到地上的树枝,结果公猴十分警觉,呼哨一声,所有金丝猴立刻转身上树,10秒钟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两年前,野生亚洲象在云南境内北上南归成为全国热点,还被众多海外媒体报道。我有幸在西双版纳野象谷拍到过野象家庭“一家三口”。

通过对动物摄影的一些实践,我个人觉得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拍摄季节的选择上,喜欢拍鸟类的可以选择越冬期,此时鸟类喜欢群迁,拍摄的选择余地大;也可以选择动物的繁殖期,无论是筑巢、发情、交配、捕食等均在这个时节,容易拍到生动的照片。

2009年10月21日,在云南香格里拉原始森林中拍摄的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滇金丝猴。蔺以光 摄

2011年2月24日,在云南西双版纳野象谷拍摄的“一家三口”野生亚洲象。蔺以光 摄

拍摄动物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表现,一是生态描写,主要表现其生活习性,如休息、玩耍、捕食和个性特征。二是形态描写,每一种动物都有其独特形态,如:黑颈鹤的轻灵,滇金丝猴的矫捷,孔雀开屏的绚烂,大熊猫的憨态可掬等。

拍摄时间的选择上,一早一晚光影效果好,是拍摄的好时光,也要注意相机感光度的调整;有时也可以选择特殊的天气或者时间段,有机会拍到少见的动物状态和光影效果。

拍摄器材的选择上,建议使用连拍速度较快的相机和焦距较长的镜头,如400mm-600mm的长焦镜头,有时还可以加上接圈进行拍摄。但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一定要用脚架支撑。

在拍摄动作敏捷的野生动物时,要像拍摄体育运动一样反应迅速。可采用区域对焦,定点对焦和移动对焦等方法来快速抓拍。光线对于展现动物的魅力也非常重要,特别是拍摄那些毛发蓬松的动物时,最好能够拍出它们毛发的质感。这时利用太阳的逆光或者是侧逆光就非常有效。

2018年3月2日,一些黑颈鹤在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飞翔。蔺以光 摄

2005年2月13日,状若奔马的云南元阳县哈尼梯田。蔺以光 摄

近年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火爆全网。壮丽的风景、独特的美食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都是云南独有的“限定版”惊喜。为了把这些惊喜呈现给读者,记者爬高山、入峡谷、穿雨林、进山寨,定格瞬间,留住感动,寻找下一个独特的发现。多年来,无论是云南的各种文化和自然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还是民族节庆、民俗活动及传统技艺,都是我们拍摄的重点,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

用影像记录文化的独特魅力,用文化提升影像的艺术表达力。近20年的摄影记者生涯,我的镜头经常会对准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人和事物,通过细微的个体去折射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一直是我的工作准则。

2016年9月13日,渔民划着帆船在滇池上准备捕鱼。蔺以光 摄

对我而言,摄影不仅是我的工作,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影像里有我们看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的喜怒哀乐和铭刻在心里的故事”,其实生活本来也就是这个样子。

摄影的魅力,往往在于那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那是一种偶然。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技术怎样进步,那些人类普遍的情感,“为时代留影、为历史存档”的社会责任,都是摄影记者镜头里最好的题材。

猜你喜欢
黑颈鹤金丝猴对焦
川金丝猴
黑颈鹤大战恶狼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
好黑好黑的金丝猴
归来吧!精灵(连载六)
金丝猴
神奇的黑颈鹤
多重对焦有必要吗?
相位对焦vs对比度侦测对焦
喀嚓前一秒的技术DC对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