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面向无线网络集中优化的“四要素”管理体系

2024-05-08 15:32李宗璋张新超李素华王元徐永杰李思聪张康
企业界 2024年6期
关键词:四要素集中化精简

李宗璋 张新超 李素华 王元 徐永杰 李思聪 张康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网络优化中心

移动集团公司明确网络运维改革要以“价值牵引、技术创新”为举措,向“市场型、智能型”转型。在移动公司“两高两强”发展策略下,网络优化人员作为网络领域改革的排头兵,要在无线网络质量不下降前提下,将原由地市承担的6大类26项工作全面集中到省公司统一开展,同时达成2022年底精简75人、2023年中再精简106人的人员精简目标。然而全国对于无线网络集中优化尚无可借鉴的成熟经验,集中优化改革時间紧、难度高、力度大,无线网络集中优化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无线网络集中优化体系聚焦“统一、精简、效能、价值”四个要素,以最低成本、最少投资、最优业务、最好服务为目标,将省市两级网优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形成适配集中化的工作机制,提升问题处理效能,同步将“收入”融入生产环节,真正实现省公司对结果负责,分公司对过程负责。通过构建面向无线网络集中优化的“四要素”管理体系,无线网络将得到更好的优化和管理,为用户提供更稳定、高效的无线连接,并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重提升,具有突出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构建面向无线网络集中优化的四要素管理体系的主要做法

为了应对无线网络集中优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山东移动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组织架构设计、运维流程精简、数智化平台搭建和网络和产品价值变现等。这些举措旨在实现最低成本、最少投资、最优业务和最好的服务为目标。通过重新调整组织结构、明确管理体系,山东移动公司成功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的网络运维模式转型。无线网络集中优化体系聚焦“统一、精简、效能、价值”四个要素,将省市两级网优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形成适配集中化的工作机制,提升问题处理效能,同步将“收入”融入生产环节,真正实现了省公司对结果负责,分公司对过程负责。

(一)要素1:统一原则

建立适应集中优化的组织架构是实施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一个合理设计的组织架构能够促进协同工作和团队合作,提高集中优化的效果和效率。针对集中优化改革,首要任务就是完成组织架构设计,所谓集中化的统一原则,就是组建一体化作战团队,统一思想、适配能力,把各方面的分散资源统一整合起来,使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形成一体化作战体系,着力解决集中优化所面临的团队协作问题。

主要做法一是组建省市“3+1” 作战团队,将省市独立作战改为一体化作战,实现需求来自一线,专家下沉一线,方案直达一线。二是统一思想,破解地市顾虑,解决共性问题95个,形成21项集中化标准。三是开展“三学一重”四项活动,提升人员六大核心能力,适配集中化生产。

1、组建一体化作战团队

组建“3+1” 一体化作战作团队:团队共计193人,通过主动扫描、深度洞察、联合作战体系,支撑集中化生产。打破17地市无线网络优化“小团队”,重组集约化“大团队”集中开展无线网优化工作,全力支撑集中优化生产。形成包含“优化分析组、片区调度组、属地执行组和网络特遣队”的“3+1”团队模式,最大化实现人员复用、经验共享、自有人员回归核心等目标。通过主动扫描、深度洞察、联合作战体系,全力支撑集中优化生产

组建网络特遣队:地市公司网优中心负责收集地市业务部门在市场发展中发现的网络需求,部分无法解决的网络需求进行记录总结,结合日常优化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省公司发起专项支撑申请,省公司汇总归类后,定期派遣网络特遣队下沉到地市解决地市短板问题,反向驱动省公司开展疑难问题攻坚,提质减负。

省公司业务部门发现的网络需求,直接反馈省公司网优中心,由网优中心按项目分解任务转派各集中化团队,集中攻坚解决。

2、能力适配

根据无线网络集中化改革要求,省公司需全面提升自主优化能力,对于核心工作不得外包,非核心工作也要尽量降低外购比例,对于移动自有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公司通过开展“三学一重”四项活动,全面提升人员“六大核心”能力,实现能力适配、支撑有力,全力推进无线网络集中优化进程。

学手册:建立27项标准化手册清单,明确自有人员职责和技能要求,规范各项工作标准化动作,让每一项核心工作有册可查,快速助力自有人员技能拔高。

学技能:设立34次网优大讲堂,定期以大讲堂形式开展内部赋能培训,巩固自有人员知识技能。

学经验:52次最佳实践分享,每周选取一个模块负责人进行专题分享,主要分享内容为日常工作中的优秀实践案例,通过分享的形式加强内部交流。

重实训:40人次实战演练,通过设立如“每人自主开通一个站”等小型实战演练活动,促进自有人员实际操作能力提升。

六大核心能力:着力提升自有人员的大数据分析能力、网管实操能力、信令分析能力、无线参数运用能力、多频协同优化能力、端到端问题定界能力,逐步推动自有人员回归无线网络集中优化核心岗位。

(二)要素2:精简原则

集中化的精简原则,就是要向上集中、数量减少。按照能集中尽集中、能融合尽融合、能优化尽优化的原则,明确职责界面,开展工作再梳理、再集中,精简流程,减少考核,将26项工作向上集中到省公司,提升生产效率,达成人员精简目标,解决“不敢做”的问题。

1、向上集中

通过工作清单梳理、明确省市分工界面和工作职责、制定集中化运作流程。省公司承担远程操作、全网性、周期性、非实时性工作,地市公司承担现场实施、区域性、突发性、实时性工作。在完成组织架构调整、集中流程标准化,省公司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将地市无线网络工作向上集中。 梳理六大类26项无线网络工作,通过逐一优化流程、细化实施步骤、明确工作里程碑、强化人员组织及支撑手段建设,提升生产效率,22年底阶段性达成75人的精简目标。

2、流程精简

流程上做减法,不断优化无线网络生产流程,通过平台执行和省公司执行达成流程优化目的,省公司直达生产末梢。结合数字化手段,如无线运维工作台,进一步精简18项原有工作流程。

3、考核轻量

建立权责对等的考核管理机制,考核进一步轻量。省公司集中承担部分(10项)质量类考核指标,对考核结果的达成负责;地市公司落实属地职责,侧重现场实施过程,承担现场优化调整工作,对过程负责,地市考核指标由20个减少至10个。

(三)要素3:效能原则

效能原则,就是通过数智化手段,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开发无线运维工作台,充分发挥IT支撑优势,实现日均10余万优化方案自动输出;并融合10个平台能力,由无线运维工作台统一收口,实现六项功能一体化,解决集中优化“不好做”的问题。

无线运维工作台功能架构:无线运维工作台主要分为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三层架构,包括优化和维护等功能模块,支撑无线覆盖、容量性能问题的感知、诊断、方案输出,并实现集中化流程、集中软硬扩、网络结构调优、5G驻留比等六项功能一体化,高效支撑集中化生产。

集中化生产管理视图:集中化管理视图,从公告预警、指标趋势及排名六个维度呈现各关键内容,并实现公告预警可添加、重点关注指标可配置等功能。

经验规则注智赋能:通过对齐移动集团自智网络标准,实现业务规则自编排,自动输出优化方案,灵活调用网优核心公共能力,快速实现自动化。质量优化规则注入500+,支撐20+业务分析场景。集团自智网络评级L3.3,全国第二。

(四)要素4:价值原则

实现集中优化转型后,网络运维工作也将从关注网络指标和用户体验向关注业务价值演进,将指标体系价值化,实现“收入”贯穿生产 。构建四象限矩阵,从市场和网络维度确定网络处理优先级,支撑业务发展价值排序,反向通过基础网络指标提升支撑商业变现。

1、指标体系价值化

建立面向业务发展的3.0 指标体系:1.0体系关注基础网络性能,2.0体系关注用户体验,3.0体系关注业务价值,通过基础网络指标提升,支撑用户体验改善;通过业务发展价值排序,指导集中化落地动作实施。

四象限矩阵,确定网络问题处理优先级:构建四象限矩阵,从市场和网络维度确定网络问题处理优先级,支撑业务发展价值排序,反向通过基础网络指标提升支撑商业变现。

2、网络能力产品化

以价值化指标体系为指导,“网络即服务、服务即价值”为目标,集中化开展智能管道建设、网络产品增收、网络服务变现,将网络能力产品化,推进无线网络能力变现,累计增收3315.8万元。

(五)创新点1:机制创新

建立优化分析组、片区调度组、属地执行组,由省公司统一管理,横向拉通设计院、厂家、铁塔等合作单位,强化集中形成运维合力;纵向穿透省、市、县、网格、物点运维力量,强化现场落地实施;加强网络条线对地市市场、政企业务发展的支撑。通过横向拉通、纵向穿透、条块结合管理,强化工作集中,提升工作效能,共同推动无线网络集中化工作开展。

制定七项管理制度,明确外购服务技术规范、考核规范、合作方核心能力要求等,通过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强对合作方团队严格管理,实现利出一孔、力出一孔,构建支撑有力、敏捷高效的运作机制。

优化分析组包含项目经理和支撑人员,项目经理为各项目的管理者和牵头人,由省公司自有人员担任,负责优化项目、支撑人员管理,对各自项目结果负责;支撑人员协助项目经理开展问题分析及优化方案输出,提供技术支持,由厂家、设计院、中移等支撑人员组成。主要工作内容为:1)问题定位:依托智能化平台定位网络存在的问题,开展问题定位。2)方案输出:人工分析加无线运维工作台辅助决策方式承接全省问题小区优化方案输出工作,部分不具备IT支撑条件的问题小区由对应属地执行组协助输出方案。3)IT对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交IT支撑需求至无线运维工作台开发相应功能模块;归纳并传递现网优化经验及规则算法,协助开发人员拓展智能化平台功能,及时跟踪开发进度。4)核查方案准确性并下发:将优化方案下发属地执行组执行。5)添加白名单:对于地市存在特殊需求小区,由归属地上报白名单添加需求,统一添加白名单。

片区调度组由1名自有人员,5名厂家人员组成,负责督办优化方案落地闭环、全省热点、难点、共性问题发掘与分析、网络特遣队调度等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方案落地核查:通过网管操作记录核查,确定属地执行组是否按照优化方案及时合理优化。当前平台能力未完善,目前采用人工抽查方式。结合网络投诉、KPI考核等区分优先级进行抽查。2)效果核查:优化方案执行落地后,对比优化前后(不同项目不同评估时限)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是否达到预期效果。3)工参收集:定期收集17个地市工参信息(华为区域工参使用无线运维工作台),对于发现的工参不准确信息及时推送无线运维工作台和资源平台同步更新,以用促准。4)全省热点、难点、共性问题发掘与专题分析:每周三收集地市关于集中化的问题以及意见建议、网络特遣队反馈的地市热点、难点、共性问题等,开展专题分析。5)调度网络特遣队对全省疑难问题以及长期未解决问题开展专项支撑:评估各地市实际需求,统筹调度特遣队进行专项支撑。

属地执行组由地市厂家人员构成,负责方案执行落地及协助省公司输出部分项目的优化方案等,工作地点在地市,由省公司参与管理及考核。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各项目方案落地执行。地市收到集中分析组派发工单,参考优化方案区分前后台优化。如果为后台参数优化,核查参数合理后可直接调整。需要到现场站点勘察天线调整的,需要对调整方案进行核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最终调整方案,并反馈给省公司。2)调整结果反馈及监控:开展集中化方案实施,跟踪相关问题小区优化指标处理效果,防止出现指标恶化,并反馈给集中调度组,做好相应操作记录。3)智能化平台部分不具备IT支撑条件的,需要相应地市厂家配合输出合理性优化方案。

(六)创新点2:管理创新

开发无线运维工作台,将原有各生产系统、基础数据、工作流程等高度整合,多方案统一编排收口,确定最优调整方案,分级分类形成参数调整与现场调整工单,分层实现工单派发流转。创新管理模式,实现18项集中化工作全流程管理。

通过系统管控数据收集、问题识别、方案输出等各项环节,共完成18项工作流程全线上化管控;并通过无线运维工作台,整合IDS平台、能耗平台等五大平台实现统一收口,避免重复;最后通过智能化的工单流转及派发,精准区分现场和后台,实现自动派发。全流程管理实现调整方案有留痕、能回溯,集中化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七)创新点3:技术创新

通过数智化创新手段,进一步提升无线网络问题分析能力,实现优化方案自动输出,使复杂问题的分析不再依赖个人能力,将简单操作留给一线,实现平均生产效率提升30%。

融合应用无线运维工作台能力,由无线运维工作台承接参数自动管理、性能监控分析、指令巡检与隐患識别等复杂工作,一线仅承接天馈调整、现场测试等简单工作。以容量管理和质差小区分析为例,通过IT支撑手段,实现容量分析效率提升36%,质差问题闭环效率提升25%。

二、实施无线网络集中优化的“四要素”管理体系的效果

(一)应用情况

面向无线网络集中优化的“四要素”管理体系应用后,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省公司无线网络集中化能力不断提升,地市公司工作量明显减少,一线运维人员逐步精简转型。

1、省公司集中化能力提升

(1)集中化平台优化能力:通过集中化软扩平台,对山东省各地市区县实施集中软扩;集中性能工单分析基于Icos平台已具备5G性能问题集中优化能力;天线权值优化具备自动方案寻优,参数调整能力、效果评估能力。

(2)参数集中化调整能力:目前山东移动省公司对7个集中化项目集中实施参数调整,主要为关键参数调优、负载均衡、大气波导干扰调整、4/5G智能节电、基站版本集中升级、1588V2时钟倒换、MR&MDT&软采等。

(3)集中化分析能力:山东移动省公司集中优化分析5个集中化项目,分别为5G驻留分析、700M效能发挥、语音感知提升、网络结构调优、集中干扰分析等项目。

(4)网络测试能力:目前已经具备高铁、高速全流程测试优化分析能力,提升高铁、高速干线网络质量。

(5)集中化资源审核能力:山东移动省公司目前已经具备集中化全网资源效益分析与调整、硬件返修审核、GSM优化及业务迁转

(6)节假日保障及VVIP现场隐患巡检:节假日及重大活动通过大屏监控山东移动各地市区县重点场景网络指标,并开展集中优化分析;山东移动集中化开展VIP隐患排查现场检查27个场景,涉及151个机房/资源点,累计发现隐患问题251处并推动解决。

2、地市运维优化人员精简

2022年已完成75名运维人员精简,预计2023年年中可再精简106人。精简基层网络运维人员,推动人员逐步向信息系统支撑和客户响应侧转型。

(二)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经过实践检验,面向无线网络集中优化的“四要素”管理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网络质量满意度持续领先竞对,工信部调研全国第1,节约成本费用1.56亿元,增加经济效益3905.4万元,4月份在集团做了典型发言,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1、社会生态效益:2022年减少用电能耗2.2亿度/年,减排二氧化碳21.8万吨/年,充分彰显央企社会责任。全力支撑网络质量提升,持续保持网络领先优势,2022年集团四季度满意度调研全国排名第4。

2、经济效益:2022年全年,节省电量2.2亿度,节省电费15557万元;2022年运维人员精简75人,2023年年中再精简106人;项目开展以来累计激发流量1217TB,增加收入589.6万元;通过智能管道增收3024.9万元;ToC/ToB覆盖类网络产品增收144万元;网络资产服务变现增收146.9万元。

猜你喜欢
四要素集中化精简
时常精简多余物品
一种面向应用的流量监测精简架构设计
德育活动课程化需关注的四个要素
商贸流通业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集中化的影响
内蒙古移动故障管理系统运行成效分析
浅谈美术教学“四要素”在美术高考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校园网公共教学区域计算机桌面云的应用
家庭教育“四要素”
应用于SAN的自动精简配置架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