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2024-05-09 07:42内江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内江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附加值农副产品农业产业

◇内江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余 艳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农业价值、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分析了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化策略,包括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培育特色品牌、基于产业链视角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等,旨在为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品牌缺乏特色、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等。为较好应对这类挑战,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必须聚焦农业发展需要并开展针对性研究,由此可见本文研究具有较高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1 农村劳动力短缺

虽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相关问题仍大量存在,农村劳动力短缺属于其中代表,该问题的出现与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外流、农业收入低和风险高、农业技术和管理落后等因素存在直接联系。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等程度较低,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较低,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较低,这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来增加收入,这会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潜在供给减少。受农村劳动力短缺影响,农业生产现代化、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均受到严重限制,农村社会的稳定性和活力也同时受到一定削弱,该现状必须设法改变[1]。

1.2 农业品牌缺乏特色

品牌是农业产业发展的灵魂,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农业存在农业品牌多小散弱、“劣币驱逐良币”等问题,缺乏特色的农业品牌无法满足乡村振兴发展需要,这与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农业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不清晰、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品牌宣传和推广手段落后等因素存在直接关联。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商标的注册数量快速增长,但在很多地方发展品牌农业的思路还不是很清晰,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战略。从地方政府的农业部门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普遍缺乏发展品牌农业的新思维、新办法和新手段,多数企业对农产品品牌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知不足,仅停留在抢注商标、多做广告、翻新包装、提高价格等层面,乡村振兴发展需要自然无法得到较好满足[2]。

1.3 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农产品附加值较低问题同样在我国广泛存在,这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平衡、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存在直接关联。我国农业生产还存在着规模小、分散化、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不足,这使得部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品相等方面难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品牌形象因此受到一定负面影响。此外,农产品深加工不足、流通成本高也属于常见问题,这使得其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化的需求,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消费体验升级也受到制约,这对乡村振兴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必须设法消除[3]。

2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为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必须设法优化农业产业发展,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包括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并引进优秀人才、培育特色品牌并加强产品推广、基于产业链视角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具体要点如下。

2.1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引进优秀人才

为更好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地区可考虑兴建现代农业园区,同时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强化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应实施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如提供财政补贴,降低农业企业在创新和技术升级方面的投资成本,可对采用新能源、节水灌溉系统等环保技术的农业园区,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初创的现代农业企业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或对于购买先进农业设备的企业提供税收抵扣,辅以特别设立的基金,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项目,可更好鼓励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此外,政府可以设立农业创新奖、绿色农业奖等奖项,奖励在农业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园区和个人,而对于引进或培养的优秀人才,还应提供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的便利,激发该群体的工作和创新热情,相关实践必须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聚焦合作交流。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这通常离不开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农业园区可以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研发成果,具体可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基地等形式实现,确保农业园区直接受益于最前沿的农业科技。也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实习基地等方式,吸引大学生和研究生到园区实习和工作,为园区培养和吸引新鲜血液。此外,园区还可以与国外的农业研究机构或园区建立合作关系,学习先进国家在农业技术、园区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而通过参加国际农业展览会、研讨会等活动,园区不仅可以展示自身成果,还能更好吸引国际人才和技术[4]。

(3)做好环境建设与生活配套。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现代农业园区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如配备先进的农业设施和舒适的办公条件,具体可建立具有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的办公区,并提供高效的工作设备和软件、充足的实验室和研发设施,满足科研人员的工作需求。同时,园区应为人才提供舒适的住房,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并考虑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以此提升人才对园区的满意度和归属感,留住关键人才,可更好促进园区的长期发展。

2.2 培育特色品牌,加强产品推广

品牌是农业产业发展的灵魂,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我国农村地区在农业品牌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这些特色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生态环境,是区域品牌的重要载体。应设法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潜力,通过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等手段,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形成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具体实践应考虑建设产品标准体系,规范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消费等环节,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推动产品国际化发展。

(2)提高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还应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品牌管理体系,完善品牌评价和监督机制,规范品牌市场行为,打击假冒伪劣和侵权行为,维护品牌权益和声誉。具体实践需要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增强品牌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3)建立品牌联盟和合作机制。各地还应积极推动品牌联盟和合作机制的建立,促进品牌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实现品牌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这一过程可考虑与国内外知名品牌进行合作,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还应拓展品牌的市场空间,开拓国内外新兴市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增加品牌的市场份额和收益。以蔬菜产业未来,可考虑加强蔬菜的品牌联盟和合作,推动品牌的整合和升级,并考虑与其他地区的蔬菜品牌建立互补和共赢的关系,更好满足不同地区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

2.3 基于产业链视角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

在产业链视角下,需要从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设法优化农副产品的产业链结构、延伸农副产品的产业链条、提高农副产品的产业链效率、增强农副产品的产业链价值,实现农副产品的高效利用和高值化发展,具体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农副产品的生产模式。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推进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建立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和示范区,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集群和品牌,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具体实践需要做好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建立健全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更好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2)强化农副产品深加工。各地应加强农副产品的加工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农副产品的加工能力,实现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多元化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具体实践需要推进农副产品的加工产业化和集约化,建立农副产品的加工园区和产业园,并深化农副产品的加工创新和品牌建设,以此形成农副产品的加工链和产业链,更好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农副产品品牌,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发展需要。

(3)优化农副产品的流通模式。为解决上文提及的相关问题,还应加强农副产品的流通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优化相关流通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共享,实现农副产品流通信息的对称和透明,提高其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具体实践必须设法推进农副产品的流通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建立农副产品的流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实现对农副产品的流通的全过程监管和追溯,同时强化电子商务和网络销售探索,拓宽农副产品的流通渠道和市场空间,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的流通价值和消费体验。

(4)创新农副产品的消费模式。还应设法加强农副产品的消费宣传和推广,提高农副产品的消费认知和认可,通过高水平的农副产品消费教育和引导,优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满意度。这一过程必须推进农副产品的消费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提高消费品位和品质,助力消费创新和升级。为实现该目标,应推进农副产品的消费社会化发展,建立农副产品消费文化,消费体验和消费故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得到高度重视,进而保证农副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展望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农业产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方可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附加值农副产品农业产业
炼厂低附加值硫磺作改性沥青稳定剂的探索研究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附加值
附加值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湟中弘大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
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农副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