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谱精准脉冲光滑动模式联合水杨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

2024-05-07 06:33张睿鑫
医学美学美容 2024年7期
关键词:黄褐斑水杨酸

张睿鑫

[摘 要]目的 分析黄褐斑应用窄谱精准脉冲光滑动模式联合水杨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DPL滑动模式治疗,试验组应用DPL滑动模式联合水杨酸治疗,对比两组mMASI评分、医师整体评价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mMASI评分为(2.95±2.30)分,低于对照组的(3.72±2.24)分(P<0.05);试验组医师整体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3.35%,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结论 对于黄褐斑患者采用窄谱精准脉冲光滑动模式联合水杨酸治疗,可以降低mMASI评分,提高医师整体评价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黄褐斑;窄谱强脉冲光;滑动模式;水杨酸

[中图分类号] R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949(2024)07-0059-04

Clinical Effect on Sliding Mode of Narrow-spectrum Delicate Pulsed Light Combined with Salicyl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Chloasma

ZHANG Rui-xi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Peoples Hospital, Kaili 5560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sliding mode of narrow-spectrum delicate pulsed light combined with salicyl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chloasma.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chloasm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Sept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PL sliding mod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PL sliding mode combined with salicylic acid. The mMASI score, physician global assesmen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mMASI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95±2.30) scores, which was lower than (3.72±2.24) scores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hysician global asses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3.35%, which was better than 81.40%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hloasma, sliding mode of narrow-spectrum delicate pulsed light combined with salicylic acid treatment can reduce the mMASI score, improve the physician global assesment,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Chloasma; Narrow-spectrum delicate pulsed light; Sliding mode; Salicylic acid

黄褐斑(chloasma)是一种育龄期女性常见的面部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对称分布的深浅不一的棕色斑片,边界不清,常见发病部位为面颊部、鼻梁、前额部、双下颌、口周等,其好发于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Ⅲ、Ⅵ型的深肤色人群[1]。黄褐斑的发病原因及致病机制不详,但已知该疾病的发病与基因遗传、日光暴露、性激素变化相关,特别是与妊娠和口服避孕药密切相关,患处皮肤黑色素合成增加、血管增多、炎症因子释放、皮肤屏障受损等均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2]。因黄褐斑病因不明,治疗疗程较长,易出现治疗抵抗,且易反弹。其现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系统用药、外用药物)、化学剥脱治疗(果酸、水杨酸、复合酸)、光电治疗(激光、强脉冲光、射频)、支持治疗(防晒、修复皮肤屏障等)、中医中药治疗等。研究表明[3],单一的治疗方式对于黄褐斑的疗效并不显著,联合治疗更可取。强脉冲光(intensive pulsed light,IPL)又称光子嫩膚,是指400~1200 nm波段的宽谱非相干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作用于皮肤中的水、黑色素、血管等靶基,以达到祛斑、美白、祛红血丝、嫩肤等作用[4]。窄谱精准脉冲光(delicate pulsed light,DPL)是在IPL的技术上,通过滤光技术,进一步滤除紫外、近红外及部分可见光等无用光学窗口,保留针对靶基有效吸收的波段,如500~600 nm、550~650 nm,有效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使得治疗疗程更短、疗效更强。而滑动模式是DPL治疗的一种特殊操作模式,可以确保能量均匀释放,增强疗效、减少皮肤损伤。水杨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剥脱剂,可以通过剥脱作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减少表皮黑色素,水杨酸还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改善黄褐斑患者皮肤炎症。尽管单独使用窄谱精准脉冲光滑动模式或水杨酸治疗黄褐斑都有一定的效果,但联合使用这两种治疗方法是否能够提高疗效,这是目前皮肤科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5]。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19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黄褐斑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旨在探究窄谱精准脉冲光滑动模式联合水杨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并与单独使用窄谱精准脉冲光滑动模式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9月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皮肤科治疗的86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男5例,女38例;年龄28~53岁,平均年龄(37.59±4.72)岁。试验组男6例,女37例;年龄29~52岁,平均年龄(38.43±4.80)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6];②黄褐斑处于稳定期;③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可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处于活动期的黄褐斑;②近1个月采用其他方法治疗黄褐斑者(基础治疗除外);③妊娠、哺乳期女性;④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者;⑤合并癫痫、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光敏性疾病者;⑥其他色素沉着性疾病。

1.3 方法

1.3.1对照组 应用DPL滑动模式治疗,具体如下:治疗前,患者洁面后使用VISIA皮肤检测仪(美国Canfield公司)拍照记录;使用激光和脉冲光工作站(以色列飞顿激光有限公司,Harmony XL)中的DPL 550~650 nm手具治疗,选择滑动模式,并根据患者皮肤类型及前次治疗反应,采用合适的参数。治疗后使用医用冷敷修复敷料冰敷15 min,并嘱咐患者避免日晒和使用医用护肤品加强保湿。

1.3.2试验组 应用DPL滑动模式联合水杨酸治疗,DPL滑动模式治疗步骤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结束后加用水杨酸焕肤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使用博乐达超分子水杨酸凝胶[博乐达生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并根据患者治疗反应选择合适的促渗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凡士林涂抹于患者口腔周围,并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刷酸,以出现明显潮红、白霜或患者自觉无法耐受的灼热、刺痒等不适感为治疗终点。

1.3.3各组治疗计划见表1。

1.4 观察指标

1.4.1统计两组医生整体评价法(PGA) 由同一位未參与治疗的皮肤科医师对受试者每次治疗后的面部黄褐斑清除情况与治疗前进行对比,评分范围0~6分。认为与治疗前相比,面部黄褐斑完全清除计0分,基本清除(90%以上)计1分,明显改善(清除75%~89%)计2分,中度改善(清除50%~74%)计3分,轻度改善(清除25%~49%)计4分,几乎无改善(清除25%以下)计5分,比治疗前加重计6分。

1.4.2调查两组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对于治疗后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根据患者主观意愿进行选择,并统计每一项所占比例。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3统计两组mMASI评分 由同一位未参与治疗的皮肤科医师对受试者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的面部黄褐斑皮损面积(A)及颜色深度(D)进行评分,计算mMASI(modified 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评分:前额(F)占30%、右面颊(MR)占30%、左面颊(ML)占30%、下颌(C)占10%。黄褐斑面积(A)评估:按黄褐斑皮损在4个区域的面积比例,分别计算分数:<10%计1分,10%~29%计2分,30%~49%计3分,50%~69%计4分,70%~89%计5分,90%~100%计6分。黄褐斑颜色深度(D)评分:无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明显计3分,最大限度计4分。mMASI评分=0.3A(F)D(F)+ 0.3A(MR)D(MR) + 0.3A(ML)D(ML)+ 0.1A(C)D(C),总分0~24分。

2 结果

2.1 两组PGA比较 试验组PGA优于对照组(Z=11.541,P=0.003),见表2。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mMASI评分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mM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黄褐斑多见于青、中年女性人群,在亚洲人群中更普遍,尽管黄褐斑不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症状,但在外貌方面会给患者带来困扰和心理压力[7]。《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指出:“黄褐斑的治疗目标应为色斑变淡或恢复正常,面积缩小或消失,减少复发”[8]。IPL治疗黄褐斑是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及光调作用,促进含有黑素的角质形成细胞代谢、凝固血管,从而改善黄褐斑患者皮肤中的色斑及血管[9]。相比IPL,采用窄谱精准脉冲光,如DPL 550~650 nm治疗所需能量密度更低,安全性更强,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DPL 550~650 nm具有独特的滑动模式,治疗时无痛且舒适,对患者刺激性更小。由于黄褐斑的发病与皮肤的炎症反应和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因此,单一的光电治疗可能并不能完全解决黄褐斑的问题[10]。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纯接受强脉冲光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了局部效果欠佳的情况,这可能与光电治疗的热刺激加重炎症有关。因此,黄褐斑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减轻色素沉着、改善皮肤炎症反应、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在治疗策略上,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如化学剥脱治疗,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水杨酸具有分子量小和渗透性强等特点,能够轻易地穿透黄褐斑患者的角质层,被皮肤吸收,这使得水杨酸能够有效地改善黄褐斑患者的色素沉着。涂抹水杨酸于患处皮肤表面后可以通过干扰细胞表面的结合力促使表皮发生重塑,降低角质细胞的黏连性,促进新陈代谢,这也有助于改善皮损情况。近年来,因为黄褐斑的难治性及复发性成为备受瞩目的研究热点[11],如何将治疗效果继续维持也是医师与患者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对此,建议将避免诱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放在基础治疗的首位,如避免日晒、远离热源、不接触铅汞、非必要不使用影响性激素的药物及光敏药物、充足睡眠、放松心态。同时建议每位患者均应做好防晒、使用有修复皮肤屏障功效及美白功效的护肤品、治疗可能诱发或加重黄褐斑的慢性疾病。本试验中,所有受试者均因接受了强脉冲光和或化学剥脱治疗而被动遵守严格防晒、外用修复皮肤屏障功效的护肤品、避免热刺激等基础治疗,可能也是促使本试验两组患者治疗均显效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应用DPL 550~650 nm滑动模式联合水杨酸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为优良,症状改善突出,尤其是在mMASI评分方面,试验组的减少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深入分析发现,水杨酸具有广谱杀菌和消炎作用,可以有效杀灭局部的病原微生物、预防面部感染,减轻皮肤表面的炎症损伤,同时水杨酸具有高脂溶性,因此在涂抹后能够深入到毛囊和皮脂腺中加快脂质的溶解,阻止毛囊漏斗口的角化过程。同时破坏细胞间的连接,加速角质层的代谢及黑色素的清除。水杨酸还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生成,提高真皮的密度和皮肤的弹性。此外,水杨酸还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形成、抑制血管增生。最后,超分子水杨酸相对于传统制备的水杨酸具有更好的性能,在应用时能够克服乙醇和pH值调和剂等对水杨酸作用的影响,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并能长时间持续发挥作用,与窄谱精准脉冲光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加快面部黑色素的清除,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恢复患者的面部美观。

综上所述,DPL 550~650 nm滑动模式联合水杨酸治疗黄褐斑可以降低mMASI评分、提高医师整体评价、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红心,樊文龙,杨晓雨,等.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研究现状[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2,29(1):90-92.

[2]丛林.黄褐斑的治疗挑战及循证治疗方法[J].中国医疗美容,2020,10(7):1-8.

[3]Liu Y,Wu S,Wu H,et al.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Melasma Treatments:A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Front Med(Lausanne),2021,8:713554.

[4]尹敏,刘翔,何加炜,等.强脉冲光联合微针导入富血小板血浆改善黄褐斑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23,13(11):42-45.

[5]郑燕萍,朱凌,吴泽升.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水光注射疗法及540 nm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23,13(11):54-57.

[6]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325-1327.

[7]王強,朱紫婷,陈勇军.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及应用[J].皮肤病与性病,2023,45(1):41-42,48.

[8]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2):110-115.

[9]杨蓉娅,陈瑾.黄褐斑光电治疗与修复专家共识[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0,13(2):65-69,73.

[10]段鳕芸,周舟,刘太华,等.宽谱与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疗效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2):75-78.

[11]谷晓广,刘永生,续言凤,等.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20,10(9):100-103.

收稿日期:2024-2-28 编辑:吴含

猜你喜欢
黄褐斑水杨酸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十肽-12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对水杨酸的吸附性能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在耐多药结核病中抑菌效能的观察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
对氯水杨酸的纯度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