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特色与成就

2024-05-10 09:35胡静茹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动员根据地抗战

杨 会 胡静茹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动员是指政党、政府等领导下的组织为动员主体,在特定环境中采用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方式方法,对民众进行动员,以实现一定目的的行为和过程。学界对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在各抗日根据地波澜壮阔的文化动员中,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动员最具特色,成就也最为突出。深入挖掘太行文化动员的鲜明特色,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太行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鲜明特色

在抗战的背景下,需要根据战争形势和民众的现实需求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且持久、长效的动员。太行根据地对民众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动员,特色极为鲜明。

(一)组织领导有力

太行抗日根据地从1937 年11 月创建,到1943年9 月粉碎日军大“扫荡”得到迅速发展。1944 年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8 月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达到30 多万人。由于受战争影响,根据地的面积在不断变化,1945 年面积达到23 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00 多万。在文化动员的发展过程中,各级党组织、抗日政府和八路军,建立起了组织严密的文化动员系统。

太行根据地的文化动员是在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领导下进行的。北方局是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共中央领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宣传部是北方局最早建立的机构,北方局宣传部直接领导晋豫冀省委宣传部,开展太行根据地党的宣传工作。在八路军的护卫和帮助下,1937 年10 月中共冀豫晋省委成立,着手在根据地内建立和恢复党的组织。到1938 年2 月,省委下辖晋中、冀西、冀豫、太南、晋豫、太岳等五个特委和一个工委,并建立了20 多个县委。1938 年3 月,中共冀南省委成立。1940 年1 月,中共晋冀豫区委和中共太岳区委成立。1941 年7 月,原中共冀鲁豫区委员会和中共鲁西区委员会合并,仍称中共冀鲁豫区委员会。1943 年1 月,太岳区和晋豫区合并,新的中共太岳区委成立。1944 年5 月,建立中共冀南区工作委和中共冀鲁豫区工委。至此,太行抗日根据地形成了从省委、特委到县委、区委和支部自上而下的党内文化动员组织系统。各级宣传部门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战争发展形势和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政策,积极动员民众。

太行根据地的文化动员是在抗日政府的积极组织下开展的。八路军129 师各部队和工作团挺进晋冀豫各地后,即同中共地方党组织进行改造旧政权和建设新政权的工作。到1939 年底,大部分县、区和基层政权都进行了改造,新的抗日民主政权普遍地建立起来。1940 年8 月,冀太联办成立,根据地走向统一。冀太联办辖冀南、太行、太岳三个行政区,15 个专区;直辖太行区5 个专区。1941 年1 月,冀鲁豫边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下设3 个专署。1941 年7 月,冀鲁豫边行署与鲁西区政权组织合并为新的冀鲁豫区行署。1941年9 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冀太联办的基础上成立,下辖太岳、冀南、冀鲁豫3 个行署,直辖太行区8个专署。边区政府成立后召开首次全体委员会议,把全边区划为21 个专区。1944 年5 月,冀南、冀鲁豫两区行署合并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行署,辖12个专署。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行政体系逐渐完备,建立了由行署、专署到县、区、村的行政管理体系,统一领导包括文化动员在内根据地的各项工作。

太行根据地的文化动员是在八路军的武装保卫下发展的。1938 年4 月,晋冀豫军区成立,下设5 个军分区,归129 师指挥。同月,冀南军区成立,下辖5 个军分区。1940 年6 月,撤销晋冀豫军区,分别成立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太行军区由129 师师部兼军区领导机关,第129 师386 旅兼太岳军区。1941 年7 月,鲁西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冀鲁豫军区,隶属于八路军总部,下辖教导第三旅、南下支队和7 个军分区。1944年5 月,冀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军区,隶属于八路军总部,辖11 个军分区。1945 年8 月,晋冀鲁豫军区成立,太行军区归其管辖。在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和129 师的领导下,各军区和军分区形成了上下一体的联动组织体系,为文化动员提供了坚强的军事保障。

此外,根据地先后组织了农救会、工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等群众性抗日团体和人民武装抗日自卫队,均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把民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根据地党政军民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为文化动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文化机构健全

中国共产党对太行民众进行的文化动员是在建立包括报社、出版社和学会等众多文化机构基础上开展的。

太行根据地的文化事业,是从创办新闻报刊、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开始的。在创建根据地时,就注重报刊的宣传作用。省委、特委和各地县委相继办起报纸如《中国人报》《新华日报》(华北版)《人民报》《太岳日报》等,刊物如《战斗》《火炬》《文化哨》等,群众团体的刊物有《太行工人》《太行农民》《青年与儿童》《妇女知识》等。在这些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1939 年元旦在沁县后沟村创刊的《新华日报》华北版,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关报,成为宣传、发动、教育、组织军民的重要媒体。1943 年9 月,华北版改为太行版,以反映太行抗日根据地的一切动态,服务太行区一切建设事业为中心内容。报社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发挥了文化动员的主渠道作用。

太行根据地出版发行机构主要有: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华北《新华日报》丛书编辑部、华北新华书店和华北书店。其出版的政治理论的、文艺的和通俗的书刊,通过报纸建立起来的发行网(即后期的邮政部门),发往华北和全国各地,为广大军政干部和民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出版的图书除了在根据地内发行外,还向敌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发行。

此外,各种抗日文化团体相继成立。1939 年2 月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太行山分会成立;3 月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太行山分会(简称“青记分会”)和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太行山分会(简称“美协分会”)成立;5 月晋东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国总会和中华全国歌咏协会晋冀豫边区分会(简称“歌咏分会”)成立;11 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成立。这些团体充分发挥各自特长,推动根据地文化动员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动员媒体多样

根据地紧紧围绕抗战主题,创作出众多集中反映抗战的音乐、戏剧、美术、文学等作品,发挥着宣传、教育和鼓舞作用。

最为普遍、成绩最大的是歌咏运动,深入到农村、工厂、学校、部队和自卫队,在根据地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听到抗战歌声。除《在太行山上》《八路军进行曲》《军民合作歌》等歌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外,1939 年到1940 年根据地自己创作的歌曲达51 首,90%以上是合唱,充满战斗激情,典型代表就是《好男儿要当兵》。文艺工作者及时把各项抗战工作和重大事件,编成民间小调传唱,如武乡县用旧民歌形式改造新编的《骂汪小调》,经过改造加入抗战内容,曾受到朱德总司令的赞扬。这些歌曲和小调,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抗战热情。

根据地的戏剧运动蓬勃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戏剧在抗战中的动员作用,根据地整顿了原有的剧团,以火星剧团、先锋剧团和太行山剧团等大型剧团为主体,加强了政治领导和业务指导,帮助发展农村剧团。仅晋东南三、五专区即建立剧团200 多个,经常演唱许多宣传抗战的节目。大型剧团演出剧目以话剧为主,大都由专业人员创作,农民自己组织的剧团,一般采用大中剧团的剧本,自己也编一些新剧目。此外,还有街头剧、活报剧、由旧剧改造的晋剧、秧歌、上党梆子和落子、豫剧、河北梆子等。

根据地的美术工作是从绘制宣传画开始的。宣传画主要画在墙头和彩色纸上,都是应急的宣传品,线条简单。1939 年初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进入太行山区后,木刻画成为美术工作的主要形式,被运用在报刊配画、图书插图、封面画和木刻年画等方面。美术工作者在报纸上开辟美术副刊、出版画报、开办木刻训练班、创办木刻工厂等,如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开辟副刊《敌后方木刻》,《穷孩子》《黄阿福》等作品深受读者欢迎;《前线画报》《胜利画报》也以木刻塑造人物,反映抗战生活。美术工作者还运用中国画、儿童画、连环画、钢笔画、单幅画等,反映抗战内容。

根据地的文学作品更是如雨后春笋。报告文学因有强烈的时代性、纪实性与现实感,在根据地迅速发展,如《围攻林县城》《战斗在太行山上》《窑洞阵地战》《李顺达的翻身故事》《陈赓将军印象记》《河边草》等,深受群众欢迎。与此同时,在太行诗歌社的组织和推动下,根据地诗歌创作逐渐发展起来,不仅极富纪实性和战斗性,还具有热情洋溢、简洁明快、乡土味浓的艺术特色。如反映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和歌颂边区军民崭新风貌作品,《十一个》《小司号员和他的号》《我看见一群兵》《地主和长工的故事》接连问世,好评如潮。小说方面,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到太行山后,一批反映军民战斗生活和根据地社会生活的作品不断涌现出来。

除此之外,根据地的文艺还有街头小说、路碑文学、抗战对联、灯谜、旅店墙头的打油诗等,在动员民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文化教育普遍

邓小平同志指出:“战争、生产、教育,是敌后的三大任务。我们一切为着战争的胜利,生产正所以保障战争的胜利,教育则为战争、生产而服务,把三者密切地结合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教育在文化动员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太行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以学校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内容的战时教育体系,广泛进行文化动员。

抗日根据地的学校教育,主要教育对象是广大学龄儿童。抗战初期,学校教育受到战争的影响,纷纷停办。粉碎九路围攻后,学校教育开始恢复。1939 年元旦,开始进入有组织的活动时期,政府设立专署科,县文教科也恢复。1941 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后,通过制定规划、颁发法规、采取措施等,保证抗战教育的发展。在小学教育中,各地根据战争环境的特点,创造了许多办学形式,如流动小学、巡回小学、联合小学、独立的文化组等等。在根据地农村中,基本做到了村村有初级小学,区区有高级小学。到1944 年,小学发展到2530 所,入学儿童增加到125556 名。

在干部教育方面,根据地经过多种形式的办学,解决了干部短缺问题。根据地建立初期,最为活跃的是各种抗日训练班,除华北军政干部训练班和八路军晋南干部学校外,各行政区、各县也均设立了训练班,晋冀豫区的三个行政区在1938 年底,培养抗日干部9600 余名。1939 年以后,训练班较为正规化,干部教育逐渐走向统一。担负培养、训练干部任务的中学先后创办,如民族革命中学、群众干校、青年学校、冀西中学等。除抗大一分校和抗大总校外,军队系统还有抗大六分校(后改为抗大太行分校)、抗大总校陆军中学、太岳陆军中学、抗大太岳分校、晋东南军政干部学校、冀南军政干部学校,部队各旅还办起了随营学校和教导队。黎城会议后,区党委加强党校建设,各地委都办起了地委党校,县委办起了训练班。1940 年8 月冀太联办成立了太行抗战建国学院,1941 年9 月边区政府创办了晋冀鲁豫边区行政干部学校。此外,还加强对在职干部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冬学是根据地进行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冬学是指利用冬季农闲季节对根据地群众进行免费的义务教育组织。太行区的冬学运动是从1939 年冬季开始的。之前的社会教育主要是通过办“民革室”或“救亡室”来进行的。冀太联办成立后,1940 年8 月10 日颁发了冬学运动计划,1944 年11 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太行军区也发出《关于开展冬学运动的指示》,冬学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1945 年,太行区40 个县的冬学、民校已达1.5 万所,平均每个行政村有两所,学员达到105 万人,形成了百万农民上民校的壮观景象。通过开展连续的冬学运动,动员大批民众积极参军参战,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五)各方人才荟萃

太行根据地是华北各个根据地中文化人比较集中的区域。除一部分文化人随同八路军和北方局等进入太行山外,还有大批文化人从延安、大后方相继到达,一时太行文化人才荟萃。

1938 年底,鲁艺木刻工作团成立,团长胡一川即带领鲁艺美术专系二期的学生彦涵、罗工柳和华山等一行四人首先奔赴太行。1939 年初他们到达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武乡县,开始为报纸刻制插图,创作木刻年画和故事连环画,并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办了《敌后方木刻》,后成立木刻工厂,使木刻成为根据地美术工作的主要形式。

何云,原名朱士翘(1905—1942),浙江余姚人,193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晋东南创办《新华日报》华北版,并于1939 年元旦在沁县创刊。何云担任第一任社长兼总编,1941 年被选为晋冀鲁豫边区新闻界的参议员。1942 年5 月,日军对太行区疯狂“扫荡”,何云率领全社同志转移途中牺牲,年仅38 岁。此外,新闻工作者还有陈克寒、江横、李竹如等。

这支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大军,人数众多、实力雄厚,除从事宣传、新闻、出版、教育等工作外,大部分活跃在太行文艺战线上,从事文化动员工作。

二、太行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巨大成就

太行抗日根据地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动员,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动员了数以万计的民众参军参战

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形成全民抗战的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勇跃参军,源源补充了八路军的兵员和地方武装的力量。晋冀鲁豫边区的主力部队——八路军129 师,抗战初期进驻太行时,兵不满万人。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已达30 万人。在八年抗战中,边区部队在战争中牺牲和重伤致残的达146600 人。但对日反攻的号召一经发出,便立刻有30 万青年农民报名参军。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中,太行区先后有117573人入伍。和顺县是人口仅七八万的小县城,在抗日战争中,全县青壮年参军2127 人,占当时男劳力的12%。同时,各地的地方武装有了迅猛的发展,一大批青壮年脱离生产,参加了县、区基干队。不脱产的民兵队伍更是普遍发展,到抗战胜利,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民兵达到40 万人。

(二)启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太行根据地创建之初,根据地所处的广大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封闭,民众政治冷漠,文化保守,甚至很多村民“谈起抗日来,日军在哪里?什么叫帝国主义?都没听说过,一如隔世。”

经太行根据地深入的文化动员,广大民众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不但源源不断地供应了进行战争所需要的粮食、被服及各种军需资材,承担了庞大的战争费用,而且担负了繁重的战勤任务,如抬担架、运物资、带路、送信、抢救伤兵、看护病员等工作。晋东南按340 万人计算,1941 年每人平均负担小米0.29 石(约合78.3 市斤),1942 年每人平均负担小米0.21 石(约合56.7 市斤)。据统计,左权县人口仅有七八万,相当贫困,却年均供给军粮150 余万公斤,军鞋10 万余双。据不完全统计,在百团大战中晋中地区供应军粮14000 石,电线杆1800 根,柴草100 余万斤,军鞋3 万双,蔬菜2 万余斤,羊1000 多只,其他物质难以计数。特别是“太行奶娘”用并不丰盈的乳汁哺育了八路军将士的子女,仅左权一县就有12 位奶娘及奶娘的亲属、儿女为保护奶孩付出了生命代价。正是根据地人民用汗水和生命为八路军提供了基本的后勤保障。

(三)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的文化水平

抗战前太行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长期隔绝,文化教育很落后。据记载晋冀豫区的文盲约占全部人口数的95%-97%。经过发展文化教育,到1942 年根据地30 个县入学文盲数412673 人。特别是妇女,学习热情高涨。通过多种形式办学,很多农民扫了盲,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性,纷纷支持抗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的提高,改变了根据地人口的文化结构。如在太岳区,“拥政拥军优抗工作,都是经过冬学去做的,特别是经过冬学的教育,群众都能比较深刻的领会政府的法令政策,因此像斗争不法地主常九如等都得到了胜利。”

不仅如此,经过倡导科学、讲究卫生、反对迷信的宣传和学习,封建迷信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如太行区的利民寨在开展科学运动中,正遇一妇女难产,家里请来神婆子,唱神划符,一直拖了四天,人命危急。冬学教员知道这事后,马上请来了医生,很快帮助妇女平安生产。根据这一事例,编排了秧歌剧,在邻近各村演出,起到了宣传医学科学、揭发巫医骗人的作用,群众反响很大。

(四)培养了众多的文化名人

随着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文化艺术日益繁荣,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在战火中纷纷成长起来。

从太行山农村生长起来的赵树理,目睹根据地军民火热的抗日斗争,激起了强烈的创作愿望。他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创作了大批以农民为题材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曾被誉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实践上的一个胜利”。1943 年5 月,赵树理写成《小二黑结婚》后,受到彭德怀的高度赞扬,称之为“象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的”。《小二黑结婚》几次重印,仍供不应求,改编成同名戏剧后,太行山的农村剧团大都作为主要剧目演出。赵树理还创作了《李有才板话》《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在抗日根据地,就是在国民党统治区都有很大影响。《李有才板话》传到国统区后,即受到郭沫若、茅盾的推崇,称其是“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作家还有蒋弼、吴象、高沐鸿、李庄、王南等,吴象创作的《老神头》《苏科之死》,李庄的《良民证》都是当时的优秀之作。

此外,太行根据地还有一大批和赵树理同时成长起来的为人民大众所欢迎的文艺工作者。报告文学作家有黄钢、华山等;诗人有冈夫、阮章竞、袁勃、高咏、王博习、孙明等;新音乐工作者有李伟、朱杰民、周沛然、海啸、葛炎、高介等,他们在培养音乐人才上,在音乐创作、器乐演奏、收集整理民间音乐和对群众进行音乐辅导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根据地音乐歌咏运动的蓬勃发展。

美术方面也是人才汇聚。木刻工作者有华山、邹雅、梁坤生、艾炎、熊雪夫等,对普及版画艺术也做出过较大贡献。画家陈铁耕、田辛甫和邓野等创作出运用国画技巧来表现抗战现实题材的示范性作品,使中国画得到了迅速发展。还有擅长年画的刘宗河,连环画作者陈丁泊、谷文达等,西洋画创作者蔡九昌、杨角和张晓非,漫画家邹雅和以钢笔画著称的艾炎。

这批从太行根据地成长起来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反映根据地军民生活和抗战斗争的作品,激起了根据地人民反抗侵略的热情和信心。当然,留在抗战文艺史上的除了他们不朽的作品外,更有他们永远不灭的战斗精神和崇高品格。

(五)形成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

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军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畏强暴、自强不息,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是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延续。据统计,抗战中太行区被日伪军打死打伤共170043 人,敌人还烧毁了2262688 间房屋,抢劫12056100 石粮食和279774 头牲畜。但是,英雄的太行人民并没有被如此残酷的情形所吓倒。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太行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呈现出父子、兄弟同上阵,母送子、妻送夫上战场的感人场面。根据地进入困难时期后,为解决军需民用问题,中国共产党带领太行人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抗灾救灾斗争、生产渡荒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等一系列措施巩固根据地。太行精神就是根据地人民在一次次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

猜你喜欢
动员根据地抗战
海底总动员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我们家的抗战
国防动员歌
忆·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国防动员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