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研究

2024-05-09 07:42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顾金光
内江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课赛岗课赛证融通

◇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 刘 甜 顾金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对学生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对参与“岗课赛证”活动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和观察。结果显示,“岗课赛证”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在活动中也增强了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意识。因此,中职学校应该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育人目标逐渐向综合素质培养转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许多中职学校开始推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该实践模式通过将岗位实践、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综合能力培养平台。然而,目前对于“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于该实践模式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实践效果的评估,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白。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对学生的影响,为中职学校的育人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对参与“岗课赛证”活动的学生进行调查和观察。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和实地观察数据,我们将探讨学生在参与“岗课赛证”活动后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变化。我们期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中职学校提供有关“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的有效实施和改进建议,进一步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 研究现状

当前,关于中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尚未形成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成果。然而,一些学者和教育实践者已经开始关注和探索这一实践模式的应用和效果。一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影响[1]。例如,该实践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也能增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意识。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指出该实践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一些学生可能对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一些学校在实施该实践模式时可能面临资源不足、教师培训不足等问题。

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的描述和案例分析,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实践模式的效果和影响因素,为中职学校的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2]。同时,也需要关注和解决该实践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3]。

2 中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中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是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然而,这一实践在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教师培训不足。中职教师在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时,可能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他们需要掌握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如何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如何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活动。

(2)企业合作困难。中职学校需要与企业合作,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和实训基地。然而,与企业的合作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如企业资源有限、合作意愿不高、双方沟通不畅等问题。这就需要学校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学生实践机会不足。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要有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实训资源。然而,由于资源限制和学校规模等原因,学生可能面临实践机会不足的问题。学校需要积极争取资源,扩大实践机会,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实践活动。

(4)评估标准不一致。中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估。然而,评估标准可能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不同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可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5)学生动力不足。中职学生在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时,可能存在学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可能对实践活动缺乏兴趣,难以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学生可能面临实践能力与学业成绩的矛盾,难以平衡二者。学校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实践活动[4]。

3 中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的提升之路

3.1 改善教师培训不足

要解决中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研究中教师培训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针对中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实践教学方法、评估学生实践能力的技巧、与企业合作的策略等。培训课程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学校可以建立师资培训机制,包括定期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活动。培训可以由学校内部的专家或外部的专业机构负责,通过讲座、研讨会、工作坊等形式进行,提供教师所需的实践教学知识和技能。学校可以积极争取资源,建立实训基地、实验室和实践场所,为教师提供实践教学的资源和设备[5]。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和教师实践指导,让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实践要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教师社群或教研组,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可以通过互相讨论、观摩课堂、互相评课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建立教师实践教学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进行评估和指导。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表现、教师的教学成果等,通过评估结果为教师提供改进和进一步培训的方向。

3.2 促进企业合作

要解决中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研究中企业合作困难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学校可以积极寻找与中职教育相关的企业合作伙伴。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协商合作,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训基地。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制实践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实践活动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践项目的目标、内容和评估标准,确保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学校可以提供实践教学所需的资源和设备,以吸引企业的合作。可以建立实训基地、实验室和实践场所,为企业提供合适的实践环境。同时,学校还可以提供实践教学所需的设备和工具,满足企业的实践需求。学校与企业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双方的合作顺利进行。可以通过定期会议、联络人员、合作协议等方式,保持双方的沟通和互动。学校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要求,及时调整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安排,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可以探索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式,共同分享实践教学的成果。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双方可以共同评估实践活动的效果,实现互利共赢。

3.3 扩大学生实践机会

学校可以积极争取实践资源,包括与企业合作、与社会组织合作、与高职院校合作等,以扩大学生的实践机会。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实践资源的调研和评估,了解实践资源的供需情况,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充足的实践机会。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实践基地和实训场所,提供学生实践的场所和设备。这样可以减少对外部实践资源的依赖,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机会。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求,建立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如实验室、工作室、模拟企业等。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和实训基地。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的内容、目标和责任。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来校授课、指导学生实践,或者将学生派往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学校可以引入外部实践资源,如邀请行业专家来校授课、举办实践讲座、参观企业等。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职业发展路径。学校可以组织校内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可以开展模拟实训、项目实践、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践。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4 统一评估标准

建立起一套统一的评估标准,明确各项评估指标和评分标准,确保评估过程公正、公平、客观。可以通过制定评估手册或标准操作指南等方式,对评估标准进行明确和规范化。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确保评估过程的质量和准确性。可以设立专门的评估委员会或专家组,由具有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进行评估,确保评估结果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对评估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评估能力和水平,确保评估过程的专业性和标准化。可以组织评估培训班或研讨会,分享评估经验和方法,提高评估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起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评估流程、评估指标、评估工具等,确保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或学校的评估经验和做法,进行适当的借鉴和改进。建立起评估结果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促进各地区或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互相借鉴。可以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会议、举办评估成果展览等方式,促进评估经验和成果的互通。

3.5 增强学生动力

向学生清晰地说明“岗课赛证”对他们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同时,将实践研究的目标和意义与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看到他们参与实践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创造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和成长被认可和赞赏。可以通过奖励机制、学习小组互助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研究项目或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研究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实践研究的过程。可以通过开展学习导航、学习合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及时提供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挑战,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4 结束语

经过对中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实践的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教育模式对于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一模式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为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赛岗课赛证融通
“岗课赛证”融通在职业本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