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河池市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研究

2024-05-09 07:42付微微田洪涛
内江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河池市城乡协同

张 路 付微微 田洪涛

①百色学院体育学院 ②河北体育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理念也随之改变,“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理念顺势成为新话题。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出发,并梳理了一系列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学界关于这一课题涉及的研究成果与相关文献。文章以金城江区桥卜社区和五圩镇平桥村拉腊屯为研究区域,深入调查研究河池市城乡体育协同发展情况,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优化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策略建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决策。该决策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为城乡体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而体育是农村地区实现振兴战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加快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是“世界长寿之乡”、国家首批“中国天然氧吧”城市,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年轻城市,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制造”重要基地的河池,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使命。河池市作为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示范先行地,也正面临着如何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并发挥其作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从国家层面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1];从区域层面来看,根据河池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这一自身特点,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2],在体育强市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同时河池市作为广西重要的旅游城市也应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上述多重层面角度出发研究并提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实施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河池市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现状

我国当前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乡村地区的居民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在与城镇居民相比之下有较大的差距。通过对河池市体育产业发展资料以及问卷调查的分析,文章尝试对城乡体育协同实施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在共同富裕的实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6]。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下,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健身场所和运动条件,促进全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但就目前的体育现状来看,城市与农村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1 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方向认识不到位

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是以城乡居民群众的体育需求为导向,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实现健康、文明、和谐的城市为目标的一种动态过程,也就是以生态体育来吸纳和整合城乡体育资源来实现城乡体育资源的双向流动和带动相关产业运作协调体发展的新型关系。在调查中发现,河池市金城江区基层地区对于“协同发展”的理念认知模糊,这就导致了政府部门在发展相关产业时没有推进协同治理体育产业、打造生态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滞缓了公共体育的发展。而从国内有关城乡体育协同发展文献来看,目前系统深入研究和归纳总结我国城乡体育协同发展模式和路径问题的调查研究相对较少。关于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研究主要在于打造民族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协同治理研究等方面,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来把握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解析城乡体育协同发展中存有的问题。因而河池市在城乡体育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清晰的“协同”定位导向,会导致体育协同发展的滞后,相关经济产业带动关联不起来以及限制体育业的发展。

1.2 当地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不足

金城江区的体育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不足的主要表现在:目前,金城江区行政村已基本实现“一小时健身服务圈”的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和全民健身路径设施全覆盖,但是金城江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布局仍存在着不规范、场地设施单一的问题。体育基础设施设置行政村中心,各村屯没有独立的健身设施,并且距离行政村需要一段距离,这大大减弱了村民们的健身欲望。其次是考虑农民自身所需的务农时间、天气情况等分析下,离行政村距离远的无法满足体育健身需求,行政村与屯(寨)之间的配套体育健身设施缺乏。

1.3 健身意识不够,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河池市金城江区农村地区的体育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体育项目的举办力度不够居民参与不高,健身意识薄弱。各年龄段及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体育健身需求分别有差异,青壮年人群会选择正规的运动场所进行锻炼,利用手机等各种媒介来获取体育健身赛事知识、锻炼方法等,而岁数较大的农民主要是通过电视节目这样的传统媒体途径来获取强身健体等体育知识,没有相应的体育健身知识宣传。因此,城乡居民运动参与意识有待提高,参与形式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

2 乡村振兴战略下河池市城乡体育协同发展路径

2.1 生态体育整合城乡体育资源

“城乡体育协同发展”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中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及政策体系所构建的,换而言之,以生态体育为主导方向来吸纳与整合城乡体育资源,推进城乡体育资源的双向流动,带动相关产业运作协调体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和新城镇化建设做贡献[7]。“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是以生态体育的角度来诠释“协同发展”,同时结合该战略时代背景,基于协同治理的基本理论,使得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发展可在具体实践中的探索和延伸。在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实施过程里,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8],同时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提升体育服务自我造血能力和资源的利用率、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加快资源合理配置,破除体制机制阻碍,实现管理要素的有机结合[9]。

2.2 打造城乡“文体旅+”特色品牌

近几年来,河池市依靠“长寿”“生态”“民族”“红色”这四大特色旅游品牌,分别在“仫佬族依饭节”“都安大化巴马瑶族祝著节”“天峨蚂拐节”“壮族三月三”“毛南族分龙节”等相关民族传统文化节庆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实际加入了多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的体育项目,创立适合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特点的拔河、运粮、装卸、锯木等具有乡村农味农趣的体育运动项目[10]。加大培育具有民族特色节庆的体育品牌力度,打造环江“分龙节”龙舟赛、大化千人垂钓大赛等精品赛事。推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11],打造属于河池本地的生态体育品牌项目,扶持推广赛龙舟、皮划艇、独竹漂、地下河潜水、漂流、垂钓等水上运动项目,以及登山、攀岩、赛车、自行车等具有消费引领的时尚山地户外休闲体育运动[9],推进“培育文旅+体育新业态” 的体育旅游示范品牌建设。另外,河池市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强化营销策略,积极拓展思路,全面打响文旅品牌,旅游业不断做优做强。持续推进建设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和绿色发展先行实验区、刘三姐民族风情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赐福湖国际长寿养生度假区等重点项目绿色发展工程,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有序开展文旅特色品牌创建工作。2022年,在广西“党旗领航·乡村旅游嘉年华暨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活动成功协办下,河池先后组织了四条体育旅游精品路线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申报;组织宜州怡人湖景区申报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组织宜州独竹漂、环江县赛龙舟、东兰县铜鼓技艺申报中华体育文化民俗民间项目;组织宜州草把龙习俗等4个项目的中华体育文化民族项目申报,不断丰富“文体旅+”新业态。

2.3 政策支持

城乡体育协同发展是体育带动发展的重要战略[5]。为实现城乡体育的协同发展,首先,应进一步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健身条件。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公共体育化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丰富农村健身活动形式。建立合理的城乡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农村地区体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公众创建一个良好的公共体育服务圈和锻炼环境。其次,加强政府文化建设,提高社会大众的健康意识。开展多层次、全方位体育活动,营造浓厚城乡体育氛围,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参与运动。再其次,加强乡村地区体育文化人才培养。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使农村居民掌握科学健身方法和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加强文化建设队伍的组建工作,并鼓励大学生村官进入乡村地区开展公共健康教育活动[9],培养乡村居民更多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猜你喜欢
河池市城乡协同
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简介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10端午粽》教学设计
城乡涌动创业潮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河池市雷电时空分布特征及雷击灾害风险区划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