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巍巍

2024-05-09 15:29颜士州
祝您健康 2024年5期
关键词:昌黎县碣石岩寺

颜士州

从首都乘车沿京山铁路东行,在山海关附近的昌黎县境内,会看到一处东西横列的山峦,它群峰崛起,势若锦屏,巍然屹立于渤海之滨。这就是闻名的观海胜地——碣石山。

碣石山有大小山峰50多座,主峰仙臺顶海拔695米,“登之远望,长城如带,渤海如诏,县城弹丸耳”。《昌黎县志》载,秦始皇巡游天下时曾“刻铭碣石门”;汉武帝也曾登临此山,仙台顶因之改名“汉武台”。后来,北魏的文成帝、北齐的文宣帝、唐太宗李世民等都曾到过这里,文成帝还“大飨群臣于山上”,并改碣石山为“乐游山”。公元207年,曹操东征乌桓归来,特地登碣石观海,写下流传千古的诗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脉志。”抒发了他凯旋时的喜悦心情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在碣石山主峰仙台顶西侧,环列着5个形状奇异的山峰,分别名为“平斗”“锦绣”“望海”“挂月”“飞来”合称“西五峰”。山上青松滴翠,怪石峥嵘,所以人们游碣石山均以攀西五峰为快。

攀登西五峰,要从山脚下的五峰村开始。上山只有一条小路,而且陡峭难行;顺着小路爬过一道大坡,就会看到一股清泉从山沟里流出,泉水时隐时现,叮咚有声。山沟两边的坡地上,长满了梨、杏、柿子等果树,每值深秋,树叶经霜一打,柿子就变得鲜红耀眼。

过了山沟,山势越来越陡,脚下的小路也变成了石磴,在最陡的地方,石磴又简直变成了悬梯。当攀到半山腰时,石磴不见了,只见五峰环抱之中,豁然出现一块平台,此地就是“韩文公祠旧址”。韩文公即我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死后被封为吕黎伯。当初,这座祠堂建筑颇具规模,香火很盛,游人也很多。祠堂后紧靠峭壁根处有一眼泉井,常年玉液满盈,至今不竭;峭壁高处,镌刻着斗大的8个字,横为“泰山北斗”,竖为“五蜂环翠”,这些字由于年代太久,现在几乎看不清了。

距西五峰不远,有一座小西山,这里悬崖迭立,怪石突兀,犹如大海的波澜,汹涌澎湃。传说此处是“八仙”之一韩湘子出家时留下身影的地方,故名“仙影沧浪”。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奏事触怒了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在他前往潮州的途中,怀着悲怆凄楚的心情,写下了《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其中“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兰关马不前”成为后人传诵的佳句。相传韩湘是韩愈的侄孙,韩湘见叔祖无辜受过,遂看破红尘,不恋功名利禄,在昌黎小西山下结庐修行。一年盛夏,他在石边池中洗澡,忽见一辆牛车载着几个女子缓慢而来。他连忙登岸,穿戴好衣冠,手里提着采药花篮,隐身于峭壁之下。日后,他这“头戴道冠,身穿道袍,衣袖临风”的身影,居然牢牢地印在了石壁上。据说,当人们站在峭壁之下,仰望那潇洒飘逸的仙影,呼唤韩湘子的名字时,还能听到他那洪亮的回声呢。

西五蜂峰奇路陡,景色秀丽。然而,若要登山观海,还须攀登碣石主峰仙台顶。

出昌黎县城往北,穿过东西对峙的馒头山和碧波涟漪的果乡水库,顺山路向上,可直达宝峰台,台上有一古刹,名水岩寺,是人们游春的地方。前人在咏水岩寺的诗中写道:“晓日曈曈雨乍晴。山光阅性鸟争鸣,春风吹放花千树,惹得游人尽出城。”可惜水岩寺不幸被破坏,后来才得以重新改建。

顺水岩寺后的小径继续向上,过“十八盘”,穿过“老虎口”,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险攀登,就可到达仙台顶下;然后踏着人工凿出的百级石磴,直达峰顶。在这里极目眺望,可见渤海苍茫,巨浪滔天,一派壮丽景象。如果是雨后初晴的日子,在这里还能看到燕山山脊上蜿蜒的长城,渤海海面上的点点渔帆,就连数十千米外的北戴河海滨浴场,也是依稀可见的。

(编辑    黄奕言)

猜你喜欢
昌黎县碣石岩寺
碣石山下歌声起
石壁上的花和其他 三章
昌黎县人大常委会召开首届企业家人大代表沙龙
抗战岁月里的华岩寺
昌黎县双阳塔维修始末
昌黎县绿艺果树发展中心
中岩寺背影
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碣石在秦汉时期历史中的地位
大禹治水曾到碣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