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三维探析*

2024-05-10 15:44吕丹红
实事求是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总书记现代化

吕丹红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50)

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和文明传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现代化实践新的时代要求,适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原创性命题,并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根本观点、根本方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高度契合了新时代大变革、大变局的特点和要求,既具有直面历史的反思性,更具有立足当下的建构性和面向世界的超越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从学理上对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展开深度研究,对于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挖掘与剖析: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伟大的理论从来不是“无源之水”。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不仅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传承赓续我们党探索现代化的优良传统,还辩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顺应破除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的需要,对其生成逻辑的深刻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

(一)理论基石: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继承发展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深刻影响着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价值视域和发展逻辑。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全球化、人类解放等角度出发肯定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意义,但“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1](P580)资本主义现代化所造成的种种异化病症是无法医治的,因而必须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悖论性矛盾。一是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顽瘴痼疾,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化成果背后的种种非正义性。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与扩散,但它无限制的剥削和压榨也由此造成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异化。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资产阶级在破除封建束缚,取得统治地位的同时,“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1](P34)二是指明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为人类摆脱资本主义的“现代灾难”构建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消极后果和突出矛盾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展开了科学构想,他在《资本论》中提到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P683)在共产主义社会,工人能够逐渐摆脱异化的掌控,真正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三是阐释社会发展道路多样性,设想及论证后发国家获取现代化的途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不是通往现代化的唯一选项,资本主义现代化更不是完美无缺的发展模板。经济社会、民族宗教、地理环境、法律文明等诸多要素都将深刻影响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走向。马克思曾密切关注过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相关问题,尤其深入考察过俄国现代化的进程,提出俄国存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条件。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代化思想喻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这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观点,成为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生成与发展的理论支撑。

(二)历史总结:对党百余年探索现代化历史经验的传承赓续

任何理论体系皆是在既定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与发展。进而论之,回顾与总结我国现代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规律十分关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民族独立是走向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对此,中国共产党提出通过开展武装斗争和进行革命战争,为实现现代化创造必要的、先决的政治条件,实现“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3](P1437)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在如何接续推进现代化发展问题上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是国内经济发展十分薄弱,另一方面则是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破坏。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选择向苏联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全面恢复国民经济,并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现代化的认识,逐步形成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构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更加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深刻总结和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探索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现代化方案,由此形成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全新理念,并设计了“三步走”战略步骤,首先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和达到小康水平。此后,党的领导人接连形成“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战略支撑。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吸收历届领导人的现代化建设经验,不断深化和拓展对新时代的历史坐标和世界格局的认识,适时调整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命题,并科学回答了如何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发展演化规律的认识。可见,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探索现代化经验的传承赓续。

(三)文化底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时代升华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辩证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中华文明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交往的历史实践与人文思悟,积蓄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古为今用地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一是“民为邦本”的传统奠定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从管子倡导“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孔子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再到魏征的“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无不充分表征着中华文化爱民恤民、重民富民的价值追求,这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有着天然的内在契合性,由此为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生成提供价值支撑。二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图景。古语有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理念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不仅对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发生过深远影响,而且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是“以和为贵”的理念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的“万国咸宁”“协和万邦”“允执其中”文明理念,主张坚持“亲仁善邻”“有礼有义”“和合善治”的交往原则,都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明基因,由此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前景。四是“勇者不惧”的精神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勇者不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不仅体现出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而且构筑成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驱动。概而论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在与马克思主义真理互嵌交融的实践展开中被激活,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力量,成为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底蕴。

(四)现实观照:对破除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的科学回应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生成契合我国现代化优势全面彰显的客观事实,顺应破除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的需要,彰显出对时代的关切和回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卓著成就的现实要求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和评价中国式现代化,掌握话语主动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号称“现代化的先行者”,在长达几个世纪的精心论证和强行推广中建构了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形成了现代化话语霸权。他们不仅垄断现代化概念的定义权、现代化标准的制定权、现代化理论的阐释权,[4]而且极力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横加干涉,曲解误读非西方现代化模式所推动的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质疑、警惕“中国式现代化”的意图未曾停歇。这不仅影响国内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认识,也严重干扰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现代化话语权“西强我弱”的形势要求我们以“中国化”的现代化话语体系破除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5](P32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优势全面彰显和现代化话语权亟待提升的现实,准确研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夸大西方现代化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大炒“威胁论”“终结论”的意图,着力从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这一根本层面论证好、阐释好“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了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有力地推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

二、探索与解构: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是主题鲜明、逻辑严谨的思想理论体系,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时代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一个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观

现代化是一个包含价值指向的历史过程,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取向,即为了谁而发展、为什么搞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6](P27)正如共同富裕示范区、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无不体现人民至上、人民主体、人民共享的宗旨。从人类历史的视野看,中国和西方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基于一定的价值理念,为现代化过程输入既定的价值规范,只不过继承延续的价值观却迥然不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资本至上”,把“人”视为实现资本增殖的工具,所谓强调追求“社会普遍利益”的背后,潜藏的始终“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7](P469)这种逻辑动机所推动的机制,导致西方社会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内生性困境。反观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反思与超越西方现代化隐含的“资本主宰”逻辑和“追求私利”本性,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主张“人民逻辑”是现代化的主导逻辑,并积极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服务于人民,避免发生“资本”凌驾于“人”之上的异化现象,从根本上超越了以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现代化价值观。[8](P689)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避免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空置化。更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不仅强调人民至上、人民主体,而且强调人民共享,即现代化成果一定是全体人民共享,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和伦理向度,具有历史正当性。

(二)坚持一个宗旨:依靠劳动创造的现代化务实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9](P4)中国式现代化要靠务实进取的积极行动才能接续推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务实举措。首先,倡导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并进一步指出:“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10]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得力于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历史发展新阶段提出的使命任务,必须依靠全体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11](P46)其次,加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依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而知识、才能和创造力又是通过教育加快提升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12](P45)另一方面,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承载,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主体、科技是动力,推进科技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实现现代化归根到底是科技创新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为中国重新定义、引领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

(三)明确一个要求:绝不犯颠覆性错误的现代化底线观

特定的实践活动需要与其相契合的思维方式。底线思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各种风险交织期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遵循。综观各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来看,“现代化的发展既给人类社会提供了无数的机会,无尽的创造力,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制造了无数的社会风险,增大了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13](P213)就此而言,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各类矛盾风险一旦应对不当,就可能产生连锁效应,造成大量的社会纠纷、矛盾和冲突,从而阻碍现代化进程。正如亨廷顿所说,“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4](P31)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较之现代社会相对定型的发达国家,中国式现代化事业需要应对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风险矛盾更加严峻复杂,不少交叉性、跨界性、深层次风险因素成为亟待逾越的障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15](P833)正因如此,我国始终坚持底线思维,重视对系统性社会风险和若干外部环境风险的规避应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种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尽可能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想全想透,“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16](P73)从根本上规避现代化“颠覆性错误”,这正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线考量。

(四)实现一个目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化目标观

过上富足、美好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美好生活究竟是何种生活?又该如何实现美好生活?回答这两个根本问题,是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关注和期许不断走向深入。这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和生态环境的优美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P22)这不仅意味着党将人民的美好生活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位置,而且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是构建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现代生产力的基础性决定作用,坚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牢社会物质基础;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吸取资本主体性造成的精神文化贫乏教训,着力发挥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对实现自我的精神需要;紧密结合保障社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吸取西方现代化在全球造成的生态灾难教训,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这些重要实践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全面保障。不仅如此,党和国家还积极补齐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并把“共同富裕”上升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总体而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和部署,重塑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导向的思维,让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全体人民,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优势的全面彰显。

(五)保持一种态度: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格局观

在新时代境遇下,客观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被同质化”或西方化,明确现代化道路多元并行的自然图景,是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首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了深刻阐释:首先,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符合规律性和多样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事实上,在以现代化发展规律和运作机理的解码中,“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17](P120)即多样性是世界长期存在的基本特征。在现代化道路多元并行的认知框架中,现代化道路多元并行反映的各有特色,甚至因历史传统或现实国情而呈现的特殊性是自然、正常的。现代化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些生动喻言在表明现代化道路必须遵循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同时,也契合了现代化道路多元并行的历史认知规律。其次,坚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18](P123)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元并行并不意味着消弭或放弃既定历史、本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边界,“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PP470~471)漠视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制度建构和价值信仰,在比较性的世界视野中极端迷思憧憬他国,最终只会陷入纯粹对他者现代化道路模仿照搬的误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19](PP161~162)不是在唯我主义的封闭体系里盲目塑造,相反是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心态,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最后,拒绝唯我独尊、强买强卖的普世论调。西方国家那种企图将现代化简单理解为起源于西方的现代性向世界平移扩散的过程的单一思维必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相较于黑格尔、韦伯、孔德等理论家几个世纪以来极力推崇“西方中心论”,强调西方文明自身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即在于强调,我们不强迫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而是敞开大门、客观介绍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三、创新与引领: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多维价值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有多重价值意蕴,其时代意义是回答了为何推进及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之问,理论意义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飞跃性发展,实践意义是指明了当前及今后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世界意义是贡献了第三世界国家对现代化道路探索的中国智慧。

(一)时代意义:回答了为何推进及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之问

当今世界正进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及各种安全风险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从内部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虽取得重大进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共同富裕战略目标仍未实现,快速老龄化导致社会养老难度增大,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从外部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外部挑战风险日益严峻和复杂。例如,国际大国竞争博弈的态势日益激烈,美国对中国的打压遏制愈加频繁,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潜在风险更加复杂,台海局势仍然充斥着对抗和博弈等。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回应时代发展呼唤,顺应国际形势潮流,针对中国式现代化往哪里去、如何更好推进,从战略高度对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问题进行系统阐释,论证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制定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和战略安排,使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目标性与过程性相统一、科学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特征得以充分彰显。面对新的伟大征程,正是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彻底廓清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一些模糊认识,科学回答了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更好地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不断探索取得成功的时代之问,并通过鲜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引领时代潮流,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不断打开新局面。

(二)理论意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飞跃性发展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新飞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设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和实践路径,为推动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升华了马克思“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现代化思想;二是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设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从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等文明结构维度全面客观地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独特优势,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四是在继承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思想的基础上,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和前进方向,使中国式现代化朝着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的方向扎实推进。[6](P23)此外,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中国属性,主张构建一套中国自主的理论体系,全面整体地解释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命题形成的原创性理论观点更是摆脱了对于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学徒状态”,有力推动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

(三)实践意义:指明了当前及今后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前无古人经验,因而离不开科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思想结晶,同时也为未来接续深入发展和大力推进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挑战作出了科学研判,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谋篇布局、把舵定向。在价值导向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使其共享现代化成果,深刻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明确了价值导向。在领导力量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不仅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发展,而且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定向和本质属性,明确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指引。在战略部署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继承和发展“两步走”战略、“三步走”战略、“新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十五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系统谋划了“怎么走”的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制定了更加完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战略目标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式现代化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去认识、把握和推进,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指向及其在民族复兴语境中的逻辑定位,统筹规划了“向何处”的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四)世界意义:贡献了第三世界国家对现代化道路探索的中国智慧

在现代化研究上,西方国家总是不遗余力地粉饰美化西方现代化理论,不仅保持着热衷宣扬“普世论调”的理论冲动,而且在实践中大肆向其他国家推销自己的现代化模式,导致一些国家治理失效、社会动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洞悉和系统考察世界现代化发展规律,认为“西方中心论”存在明显的理论误区,不能将其简单运用到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理论解释上。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规律,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精神实质和制度表现形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优越性,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内核、精华之处和独特魅力,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自我主张,从而打破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垄断地位。不仅如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奋斗目标,并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在不断探索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显著力量和独特优势,对第三世界国家探索现代化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并不等于中国要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中国模式,而是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例宣告“西方中心论”的彻底失败,表明没有定于一尊和“普世”性质的现代化“模板”与“套路”供非西方国家“移植”或“照搬”,进而激励发展中国家汲取智慧、参考方案、独立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式总书记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