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植发3D技术治疗瘢痕秃发的效果

2024-05-07 09:51李志超
医学美学美容 2024年7期

李志超

[摘 要]目的 分析新生植发3D技术在瘢痕秃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瘢痕秃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FUE毛发移植治疗,观察组予以新生植发3D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毛发覆盖率、临床疗效、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手术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毛发覆盖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相比于FUE毛发移植治疗,新生植发3D技术治疗瘢痕秃发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提高毛发覆盖率,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手术满意度,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新生植发3D技术;瘢痕秃发;毛发覆盖率

[中图分类号] R7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949(2024)07-0075-04

Effect of 3D Technology for Newborn Hai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icatricial Alopecia

LI Zhi-chao

(Plastic Surgery Department of Xian Weiyang Xinshenghe Medical Beauty Clinic, Xian 7100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3D technology for newborn hair transplantationin patients with cicatricial alopecia.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icatricial alopec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FUE hai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3D technologyfor newborn hair transplantation. The hair coverage rate, clinical efficacy, negative emotions, quality of life and surgical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hair coverag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of SF-3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urgical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3.33%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FUE hair transplantation, the effect of 3D technologyfor newborn hai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icatricial alopecia is more ideal, which can improve the hair coverage,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surger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3D technology for newborn hair transplantation; Cicatricial alopecia; Hair coverage rate

瘢痕性禿发(cicatricial alopecia)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是因炎症和组织破坏毛囊所致。原发性瘢痕性秃发患者的受损部位主要为毛囊,毛囊是炎症因子作用的重要靶点,炎性因子破坏毛囊干细胞,进而引起的以毛发脱落为主的一类表现[1]。导致瘢痕性秃发的主要原因包括烧伤、感染、肿瘤等,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可造成了皮肤全层被破坏,损伤毛囊,发生不可逆损伤,从而造成永久性秃发,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现阶段,临床上针对瘢痕性脱发患者,多采用自体毛发移植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生植发3D技术在瘢痕性秃发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自体毛发移植技术,通过借助精密仪器对毛囊进行提取,减少创伤的同时可降低毛囊损耗率,还能有效提高秃发区域毛发覆盖率,治疗效果理想[2]。本研究旨在探究新生植发3D技术治疗瘢痕秃发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西安未央新盛禾医疗美容诊所整形外科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瘢痕秃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为(35.22±4.80)岁;病程0.1~4年,平均病程为(2.25±0.85)年;瘢痕面积10.25~80.25 cm2,平均瘢痕面积为(33.45±5.56)cm2;瘢痕秃发原因:烧伤4例,手术10例,感染6例,肿瘤3例,其他7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为(35.20±5.81)岁;病程0.2~5年,平均病程为(2.30±0.88)年;瘢痕面积10.50~80.44 cm2,平均瘢痕面积(33.50±5.49)cm2;瘢痕秃发原因:烧伤5例,手术11例,感染5例,肿瘤1例,其他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瘢痕面积及瘢痕秃发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

1.2 納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瘢痕秃发;符合自体毛发移植治疗指征;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配合度差;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中途退出或失访者。

1.3 方法

1.3.1对照组 予以常规FUE毛发移植治疗:术前与患者沟通,开展术前咨询,了解患者期望,介绍手术方案,术前开展相关检查,对患者头发状况进行评估。FUE毛发移植前设计发际线,并进行术前毛囊检测,确定受区面积,计算移植毛样单位量,确定毛发密度,计算种植面积等。在患者供体区取适量毛囊单位,进行分离培养,再种植到新的受体区域。

1.3.2观察组 予以新生植发3D技术治疗:术前予以各项检查,如开展头皮检查,评估头皮健康情况,开展血液检查、皮肤测试、术前拍摄头部照片;确定受区面积、移植毛样单位量、毛发密度、种植面积,结合患者病情、需求对毛发供区进行选择,设计发际线。予以消毒、表面浸润麻醉,确保术区无疼痛感,使用专利精密仪器提取、拢吸毛囊,采用精微宝石刀、新微针种植技术在受损毛囊中植入新毛囊,植入后,确保毛囊组织垂直不弯曲;同时需注意,种植头发要与原生发生长方向保持一致。术后予以头部清洁、药物应用等护理指导,定期随访,告知患者定期复查,并结合患者需求,予以补植。

1.4 观察指标

1.4.1记录两组毛发覆盖率 随访1年,统计患者的毛发覆盖情况,毛发覆盖率=总毛发覆盖面积/原始毛发面积)×100%。

1.4.2评估两组临床疗效 根据患者的毛发覆盖率进行评估,显效:毛囊存活率>95%;有效:毛囊存活率为60%~95%;无效:毛囊存活率<6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3评估两组负面情绪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SAS中共计20个条目,>69分表示焦虑严重,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SDS评分中共计20个条目,>72分表示抑郁严重,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53~62分表示轻度抑郁。分数越高表示负面情绪越严重。

1.4.4评估两组生活质量 使用SF-36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进行评估,共36个条目,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活动、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总的健康状况8个维度,分值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5调查两组手术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手术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包括毛发覆盖率、疼痛度等维度,非常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5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2 结果

2.1 两组毛发覆盖率比较 观察组毛发覆盖率为(89.55±2.14)%,高于对照组的(85.58±2.20)%(t=2.885,P=0.013)。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负面情绪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5 两组手术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脱发的种类很多,部分脱发患者并不只是头发异常脱落,也有可能伴随着器官病变[3]。在临床上,脱发主要按照毛囊有没有被破坏来划分。瘢痕性脱发是指伴随着毛囊损伤而发生的永久性脱发,具有不可逆性。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瘢痕性秃发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对患者的形象、身心健康、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4]。因此,针对瘢痕性秃发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原发性瘢痕性秃发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物理治疗来延缓脱发的进程,若治疗不及时,后期毛囊被破坏,则会导致毛发不可再生。由于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临床也可通过手术来进行修复治疗,但针对继发性瘢痕性脱发,需在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后,且瘢痕趋于稳定后,才能进行手术。头皮缩减术、皮瓣转移修复术等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瘢痕秃发较为常见的术式[5]。传统手术会造成毛发的生长方向发生明显变化,可能还需进行二次手术修补,且二次手术可能造成二次瘢痕,严重时会引起组织坏死等并发症,影响最终疗效[6]。毛发移植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美观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种治疗瘢痕性秃发的方法。其中,以TDDP系统为基础的3D植发技术,是由研究所凭借其丰富的临床实践,再加上拥有专利的提取装置,对植发进行创新的一项技术。3D植发技术对植发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与常规植发技术相比,损伤更小,且在相同发量患者中,头发数量增加了20%[7-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毛发覆盖率、治疗总有效率及手术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新生植发3D技术在瘢痕秃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毛发覆盖率,且患者对手术效果更加满意,进而减轻了秃发带来的心理负担,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FUE自体毛发移植是目前整形美容外科及皮肤外科领域常用的植发技术,该技术直接从供区获得单个毛囊单位移植体,将毛囊单位完整取出,具有创伤小、术后愈合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瘢痕体质或头皮张力较大的患者,但其临床应用仍然缺乏良好的精密性[10]。据调查[11],3D植发技术在临床应用较为成熟,其提取的毛囊与传统毛发移植相比更加完整,术后伤口恢复速度也更快,不会对毛囊造成损伤,还可以进行双胚、多胚提取,对于毛囊完整性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且采用分散式地提取,不会对后枕部美观造成影响[12]。3D植发技术优势主要有:①采用三维种植技术:以患者头发自然生长方向、毛发密度、秃发位置等具体情况进行种植,针对每个区域移植所用的设备均不同,种植精细化程度较高;②可改善毛囊存活能力:采用新型的微针进行种植,一次植入成功率高,多数患者为一次成型,可避免对分离后的毛囊进行二次挤压,采用制作植入孔的方法植入毛囊,创伤小,愈合速度也较快[13,14];③可增加头发层次感:通过平行、垂直等多种扩孔方式来予以种植,使头发视觉上更自然、更有层次;④无瘢痕形成:使用莫氏九级硬度的宝石小刀,毛囊拔出时患者无不适,保证头皮光滑,无瘢痕;⑤对毛囊的伤害较小:由于毛囊是在温度较低的培养基下生长的,因此即使脱离母体,也不影响毛囊活力。

综上所述,相比于FUE毛发移植治疗,新生植发3D技術治疗瘢痕秃发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提高毛发覆盖率,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手术满意度,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柯柯,杨艳清.毛发移植术在治疗瘢痕性秃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22,31(2):79-82.

[2]王勇,李兴东,马文熙.头皮扩张术结合毛发移植术治疗大面积瘢痕性秃发[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9):64-66.

[3]何李润,缪玉兰,郑舒芩.自体毛发移植治疗继发性瘢痕性脱发的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21,37(10):996-999.

[4]周玥,赵钧,孙仲鑫,等.毛囊单位提取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J].中国医疗美容,2021,11(2):4-7.

[5]Jackson TK,Sow Y,Ayoade KO,et al.Central centrifugal cicatricial alopecia in males[J].J Am Acad Dermatol,2023,89(6):1136-1140.

[6]吴永芳,熊庭锋.FUE植发后供区脱发一例[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2,33(9):563,580.

[7]张伟,陈莹,王芳,等.毛囊单位提取移植术治疗瘢痕性秃发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观察[J].中华烧伤杂志,2021,37(5):469-474.

[8]尹梓贻,曹国荣,刘举利,等.瘢痕性秃发实施高密度毛发移植技术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9,9(5):27-31.

[9]王燕妮,陈吉钢,刘静,等.自体毛囊单位提取术在儿童瘢痕性毛发缺损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3,51(7):863-866.

[10]权鑫,薛萍,唐银科,等.扩张头皮瓣结合毛囊移植治疗大面积瘢痕秃发术后美学效果观察[J].空军军医大学学报,2023,44(7):661-663,668.

[11]姚雪妍,周城,张建中.雄激素性秃发诊疗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4(1):24-28.

[12]莫明添,闭陆祥,邹建红,等.高密度微针毛发移植术在瘢痕性脱发修复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31.

[13]蒋文杰,林静,陈露露,等.毛发移植治疗前额纤维性脱发[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2,33(1):5-6,25.

[14]周易,赵钧,戚吉妮,等.定点测距评估法在男性雄激素性秃发临床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2,33(1):9-11.

收稿日期:2024-2-4 编辑: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