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让影视剧为城市形象“著书立说”

2024-05-09 01:10苏婷
走向世界 2024年17期
关键词:年糕繁花排骨

苏婷

在电视剧《繁花》出手之前,一部影视剧带火一座城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86版《西游记》就与九寨沟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少经典景色至今让游客在景区梦回西游,电影《让子弹飞》让广东开平的碉楼迅速火爆,开平由此成为广州周边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电影《阿凡达》让中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成让为世界游客心目中的旅游胜地……其实我们济南也有这样的成功案例,章丘朱家峪作为电视剧《闯关东》和《老农民》的景区为人熟知,你也不得不承认,“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至今仍是很多不熟悉济南的外地人对咱这儿的想象。

即使珠玉在前,电视剧《繁花》与上海的珠联璧合仍然称得上是鹤立鸡群。以往影视剧中采用的自然奇景和历史遗迹,大都停留在“盆景”的层面,只是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舞台,城市地域本身之于影视故事是架空和疏离的,《变形金刚》中威震天究竟在武隆还是在九寨沟“绝迹重生”对于剧情没有太大影响。然而《繁花》是一部独属于上海的作品,从阿宝到宝总的华丽蜕变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滩独有的精彩,其中的跌宕起伏只有真正的沪上儿女才解其中滋味。从台词、选景、细节到人物塑造、剧情设置,电视剧《繁花》不仅采用了上海的景,说出来上海的话,更是拍出了上海的魂魄,立住了上海的时代精神。比如一个反复出现的细节“排骨年糕”,从平平无奇的上海小吃入手,让游走生意场“右手抓外贸、左手搞股票”的宝总和外滩27号吃财政饭的汪小姐你来我往,二人时代大潮里齐头并进,感情和身份都像排骨年糕一样,泾渭分明又滋味融洽,然而终究“排骨是排骨,年糕是年糕”,当“你吃排骨我吃年糕”的阶段结束,宝总心中仍然记着那份共同打拼的情义。还有故事的主发生地“黄河路”,那里原本就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许多共同回忆,当20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那里是最先草长莺飞的所在,霓虹灯下见证了多少弄潮儿,在服装业的兴起到股票市场的热潮里中流击水,此去经年,这里凝聚了城市独特的文化氛围,一个宝总,承载了很多人实现或破碎的梦,体现着改革开放之初上海滩一代创业者的峥嵘岁月。

能为城市形象“著书立说”的影视剧必然根植于流淌着城市血脉的文学写作,电视剧的成功离不开文学原著给的强大底气。

原著《繁花》获得了第九届矛盾文学奖,入选“新中国七十年七十部长篇小说典藏”。原著作者金宇澄特别擅长用细密的聊天勾勒出上海的市井风情和人情世故,用方言和琐碎日常构筑起了时代变迁中的人物群像,同为上海人的王家卫导演在这些文字中触摸到了自己的生命体验,他对金宇澄说:你写的是我哥哥姐姐的故事。正是两位在各自领域都是大师级人物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才有了电视剧《繁花》的爆火,在大众文化领域让上海文化、沪上精神绽放如繁花似锦。可以说,文学让《繁花》根深叶茂,影视让《繁花》人尽皆知。

看到《繁花》对上海的馈赠,怎能不激起济南人心底的伤痛,1932年,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大明湖》在付梓印刷的前一夜毁于战火,也许我们在炮火中失落的不仅仅是一部载入史册的文學作品,更是一次让近代城市精神和文化在历史深处复活的难得机遇。然而伤痛业已造成,维纳斯也可断臂,断臂,依旧是维纳斯,培育一种土壤,留住生于斯长于斯人们的心,生长出能涵养住城市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或许才是彰显城市魅力的人间正道。

猜你喜欢
年糕繁花排骨
机智套话
年糕
打年糕
年糕
可乐排骨制作秘籍
繁花之梦
排骨焖面好味道 香气四溢味独特
排骨炖鸡香喷喷
心有繁花
“繁花”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