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契合到引领: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和路径*

2024-05-10 15:44黄敬荣
实事求是 2024年1期
关键词:建党中国式中国共产党

黄敬荣 蒙 慧

(1福建古田干部学院 福建 龙岩 364201;2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1]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离不开精神的引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力量。目前学界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密切关系。有的学者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分析,认为伟大建党精神能凝聚全社会广泛力量,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有的学者从精神价值层面分析,认为伟大建党精神集中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追求的价值目标;[3]有的学者从战略眼光分析,认为伟大建党精神能滋养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与战略思维,[4]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式现代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思想和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巨变。然而,目前学界就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间到底存在何种联系、如何联系的探究较少,这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内在关联需进一步厘清。为此,本文重点探究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关系,厘清两者之间的契合性,这既有利于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又有利于以伟大建党精神更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一、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契合逻辑

(一)历史逻辑:时代大变局是共同的时空场域

近代中国面临着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近代中国该“何去何从”“路在何方”成为当时面临的时代课题。近代中国各阶级都在探寻救国救民、救亡图存的道路,开始了在时代大变局下气壮山河的“寻路”征程。这样的“时代之变”成为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蕴含着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

而中国式现代化就其本质而言是道路探索问题。近代中国卷入到西方主导的现代化体系中,近代中国人开始对工业化、近代化有了初步认识,并不断追求和探索实现现代化之路。但各种救国方案和救国道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也意味着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救国道路行不通,近代中国注定不能亦步亦趋跟在他国后面,必须基于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独特的历史命运和面临的时代课题决定着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独特性和艰巨性。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5](P669)放到近代中国时空背景下考察,“路在何方”的道路探索问题是当时面临的时代课题,也是理解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逻辑起点。从历史逻辑看,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与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探索都离不开对时代大变局下道路探索的认识和考察,两者在历史逻辑上相契合。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是共同的理论基础

苦难深重的近代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中国人民实现救亡图存。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放眼世界寻求新的理论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经历一次次失败后,最终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近代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也孕育出伟大建党精神。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其科学性和真理性赋予伟大建党精神以“源头活水”。同时,中国共产党先驱们根植中华大地的沃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自强不息”“民为邦本”“家国一体”等思想精髓,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中丰富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中形成的,诞生于西方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亲历着西方的现代化历程,“现代化的工业”“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生产关系”“现代化大工业城市”等表达着他们对现代化的认识,并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的深刻反思,提出以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为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6](P68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深刻影响着早期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的现代化思想,如陈独秀基于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认识,认为中国应急需发展工业,也应扬长避短,必须使重要的工业都是社会的不是私人的。[7](P151)

从理论逻辑看,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影响深刻,也影响着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对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为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探索镌刻了思想印记。

(三)实践逻辑:党的不懈奋斗是共同的实践之源

伟大建党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的建党实践中形成的。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为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压迫,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不惧白色恐怖,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开始建党活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信仰追求、初心使命、政治品格和斗争精神,这些都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特质。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不断丰富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并形成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受到强烈冲击的近代中国人对工业化、近代化等现代化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当时的“体用之争”展现了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探讨,洋务运动学习和效法西方则是追求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在话语表达上,20世纪30年代前流行的“新化”(梁启超为代表)和“欧化”(陈独秀为代表)概念,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陈独秀发动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体现对文化现代化的追求。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如陈独秀、李达、蔡和森等对工业化、近代化、现代化等有了较深认识,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开启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现代化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要对旧的社会进行改造才能实现现代化,党的一大党纲明确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8](P60)中国共产党以改造旧社会为己任,为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创造条件,并不懈推进现代化,成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可见,从历史逻辑看,近代中国面临的时代大变局是理解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契合性的时空场域;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契合性的理论基础;从实践逻辑看,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都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实践之中。因此,在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上,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都具有逻辑契合性,并且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探索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并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懈探索,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二、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作用

(一)精神原点:“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具生命活力

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原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人运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形成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些精神成为推进中国伟大社会变革、伟大道路探索的不竭精神动力,并在此过程中成功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主客观相统一,也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具生命活力。

1.伟大建党精神让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科学性。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内涵,体现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信念的坚定性。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看待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生产力发展,与此同时,西方国家通过血腥的殖民掠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其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逻辑,带来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深化对政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实现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深刻认识到我们追求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同时,不能走西方以战争、殖民、掠夺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这些都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具科学性。

2.伟大建党精神让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做到“两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让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性。从实践看,中国式现代化打破所谓“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走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独特现代化道路。具体而言,我们走的是不同于西方“串联式”的现代化道路,而是“并联式”的现代化道路;走的不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在现代化过程中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打破西方“国强必霸”的逻辑。同时,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领导力量,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实现“知”与“行”的主客观统一。可见,中国共产党有别于西方政党,具有独特的政治品格,在推进现代化中能够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强大的领导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9](P15)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己任,大力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坚持主客观相统一,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原点和密码,使中国式现代化除具有他国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独特性、科学性。

(二)精神动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精神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内涵体现中国共产党奋勇向前的昂扬姿态和敢于斗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创建中国共产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品质和奋勇向前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人都以积极昂扬的状态推进现代化事业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

1.伟大建党精神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奋勇向前的精神状态。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民族大义,舍生忘死、舍生取义、英勇斗争,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奋进精神推进伟大事业,最终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创造根本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掀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涌现许多生产英雄、建设英雄、发展英雄,形成“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伟大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为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在伟大觉醒、伟大创造中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更加主动的精神、更加昂扬的状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2.伟大建党精神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斗争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不怕牺牲”蕴含着“敢不敢”进行斗争,“英勇斗争”蕴含着“能不能”斗争、“如何”斗争。面对外部挑战和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坚持“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敢于举旗亮剑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体现的是敢于斗争;同时以高超的斗争智慧善于斗争,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有效应对和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对于国内的矛盾、问题,中国共产党敢于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的精神进行斗争,勇于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也善于在斗争中求团结、求进步,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三)价值旨归:“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既是党性又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在价值论层面,“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内涵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将中国式现代化既作为党的事业,也作为人民的事业,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

1.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坚强的领导力量。“对党忠诚”的内涵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历史伟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充分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保证;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在推进中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如果没有坚强的领导力量,最终是无法成功实现的。

2.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立、因人民而兴,始终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同样如此,“不负人民”的内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人民立场和价值目标,充分体现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落脚点,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更加突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等独特内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既锻造了中国共产党本身,又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既成功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自身又成为全体人民、社会主义事业最可靠的主心骨,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四)实践向度:“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为自觉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从实践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内涵深刻体现中国共产党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的统一,既认识到要永葆初心,又认识到要勇担使命,自觉担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在初心使命的统一中赋予中国共产党行动自觉。中国共产党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源自何处?重要的是源自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自觉。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为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创造根本条件,并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开放,带领中华民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见,践行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动力。同时,中国共产党在践行初心中彰显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和自觉,在担当使命中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主动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在初心使命的统一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就我们面对的形势和国情而言,我国要实现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4亿规模的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此规模超过现有西方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我国还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艰巨性、复杂性可想而知。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任务的艰巨,勇于担当使命,肩负起历史重任,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时,中国共产党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续奋斗中,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光明前景。

可见,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主客观统一、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统一等特点,伟大建党精神四个维度的内容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同时,伟大建党精神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其引领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三、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路

(一)以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科学世界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引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前提是因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演进的规律,并且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新的征程要以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科学世界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引。

1.以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唯物史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内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蕴含着坚守理想与推进事业发展的主客观统一。要坚定理论自信,自觉运用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唯物史观指导实践,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要深化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在实践中深刻回答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大时代课题;要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独特的世界观、文明观、价值观、生态观等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为世界其他国家走现代化道路提供新选择。

2.以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实践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历程既是不懈奋斗史,也是理论创新史,更是理论和实践相互统一的实践探索史。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理论,在伟大实践中形成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以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在新征程,面对现代化事业发展中的难题、挑战,要坚持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实践观,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实事求是中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光明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从不断发展的实际出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践行好初心使命。

3.以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人民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不负人民”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初心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也将人民观贯穿于整个过程中,既依靠全体人民推进,又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而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的特质和显著优势。新征程要将伟大建党精神中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激发人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以伟大建党精神锤炼的政治品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优势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也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中、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道路中,进一步锤炼了政治品格。新的征程仍要发扬好这些政治品格,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优势。

1.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牢记初心使命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向度,也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伟大事业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新的征程,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其伟大意义、光明前景,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将党的领导优势更好转化为行动效能。从领导力量看,“对党忠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征程,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时,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和运用好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胸怀“两个大局”,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把握好机遇,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3.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自我革命、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也以伟大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新的“赶考”路上,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勇于自我革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打破利益藩篱,扫除改革道路上的障碍,更好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进一步正风肃纪,始终牢记“三个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

(三)以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精神状态为中国式现代化赢得历史主动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开拓进取的追求和精神状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探索这条道路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开拓进取、不断奋进的精神状态,并在锐意进取中成功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征程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精神状态,为中国式现代化赢得历史主动。

1.以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奋进状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精神状态看,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中取得革命成功,在自力更生和锐意进取中推进建设和改革事业,既丰富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又在此过程中成功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顽强意志克服一个个困难,成功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在新的征程,仍需保持昂扬斗志、顽强意志,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提供具有“源头活水”的精神力量,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2.以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担当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建党精神“担当使命”的内涵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现代化事业中勇于担当、奋发作为,以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新的征程,要以担当精神积极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敢闯敢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探索出新路子,在解决发展问题中出实招,在深化改革上求突破,在激发内生动力上勇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担负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同时,以担当精神开拓现代化新道路,不能走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老路,而是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努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找到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避免西方现代化发展中以资本为中心的逻辑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拉大、道德堕落等问题。最终以中国智慧、中国担当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走现代化道路提供中国方案和全新选择。

3.以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斗争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然会遇到许多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新态势,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西方国家随时可能加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遏制和打压。因此,必须发扬斗争精神,认清斗争形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与各种反和平、反进步的势力作斗争,维护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稳定发展的核心利益。还要增强斗争本领,做到原则问题寸步不让,策略问题灵活机动。最终在斗争中求团结,积极团结和争取各种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谋求合作共赢,让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与世界发展相得益彰,在与世界共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又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结语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伟大精神和开创的伟大道路,在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上都具有契合性。从内在联系看,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维度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内涵。从实践路径看,在新的“赶考”路上要继续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正如马克思指出:“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P9)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理论,伟大建党精神也不是书斋里的精神,这些科学的理论和精神被人民群众接受和掌握,是能够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要以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精神状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伟大建党精神锤炼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更好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最终在契合中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建党中国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