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做强产业 优化供应 构建强大的猕猴桃营销体系

2024-05-09 19:25周至县农业农村局
西北园艺·果树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周至县农业农村局

摘   要   陕西省周至县聚焦深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猕猴桃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通过构建强大的营销体系,推动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周至猕猴桃;营销体系;高质量发展

1   基本情况

周至县位于秦岭北麓百万亩猕猴桃产业带核心区,是全球优质猕猴桃集中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经过40多年快速发展,周至猕猴桃逐步形成了主辅品种层次分明,早中晚熟合理搭配,红黄绿果肉色彩缤纷,鲜果、贮藏、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特别是培育了壮大经营主体,构建了高效完整的营销体系,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打造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昔日秦岭深山的“毛蛋蛋”,已然成为助农增收的“金果果”。

2   主要做法

2.1   同心勠力做强产业   坚持一张产业“蓝图”绘到底,持续优化前端,培育中端,提升后端,做强猕猴桃产业,推动市场营销。一是持续巩固一产。坚持稳量提质,更新改造老园,全县猕猴桃栽植面积43.2万亩,年产鲜果55万t,约占全国产量的1/7。二是稳步推进二产。坚持强弱补短,提升采后处理能力,建成冷库2 680座,贮藏能力40万t;选果线60条,分选能力88.5 t/h;培育深加工企业26家,开发生产果干、果酒、果酱等产品10余种,年加工能力15万t,产值18亿元,深加工能力占全省的90%,全国80%的猕猴桃果干产自周至。三是做精做优三产。坚持立体营销,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全县有果业专业合作村90个,猕猴桃专业合作社1 007家,电商企业324家,微商过万户,从事猕猴桃相关产业人员30多万,果区人均猕猴桃年收入达1.6万元。

2.2   精心打磨做好品质   坚持把品质作为猕猴桃市场营销的基石,产业发展壮大的保障。一是坚持品种培优。发挥秦岭丰富的猕猴桃种质资源优势,相继培育翠香、华优、秦美、哑特等优质品种10余个,引进海沃德、红阳、徐香、金艳等优良品种,抢占市场制高点。二是坚持科技赋能。制定县域鲜果质量分级标准和贮藏保鲜技术规程,建立绿色生产技术体系,首创压差预冷催熟技术,在国内率先探索推出即食猕猴桃,破除产业发展瓶颈。三是坚持标准化生产。加快实施以品种优化、架型改造、树形规范、有机质提升、水肥一体化配套等为内容的猕猴桃低产果园改造、标准化示范园建设,43.2万亩猕猴桃全部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0万亩猕猴桃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万亩猕猴桃获欧盟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

2.3   凝心聚力做优供应链   坚持链式推进,持续打造功能全、韧性强、质量稳、效率高的供应链,高质高效对接市场渠道。一是育强经营主体。加强扶持引导,培强异美园、杨氏果业等链主企业,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构建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职业果农广泛参与的经营主体雁阵。支持企业自建、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联建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建设省市级标准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3个,稳定企业(合作社)果品供应和质量。二是建强贮藏加工。依托周至县国家级产业集群、产业融合等重点项目,全面推广冷链物流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冷库、配套智能选果线,提升贮藏、分选设备设施装备水平和能力。应用即食技术猕猴桃近5万t,提升消费体验的美誉度,促进猕猴桃销售。三是提升物流能力。发展物流信息服务部17家,建设运营2个京东云仓,建成32个天猫优品服务站,与淘宝、京东、东方甄选等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吸引菜鸟、圆通、中通、韵达、申通等20余家物流快递企业进驻周至,国内一线城市基本上可以实现上午在库(仓)里、下午在路上、第二天就在舌尖上。

2.4   倾心打造做响品牌   坚持文果结合,充分发挥周至文化底蕴浓厚、猕猴桃栽培历史悠久等优势,唱响“终南山下,道地好果”,打造知名品牌,推动市场营销。坚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齐头并进,拍摄周至猕猴桃宣传纪录片,央视、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等官媒热播,制作周至猕猴桃宣传动画、户外宣传广告并在国内大型展会推广,持续举办猕猴桃品鉴评优大赛,宣传优质果品,展示发展成效。“周至猕猴桃,鲜甜自有道”区域公用品牌效应不断强化,市场知名度持续提升,品牌价值达到61.63亿元。鼓励支持企业培育品牌,注册完成富有周至特色的品牌商标“周多福”,先后培育佰瑞、异美园、大象、周一村、聚仙等為代表的企业品牌50余个。

2.5   用心用力做活营销   坚持猕猴桃全国销售“一盘棋”,“线上线下”协同推进,持续做活果品营销。一是组建产销联盟。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水果交易市场,吸引122家企业加入,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猕猴桃销售网络,把周至打造成中国猕猴桃鲜果市场集散地。二是搭建电商平台。培育电商企业324家,融合60多家主流网站数据建成全省首个猕猴桃电商大数据平台,建设20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50个村级服务站点,创建市级电子商务示范镇9个、示范村14个,示范镇村数量居西安市第一位,猕猴桃线上销售额20亿元,逐年递增。三是强化宣传推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持续开展宣传推介,建设品牌直营店,推进订单销售,依托“农业+旅游+营销”融合优势,加强营销推广,提升周至猕猴桃品牌形象,扩大产业影响。

3   经验成效

3.1   育强主体为关键   强大的经营主体是果品销售的关键力量。坚持育引并重,培育壮大果品销售队伍,积极扶持企业、合作社、营销大户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建基地、补链条,树品牌、拓市场,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统筹协调、自律管理功能,优化全国市场营销主体布局,促进营销主体良性竞争、发展壮大。目前,周至从事猕猴桃营销的企业有367家、合作社744家、家庭农场184家、大户36个,每年除销售周至猕猴桃55万t外,还销售省内外其他产区猕猴桃约40万t,占全国猕猴桃产量的近1/4。

3.2   品牌建设为抓手   品牌是市场销售的“利器”。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探索建立“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立体化品牌体系,发挥文旅优势,突出“文、果、旅”融合,创作“周至猕猴桃,鲜甜自有道”“终南山下,道地好果”等宣传口号,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途径宣传,周至猕猴桃在全国擦亮叫响,有力有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周至猕猴桃销售遍及全国全网,出口26个国家和地区。

3.3   提升品质为支撑   品质是果品销售的基底。坚持品质打底、科技赋能,顺应市场消费需求,持续加强新品种选育、新模式推广、新技术应用、新装备引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提升猕猴桃质量安全水平,夯实果品销售的根基。特别是创新应用猕猴桃即食技术,倒逼前端推进标准化生产、中端提升贮藏保鲜水平,大大提高了猕猴桃品质,促进销售扩面增量。杨氏果业应用猕猴桃即食技术,产品供不应求,2023年销售量2.5万t、销售额2.8亿元,多销售5 700万元。

3.4   优化供应链为路径   现代生鲜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是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坚持强弱补短、全链建设,支持企业前端建(联)基地、提质量,中端强贮藏、增加工,后端稳销售、优服务,做强供应链,增加产业韧性,高效对接各种平台、各类渠道。全县建成猕猴桃供应链企业43家,仅异美园全年销售额就高达5亿元。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