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之归纳论证

2024-05-11 09:39史晓婷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4年15期
关键词:入世理性

史晓婷

美文引路

说经典

梁 衡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

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但经典的语言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就是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它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经意间成了经典。当然,经典也有呕心沥血、积久而成的。像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画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还是苦修所得,总之,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它如铜镜愈磨愈亮。要是一只纸糊灯笼呢?用三五次就破了。

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原因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绝后的效果;三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

文化的发展总是一层一层积累而成的。在这个积累过程中要有个性,能占一席之地必得有新的创造。比如教师一遍一遍讲数理化常识,如果他只教书而不从事科研,一生也不会成为数学或物理科学方面的经典。因为只有像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像伽利略发现了重力加速度,像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才算是科学发展史上的经典;马克思创造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毛泽东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论、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这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经典。它是创新,不是先前理论的重复。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的欧、颜、柳、赵,王羲之的行书、宋徽宗的瘦金书都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过,实现了“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它们是永远的参照点。

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不能复制它。

后人时时地想起、品味、研究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借鉴它,以便去创造自己新的经典。就像爱因斯坦超越牛顿,爱因斯坦和牛顿都不失为经典。齐白石谈到别人学他的画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因为每一个经典都有它那个时代、环境及创造者的个性烙印。哲学家讲,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比如我们现在写古诗词,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李白、李商隐、李清照的神韵。时势异也,条件不再。你只能创造你自己的高峰,唯其这种“绝后”性,才使它高标青史,成为永远的经典。

我们对经典的重复不只是表面的阅读,更是一次新的挖掘。

经典之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凡经典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观点、立场、方法、思想、哲理的内涵,唯理性才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只有理性的东西才经得起一遍一遍地挖掘、印证,而它又总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的能量。如天然放射性铀矿一样,有释放不完的能量。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说:“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邓小平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都是永远的经典,早超出了当时的具体所指而有了哲理的永恒。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小提琴曲《梁祝》中爱的旋律,还有毕加索油画中的哲理、张旭狂草中的张力,也都远远超出自身的艺术价值而有了生命的启示。

总之,经典之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丰富的内涵,每一次重复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像一块糖,因为有甜味人才会去嚼。同样,一篇文章、一幅画或一个理论,能经得起人反复咀嚼而味终不淡,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风一吹雨一打就碎;而一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

(选自《梁衡杂文集》,有删改)

◆技法提炼

选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在论证过程中,多处运用归纳论证,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一般,使得论证深刻有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引人入胜。这篇文章的可借鉴之处有:

1.找共性,善总结。选文在论证“经典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时,从范仲淹、司马迁、邓小平、达·芬奇、《梁祝》、毕加索、张旭这些不同事例间寻得共性——“凡经典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逻辑严密,论证清晰。

2.选典例,要多元。选文在论证“经典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时,从科学发展史、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国文学艺术史三个维度展开,每一个维度都援引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典例,牛顿、伽利略、马克思、毛泽东、唐诗、宋词……选材广泛,涵盖古今中外,论点和论据之间形成了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的结论水到渠成,让读者产生一种“难以抗拒”的认同感。

学子佳作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刘家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来描述诗词写作的境界,也表达了他关于人生的思索与体会。入乎其内,即入世;出乎其外,即出世。斯以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应以出世之心,观当世之变,做入世之事。

“入世”和“出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理念。前者,为踌躇壮志,怀江山社稷;后者,为心中所念,守一方清净。

做入世之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古代许多读书人的宏伟志向,并且一生践行之。近代以来,青年立志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匹夫”成就了今天之中国。放眼当今,张桂梅诲人不倦,拖着病体,将一个个梦想送出了大山。“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该树立“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志,以自信筑梦,化信念为船,迎浪而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怀出世之心,以超然物外的格局和境界,观当世之变,振作精神再出发。古有修身如刘梦得于陋室中,调素琴,阅金经;闲适如靖节先生采菊东篱,怡然自得;旷达如苏东坡,回首向来萧瑟處,也无风雨也无晴。他们是全然出世了吗?并非如此。试问满腹经纶、正值壮年、满腔热血的他们又岂会甘愿拘于方寸之地?四方天空,困住的不是他们的热血,而是他们的愤愤不平。今有苏炳添饱受伤病困扰,且又多次比赛失利,退出2023赛季,但他并不是放弃,而是以出世重整旗鼓、闭关训练,终于在2024年全国田径大奖赛复出,冲刺巴黎奥运会。我们要以“出世”姿态从容生活,给心灵以慰藉,任世事浮沉,仍坚守本心;同时,以“出世”审视自身,也为再次“入世”蓄力。

怀出世之心,于浮躁的世界中,静下心独处,明白心之所向;做入世之事,于时代浪潮中,以奋进之姿,成国家栋梁。

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要以出世之心,观当世之变,做入世之事,放飞青春梦想,书写时代华章。

【陕西西安交大韩城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入世理性
梁启超与他的时代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持守——《诗词五首》整合教学设计
奇酿出汉塞,银樽入世巅——银色高地酒庄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中国入世“日落条款”法律效果的“善意”解释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