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赛创”模式下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改革探索

2024-05-22 04:46王译啡宋雅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7期
关键词:竞赛课程体系实训

王译啡,宋雅蓉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速构建和数字化转型的提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愈加广阔。然而,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结构的升级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对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考验。为了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许多技能竞赛已经在高职院校中火热进行。高校应该以实践教学改革为方向,结合专业特色,挖掘学生潜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教学改革体系,实现“教赛创”的融合。

1 “教赛创”模式内涵

“教赛创”模式中的“教”是指教师根据大数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所对应的岗位知识、技能要求和综合素质水平,对接大数据产业链全过程,聚焦企业真实岗位环节,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并进行资源整合,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实施教学过程[1]。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不断拓展学习、与企业合作交流、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等方式提升对产业前沿发展的认知,更好地了解产业实际需求,将所教授的课程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掌握大数据行业各个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

“赛”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像蓝桥杯、泰迪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专业技能赛事,激发学生学习数据挖掘的积极性,检验编程学习成果,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互联网+”这类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了结合学科知识进行深度探索的机会[2],学生可以研发并转化成满足市场需求的项目或产品,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参与这样的创新创业大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且在参赛过程中,指导教师应用专业知识和发挥综合能力,担任辅导角色,协助学生充分了解比赛规则和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在赛中教,指导学生在赛中学[3]。

“创”是以创促业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大数据协会搭建一个多功能的学习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技能实践和创新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各项比赛中锤炼技能并积累经验。同时,引导学生不断创新,让他们深入了解并运用大数据知识,将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结合创新创业比赛进行项目孵化,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网页搭建、软件开发等项目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这些实践项目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业务场景中,对接用人单位的需求,提升实践能力[4]。通过提前对接就业岗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极大提升,运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大数据人才。“教赛创”模式内涵见图1。

图1 “教赛创”模式内涵

2 高职大数据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发布的合并专业,是一门交叉型学科。针对当前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所存在的培养规格与社会、行业需求错位以及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有偏差等问题[5],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与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大数据教学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缺乏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符合专业建设的师资队伍,缺乏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缺乏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等[6]。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优化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积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让学生能够接触和解决真实的大数据问题,提升实践能力。这也强调了积极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2.1 教学资源缺乏,课程体系不完善

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新兴的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面对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需要全新的处理模式来增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原有的技术和数据思维很难适应现在大量、多样、高速的数据特点,所以大数据技术也是信息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6]。高职院校创建该专业最早是2019 年,近2 年多所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但由于是新专业、新技术,开设时间短,缺乏可借鉴的经验,教学资料的整理并不全面,没有毕业生反馈,无法衡量企业、行业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无法对教学资料以及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并且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类似,并没有展现办学特色[6],但各院校对专业的理解和办学理念并不一致,所以建设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2.2 师资团队及实训条件不理想

由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近年新增设的,很多教师是原来的信息技术或计算机教师,但大数据技术主要应用3 个方面的知识: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3 类内容,对实践场景的要求比较高,通常需要数据中心的支撑,所以对教师的技术要求、实践经历以及教育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7]。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大数据专业对标的是新一代信息化高端产业,需要一些有相关企业经验的高端人才,优化现有的师资结构。大数据技术是一个重视操作、技术为先的实用性学科[6],技术开发需要高性能的服务器、数据分析实验室等实训环境,实训教学条件的建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很多院校存在实训装备和资源不足的情况。

2.3 学生学习能力及岗位适配性不强

随着高职扩招政策的实施,生源结构和生源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一方面,生源规模不断扩大,生源更加多样化,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8]。普通高中生在理论知识和领悟能力方面可能相对较好,技校和中职中专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强。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存在个体差异,总体表现是计算机素养不高,专业认知能力不强,基础学科知识的支撑性不够,因此在大数据技术的学习中比较吃力。另一方面,生源需求不同。一些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而一些学生则希望有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这导致高职生源的职业规划存在差异,与行业现有的岗位匹配度不高。

3 探索“教—赛—创”一体化的实施措施

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教赛创”模式,是将教学、竞赛和创新创业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注重教学和竞赛之间的相互促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通过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竞赛中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同时,在竞赛中,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赛也是教学实践成果展现的一种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通过教学和竞赛的双向培养,将教学成果进行项目式孵化并投入创新创业类比赛,将教学改革、职业技能竞赛、技术应用与创新创业相互融合与渗透。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让他们具备从事大数据相关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适应当前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配力[9]。为了落实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以下3 个方面的实施措施来推进。

3.1 重构课程体系,推动“三教”改革

构建产教融合、创培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等要素融入专业课程。根据大数据专业学生具体情况以及职业技能培养规律,打造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首先,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一系列方式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潜能;其次,针对有潜质的学生,构建可提升其基本知识、技巧技能的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最后,以活动和项目为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和专业相关的项目,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10]。在重构课程体系的同时,优化师资结构,引入具有相关企业经验的高级人才,组建促进就业创业的“双创”教师队伍,使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和“双创”教师共同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职业道路的多元化发展[11]。

3.2 对标比赛,引导教学模式创新

依托技能型比赛和“互联网+”等创新创业赛事,鼓励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去参赛,推动学生进一步拓展专业技能,改变传统教育中“单维”教学模式。同时,引导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和学习渠道,通过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等方式参与各类竞赛,发现和发掘自身潜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让所学知识真正贴合产业实际。此外,这种模式通过参加相应的比赛,将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转化为应用训练和实际能力水平的考核。例如,“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12],通过搭建平台和营造竞争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大学生和高校教育工作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模式相适应,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格局。

3.3 “专创融合”,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双创”能力的培养需要根植于专业知识体系。“双创”教育需要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构建企业实训基地,以真实的企业项目进行实训,并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孵化服务[13],使学生能够体验专业知识应用的过程。企业导师注重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学校教师则加强理论知识教育。同时,考虑到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相关学科的衔接、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还应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这可以通过举办企业家讲座等多元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也可以结合大数据技术专业的特点创建符合专业特色的创客空间。通过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创新创业素质[14],以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大数据技术应用型人才。

4 结束语

大数据技术专业是结合国家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设置的新兴专业,综合性较强,对实训环境提出较高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高校应该积极对接信息技术产业、依托信息服务行业和与大型企业合作,深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将竞赛日常化,并通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师生钻研技术技能,促进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

针对实际需求,高校应该在培养模式中注重实践,以竞赛为主线,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爱好,逐步建立与完善技能竞赛体系。同时,高校应该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将职业技能竞赛、技术应用与创新融合,形成“教赛创”模式下的良性互动,以实现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最终目标。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升竞赛成绩,对于满足信息技术产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竞赛课程体系实训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看竞赛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创新思维竞赛(3)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