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麦玉米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2024-05-18 09:11陈希彦
河北农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养分高产作物

□文/陈希彦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麦和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因此,研究小麦玉米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人民需求、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麦玉米双高产的基础条件

(一)土壤肥沃

土壤是小麦和玉米生长的基础,肥沃的土壤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因此,在选择种植地块时,应优先考虑土壤肥力较高、土层深厚的地块。同时,良好的土壤结构也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发育,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为了保持土壤的肥沃,需要进行合理的轮作和耕作,避免土壤的过度使用和破坏。

(二)光热水资源丰富

充足的光照、水分和热量是小麦玉米生长的必要条件。在生长季节内,应保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供应,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同时,适宜的温度也是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和方式,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1]。

二、小麦玉米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一)品种选择

在小麦玉米双高产的栽培中,选择适宜的品种,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条件和资源,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首先,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生态条件进行选择。小麦和玉米的品种繁多,不同的品种有其特定的适应区域。因此,应选择在当地经过试验和示范,表现优良的品种[2]。例如,邢台以师栾02-1、藁优2018 等小麦种为主,玉米则以沃玉3 号、沃玉964、万糯2000、沧玉76等品种为主;东明县则以山农17号、汶农14号、济麦22 等小麦种为主,玉米则以蠡玉35、浚单20 和郑单958 为主。其次,还应注意品种的搭配与轮换。单一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容易引发病虫害的暴发,影响产量和品质。通过合理的品种搭配和轮换,可以降低病虫害的风险,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益。最后,应选择经过审定的品种。通过审定的小麦和玉米品种在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已经经过了严格的评估和检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例如济麦5198、山农27、鲁星1603、鲁单503。

(二)栽培模式

合理的栽培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通风透光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常见的栽培模式有宽窄行种植、间作套种等。宽窄行种植是指在种植时将行距设置为宽行和窄行相间,这样可以增加田间的通风和透光性,有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宽窄行种植还可以方便机械作业,提高种植效率。间作套种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作物在同一地块上种植,利用它们生长周期的差异,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资源。此外,应注意合理密植。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保证作物获得充足的养分、水分和光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三)浇水管理

水分是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分供应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在播种前应浇足底水,以保证土壤湿润,为种子的顺利发芽提供充足的水分,底水不足会导致出苗不齐、生长不良等问题,影响作物的产量。在生长期间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及时浇水。小麦和玉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浇水。在干旱季节,应增加浇水的频率和水量,以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3]。此外,在苗期,应保证水分供应,促进根系发育;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应增加浇水量,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高峰需求;在灌浆期,应注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以提高粒重。

(四)施肥

施肥是小麦玉米双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于补充土壤养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施肥能够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质。在施肥过程中,应注重基肥的施用。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有机肥能够提供全面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透气性。化肥则可以补充土壤中的主要养分,满足作物全生育期的养分需求。在施用基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需求,控制适当的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对土壤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还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实际情况进行追肥。追肥的目的是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在追肥时,应根据作物生长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4]。

(五)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会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常见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轮作、深耕、施肥等措施,改善土壤条件,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化学防治是在必要时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应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作物造成危害。通常情况下,除杂草时,建议喷施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或20%氯氟比氧乙酸450毫升/公顷+56%二甲四氯钠450 克/公顷。病虫害防治建议喷洒20%吡虫啉300~450 毫升/公顷加百施利1500 毫升对水300 千克,交替喷施12.5%烯唑醇乳油1500 倍液和20%三唑酮乳油1500 倍液。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麦玉米双高产的栽培过程中,通过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栽培模式、浇水管理和施肥管理等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麦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将更加成熟和高效,从而能够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便于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养分高产作物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养分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