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多年的家织布

2024-05-07 05:22金克亮
北京纪事 2024年5期
关键词:纺线梭子织布机

金克亮

20世纪70年代初,从顺义杨镇向东至平谷、蓟县、兴隆等地,我们可以看见这样一种景象,公路两侧田里劳作的人多穿一种家织布的衣服。这种布布料纹路稍粗,多为蓝色、黑色,也有绿色,做成制服的样式。这种衣着与经济有关。顺义潮白河以东地区,因远离城区,交通不便,经济单一,收入较差。因此,很多人家里的衣服、被褥、帽子、袜子,乃至门帘、窗帘等都用家织布。“家织布”,又称“土布”,它的历史很久远,起源已难考。顺义杨镇往东村里许多人家都有纺车、织布机,这一带从事纺线、织布的人家较多,他们不仅满足自己家、本村人家織布,还到外村为人织布,形成了产业。

织布由弹花、纺线、绕线、浆线、挂线、认缯、织布、染布等工序组成。每年秋季,棉花摘下后,地里的其他活也已完成,人们开始做织布的准备。摘下后的棉花里面有叶子、秸秆等,人们先要把这些杂质等清除。而后弹棉花,弹时把棉籽去掉,是为皮棉。棉花蓬松柔和、洁白,叠成一铺一铺的,一铺称“一桄儿”。下一工序是纺线,纺线要把棉花卷成棉条,一条约半尺多长,拇指粗细,中间用高粱秆的外皮做芯,而后在纺车上纺成线。纺线时,操作者右手转动纺车,左手续线,续线要手上的功夫,线匀称与否,都靠纺线人的续线手艺。纺出的线根据使用,可粗可细,但粗细要均匀,不仅可用于织布,日常缝制衣服、被褥或织袜子,也用这种线。

棉线纺成后,要先浆线。浆线要在晴天,又占地方,要选在地方宽敞的场院或是街道,便于操作。浆线先把棉线放在木架子上,架子约有二尺宽。而后认缯,缯用竹板制成,中间有孔,约2尺宽。把线一根根穿入孔中,为的是把线撑开,便于浆线。认好缯后,把线挂好,再上浆。浆线用米汤最好,但那时白米较少,只能改用白面、细玉米面、高粱米熬成,汤要稀稠适中,不能有疙瘩。浆线可使棉线挺括,有拉力,织布时不乱线。浆线时,一手用刷子来回地刷浆,另一手向前推缯,线刷得要均匀,防止粘连。刷后,沥干,挂在架子上,傍晚时收起来,浆好后的棉线就可上布机织布了。

织布机为木制,本地的木工有人专会打制织机,织机分立式卧式两种。织布机的结构全部是榫卯,不用钉子。织布机由机身、大梁、辊子、卡轮、缯、梭子、弓子等件组成。

织布时,要先把线挂在辊子上,而后把线向下,这线称为经线,又称长线。挂好线后,把辊子放在机子上。下一步还要认缯,缯称“阴阳缯”(两块),约二尺长,半尺多宽,中间是一排密密的小孔。认缯穿线时,要隔一根穿一根,为说得明白,穿线时的顺序是先穿阴缯,单数,1、3、5、7、9,依此类推,余下双数的线穿入阳缯内。下道工序是穿梭子,梭子上穿的线是纬线,又称短线。纬线要先蘸湿,以增加拉力,而后把缯固定在织布机上,再把线挂在下端的辊子上。

操作时,人坐在机前,左右脚交替踩动踏板。右脚踩动时,阴缯抬起,两缯之间出现菱形空当,操作者右手拽动上方绳套,梭子便顺着缯之间的空当穿过去,这个动作称为“拽梭”。操作者踩动左踏板,阴缯落下,阳缯抬起,操作者再拽动绳套,梭子又向相反的方向穿回,如此反复。于是两块缯交替上下,梭子左右穿回,经线和纬线交织在一起,布便织成了,这道工艺称编织。操作的人左手要不断地敲打织好的布匹,使织好的布不卷不褶。操作的人两手两脚要配合得好,织好的布平整匀称,不断线,效率也高。

织布时,织布机哐当哐当响,传出很远,听声音就知道有人在织布,有时几家都在织,也是一道风景。请人织布,主家管饭,活干不完,也提供简单的住处,带有浓厚的农耕社会印记。织出的布纹路细密,接近后来的平纹布,比外边买的布稍厚。但幅都较窄,约一尺二寸宽,32尺长为一匹,做褥子都要两幅,做上衣背后也有一道联结的痕迹。

每年秋后,人们开始纺线织布。有时一家织一匹、几匹,也有几家凑成一匹。布织成后,根据需要染成各种颜色。旧时,有不少村里都有染坊,染布叫“出布”。颜料要去外边买,有青色、蓝色、红色等常用色。染布时,大锅里放上水,加适量的盐,放上颜料煮。上世纪70年代实行军绿色,有的人把布染成绿色,也挺好看,还可以染成雨过天青色,颜色似雨后的天,由浅入深,挺悦目。有的人家讲究,要在布上染花,染布的人会按要求把布折叠成花样,用线扎起来,染布时,把花样让出来不染。待染完布,晒干打开,没染的部位就成了花,也挺好看。品种有牵牛花、葵花、月季、九花等。殷实的人家,往往会存几匹布备不时之用。因是纯棉花织出的布,穿在身上比较舒服,有吸汗、透气等特点,冬季穿着保暖性好。因较厚,夏季穿在身上,容易出汗,但不会黏渍渍地沾在身上。

那时,多数人家的被褥、衣服、门帘、桌布、鞋都用这种布,衣服多做成便服。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样式也越来越多,人们认为便服太土气,就有手巧的人把上衣裤子都做成制服。上衣也是四个兜,既好看,使用也方便,有人戏称为“粗粮细作”。冬闲时,本地活少,人们还常到密云、兴隆、蓟县等地区去织布。他们把织机用车推着,沿着崎岖的山路顶着北风前行,可见其艰苦。解放前,农村生活困难,请人织布,多付粮食,玉米、小麦、小米、黍子、糜子等都有,事前说好织一匹布给多少粮食。据一位织布人的后代讲,解放初期,经济有了好转,一个人织一天布,可以收入一块钱,那时物价低,这个收入在农村是很可观的了。

衣食住行,穿衣排在第一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有人类以来,人就要穿衣服,想来已有几千年或更长的历史,因此,织布的历史应当很久远。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布的花样越来越多,质量也好,土布因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效率也低,织出的布较厚,夏季穿着也热。人们也不再织这种布,那些纺车、布机也逐渐淘汰,而纺线、织布这门手艺也逐渐消失。如今,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能讲起如何织布,年轻的人则很少知道。纺车、织布机以及织布的工艺则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猜你喜欢
纺线梭子织布机
忆祖母纺线
一种塑料圆织机
油梭子
又闻机杼声
知了纺线线
织布机
青裤瑶的织布机
想起那纺线线
新疆山普拉墓地出土纺织品捻向及细度检测分析
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