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分析与防火监督策略研究

2024-05-09 03:12张晓菲
今日消防 2024年3期
关键词:消防隐患防火监督高层建筑

张晓菲

摘要:针对高层建筑存在的消防隐患进行分析,合理制定防火监督策略对于隐患的排除尤为重要。因此,对高层建筑存在的消防隐患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消防隐患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归纳,然后结合消防隐患及其成因制定了防火监督策略,希望有助于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的有效规避,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监督;消防隐患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4)03-0085-03

高层建筑在设计时通常能够充分考虑消防安全因素,但是在投入使用后,高层建筑中会形成新的安全隐患。例如,大型商场中有大量的纺织制品以及其他易燃物品、电气设备等,一旦出现火源,将会产生严重的消防安全风险。同时,在高层建筑后期运维时对消防维护工作也必须加以重视,否则同样也会出现安全隐患。当前针对建筑消防提出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升,高层建筑也有着较高的耐火等级,但高层建筑存在的显性和隐性火灾隐患却并未因此消失,若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必须对高层建筑存在的诸多火灾隐患进行全面分析,了解火灾隐患出现的主要原因,据此制定合理的防火监督策略,对于促进高层建筑的稳定运营以及保证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高层建筑常见的消防隐患

1.1  缺乏完善的消防设施

因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比较复杂,且内部居住的户数或是经营的项目比较多,导致高层建筑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高层建筑在设计和建设阶段,一般已经做好消防安全措施。但高层建筑经消防验收合格后,建设方会将相关管理工作交付给物业公司,一些物业公司没有做到定期开展消防设施检查工作,导致高层建筑中的消防设施出现老化、丢失的情况,很多消防联动装置也无法正常使用,从而造成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大大增加。受高层建筑结构影响,当火灾发生后,高层建筑的救援难度和灭火难度比较大,消防设施在此时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若消防设施不完善将会为灭火救灾工作带来严重的困扰。火灾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可能造成惨重的后果[1]。

1.2  可燃物数量种类多

高层建筑的可燃物在内部和外部均有分布,其中内部可燃物居多。以高层商场为例,内部经营的种类比较多,属于综合性商场,商品包括纺织品、电器等易燃物,餐饮经营中还会使用燃气,这些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本身的着火点就比较低,容易引发火灾事故[2]。而高层商场的外部墙面一般都会附着保温板或是其他可燃性材料,商场的周围还设置充电桩、垃圾箱等设施,一旦出现火源或是充电桩使用时产生电火,将会导致火灾发生,若周围出现塑料、泡沫、橡胶等可燃物,不仅会使火情蔓延,而且还会排放大量的毒烟毒气,导致人员疏散出现困难,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

1.3  消防通道容易被堵塞

现阶段,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由于高层建筑小区居住的户数比较多,而小区的面积有限,即便高层小区一般均设有地下停车场,也无法完全满足住户的停车需求,导致高层建筑住宅小区的停车位非常紧张,并且内部道路非常狭窄。因此,一些业主将私家车停放在消防通道处,导致消防通道出现堵塞。另外,高层建筑内部有的住户将闲置物品堆放在楼梯口处,也造成通道受到堵塞。一旦火灾发生,将会导致消防车以及消防设施设备无法顺利通过,消防员也无法从楼梯开展救援、灭火工作,还会影响人员疏散和逃生,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

2 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出现的原因分析

2.1  消防安全意识不足

部分高层建筑目前存在消防设施管维不当的情况,并且有些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管理职责并不明确,物业公司并未针对消防设施管理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并且存在对消防设施管理不作为的情况,有些物业即便配置了消防设施管理人员,但也并未将管理机制规范化,消防安全管理相关人员的防范意识不足[3]。同时,高层建筑住宅小区的消防通道易出现堵塞问题,主要是因私家车乱停乱放、业主将杂物乱堆乱放所致,导致疏散困难,严重影响消防安全。这说明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也较低,一旦出现火灾事故,业主将会遭受严重的损失,导致这种不良后果均是由自身消防安全意识不足所致。

2.2  消防设计和施工的规范性不足

在开展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时,要在标准化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上重视消防设计和施工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并保证消防设计和施工能够满足相应的规范和要求。但从当前消防设计以及施工的规范性来看,存在明显的不足。有时未按照规定的参数进行设计,导致设计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且施工时为了赶工期,导致施工质量也存在明显不足。例如,一些高层建筑外墙因施工质量较差,导致后期出现外保温板张裂,无法发挥外墙防火作用。此外,一些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设计的消防系统整体比较粗糙,先进的防火技术和材料未得到应用,无法满足防火要求。

2.3  消防维保服务工作不到位

针对高层建筑开展消防维保服务尤为重要,可有效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消防維保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在开展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时走过场,对高层建筑现有的消防设施没有做到逐一排查,造成火灾发生时消防设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此外,一些消防维保服务机构为尽快完成维保工作,甚至指派无从业资格人员到现场进行维保工作,存在违规操作、出具虚假维保报告等情况。

3 高层建筑开展防火监督工作的策略

3.1  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意识

提升消防安全意识需要从不同主体角度出发。从消防部门以及相关监管和执行部门来讲,应明确防火监督工作的责任主体及其应承担的职责,为了使防火监督工作有效落实,还需要配合奖惩制度提升责任主体开展防火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只有保证监管部门和执行部门全面落实工作,并不断提升消防安全意识,才能够为防火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同时应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在各主体明确自身责任的基础上,由负责防火监督工作的相关部门组织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可以由消防部门、公安部门、居委会及物业公司多方参与,共同联合开展宣教工作,宣教对象既包括责任主体单位和机构内部人员,还包括广大居民,宣教的内容主要以提升消防安全意识、掌握防火知识和技能等为主。方式可采用安全讲座、悬挂条幅等,也可通过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开展。

3.2  重视消防设计和施工的规范性

应该加强对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及施工人员的监管工作。防火监督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高层建筑建设的整体过程中均有所体现,高层建筑消防项目应该将防火监督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放在消防工程的各阶段之中,构建全寿命周期消防监管体系(见图1)[4],并且应由当地的消防部门、公安部门、项目设计方、施工方共同参与其中,通过各部门协作联合开展消防监管工作,并提升各部门在消防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阶段中开展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识,从源头抓好消防安全工作,提升防火监督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效果。

另外,应重视消防设计和施工的规范性。消防工程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提升消防安全意识,保证消防设计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和规范,做好自检工作,尤其是对消防系统的设计工作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例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设计时,要根据火灾危险等级设计合理的最大净空高度、喷水强度和作用面积,具体见表1[5]。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要重视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重视防火材料的使用,例如,DC-A3-MX/防火封堵板的燃烧性能可达到A级,火灾时现场温度能够达到1000℃以上,在高温的条件下不会出现燃烧的情况,同时也具备高效保温、施工方便的特点。

3.3  加强对高层建筑管理方和消防维保机构的防火监督检查工作

消防部门必须将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加强对高层建筑管理方和消防维保机构的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勒令高层建筑管理方和消防维保机构整改处理,将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做好,重点从以下内容开展防火监督检查工作:

3.3.1  确定检查的内容

消防部门在高层建筑通过消防审核验收后,必须再次对高层建筑平面布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耐火等级、防排烟系统等进行检查,对高层建筑管理方与消防维保机构签订维保工作情况进行核查。同时,对相关部门的各项防火工作予以指导。

3.3.2  采用的检查形式

消防部门必须结合相关规定灵活运用各种检查形式开展检查工作。消防部门应将辖区内的高层建筑进行检查重点类别划分,可分为I类和Ⅱ类,对于I类高层建筑主要包括商场、写字楼等人员聚集的高层建筑场所,开展定期检查;Ⅱ类高层建筑主要是民用住宅,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抽查。在市区内开展重大活动和节日或者是火灾高發季节高层建筑全面监督和检查,还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对相关高层建筑开展专项检查。

3.3.3  采用的检查手段

消防部门开展防火监督检查工作时,应以传统手段和现代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工作。传统手段主要包括走访检查、实地督查等;现代化手段主要包括远程监控、无人机监控等。可以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智慧消防,并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开展火灾隐患分析,辅助火灾监测、灭火救援、实时监控等工作。还可以通过图像模式对燃烧产生的烟雾、火光进行识别、分析和报警。

3.3.4  检查结果的处理程序

针对防火监督检查结果应该做出合理处理。在检查结果无任何消防隐患的情况下,应该鼓励责任单位继续保持,并做好消防设施的保养和管理工作;在检查结果出现消防隐患问题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责令整改,规定整改期限和整改内容,尤其是针对消防器材和设施问题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整改复查的重点内容。到达整改期限后,消防部门要对整改的内容进行检查,直至合格为止。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容易存在较多消防安全隐患,消防部门及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从消防安全源头抓起,对高层建筑消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监管和控制,确保消防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同时还要综合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开展防火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以及防火监督检查的流程开展相关工作,保证高层建筑消防隐患能够及时排除,保证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安晶,张立宁,庞晓娜,等.基于未确知聚类的高层建筑防火风险评估系统[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7):942-945.

[2]吴振坤.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9):1296-1299.

[3]崔鹏飞.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监督检查要点及典型隐患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4):530-532.

[4]崔海浩,阚强,黄益良.悬吊结构体系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39(3):348-350.

[5]王宇光.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分析及防火监督策略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20(22):118-119.

猜你喜欢
消防隐患防火监督高层建筑
浅谈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防火
浅析如何做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
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隐患以及消防对策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刍议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思路及具体策略研究论述
浅谈常见消防设备隐患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