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采购“最强大脑”:制造型国企的创新实践

2024-05-07 09:36王凤娟
中国商人 2024年5期
关键词:最强大脑市场调研物资

王凤娟

国有企业采购是供应链运营的重要环节。由于其使用国有资金,采购时必须遵循合规原则,同时,国有企业的属性又决定了其在采购过程中必须满足经济效益,因此在采购中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十分必要。只有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有效结合,国有企业才能在确保合规的基础上实现成本降低。

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现状

采购管理尚处于“小采购”层面。当前的采购主要集中于确保按时供料和降低价格两个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采购业绩的关键指标。然而,在采购需求、方式、风险及技术优化等管理方面,尚缺乏深入分析和系统优化。

以招标为主的采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采购管理的发展。招标采购的程序烦琐、周期长,合规和标准化程度高,同时其结果的不确定性与供应链管理的稳定性存在冲突,这些都阻碍了企业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和发展,进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采购业务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供货渠道和信息来源相对有限。这种情况可能导致采购信息失真,进而造成采购成本上升,同时采购产品的质量可能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与供应商的关系侧重于竞争而非合作。采购决策主要着眼于短期利益,这导致供应商为了争取采购份额而降价竞争,或采用围标串标等不正当手段中标,甚至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降价带来的损失。这些做法容易使采购工作面临违规、质量和交货期等多重风险。

制造型国有企业提升采购管理的措施

搭建集中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各类采购业务

制造型企业的采购对象通常包括物资、设备、工程、服务四大类,在多数企业中,这些业务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因此,企业应统一规划,构建一个覆盖所有采购业务的集中管理平台,以全面规范各类采购业务和采购行为,确保管理的规范性和业务的可控性。

为明确职责,优化管理,企业应设立集中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监管物资、设备、工程、服务等各类采购业务。该机构应专注于采购管理研究并组织相关工作,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引,全面规划采购业务的管理模式、运作方式,同时做好风险防控和降本增效工作。

应建立集中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项采购任务。考虑到物资、设备、工程、服务采购的特点,采购集管机构需制定差异化管理策略,在统一管理的框架下实施分类精细化管理,确保各类采购业务在集中统一的管理下有序进行。

强化市场研究机制,保障采购业务市场化

常态化开展市场调研分析。企业应建立常态化市场调研分析制度,要求采购和价格管理人员定期对供应商情况、价格情况、产品质量等进行深入研究,使市场调研成为业务工作的重要环节。

定期召开市场调研分析会。业务人员需分析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总结前期采购业务的成本、质量和供应商情况,着眼于降低供应综合成本、优化供应商队伍和供应链建设,为后续采购业务提供改进建议。

建立有效的降本激励机制。对提供准确、全面、有价值的市场调研报告的业务人员给予适度奖励。若市场调研报告为采购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实现了供应综合成本的降低,相关人员也应获得奖励。此外,通过市场调研引进优秀供应商为企业增效创利的业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将获得专项奖励,以此营造重视和鼓励市场调研的良好氛围。

做强做优供应商管理,打造优质采购供应链

建立统一管理、分类实施的管理制度。企业应编制全面的供应商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方针、准入原则、动态管理流程以及激励约束机制。针对物资、设备、工程、服务等不同类别的供应商,实施差异化分类管理。

加强供应商準入选择控制。一是为物资、设备、工程、服务等各类供应商制定不同的准入标准;二是拓宽合格及优秀供应商的发现和引进渠道;三是组建准入审查评价小组,按规定程序对新的供应商进行调研、审查和评价;四是设定明确的准入批准程序,确保审查合格的供应商能够按照既定流程完成准入控制。

做实做细供应商评价管理。一是针对物资、设备、工程、服务各类供应商设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二是建立对合同履行、成本价格、产品质量及配套服务等各方面业绩的数据归集积累管理机制;三是组建评价小组,对供应商的合作业绩和相关凭证进行审查,并按照既定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价。

分级分类细化供应商管理策略。根据供应商的重要性和评价结果,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定差异化的管控策略。针对战略供应商、关键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等不同级别,以及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不同评价结果的供应商,将在物资、设备、工程、服务各领域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打造和培育优质的采购供应链。

营造协同合作的供应商关系。重视与供应商的管理工作,转变传统的“甲方”观念,树立诚信合作、互利互惠的供应链合作理念。将供应商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实施外部资源管理,努力营造与供应商之间高效协同的合作关系。

优化采购方式应用,保障采购过程规范有序

制定“阳光”规范的采购流程。将招标采购的理念和方法融入谈判采购、询比价采购等各类采购方式中,确保业务实施程序的严密性和严谨性。同时,优化采购技术手段,使所有采购方式,包括非招标方式都遵循“阳光采购”原则并接受全程监督,这样可以确保各类采购方式均依法合规,并得到有效管控。

制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方式应用标准。针对国家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范围外的采购业务,应综合考虑供应市场环境、采购难度、供应商数量以及国家和企业的资质要求等多个因素。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设定招标采购、谈判采购、竞价采购和询比价采购等方式的应用条件和标准,以确保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采购方式。

升级采购信息化管理,推进采购管理数字化

实行集中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企业应遵循“统一管理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操作规范”的原则,确保物资、设备、工程、服务各类采购业务,包括招标、谈判、询比价等采购方式,全流程均通过电子采购信息化交易平台进行。这样可以实现采购业务的信息化、流程化和规范化,确保全程留痕、永久追溯。

整合相关信息化平台。为满足供应链管理需求,企业应将外部采购、签约、物流运输和内部验收、入库、结算、配送领用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集成,通过统一业务流程、接口规范和数据标准,对物资、设备、工程、服务等各类采购业务进行分类管理,进而构建集成统一的采购管理平台,为数字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搭建供应链管理“驾驶舱”。企业应识别出支撑采购管理决策的关键业务数据,提炼出数字化采购管理指标,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采购运营和供应链管理“驾驶舱”,满足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和中高层领导对物资、设备、工程、服务采购以及供应商管理的实时查看需求,为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制造型国有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持续发展,就必须将采购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紧密结合,构建覆盖各类采购业务的优质供应链,以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更好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努力跻身国际一流企业行列,进而实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最强大脑市场调研物资
共享经济背景下基于市场调研的玩具租赁研究
被偷的救援物资
市场调研在企业营销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救援物资
“最强大脑”哪家强
苏州区域中央空调市场调研报告
天津区域中央空调市场调研报告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