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泉兮泉有石

2024-05-07 15:18包利民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半生源泉泉水

包利民

我喜欢野泉,喜欢在无路的山间正走得口干舌燥,忽然与一脉细流相遇,寻迹逆流,一眼泉就像一个清凉的梦,恣意地绽放在山坡上。没有精致的围栏,没有题字的碑碣,没有如织的游人,只有被林木梳理过的风,只有高低错落的鸟鸣,只有潺潺之音。泉畔三三两两野石杂陈,石头背阴的一侧爬了一层热热闹闹的青苔。

坐在一块较平整的石头上,全身的疲惫都顺着两脚纷纷沉入大山,而心上的烦扰也被泉声濯尽。喘息平定,掬一捧泉水而饮,就饮下了夏日所有的清凉,仿佛换了心肠,一呼一吸间都是山的节奏,都是水的韵律。想起《红楼梦》里“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的句子,觉得此处山深林密,只有我偶然至此,也只是饮了一口,算不得盗吧。忽然就羡慕起这山木源泉,在这深岭之间,没有斧斤之患,没有瓢桶之忧,怡然岁岁,人若如此,怕早修成仙了。

坐在来来去去的风里,坐在细细碎碎的水声中,想着来时的随意与漫不经心,没想要遇见什么,只是放逐着心情和脚步。可往往越是不在意不去深想,却越能邂逅一份不期然的美。这也许就是自然之道吧,就像因泉而成的溪,不去想要奔赴哪里,却遇见许多别样的风景;就像因木而成的林,不去想着参天,却自能高出尘世。山在那里,树在那里,泉在那里,石在那里,也许我们的心也在那里,可是脚步却不能抵达。那是我们生命形形色色的负荷太多,是我们所谓的目标太确定,与这些美好背道而驰。而不经意地去走,反而契合了自己的心,脚步就会引领我们走进一个生命的美境。

我们的最初,可能也是想追求这样的静和美吧,走着走着,就偏离了方向。于是一面心里念着归隐林泉,一面又执着地走向那片熙攘。在疲累或者彷徨时,我们总是会抱怨,抱怨社会不公,抱怨时不我待,抱怨时运不济,可真有一天走过了半生,会在某一刻的回首间发现,泉和石就在那里,从不曾改变等待的姿态。说起来没有什么辜负我们,只有我们辜负着一切。

那个夏日的午后,我在深远的山林里,在泉水旁,让思绪如天上的游云无拘无碍。一阵“笃笃”的敲门声拉回了游荡的心,四顧苍翠,目光终于与一只勤奋的啄木鸟相遇,它竖立在一棵老树的干上,啄木声被泉声浸润着在林间低回。我听得入了神,每一声都叩开了我生命中一扇美好的门。想想那些曾经,我奔波劳碌于世间,无数次碰壁,只为敲开一扇扇能容纳自己的门。开始的时候,我还努力去敲那些我喜欢的门,可鼻青脸肿之后,就渐渐地遗忘了喜欢,许多门关闭在墙上,我只选那些容易进入的,是否喜欢,已不再是理由。

生命的泉喷涌了半生,可心上的尘埃飞舞飘落成一片荒漠,直欲埋没那一泓活水,那便是希望吧,有时候看似枯涸,却一直在我们遗忘的地方悄悄流淌。

在山中,在林下,在泉畔,在石上,觉得我们的生命就像这山一样,有百转千回的路,有荆棘丛生的荒芜,有崎岖不平,有枯木断崖,自然也有风月,有寒暑,背负了太多的东西,有疲惫,有挑战也有精彩,有昏暗的一面也有向阳的一面。而这一眼清冽的泉,应该是我们的心,即使寒冬也不能将其冻结。泉是山的灵魂,是所有生动的来处。

凝神于泉声水影,刹那间了悟。我们总是想着向上再向上,也许像清泉流淌成的山溪一样,一直向下,向下,才会奔向那片海。

(编辑 高倩/图 槿喑)

猜你喜欢
半生源泉泉水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我的快乐源泉——书
半生烟花
超市也是快乐的源泉
走着走着,半生已过
半生颠沛流离 余生遇见你
泉水与盐水
激活写作的源泉
大地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