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适应性策略分析

2024-05-09 07:42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内江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设置院校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申 奎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关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专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学生就业能力,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部分院校专业设置存在与区域产业结构脱节、契合度不高,结构趋同、同质化严重,滞后市场需求、预见性不强,关联度弱、专业群逻辑不清,动态调整滞后、机制不全,缺乏充分调研、论证欠科学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类型教育特色,充分发挥政、行、企、校的合力,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紧盯区域产业发展,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科学开展专业设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关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符合区域产业结构、规模、特色和转型升级等实际,还要结合区域内人口数量、结构,劳动力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等发展要素;同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要能够服务、促进、甚至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助推产业结构发展和转型升级,同时助力区域人口集聚、劳动力结构优化和城市化水平提升。基于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专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1],不断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学生就业能力,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依据国家需要和学校的办学条件,根据国家公布的专业目录,在相应学科、专业类别之下设置若干专业的过程。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工作、实施日常管理、进行人才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结构调整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然途径。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必须符合市场需求,专业必须引领和服务产业和行业的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满足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市场所用,为企业创造价值。

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在2022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主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类教育。”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深度融入产业链,主动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紧密对接区域战略性产业,形成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供给体系,努力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群),赋能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3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3.1 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不高

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具有正相关系[2],这种正相关系表现为专业设置数量、专业间的比例、专业培养规格和职业面向与所在区域的GDP总量、产业间比例、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需求始终保持良性动态适应状态。纵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比较保守和传统,专业设置未与区域发展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相匹配,未与区域重点产业相匹配,未与区域行业、企业相对接,特别是对照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合度不强,导致专业设置和区域产业结构脱节;同时,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追求种类齐全,但学科特点比较鲜明,类型教育特色不明显,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技能培养,没有紧跟区域产业发展新工艺、新流程、新产品、新需求、新服务来调整专业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和进行技能培养,很难满足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导致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不高。

3.2 专业设置结构趋同、同质化严重

专业结构是评价院校专业设置是否科学的核心要素,产业结构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指标,决定着劳动人口结构与区域社会的吻合度[3]。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为了便于招生和就业,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求多求全,特色专业偏少,品牌优势不明显;面对传统专业,由于有成熟的师资队伍,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的课程资源和实训条件,不愿改造、萎缩、淘汰;大部分同类高职院校均设有相同的专业,导致专业结构趋同,而且各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大同小异,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不明显,导致专业同质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市场短期就业好、办学成本低、报考人数较多的热门专业,这就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盲目跟风,纷纷设置这些热门专业,甚至跨专业大类举办。一些原本具有明显专业特色、规模稳定的高职院校,为扩大办学规模和影响,也设置一些与该校办学传统和特色无关的热门专业;而一些规模较小、办学实力不强的高职院校,为抢夺生源被迫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不同院校之间的专业设置结构趋同,同质化程度加剧。

由于专业设置的同质化,必将造成高职院校缺少专业特色,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同类毕业生超出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低,产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3.3 专业设置滞后市场需求、预见性不强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产品迭代更新,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层出不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客观事实,都迫切需要各类新型人才。

部分高职院校受学校办学传统和自身定位的限制,专业设置时仅依靠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已知领域,甚至学校领导的偏好。在办学过程中,部分院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上保持谨慎观望态度。尽管大部分院校会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改造和更新,但是改造和更新现有专业面临师资队伍的分流和再培训、面临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再分配、面临对市场需求的重新把握和再调研,矛盾重重,并非一蹴而就。

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落后于区域产业发展步伐,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明显滞后,前瞻性不足。与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存在“盲点”,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偏弱[4],更别说引领产业的发展。因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和滞后性,与社会现实需求相比,培养目标和实际产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存在一定的出入,毕业生不能适应职业需求,这使得人才需求侧和培养的供给侧在数量上与结构上不协调。

3.4 专业设置关联度弱、专业群逻辑不清

高职院校不仅要基于产业需求组建专业群,同样要关注专业群内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和集聚度[5]。专业集群式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早已是业界的共识。但有的高职院校忽略建群逻辑,把3-5个关联度弱的专业组合在一起就建立专业群。在专业设置方法上也主要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进行单一的专业设置,而以专业群理念开展专业设置的较少。

很多高职院校为扩大专业数量和学生规模,盲目设置专业,覆盖专业类别多,什么专业好申报就申报什么专业,完全忽略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导致师资队伍、实验实训设施、课程资源建设差距大。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都是从传统专业发展而来,即使有改造,也会逐渐趋于传统。伴随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单一的设置某一专业,很难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但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按照基础课共建,教学资源共享,就业岗位相关的逻辑设置专业,建立专业群,拓宽毕业生服务面,深化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与专业的自身发展,要求在核心专业设置与建设基础上建立专业群。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建立紧密围绕当地支柱产业设置核心专业,再围绕核心专业设置与其相关联的专业,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专业群的机制。

3.5 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滞后、机制不全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校建立涵盖专业设置、建设和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对专业进行定期评估,具有每年调整1次的权利。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就业岗位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但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建立涵盖专业调研、论证、申报、评价、预警、萎缩、退出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动态调整机制,导致调整滞后。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过程中往往缺乏对政策指向、市场需求、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成效等方面的充分调研,从而导致专业动态调整缺乏有力依据。在部分高职院校中,专业设置权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具体进行专业设置研讨时,也只是走流程。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本还应随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3年一次大调整、1年一次小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机制。

3.6 专业设置缺乏充分调研、论证欠科学

高职院校要科学预测所在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和发展趋势[6],指导专业设置工作。申报时要求要有充分的市场调研,掌握详实的信息,但实际是调研不充分,表现为调研时大部分由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或者专任教师通过网上收集、汇总资料来完成,或者是照搬其他学校的调研数据,并没有真正展开调研;或者仅仅到部分熟悉的行业、企业开展调研,调研面窄;或者泛泛的调研,深度有限;或者是调研了市场行业、企业需求,但忽略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度;或者是行业、企业应付学校开展调研,甚至基于一些商业秘密,不愿提供真实数据,不愿介绍发展愿景,不愿透露新工艺、新技术,不提供真实全面信息。导致调研的信息不全面、不科学、不可信。

专业设置缺乏严谨、科学的论证。部分学校看到其他院校某专业招生人数多,报考者甚众,于是不考虑市场前景、自身办学条件等便匆忙设置,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很快就停止招生,甚至出现从未招生现象。

部分高职院校缺乏专门的人才培养成效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小修订和大修订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成效调研数据、职业岗位工作内容、职业能力的新变化以及新工艺、新流程来调整所开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等。但由于缺乏数据,依据不足,甚至只有根据领导想法来完成。

4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适应性策略

4.1 明确高职院校主体责任,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学校根据产业需求,依法自主设置专业。”因此,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的主体责任,是高职院校自主办学权的具体表现。但高职院校需要在避免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深入调研、缺乏预警机制、缺乏进入和退出机制等问题方面进行改变[7]。明确办学定位和特色优势,建立专业(群)发展建设规划,完善专业设置机制,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前沿,紧盯新技术、新工艺、新变化,科学调研论证,根据市场需求依法自主设置教育部高职专业目录内的专业。设置紧密围绕当地支柱产业的核心专业,再围绕核心专业设置与其相关联的专业,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专业(群)。根据人才培养成效调研和评估,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4.2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搭建政校互动平台

地方政府和高校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办学实际做好专业建设规划,防止盲目设置专业和重复建设。发挥政府在管方向、定政策、做引导等方面的作用,政府通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指导、资金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积极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有效机制,为专业设置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专业设置的自觉性、针对性、前瞻性。

着力建立政校纽带,加强政校互动。政府需加强宏观调控,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做指导。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纳入本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制定全局性、整体性、指导性的专业设置规划方案,统筹规划专业布点,促进专业结构始终符合产业结构的发展。政府定期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发布企业的新产品,发布毕业生的成才报告,着力构建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的机制。明确要求职业院校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岗位要求和区域产业结构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利用政策杠杆,保证冷热专业协调发展,加大对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的投入力度,指导改造、萎缩、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

4.3 激发市场参与热度,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市场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试金石,办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是看毕业生能否第一时间适应市场需求,满足行业、企业的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在于专业设置是否契合甚至超前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要完全契合产业发展需求,专业设置与调整必须适度超前产业发展水平[8]。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行业、企业必须深度参与。

完善政策激励。落实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为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保障,激发行业、企业主动参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积极性。通过“产业和教育逻辑对接,短期规划与长期布局结合,相关利益方共同合作”的办学思路[9],科学设置专业,使其既满足产业发展现实需要,又能引领未来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

校企深度合作,有效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坚持立足产业办专业、办强专业兴产业的产教共赢理念,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校企双方积极开展对话协作,创新校企合作平台,双方共同研究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产业优势与专业优势、产业特色与专业特色、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据此设置和动态调整专业。校企共同进行产品研发、流程改造、工艺优化、市场调研、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增强专业设置契合度,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针对性,促使校企共生共赢。

5 结束语

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是各国应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失业问题等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类型教育特色,充分发挥政、行、企、校的合力,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紧盯区域产业发展,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科学开展专业设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设置院校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