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路径

2024-05-09 18:19郭佳楠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人类

郭佳楠 赵 姗

(郑州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念,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与精髓,传承了1949年推出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建立以公平公正、携手共进、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人类面临新情况、遇到新问题时,对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1 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时代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1]全体人类都在一个地球村中求生存、求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外贸、文化、政治等领域的互动性获得了提升,世界各国人民成了彼此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针对世界各地悄然爆发的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数字化、文化多元化的进一步推行与深化,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快速崛起,以西方为主导的价值理念正逐步凸显出自身的局限性。国际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社会新秩序[3]。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件,并成为新时期中国与世界如何相处的重要指导思想。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在国际场合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后,中国政府和领导人通过重要国际组织、系列主场外交、多边峰会等不同层面,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发表了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专题演讲,首次向国际社会全面阐述了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倡导各国都应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从2012年年底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的各种重大会议中频繁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4],不断与国际社会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加强沟通,推动双边、地区、全球等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古今中外关于世界发展的优秀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内涵极其丰富深刻,这是我国在外交领域创造的新思想,并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与热情响应,产生了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和文化底蕴

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理论的相关理论成果,厘清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理论的研究方向及传统文化根基,对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向纵深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基础

马克思指出,个人必须在共同体中,才能得到各种能力的提升与全面发展,即必须在共同体中才能享受到个人的真正自由[5]。他还提出了“真正的共同体”的概念,即共产主义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联合体,是每个人在其中都能够自由地得到全面成长的统一体。

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人类国家、地区、社会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越来越紧密,人类社会“共同体”正逐步形成。在人类社会早期,不仅一个社会(国家)内各个区域、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而且每个社会(国家)间的联系也不密切。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距离较远的国家间的关系陌生,而地理位置较近的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爆发了战争,使战争与掠夺成了相互间交流往来的重要方式。人类进入近代,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以及全球市场的建立,人类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全新的历史阶段。第一,不同国家之间成了一个“地球村”,构建了层级清晰的全球市场与贸易机制,充分带动了人类文明的广泛推广与迅速发展。第二,发达国家为了持续拓宽全球市场,持续地开疆拓土,通过文化入侵、交易奴隶、侵略式开发等方式,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掠夺,也由此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尤其是冷战后,随着新的科技革命、当代交通条件与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各国在经济、政治与文化等领域的互动变得更便利且更频繁,由此带来了全球化的浪潮[6]。人类生活的时空好像变小了,似乎都生活在“地球村”中,每个国家之间也逐渐成为“邻居”。

由于经济活动的分工与合作的深化,每个国家都在全球贸易产业链中占据着一席之地,每个国家的优势资源都获得了高效利用,也正是由于优势资源的差异,不同国家在获得的利益多少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另外,制造与销售的产品在全球各地快速流动、投融资全球化等,使世界各国相互间的关系比历史上的任何时代更加密切。随着各个国家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合作方式日益丰富,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中形成的共同利益也日益显著。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如果不参与全球协作与交流,只顾单独地发展而不融入世界大家庭,就很难实现长久的发展。然而,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一些世界性问题已成为所有国家需要一起应对的重大问题与挑战。例如,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文化冲突、国际洗钱等,这些问题都警示人们,由各个国家组成的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地球村”里的每一位居民都是社会生态链里的一环,是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孤岛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我们都在一条船上生活,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7]。

2.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创造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推动着中华文明持续地往前发展。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将全国各族人民都凝聚团结起来,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携手创造的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是我们都应该长期坚守的理想信念。这个共同创造的美好精神家园实际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和”文化。“和”文化对万事万物的关系有一种概括,展现的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求同存异的国际观以及家和事兴的道德观。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中携带着“仁”“爱”“和”的核心要素。孟子倡导“亲亲而仁民”;老子倡导“道法自然”;孔子曾指出,“泛爱众,能亲仁”;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8];墨翟认为应当“兼相爱,交相利”;习近平总书记则倡导发展王阳明的“天下一家”的思想[9]。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能持续传承与发展的精神力量,它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一带一路”倡议等相关战略,都是对这些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进一步优化与创新性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解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求时指出,国与国之间应当平等对待、彼此协商,文明应当和而不同、彼此学习,生态机制上应当敬畏自然,实现绿色发展,这是对“和平”“仁爱”“天下一家”等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升华与创新性发展。

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历史与国情的差异、民族与风俗的差异,产生了多元化的文明思想。我国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等传统道德思想给我们平时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处理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差异提供了中华文化智慧。我国悠久的文明何以能够在历经挫折后获得更大的发展,同时维持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得益于“和”的思想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运用“和”的思想,建构一个“和平、和合、和谐”的大同世界。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下基于历史、现状与未来三个角度进行了诠释,详尽地探讨了在历史中人类社会所表现的形态,全球化社会需要面对的各种难题与怎样合理地处理这些全球性问题,旨在使国家秩序与体系向更为公平、科学的方向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实是一种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价值思想[10]。总体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由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的,并由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充实与发展的一种处理现阶段国际关系问题的新思路与新理念。它倡导世界各国都需要坚持情感共鸣、合作共赢、利益共享与职责共担的思想,彻底摒弃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你输我赢的恶性竞争,在注重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他国的适当关切,在寻求本国进步的同时协助其他国家获得发展,进而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向平等、合理的方向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权力共同体与可持续共同体五个内容。

3.1 利益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各国基本上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利益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只有构建利益共同体,人类才能真正构建命运共同体。但是所谓的“共同利益”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全球化信息传递体系将人类所在的星球变为了“地球村”,不同国家之间在利益上的充分交叠使这些国家成了共同利益链中的重要成员,只要其中的一个步骤产生了问题,那么这些国家自身的利益都会受到严重影响。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人类也开始认可“共同利益”的理念。既然每个人都是“地球村”中的一员,那么不同国家的人民便都是这个“地球村”的公民,世界利益与自身的利益变得不可分割。一个国家采取有利于全球利益的举措,其实就是在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是每个国家不仅需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当兼顾其他国家的发展与利益关切,谋求并探索本国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契合这一时代的发展要求。在不同国家的利益交织不断扩大的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已成为一个无法分割的利益共同体,每个国家只有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在剧烈竞争的全球化中实现自身的利益目标与追求。

3.2 价值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导向

基于利益共同体的理解,怎样处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关系实际上属于价值观问题。现代社会每个国家之间彼此联系、彼此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然而因为每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文化思想、宗教信仰等要素存在差异,又加之被冷战思维影响,彼此间的意识形态冲突与价值碰撞时有发生,这本质是一种价值观的冲突。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文明价值观,不再受制于国家、区域、民族与宗教间的矛盾与纠纷,强调博爱而非狭隘,融合而非冲突,协作而非纷争,因此,是一种彻底的、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共同体”[11]。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观与全球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彼此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都能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发展。虽说国际社会中许多价值观的重点还是为每个国家自身的实际利益服务,且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资源、精力,其过程也必定是错综复杂、一波三折的,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将进一步促使世界各国人民在面临风险与挑战时,能够做到风雨同舟、携手共进[12],从价值理性的角度推进全球和平事业的发展,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处理国家性与世界性的问题,一起分享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福祉与利益。如果每个国家的政治家都能够真正地基于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来思考问题,而非基于各自国家的政治需求来制定方针政策,那么人类完全可以建成更高文明程度的、走向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3.3 责任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保障

日益严峻的世界性问题已成为现阶段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挑战,如果不及时处理和解决,那么人类根本没有未来可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可以为解决日益凸显的全球性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处理这些问题就意味着责任,即每个主权国家应当履行其身为国际关系中的一员所需要承担的相应责任与义务,这样才能够使我们所在的“地球村”展现更强的生命力,永葆生机。全球治理理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在联合国支持建立的“全球治理委员会”的相关报告中,针对其核心思想要义给出了相关解释:由于全球化使国际组织日益多元化,世界性问题的处理变成了一个由政府、政府间机构、非政府机构、跨国企业等联合参加与沟通的过程。该过程主要通过改进国际规范与国际机制,以构建一个拥有机制约束力与道德规范力的、能够处理世界问题的“全球机制”[13]。世界各国应该携起手来,通力合作,加大对全球性问题的治理力度,共同保护人类生存的星球。共同的命运使各国有了共同的使命和责任,各国应肩负起应尽的责任, 做负责任的国家。

3.4 权力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

国家权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家与国家组织间为获得更大的国际话语权产生了许多的战争与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金、科技、人才等资源实现了全球化融合与流动,国家间的关系也上升到了彼此合作、密不可分的状态,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保证绝对的安全,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从他国的斗争中得到安定的社会秩序。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不同国家在彼此合作中建立了一条利益纽带,即当前的世界各国如果要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就应当将这条纽带维护好、保护好。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国出现的危机都能通过全球化体系或机制进行传导,并很快影响并波及全世界。面对危机,国际社会必须齐心协力、共克难关[14]。因此,我国呼吁所有国家构建和平发展的权利观,形成综合、系统、协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携手营造公正平等、共享共建的安全格局。这是我国在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方面为世界贡献的中国策略与中国智慧,必将成为推动世界安全治理的重要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3.5 可持续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然而,由此导致的环境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到了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15],该理念也由此获得了世界各国的认可。1996年,可持续发展被正式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之一。可持续发展从思想、理念上成了我国政府环境治理行动的基本原则与行动纲领,且获得了重大成就。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经济发展是动力,维护生态环境是基础,社会发展是目的。在新的世纪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涵盖生态、经济与社会等内容的长期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的包容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适应了所有国家的诉求,构成了所有国家紧密合作共赢的最大公约数。

4 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探索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1]可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就是呼唤构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渴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不仅如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还被专门写进了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应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成为中国在国际交流、国际事务中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思想。中国倡导建设和谐世界,推动和平发展,是基于当前国际社会是一个社会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我国呼吁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条件与理念基础。

4.1 谋求共识,积极促进各国利益的高度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不同国家的利益与命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共同利益增多。因此,各国需要突破相互间的零和博弈,只有实现共同利益上的彼此分享,才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的力量与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将继续做全球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南南合作的大力促进者,坚持践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方针,积极落实国际承诺,将自身的发展经验与世界其他国家共享与交流,深化各层面发展伙伴关系,携手寻求共同发展,打造发展和利益共同体,为全球发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理念成为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携手共进、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携手共进、共享发展的理念要求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坚持以世界人民为中心;合作共赢的内涵是中国促进各国利益高度融合,让全世界人民共享文明发展成果。此外,谋求共识,推动经贸关系的自由发展,促进未来经济全球化向更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4.2 同舟共济,努力搭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发展是国际社会一直以来关注的一个议题,它能促进并保证人类高质量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表明,每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彼此尊重的,世界各国不能受制于单边主义,应当达成共同发展、持续发展的共识。共同发展才是真的发展,持续发展才是好的发展。实践表明,唯有发展才可以确保人民的主要权利得以实现,实现不同国家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秉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共赢思维,合作共赢,建设合作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要求。尤其是随着全球性新冠肺炎病毒的大流行,世界各国急需加强在重大全球性危机应对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以伙伴关系为依托,秉持共赢理念,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合作内涵和外延。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发展共赢融入实践、筑入路基,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的第2344号决议,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并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对现有国际合作机制的挑战和替代,而是与现有机制互为助力、相互补充,针对国际合作中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提出的中国方案,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我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派遣维和部队,支援非洲建设,不断地在实际的国际合作工作中践行合作共赢的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完善世界治理模式呈现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4.3 尊重差异,多方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文化交流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在国际交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全球文明的丰富性、多样性,通过文明沟通避免文明纷争、文明学习缓解文明矛盾、文明共享突破文明优越。文化是人类交流与互动的桥梁和纽带,人类历史就是各国不同文化彼此互动、交流与学习的发展与进化过程。

丰富性、多样性是交流的基础,交流是融合的前提,融合是发展的条件。文化交流既是人类社会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柱,又是推动人类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现代社会,世界各国文化的进步需要各国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彼此交流,坚持求同存异、博采众长的文化交流,促进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各国应该不断推动各种文明、不同发展模式间的交流与对话,在相互竞争中彼此学习,在交流学习中合作共赢,使文明交流与对话能够更好地加深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感情,帮助人类社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并最终建立起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4.4 协商对话,共同营造公道正义的安全格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遵循共同治理的原则,构建公正和平、携手共进的安全格局。历史是人类最佳的教材,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再三表明,国家之间和睦相处才能得到太平盛世,反之世界只会混乱不堪。各国之间需要平等对待彼此,一是切实做到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不自以为是、强买强卖,科学地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与纠纷。二是不盲目激化矛盾,不恣意破坏国际法治,不任性地引发灾难。三是遵循共同发展而不相互损害的基本原则[16],构建和睦相处、共享利益的安全合作关系,建立同呼吸、共命运的安全伙伴关系,超越“修昔底德陷阱”,致力于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 而不是相互角逐的竞技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1]这表明我国始终坚持以普遍、平等和包容作为促进世界安全合作的活力和动力的前提。当今世界,传统的安全问题与新型的安全问题彼此交叠,人类需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安全与威胁问题,要充分考虑全球安全问题的缘起与现状,统筹兼顾、共同治理,全方位推动世界安全治理。坚持用和平的方式处理矛盾与冲突,促进各国和本地区的和平安全;遵循彼此尊重、共同协商的治理理念;彻底摒弃冷战思维与强权政治,走交流而不斗争、合作而不结盟的新的外交交往与发展之路。在真正意义上做到通过对话协商处理纠纷与争端,通过合作共赢处理矛盾与冲突,统一面对各种形式的安全风险与挑战,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因此,中国应积极呼吁构建可持续安全观,并在国际上塑造出安全维护者、共同发展推动者、国际体系构建者的良好形象,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走出共建、共享、共赢、共护的安全新路。

4.5 权责共担,保护和建设环境友好地球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各国应该遵循并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理念,承担起保护“地球村”生态环境的共同责任。同地球的古老历史相比,人类出现后的岁月是短暂的,然而却占据了自然大舞台的中心位置,但归根结底仍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应牢记保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解决并处理好工业文明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就需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维护自然的思想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不懈努力,走出一条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美好、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积极创建权责共担的责任共同体。

5 结语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现代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不断改革与持续转型的阶段,各国经济一体化、社会建设智能化与文化发展丰富化在持续深化,新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正在形成,人类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从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具体国情中总结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及人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选择。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既源自热爱和平的历史传统,又源自对世界局势的判断,也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需要发展,发展既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又离不开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国从不认同“国强必霸”,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希望建设的是一个和谐的世界。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展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回应了世界对中国发展走向的关切,回击了“中国威胁论”,展现了中国人民对自身发展目标的自觉和自信,展示了中国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气度和担当。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人类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