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的婆那娑

2024-05-07 15:18严奇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波罗蜜摘果爬树

严奇

波罗蜜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树下?南方人大体记得,波罗蜜多长在树上。

入春第一天,办公楼外波罗蜜树,树梢无果,树干结果,树根满果,众人谓之奇,纷纷说,这棵树“顿悟”了。

数十年前兴建办公楼,主持奠基的领导便在院子一侧栽下这棵波罗蜜树,一来寓意兴旺发展,二来为物资匮乏的那个年代增加一些甜味。

波羅蜜树在风雨的浇灌下茁壮成长,结出了一批又一批熟果,一颗颗如碧绿色彗星般悬挂树梢,成为众人期待的美味佳肴。起初那几年,常有身手敏捷的年轻人爬树摘果,搬来与人分享,欢声充盈办公楼。

波罗蜜之美味,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于《瀛涯胜览》中形容得贴切:“如冬瓜之样,外皮似川荔枝,皮内有鸡子大块黄肉,味如蜜。中有子如鸡腰子样,炒吃味如栗子。”同事们不懂那么多,只知道波罗蜜取果肉,浸泡盐水,香甜便四溢而开。

春去秋来,这棵“半野生”的波罗蜜树渐渐长到了人手难以企及的高度,斗大的波罗蜜藏在茂密的厚叶间,摘果子的人越来越少。

有人说:“果子结得老高,树根的养分输送不到果子里,肯定不好吃。”

有人说:“这棵树平时不施肥,不驱虫,不补光,果味必定一般。”

还有人说:“生活富裕了,不缺水果吃,何必爬树费那个劲?”

再后来,每每结果,环卫工人便早早打下,以免招引蚊虫,或落地伤人。曾经众星捧月的热带果王,成了一棵乏人问津的景观树,潦潦草草又活了十数年。

长期受人冷落,较之其他果树,波罗蜜树的不满总是表达得慢一些。今番悄无声息地将树果从树上“挪”到树下,着实令人大吃一惊。树根上的波罗蜜饱满紧致,散发诱人的色泽。还未入夏,蜜甜又浓郁的气息便沁入办公楼,吸引不少同事开窗闻香。

某天清晨,大家还商讨着何时摘果,夜里树根上的波罗蜜如似与人约好逃婚一般,被悄悄捡去,再也找不到了。

相传,波罗蜜于隋唐时从印度传入中国,那时对照梵文音译被称为“婆那娑”,有“成果”之意。宋朝时,世人随经书释义“波罗,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将其改名为“波罗蜜”,并沿用至今。

如今一想,众人采撷的果实结在根上,不在云端。称其“婆那娑”应比“波罗蜜”更妥帖一些。

人生漫漫,不知道有多少成果结在树上,又有多少成果结在树下。身处一个竞争激烈又充满机会的时代,海量的选择充斥世人的眼眸。世人低头看路的时间比抬头看景的时间多,能在低头看路的过程中获得的果实,当属世间至宝。

此岸近人的成果终究能得到世人的青睐,得以解馋;彼岸远人的成果哪怕灿若星辰,也鲜为人知。或许,我们无法主导从生到灭的成长轨迹,但我们能控制如何分享成长果实。无论树有多高多大,无论果实是否得到世人称赞,我们都应该学会树下“结果”,降低姿态与世人同乐。

成果不入世人之口,怎能得到世人的认可?顿悟的“婆那娑”或比“波罗蜜”更有智慧。

(编辑 兔咪/图 雨田)

猜你喜欢
波罗蜜摘果爬树
如何选购波罗蜜
会爬树的鱼——弹涂鱼
波罗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嫩茎转录组分析
花生联合收获机摘果装置的研究进展
宿悦书法作品欣赏
爬树
会爬树的鱼
藏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咒之咒义及其内涵研究
摘苹果
狗为什么不会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