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宽容

2024-05-10 08:15肖赣贞
检察风云 2024年8期
关键词:莫里卢梭心理学家

肖赣贞

说说容易行动难

订婚大喜那天,22岁的卢梭满心欢喜,不料未婚妻艾丽尔却牵起另一位年轻小伙儿的手对他说:“对不起,我觉得我们在一起不会幸福。”面对亲戚朋友诧异的目光,原本沉浸在幸福中的卢梭愣在原地不知所措。这件事很快传遍全镇,他决定逃离这个让自己备受羞辱的地方。30年后,卢梭成为了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著作《忏悔录》《社会契约论》《爱弥儿》也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

在卢梭风光返乡的第二天,有位老朋友来探望他,问他是否还记得艾丽尔。卢梭笑着说,当然记得,她差一点儿成了我的新娘。对方告诉他,艾丽尔这些年贫困潦倒,靠着亲戚们的救济艰难度日。卢梭听后十分难过,掏出一些钱请这位朋友转交给她,并嘱咐不要告诉艾丽尔是他给的,以免她错以为是羞辱而拒绝。朋友不解地问:“当初艾丽尔让你丢尽了脸,你真的没有丝毫怨恨吗?”

卢梭答道:“如果有,那也是30年以前的事儿了。倘若我这些年一直对她怀有怨恨,那我岂不是在怨恨中生活了30年?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愉悦还是痛苦,都可以给人以力量,但如果让仇恨的种子在内心生根发芽,吞噬掉的反而是自己的快乐。一个不肯宽容、总是执着于仇恨的人,其实是在用他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有人说宽容与谦恭是最有力的智慧。原谅他人,是善待自己的最好方法,因为只有释放了自己,才能获得自由与幸福。

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在《相约星期二》一书中,讲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坦言,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是一直没有原谅一位老友。虽然那位老友曾多次主动要求和解,但莫里都没有接受。直到老友猝然离世,莫里再也没有机会宽恕他,只能抱憾终身。

心理学家泰勒解释说,当我们宽恕他人的时候,情绪上的“结”会随之打开,并会将情绪系统中的“垃圾”悉数清理干净。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才会开始自由地流动。如果我们选择不宽恕,这个“结”就没有被打开,情绪一旦不能自由流动,对我们的身心都会带来潜在损伤。

芬兰心理学家对3500多个芬兰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列举了很多不同行为与观点,由被调查对象用5分制表示自己的态度,其中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5分代表“完全同意”。参与者们对所有问题平均打分,越接近1代表越不宽容;越接近5代表越宽容。根据调查,平均打分在2.1~2.2之间的人略微不宽容。

传统观点认为,高学历、高收入者会更宽容。但心理学家在调查中发现,这种看法并不客观。一个人是否宽容,与他的学历、收入、理性思维、认知潜力都无关,高学历、高收入者也可能行事偏激。如果某人容易接受新观点,不固执己见,也不容易分心,很可能就是一个宽容的人。

宽恕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资本,一种优势力量,一种亲社会的利他行为,也是个体的一种重要人格,能够让我们转化过去的负面体验,恢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心理学家建议,仅仅提高教育水平,不足以增加社会宽容,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培育思维的灵活性、减少偏执、增强做事的专注力。

认知偏差是关键

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办事受阻或遭受失败,通常会责怪当下的環境;而当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我们则习惯于将原因归咎于个人。例如,当医生告诉我们胆固醇水平升高时,我们一般会怪罪于那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遗传或环境。但如果发生在了别人身上,我们通常会将其归因于饮食不良和缺乏锻炼。换句话说,当它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无法控制;但当它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时,那都是他们的错。

假设你正准备参加一项大型测试。你没有观察到自己在考试前的学习行为(或缺乏学习行为),而是关注到了影响你考试成绩的情境变量:教室里的空气又热又闷,使用的铅笔总是在断,旁边的同学一直在发出噪声……当你拿回考得很差的试卷后,会把糟糕的表现归咎于外界干扰,而不承认自己的学习习惯有多糟糕。当听闻另一位朋友的成绩也很差时,你马上想到他经常逃课,做作业时也马马虎虎。

这在心理学中叫作“行为者-观察者偏差”,指的是将自己的行为归于外部原因,而将他人的行为归于内部原因的倾向。这是一种归因偏差,在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行动者-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当人们处于情境之中,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行为。而当他们成为观察者后,则很容易观察到其他人的表现。因此,人们在归因自己的行为时,更倾向于考虑情境因素,而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更注重内在特征。

但是一个人的行为,一定是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决定的。在还没摸清情况时,我们苛责别人的内在品质,总能找到千百个理由;而到了原谅自己的时候,总能找到千百个借口。由此可见,“宽于律己,严以待人”是人的共性。当我们遭遇失败时,多反思一下个人因素,适当做出调整。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可能就会有好结果。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予以更多的理解与宽容,一方面能带给别人温暖,另一方面也能让自己更受欢迎。

研究表明,尽管“宽于律己”是一种认知偏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们的心理健康。研究显示,自我宽恕能够帮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另有研究表明,总体宽恕水平与抑郁、愤怒、焦虑水平呈中度负相关, 而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无论是宽恕自我还是宽恕别人,都会让我们更加愉悦与幸福。

过度包容成纵容

心理学家在一项研究中招募了135名学生,他们在过去6个月中都遭受过欺凌。研究人员先让这些学生回忆最近遭受的一次欺凌,并询问了他们的感受。随后把他们分成三组,分别让他们在脑海中想象被欺凌的3种处理方式:原谅、逃避、复仇。其中原谅组的学生需要想象原谅了欺凌者,并与他们共情;逃避组的学生设想去了一个开心的地方,远离欺凌;复仇组的人则可以幻想任何他们想要报仇的形式。

与此同时,心理学家测量这些学生的皮肤电极活动,结束后再次询问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结果发现,原谅组的学生感受到的压力最大,使自己冷静下来的速度比另外两组要慢得多。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事件都值得宽容。宽恕有时候不但不能成为安慰剂,反而会增加痛苦和无力感。

很多时候,不原谅会使得“原谅”二字更有意义。心理学家詹尼斯·斯普林皆也曾指出:“原谅不肯道歉的犯错者无法修复你的内心,犯错者只有通过身体力行赢得宽恕,才能换取内心的平静。”

心理学家查尔斯·克莱因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过“转变时刻”的观点,认为当一个人由生气、不解,再转变为释怀的时刻,他才能够真正选择原谅。如果到最后,还是觉得原谅不会让自己更好过,并不准备原谅,那就大方地承认这个事实。宽容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选择。

无限度去包容一个人,只会令自己变得卑微,还会使对方渐渐迷失自我,愈加轻狂。当包容变作对方毫无愧疚的理由时,这种包容就失去了意义,不仅如此,甚至还会酿成许多悲剧,让轻狂者更轻狂,让卑微者更卑微。

有时候,宽容过了度就成了纵容。我们要把握好宽容的“度”:对待他人时,明确自己的底线,不轻易妥协,并尊重他人的感受;面对不公时,要敢于站出来维护正义。我们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人正向的引导与鼓励,帮助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投稿邮箱:vermouthfang@163.com

猜你喜欢
莫里卢梭心理学家
莫里永学生宿舍
——贯穿建筑的连续上升走廊
谁更难过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人生什么最重要
《莫里》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大蛇莫里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