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相知·相守

2024-05-19 07:49候玉滢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手册整本书课题

我叫候玉滢,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名字中的“玉”字包含了父母对我的期待。2019年,我有幸加入“嵌入式阅读”课程的研究项目,同我的学生开始了一场琢玉之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从古至今,凡是有大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都必定经过三种境界。我虽未有大学问,也只是教育岗位上的平凡工作者,但回首四年参与课程研究的点滴,看似光阴无痕,也让我从此境之中寻觅到为师者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一、启航,在潜学中锤炼锻造

2019年,在广州市海珠区教研员罗夕花老师的引领下,我加入了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教育科研项目“基于统编教材的嵌入式课外阅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我的课题研究之旅自此踏上征程。

锤炼教学基本功是课题研究的首门必修课。在年级导师的引领下,我开始了专业成长的第一年。在一轮又一轮的研训中,我终于明白,一节好课的背后是精打细磨,是厚积薄发。年级研训小组在对《夜间飞行的秘密》集体备课时,为了突破提问策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融合难题,大家苦思冥想,可始终没有解决。但我不甘心,在一遍遍的尝试中,终于找到了解決路径。一次全新的尝试让我兴奋难眠,原来,这寻找、探索的过程,竟是这般有滋有味。一日日的研训,记录着我从含苞待放到盛开绽放;一页页的笔记,诉说着我从讲坛磨砺到蜕变成长。

这一年里,课题研究团队还开展了以“朗读能力”“讲故事能力”“阅读能力”等为核心的一系列培训,让我逐步明白: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是充满气度与温度的;语文教师的朗读,应是充满真情和吸引力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在一次次历练中,我的课堂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去年夏天有幸在杭州参与培训时执教了一节萧红的作品《跟祖父学诗》。课后,有老师这样点评:“听候老师范读前,我的耳朵被窗外知了的叫声塞得满满的,当候老师清脆的声音流淌出来时,我被她的声音牢牢地吸引,我想台上的学生应该和我一样,陶醉在这情意满满、童心满满的朗读中,那感觉,像盛夏被暴晒后突然飘来一股清凉的风,真畅快啊!”这幸福的鼓励,源于一年来专业研训的语言锤炼,它如春雨润泽,助我拔节成长。

二、入境,在浸润中深度阅读

回想幼时阅读经历,读书是很奢侈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两本童书,伴我度过了童年快乐的时光。这种阅读的幸福和欢畅之感再次扑面而来,是在2020年。这一年,我和团队的老师们开启共读的日子。

这一年,我们一起走进了卡尔金斯的《阅读教学新视野丛书》,这套书带给我无限的灵感。几年来,我在班级阅读实践中的很多举措都来源于此。在继续阅读《说来听听》和《书语者》的过程中,我进一步明晰了实践的方向: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等问题,都让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有了良好的阅读基础,我开始围绕课题研究,展开整本书阅读教学。《书册阅读教学现场》《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小学读整本书教学实施方略》等一本本当时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夯实了我日后研究的基础。就这样,四年里,我同团队老师共读了近50本理论专著。

线上小打卡的阅读圈就是我们团队共读的一方天地。在四年的阅读历程中,打卡圈累计76个阅读主题、1124篇日记、6.8万的浏览量。在这个阅读空间,有导师的专业领读,有主播的倾情朗读,还有共读伙伴的交流品读。我们组成了阅读掌门人、阅读点灯人、阅读推广新力军等强大的阅读阵营。每日,伴随着导师的导读,我开启了新一天的阅读之旅。一间房,一盏茶,一本书,文字拂去了一日工作的疲惫。回望这段阅读历程,打卡圈记录我的阅读点滴,打卡日记满载我的阅读收获,就这样有书为伴,充实幸福。

一路书香,一生阳光。这段美好的阅读旅程,让我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获益良多,开展了一系列班级阅读活动,如建立班级图书馆、班级选书投票、制作小小书、共叙亲子日记、班级科技论坛、阅读分享汇等。我带领学生畅游于茫茫书海,用心触摸生命的五彩多姿,用爱滋养心灵的丰厚充溢。同时,学生的阅读力量也点燃了我阅读的热情,给予我坚持引领学生阅读的信念。正如罗老师勉励的话语:“让读书融入生活,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让读书成为一件我们用一生来做的大事。”

在浸润中的阅读,让我在阅读中沐浴阳光,叶茂枝繁。它感动着我,陶冶着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让我不断将所思所想静下来,慢下来,沉下来。

三、更新,在实践中共情思考

2021年,基于统编本教材快乐读书吧,聚焦课外阅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我们的研究团队在探索之路上开启新的篇章。基于之前专业研训和理论学习的基础,在导师们的引领下,我与团队老师齐力深耕,深入研究。

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是设计课程基本结构,包含教师指导方案和成长手册的设计。作为课题研究五年级构建组的一员,我和团队老师借助已有的研究基础,深入研读教材和文本,精益求精设计课程内容。整个暑假里,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不断交流和碰撞,最终在9月开学前完成了各年级课程设计方案的初稿,各个年级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一本本阅读作品,在我们的手中由薄到厚。在反复研讨中,我们设计了五年级上册教师指导方案中四个课型的教学内容,相应的成长手册也初见雏形,并根据作品的目录和内容进行切分,设计了相匹配的练习。虽然如今的课程历经无数次修改,再难寻觅当时这些研究成果的踪迹,但这一段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的构建过程,让我始终铭记于心。正是在反复打磨阅读课型的过程中,我逐步建立了课外阅读课程观的意识,也正是在反复修改成长手册的过程中,我由起初的步履维艰到如今的信手拈来,一步步掌握了学习单、游戏化活动的设计方法和门径。

9月开学后,课题研究由构建阶段进入了实施阶段。在构建组和实施组的对话会议之后,我和同组六年级的老师一起参与了六年级上册《童年》的课外阅读课程的实施过程。通过切身的教学实践研究后我才意识到,从课程的构建到实施,其间的距离不只是一步之遥。摆在眼前的新问题是:我们的设计过于理想,实施的过程难以落地;成长手册的设计和课程课型的关联程度不够紧密,难以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时间,课程实施的一系列的问题让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原本觉得走过了艰难的设计阶段,却没想到这双设计方案的新鞋,并不合学生的脚。

正在我和团队伙伴沮丧之时,我的学生带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我发現,课余的时间,学生们会凑在一起交流《童年》作品的情节,还会因为彼此的意见不同发生争论。思维的碰撞,火花的交织,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并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还在不断讨论中产生对作品的新认识。这让我明白,虽然课型的设计并不理想,但是对于激发学生持续阅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这样的阅读状态让我和研究团队的老师们重拾信心。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因应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调整了课程设计,也逐步清晰了实践的方向: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建设要遵循儿童视角,以儿童的眼光、儿童的品味倾听儿童的内心真实感受,支持儿童参与一场真实的阅读探索旅程。于是,在反复的设计修改和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研究团队终于完成了整个课程的第二轮设计。每一个年级的课程都有可圈可点的设计亮点:从图书馆到手工书的制作(一年级)、巧用阅读贴纸玩读书游戏(二年级)、巧绘情节地图(三年级)、跨界赏神话(四年级)、民间故事大观园(五年级)、微课剧场(六年级)。从参与构建到实施,再到修改的一系列过程,让我这个课题研究的小白终于有了引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底气。

四、沉淀,在攻坚中反思生长

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整本书阅读的地位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如何以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开发和完善整本书阅读课程,如何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凸显学习任务群的特点,这些都成为我们课题研究面临的新挑战。通过纵向梳理12册课程设计后,我们发现,现有的课题成果还存在着较大的局限。一方面,从课程设计方案来说,如何体现课程的“嵌入性”,如何更好地为一线教师服务,现有的方案设计还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成长手册和课程方案之间的合理关系并不清晰,各年级的成长手册自成一体,缺乏12册的整体性和序列性。这些问题的提出,指向了我们研究的深度,也意味着我们的团队迎来了课程研究的攻坚之战。

这一年,我同团队老师再次踏上课程研究的新征程。在十几次的讨论会议的碰撞中,我们基于课程化、活动化、序列化的课程特征,以12册成果的纵向研究为基点,确定了12道序列线(学生共读手册)和16个课程活动(教师指导用书),将之前的研究成果更名为《教师指导用书》和《学生共读手册》。

在导师的引领下,我和团队老师开启了六年级《童年》和《鲁滨逊漂流记》两本作品对应成果的修改。对照课标中“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要求,我们在反复讨论中确定了《鲁滨逊漂流记》教师指导用书的四个专项活动和六个系列活动,从四节活动课到16个课程活动,我们的研究更聚焦,目标也更清晰。围绕着学生共读手册12道序列线的修改方向,从人物与情节序列到阅读品质序列,从积累与梳理序列到阅读策略序列,在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中,我们不断尝试调整,不断优化碰撞。

在这一轮课程实践过程中,学生们给予我极大的鼓舞。导读课结束后,一个学生跑向我说:“老师,这样的阅读课太有意思了,我还意犹未尽呢,您就下课了!”听到学生这样的评价,我第一时间和团队的伙伴们分享了我的喜悦。得到学生的喜欢和肯定,于我们而言,就是最大的鼓励。更让我欣喜的是,我的学生伴随着我加入课题研究团队的四年,通过一系列阅读活动和整本书阅读课程活动的开展,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自信的表达,都见证了我们师生共同的成长。

四年的历程,感谢我和“嵌入式阅读”课程的相遇、相知、相守,感谢这场琢玉之旅,让我遇见璞玉之光!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海珠区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手册整本书课题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美食修炼手册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