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项目经济评价工作中若干关键问题的解析

2024-05-08 01:55梁庆壮
矿业工程 2024年1期
关键词:含税经济评价矿山

梁庆壮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600)

1 概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中国矿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矿山的有力支撑。矿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新时代的矿山建设必须有正确的发展模式;建设现代化矿山,应统筹考虑矿山的安全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和社会效益及环境保护等。

当前,矿山项目经济评价工作责任重大,矿业行业的全面发展促进技术经济评价工作要系统化、全面化,并加强规范化;项目的经济评价包含财务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低碳绿色评价等方面;以下几大方面是矿山经济评价中经常遇到的关键理论和实践问题,新发展阶段更需要理清这些经济评价的重要思路和方法。

2 财务评价中构建含税和不含税体系的关键问题

项目财务评价中,经常出现含税和不含税的评价体系,这两种评价体系如何来选择呢?《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在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采用的价格一节中说明,投入和产出的价格可以是含增值税(简称含税)的价格,也可以是不含税的价格。

1)不同体系的建立。含税和不含税,是指产品销售价格和成本原材料都要采用含税或者不含税的价格。

2)税金及附加的处理方法。含税评价的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中,营业收入为含进项税收入,税金及附加为增值税及附加税合计,总成本费用为含进项税的成本费用,当计算利润总额时,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含税)-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含税),增值税就被抵消掉了。在不含税评价的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中,营业收入为不含进项税收入,总成本费用为不含税的成本费用,税金为附加税,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不含税)-税金附加-总成本费用(不含税)。通过上述处理,从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全部现金流量表等表格中可得到相同的结论。

3)流动资金估算的注意事项。含税和不含税财务评价体系中,对成本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了表格修正调整;而矿山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之和)和流动资产投资(即流动资金),上述两者都应该是含税的投资;而流动资金是指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运营资金,计算流动资金的基础通常是成本数据,是用来购买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和支付工资等周转使用的资金,而这些都需要考虑增值税的额度。如果在不含税的财务评价中,流动资金估算按照不含税模型的成本表中来估算的话,将造成估算值偏小,这样流动资金估算少了,项目效益就会虚高。为保证不含税模型对项目估值效益评判合理,要采用含税的价格作为基数来确定不含税模型的流动资金数值。

4)成本估算项目的特殊处理。不含税体系中,如果与销售收入挂钩的成本项目(涉及销项税),如营业费用、安全生产费、矿权价款等单项费用估算,含税模型计算要高一些,建议在含税模型中用不含税收入为基数计算这些挂钩项目,力求保持一致。

结论:采用含税和不含税评价体系,只要正确处理好价格转换,会出现相同的评价结果。采用含税价格计算,模型中的项目定义直接、计算简便,而采用不含税计算模型,需用附加税金带入税金及附加,流动资金需用含税价的费用来测算,才能得出合理的项目投资收益。实际项目评价中,应以一种方式评价为主,辅助提供另一种方式的各项数据,必要时可验证含税和不含税评价的一致性。

夏国忠默默地放下电话,传令下去,把重伤员送往后方医院,轻伤就地包扎治疗。现在,那怕是多一个人在,就多一分胜利的希望。

3 矿山项目维简费和追加投入的选择

我国矿山发展过程中,政府为企业更新改造设立的维简费政策虽不强制执行,但大多一直沿用。经济评价时,要充分注意是否选用维简费介入评价,还是采用追加投入的形式,或者是两者兼顾使用,这对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考虑全面,不要顾此失彼,要接近实际的模拟还原项目的真实发展状态,给出科学的评价和预测。

维简费,就是指维持矿山项目简单再生产资金,是为了弥补矿山的消失能力,解决开拓延深工程的投入,按一定比例从提取资金摊到矿石开采成本中,很长一段时间是以产量来提取标准,但是存在很大弊端,结合现在的改革,要充分考虑折旧,即当选择利用维简费计入吨矿成本时候,比如某铁矿维简费为18元/t,折旧费为3.5元/t,在成本中,应当把3.5元作为折旧性质的维简费计入,另外14.5元/t作为更新性质的维简费,两者要分别对待。只有更新性质的维简费,才可考虑用以技术改造、开拓延深、固定资产更新、补充勘探等性质使用。而折旧性质的维简费,是用来回收固定资产或者用于还款的。

维简费改革后,矿山项目如不计提维简费,可降低单位矿石的成本,但后期矿山开拓延伸要全部考虑新增追加投入,经济评价时对追加投资(建议用盈利的利润)形成固定资产后再进行折旧。也可采用成本中提取简单维简费,不足阶段再补充外部资金,这样才符合财务和经济评价的原则,能全方位保持矿山生产能力的延续和提升。

4 全寿命周期评价需考虑的关键问题

矿山项目周期长,投资额度大,风险多,不确定性因素多,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社会协调等方面要求多,需要进行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价。

1)构建全周期模型。首先,要分析研判经济形势,看清当前所处的行业周期,利用历史数据展望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的经济趋势,构建矿山未来建设期和经营期的数据模型。矿山建设中,必须进行尽职资料收集,包含地质、技术、经济、法律、环境、人文、风险等多方面基础资料的掌握与发掘。财务分析必须构建财务模型体系,基本模型:①定价模型;②本量利分析模型;③敏感性分析;④PVM分析;⑤项目运营模型;⑥投入产出模型;⑦进销存模型;⑧杜邦分析;⑨企业估值模型;⑩现金流模型。

2)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当前,价格体系和财税规则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矿山项目经济评价中的财务评价,是全寿命周期的投入产出的一种预测,不同于财务上的实际发生数据累加报表。以企业现场实际数据来进行经济评价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方面要按实际单价修正成本费用数据,另一方面要跳出实际数据的陷阱,按照正常的价格水平和市场规律,客观预测未来价格的变化走势。对矿产资源政策与矿业发展改革提出前瞻性的方案,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绿色低碳投入和产出全面进行考虑,以量化的形式计入全寿命周期的经济评价中,整体性和增量性评价项目,分阶段分周期分节点评估,适应数据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要求。

5 外包模式下选择的关键因素

要深入了解矿山运营模式,是纯自营模式还是外部模式,亦或是自营和外包兼有的模式;更要深入了解工艺流程涉及的外包的范围、权限、收益、条件、管理、安全等各类问题;只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摸清全链条价值链下的所有成本项目与区分成本属性,为全过程、全周期经济评价打下基础。

比如:露天矿采矿外包的方式一般有3种:①按工序外包,即按穿孔、爆破、采装、运输等分包,优点是实现专业化作业,降低成本;缺点是各工序相互影响大,不利于整体管控;②按作业类型外包,即按采矿、剥岩外包,优点是便于生产管理,缺点是剔除岩石的管理难度增加,不利于降低损失率和贫化率;③按作业区域划分,优点是工程进度有保证,缺点是不能实现专业化作业,管理工作量反而增加。

外包管理模式下,涉及价格、生产、技术、管理等许多方面因素的选择,需要重点进行价格选择,以满足各方收益。分包价格越低,矿山企业的利润空间就越大,承包商的利润空间就越小,价格的确定要考虑双赢。

在经济评价中,每年的外包成本价格,要根据双方每年新确定的当年分包价格,即每年年初依据上一年核算的实际采矿成本和本年度的物价上涨来预测,确定本年度的外包单价,按采矿、剥岩分别确定,同时要核算出价格上涨和主要材料价格上涨的比率,以保证每年分包价格调整的合理性。

采矿和剥岩价格的确定是按工序成本核算的,即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等;每一项工序测定统一单价,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系数,以控制成本。如穿孔、爆破按实际岩石性质确定系数;剥岩的运输单价中增加距离系数和坡度系数等。

剥岩价格=穿孔单价×系数+爆破单价×系数+产装单价×系数+(运输常数+运输距离/基数)×系数+排土单价×系数+其他。爆破单价=炸药单耗×系数+其他。

成本中单价和系数的确定非常重要,在掌握国家定额的基础上,要结合矿山实际的地质条件、工程条件、采矿方法、施工队伍设备和人员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并与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协助业主共同确定外包单价和其他指标。

当前,太钢袁家村铁矿露天矿整体外包、新疆蒙库铁矿生产外包等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将矿山的运营和管理外包给承包商将是矿业项目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主要需要综合考虑采掘(剥)计划、采矿直接成本、矿山生产成本等因素。矿业公司通过将矿山生产、经营、管理都不同程度的外包给专业的承包商,使得自身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在资源与开发、市场并购、资本运作等核心业务上,以求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矿山项目要建立与市场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考虑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重要战略地位,要审慎抉择是否采用PVI方式的运营方式,强化政府管制,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降低风险,实现规模化健康发展。

6 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思想

我国现有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大多数露天矿进入深凹露天开采或者露天转地下阶段,井下矿也相继进入延深转段阶段,企业结合自身发展进行了相关扩能接续工程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矿山接续改扩建项目的经济评价要充分考虑整个服务期,包括前期、中间过渡期、后期的财务效益问题。前期评价要范围明确,评价项目要全面;后期评价要充分考量前期形成的固定资产余值和经济效益、过渡期的投入和效益、后期的追加投入和效益等因素;要考虑前后接续期投入成本的变化,模式的转换,范围的变化等,把所有前后变化的全部因素融入到一套体系中,界定不同的区间,采用不同的参数,共同表达项目的阶段性指标和全局性指标。

利用改扩建项目的有无对比分析,分析无项目时矿山自然衰减状态下的基本收益;再分析改扩建后项目全新状态达到的收益,并考虑增量收益;对比前后,分析改扩建的投入产出比,确定方案的经济可行性;还可以再回退到项目建设起点,考量从初始年就进行全范围开采,所达到的经济效益是否与当前矿山改扩建前后一致,并通过对项目前期的预测与实际收益进行经济评价的系统性对比模拟,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在后期评价中更新补足。

改扩建经济评价,即可寻求不同接续方案下,不同的经济收益效果;也可通过不同的经济效果期望值,反过来倒推项目的技术方案最优解,对基建期、投资、成本、投入时间等因素进行重新布置,以满足整体收益和阶段收益。评价中必须树立这些关键思想,才能更好地解决遇到的关键技术经济问题,从而为项目评价的顺利高效进行奠定科学的基础。

7 构建低碳和资源节约的经济评价体系

建立矿山综合能源优化系统模型,将现有生产原材料、燃料消耗数据输入,并将新的技术方案实施后的材料、能源消耗数据代入,分析不同场景下,以外部购能成本、设备运维成本和弃能成本之和为最小目标的当前经济优化模型,并对比前后的碳排放水平,可有效提升矿山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系统外部购买能源的成本。

要考虑区域能源消耗的整体成本,也要考虑碳排放带来的额外环境成本,并充分预估未来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及需求,重新界定能源的消费和市场价格,纳入整体经济财务评价系统中考虑。

比如,针对热能调度,电价波峰波谷不同时,对不同能源供热设备的热负荷影响,对电的消耗量和成本单价的控制,选择最优方式,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引导企业适时调整用能时段,实现削峰填谷,有效提高技术方案系统的经济性、环保性和能源利用率。

在项目经济评价中,必须将矿山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案,纳入到项目整体技术经济评价中,综合需求和碳排放交易机制,研究不同时间价值体系下的系统分层优化调度问题,经过一系列的优化和融合,可明显降低碳排放量,从而提高项目整体的综合经济效益。

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首先要考虑企业角度的财务效益,优先选择效益最好的项目;对于效益较差甚至在市场现行条件下属于亏损的项目(比如尾矿的综合利用),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安全保障等多方面情况来选择,考虑是否开展综合利用项目。

矿业经济评价工作应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要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依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案与参数》(第三版)作为工作指南,适应国家不断变化的资源开发政策和经济财税制度变革,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扩大服务外延、提高服务水平;只有在矿山项目经济评价中,牢牢守住经济底线、生态红线、安全保障线、发展控制线,才能有力确保矿山项目评价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前瞻性,才能预测当未来价格、资源等因素变化时,是否需要做出规则的调整和技术方案的优化,来最大限度满足矿山项目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含税经济评价矿山
2021年8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1年6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2020年12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经济评价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有无对比法”在经济评价中的运用及相关概念分析
关于致密气开发经济评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