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和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2024-06-13 08:30黄洪
中国商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风险管理流程

黄洪

内部风险控制理论概述

内部风险控制理论基于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缓解及风险监控四个环节。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过程的起点,要求企业全面了解并识别出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内部、外部风险因素;风险评估阶段需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估其造成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在风险控制与缓解阶段,企业需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策略,以减轻或消除风险的负面影响;风险监控阶段要求企业持续监控风险管理措施的执行效果,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适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内部风险控制不仅涉及财务风险管理,还包括运营风险、合规风险、战略风险等多方面。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要求企业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框架,涵盖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等多个维度。此外,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如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塑造、伦理道德的强化,以及高层管理者的领导、承诺,也是确保内部风险控制有效的关键因素。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内部风险控制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现代风险控制理论强调风险管理的动态性、前瞻性,倡导企业建立灵活的风险管理机制,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条件。

企业内部进行风险控制的价值

客观全面管理风险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多元化,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多个维度。通过客观全面的风险管理,企业能及时识别并评估风险,制定有效应对策略,减轻甚至避免这些风险对企业运营的负面影响。而且,通过全面分析潜在风险,企业能更准确地判断在不同业务领域中的风险敞口,进而做出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有助于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风险可控、回报率高的项目中,提高企业整体的资产回报率。客观全面的风险管理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当前,市场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成为外部利益相关者评价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减少负面新闻的发生,还能在投资者和客户中树立起良好的风险控制形象,增强企业的品牌价值。

指导企业风险策略 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不仅要对当前风险有准确判断,更要对未来风险趋势有前瞻性的洞察。内部风险控制能为企业提供系统性的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框架,指导企业形成灵活、适应性强的风险策略。通过内部风险控制,企业能识别出市场变化、竞争对手、技术革新、法律法规调整等潜在风险因素,为企业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坚实基础。内部风险控制还可帮助企业量化风险的影响,使企业能在战略决策过程中对不同的风险因素进行优先级排序,集中资源于对企业影响最大的风险上。

强化实现企业目标 内部风险控制提高了风险的透明度,加强了企业治理结构,为企业实现长期目标奠定了基础。在风险控制体系中,企业管理层能获取企业面临风险及其管理措施的全面信息,这种信息透明度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促进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吸引更多投资,为企业发展、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并且,通过持续的风险监测,企业能预见未来风险,提前规划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当企业面对不确定性局势时,有更大的准备空间,减少未来风险的负面影响,增加企业价值。

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

组织架构存在的风险 部分企业为追求规模扩张,快速并购了多家子公司,导致组织架构复杂化,未能及时调整、优化其组织架构,导致组织架构变得庞大而笨重,决策流程缓慢,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竞争力。并且,在传统企业中,层级制管理模式普遍存在,决策链条过长,决策效率低下。增加了企业的内部沟通成本,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扭曲、滞后,影响管理决策的准确性、时效性。在大型集团企业中,各职能部门之间也因资源分配、业务范围等问题出现隔阂,导致部门间协同合作困难。这种部门间的壁垒影响了业务流程的顺畅执行,导致企业无法充分发挥协同效应,降低整体运营效率。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确保信息在组织内部快速流动愈发困难。尤其是在采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集团企业中,由于财务信息处理集中化,若管理和技术支持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信息延误或丢失,影响财务决策。

业务流程存在的风险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保持竞争力,需不断调整、优化其业务流程,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然而,部分企业因缺乏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导致其流程更新滞后于市场变化,影响了企业的服务质量,损害了企业的竞争地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难度,降低了操作效率,还容易引发错误、遗漏,增加企业运营成本。部分企业在执行业务流程时,未能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缺乏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一旦面临外部环境变化,企业难以及时调整,只能被迫承受经济损失。

员工层面存在的风险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然而,由于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工作压力等因素,优秀员工,特别是关键技术员工流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关联其工作效率、创新能力。当员工因工作枯燥乏味、工作量过大感到不满时,会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产生消极工作行为,不仅影响个人工作表现,也会影响团队整体表现。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部分员工会因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变化而无法有效完成工作任务。若企业未能及时进行技能培训,亦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企业竞争力。最后,潜在的挪用资金、数据造假行为,也会造成企业直接经济损失,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优化企业内部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议

重塑组织结构 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对部门设置和职能分配进行优化,减少管理层级,缩短决策链条。并且,企业应在不同业务组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及时传递、共享。同时,设置跨部门的工作小组,加强业务组间的横向联系,促进不同业务模块协同工作,提升业务处理率,降低因信息孤岛导致的风险。企业应制定统一的业务处理标准,对所有财务、非财务业务进行规范化管理,并通过引入ERP系统,实现对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标准化流程也有助于快速培训新员工上岗,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企业还可定期进行员工轮岗,增加员工的工作多样性,提高其工作满意度,防止因岗位固化带来风险。最后,企业应对重塑后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风险。通过内部审计、调查员工满意度等方式,全面了解重塑措施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的组织优化提供依据。

再造业务流程 再造业务流程需从彻底理解现有流程开始,企业应采用流程映射技术,详细记录现行流程的每一步,准确发现流程中的冗余步骤、瓶颈问题和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企业应重点关注流程标准化,通过消除不必要的步骤,简化操作过程,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响应速度,减少因复杂操作带来的风险。例如,在收入确认过程中,可引入数据库审核系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审核的准确性。并且,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可支持业务流程再造,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监测。例如,通过实施ERP系统,企业可集中管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报销业务数据,实现财务信息自动化处理,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对于费用报销流程,其重点在于建立透明、高效的审批支付系统。通过建立在线报销平台,员工可直接上传发票影像,系统自动进行初步审查,并将数据转送至相关领导进行电子审批。这样一来既加快了报销流程,还增加了审计的可追溯性,减少了因手工处理带来的失误和欺诈风险。对于总账业务,业务流程再造应着重于数据集成和报表自动生成。通过优化总账系统,企业可自动汇总不同业务数据,月底自动生成各类财务报表,增强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可靠决策支持。再造业务流程离不开文化建设,企业应建立以改进、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流程再造,提出优化建议,形成持续改进的良好氛围。

优化员工层次 企业应该建立全面、持续的培训体系,覆盖新员工入职培训、专业技能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强化等多方面。体系既应包括传统课堂培训,还应融入在线学习、工作坊、案例研讨等多样化学习方式,适应不同员工的学习偏好。在风险管理培训方面,企业应着重培养员工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使风险管理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在招聘时也应明确岗位职责,通过多渠道招聘吸引更多的人才。在员工选拔过程中,既要注重候选人的专业技能,也要评估其风险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企业还需优化员工层次,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更加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体系应该包含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内部指标和学习指标等多维度量化指标,同时结合非量化指标,如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能力等,全面评估员工的综合表现。及时奖励优秀员工,识别员工不足,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企业应鼓励开放、透明的沟通文化,建立沟通平台,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员工大会、内部分享活动,促进信息自由流通。增强员工之间的理解、协作,及时收集员工的反馈,为企业持续改进提供宝贵的依据。最后,企业应设置合理的晋升渠道,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路径。通过与员工进行一对一讨论,了解其职业兴趣,安排独属于每个员工的培训计划,帮助员工实现其职业发展目标。同时,此举也有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忠诚度,降低人才流失率。

维护信息平台 企业应制定固定的系统维护周期,每季度末或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系统检查,更新软件、备份数据,确保在发生系统故障时能快速恢复业务。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安全威胁不断浮现。企业必须加强系统建设,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防范信息泄露。同时,还可在信息系统中建立自动审核环节,通过编制审计规则,可对财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减少人为错误。

作者单位:深圳宏创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风险管理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