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心闩”

2024-05-10 08:15陈思炳
检察风云 2024年8期
关键词:门闩靓女方丈

陈思炳

一位游山的靓女沉醉于美景而忘返,待山中寺庙暮鼓响起时,才想起该下山了,但天色已黑,看不清下山的路,只好投宿寺庙。

寺中方丈把靓女带入一间客房,说:“施主在此安歇。”靓女环顾客房后羞答答地问:“这门怎没有门闩呀?”方丈双手合十,答道:“阿弥陀佛。没有门闩有‘心闩,‘心闩也是闩啊。”

“心闩”,意味深长,发人深省。方丈所说的“心闩”,就是指“挡住诱惑和邪恶的闩”。世界上的门闩千万种,再高级的门闩,也是闩得住君子,闩不住小人;闩得了外贼,闩不了心贼;闩得了别人,闩不住自己。只有“心闩”,才是“双保险”——既能闩住内在的邪念,也能闩住外来的妖魔。

“心闩”,虽然眼看不见,手摸不着,但心能感受得到。“心闩”是人生避灾的防火墙,是挡住风沙的防护林,是确保安全的警戒线,是抵御“糖弹”的防弹衣。“心闩”,人人都可以有,但不是人人都会用。

人生在世,大千世界,红尘滚滚,诱惑多多。从古至今,面对仰慕的名、珍贵的物、丰厚的利、迷人的色,能守牢“心闩”,不为所动,才是真君子、高洁士。

古有杨震畏“四知”而拒纳贿金,冯志圻爱收藏而不看贡帖,曹鼐面美色而稳住心神,公仪休嗜鱼而不收送鱼。

还有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两只口袋”的故事:1938年,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一所育才学校,他不要政府的经费,组织全校师生四处募捐。一次他到很远的地方去募捐,特意穿着缝有两只大口袋的上衣(一只装公款,一只装私款),收获颇丰。等到天色已暮,要购车票回校时,他一摸私款口袋,竟已不剩分文。此时他饥肠辘辘,体力不支,而车站离古圣寺尚有十几里之遥。虽然那只装着公款的口袋鼓鼓囊囊,但他一分不肯动用,硬是拖着疲乏的身体走着崎岖山路,回到了古圣寺。陶行知先生正是把紧了“心闩”,才没将手伸进那装有公款的口袋,也彰显了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操。

还有那些共产党人:方志敏经手百万元党费,自己不取一文;杨善洲植下萬亩林海,自己不伐一木;汪洋湖担任水利厅长,自己不收一鱼,为今人楷模。

反观那些在人生之路上身败名裂的贪官,无一不是没把紧“心闩”,让贪欲之魔攻心,从而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心闩”是什么?是信仰的坚定,信念的执着,规矩的约束,社会的监督,法律的惩治,人格的修炼。有了这道“闩”,才能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了这道“闩”,才能不贪于财,不眩于色,不恋于权;有了这道“闩”,才能谨小慎微,不逾雷池,善始善终。

“心闩”是对自己的品格、素质、才能、意志的考验。牢靠的“心闩”需要修炼,要多读先哲圣贤经典以修志,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以修身,要“日能三省吾身”以修心。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更要熔铸灵魂,规范言行,以科学理论和系列讲话来修炼党性,慎微、慎独、慎初、慎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守牢这样的“心闩”,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抗得住诱惑,守得住防线。

图:付业兴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欢
门闩靓女方丈
“门”字歌
门闩察人
“你已经做了”
“你已经做了”
农村文娱活动活跃
燃并暖
一招制敌
还完债再走
相亲
款爷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