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

  • 基于含脲咪唑盐的新型黑色电致变色体系
    咪唑盐的新型黑色电致变色体系黄志康, 王彤彤, 陈雨静, 黄世玉, 王佳佳, 郭君年, 于洋(嘉兴南湖学院新材料工程学院, 嘉兴 314001)电致变色材料在智能窗、 防眩目后视镜及反射型显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是, 电致变色材料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性能仍不理想, 如何开发出具有高稳定性以及快速光学切换速度的电致变色体系仍面临挑战. 本文基于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机制与可逆“电致酸碱”方法, 将具有高离子导电率与高稳定性的咪唑类离子导电材料引入到含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年11期2023-11-24

  • 水系电解质离子对无定形WO3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意义重大[1]。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类极具吸引力的智能光热调控材料,其可见及红外区的光学性质(透过、反射、吸收等)可以在较小的外加电压驱动下发生可逆、稳定的无极调控[2],在建筑和车用智能窗[3]、新型显示[4]、军事伪装[5]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相比,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如WO3[6]、MoO3[7]、TiO2[8]等具有稳定性好、成本低的优势,但响应速度较慢。如何实现高稳定性、快速响应的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是领域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发光学报 2023年8期2023-09-04

  • 浅谈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
    发展战略的提出,电致变色材料(Electrochromicmaterial)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和具有应用前景的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有较好的氧化还原性;(2)具有可逆的变色;(3)有一定的记忆功能;(4)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与目前存在的光致变色、热致变色、压致变色等变色技术相比而言,电致变色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主动变色技术,在波音787飞机的窗户、Oppo手机壳、三星手机的柔性电子显示屏等光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点研究。1 电致变色材料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2期2023-02-13

  • 氧化钨基电致变色智能窗性能提升策略研究进展
    关注的重要问题.电致变色智能窗可以动态控制其光学特性来调整进入建筑物的太阳能量, 以优化建筑物的室内照明和温度, 使其达到人类舒适的水平, 从而大大减轻了空调和照明的电力负荷.因此, 通过减少此类电力负荷显著降低建筑物内的能耗, 可以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电致变色智能窗是一种在外加电场下通过动态控制太阳光照射到建筑物中的透射率来降低建筑能耗的节能窗.该技术核心在于电致变色材料,在众多的电致变色材料中, 氧化钨是研究时间最久, 研究最为详尽的体系之一.早

    工程科学学报 2023年5期2023-01-31

  • “接触起电”带来全新催化机制
    的催化机制“接触电致催化”。 该机制利用材料间接触起电(摩擦起电) 引起的电子转移作为催化反应的核心, 促进化学反应进行, 将推动化学、 能源等工业朝着低碳化发展。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上。闪电、 玻璃棒摩擦后吸纸屑……这些现象在科学上被称为“接触起电效应”, 这是由于不同的物体在接触之后表面诱导产生极化电荷所致。 近年来, 王中林团队发现接触起电中存在电子转移的贡献, 甚至在部分情形下电子转移是接触起电的主要机制。回顾催化剂的工作原理,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2年1期2022-11-26

  • Na0.5Bi0.5TiO3-BaTiO3-SrTiO3陶瓷的相图及电致伸缩性能
    28)压电陶瓷的电致伸缩效应因具有体积小、位移分辨率高、温度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滞后性小、不需要极化预处理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国防、生物医学、光电子、喷墨印刷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1-2]。例如,在压电喷墨技术中,利用压电陶瓷的电致伸缩效应能够精准控制墨滴的大小、浓度和喷射速度,墨滴在喷射过程中不会出现散点和扩散等现象。目前,由于铅基压电陶瓷具有较大的电致应变(0.1%)和较高的电致伸缩性能(10-2m4/C2),因此成为市场中应用较多的电致伸缩材料体系[

    包装工程 2022年21期2022-11-19

  • 铁(Ⅱ)配位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研究进展
    域研究热点之一。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种能够在外界电压作用下产生可逆的光谱吸收或透射变化,从而产生可逆的颜色变化的一种新型智能材料[1-3]。电致变色材料具有低压驱动、颜色变化可逆和变色持久等优点,在智能窗、低能耗显示器、电子纸、汽车防眩目后视镜以及军事伪装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4-7]。迄今为止,电致变色材料主要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8-11]、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12-15]、紫罗精[16-19]、有机共轭聚合物等[20-23],其变色过程主要基于离子脱嵌和

    无机化学学报 2022年9期2022-09-16

  • Na0.5Bi0.5TiO3基无铅陶瓷的制备及电致伸缩效应研究
    无铅陶瓷的制备及电致伸缩效应研究曹文萍1,高岩1,王状1,陈尚2,谷吉海1(1.哈尔滨商业大学 轻工学院,哈尔滨 150028;2.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76)在Na0.5Bi0.5TiO3基陶瓷材料中诱导缺陷来提高其电致伸缩性能,在室温下获得性能优异的电致伸缩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包装机械物料供给微振动器的研发。利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0.7(Bi0.5Na0.5)Ti0.9Mn0.1O3−0.3Sr(1−3x/2)Bi□/2TiO3(NBT−

    包装工程 2022年13期2022-07-27

  • 电致变色背后的故事:氧化还原反应
    技术的创新,诸如电致变色器件(ECDs)已经普及到超市电子价签、手机显示屏、电子显示建筑墙等,不仅节省了能耗,还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诸类智能电子设备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人们对“智能”材料和设备的兴趣呈指数级增长。而这些“智能”设备主要是通过电致变色(ECD)[1]、光致变色[2]、热致变色[3]等方式对外部刺激发生颜色的变化。其中电致变色的主要特征是,当施加外电压时,其光学性质可以维持持续、可逆的变化。因其独特性能,ECD 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7-02

  • 双稳态电致变色离子凝胶的制备及其在织物上的应用
    214122)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类在施加电压后能够发生明显颜色变化的智能变色材料。当撤去电压后,材料的颜色能维持一段时间而不发生变化,这种性能被称为材料的稳态性。双稳态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类在变色前和变色后都具备颜色稳态性的智能变色材料,在变色前后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稳态显色,具有节能环保的意义,因此研发双稳态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降低能耗的方法。目前也有许多方法和理论被用来开发双稳态电致变色器件,如质子耦合电子转移理论[1-2],控制界面电荷转移[3-4]

    纺织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8

  • 双极性电致变色特性V2O5材料在智能窗中的应用研究
    的重要途径之一。电致变色玻璃(智能窗)是一种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其结构一般为玻璃/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离子存储层/透明导电层/玻璃组成。V2O5材料是唯一一种既能作为变色材料又能作为离子储存材料的双极性电致变色特性的氧化物材料,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相比,V2O5的本质上基本上有3个优点:①V2O5是唯一一种能同时显示阴极(蓝灰色或橄榄色)和阳极(黄色或橙色)电致变色性能的氧化物;②钒离子将其氧化态从+5转变为+2的能力,使得V2O5材料可以表现出较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8期2022-02-17

  • 变色玻璃中的黑科技
    、热致变色玻璃、电致变色玻璃和力致变色玻璃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光致变色玻璃和电致变色玻璃了。光致变色玻璃是在玻璃原料中加入特殊的感光材料制作而成,最常见的是使用卤化银。卤化银本身是无色的,但是在遇到阳光照射时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为银原子和卤素原子,银原子聚集在一起形成胶体,这种胶体银对光有很强的吸收能力,玻璃颜色因此会变暗;当去除阳光照射后,银原子和卤素原子又会重新反应结合成无色的卤化银,玻璃又会恢复透明。光致变色玻璃最成功的应用就是眼镜片了,在室内是正常的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4期2021-11-21

  • 含三苯胺基团的菲咯啉铁(Ⅱ)配合物电致变色材料的合成及性质
    37)0 引 言电致变色是指材料为响应外部电刺激而改变其光学性质的现象,通过在不同的氧化还原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可以在可见光或近红外区域的不同部分产生新的吸收带,在智能窗户、节能建筑、无眩反光镜及智能显示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1-3]。金属配合物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点,其颜色可通过改变金属离子类型和配体结构来调控[4-8]。尤其是变价金属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质和丰富的电子跃迁,具有高的光学对比度、快速的响应时间等优异的电致变色性能,是一类优异的

    无机化学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04

  • “变色龙”附体
    性的光影渐变。而电致变色工艺的变色效果则属于“主动技能”,无需光线,想变就变,可以打造出更为炫酷的视觉体验。什么是电致变色工艺什么是电致变色工艺简单来说,所谓的电致变色就是材料(EC薄膜)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EC薄膜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对光的透过率和反射率的变化,进而实现产品外观颜色或透明度的变化。有关于电致变色的记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 0年代,当时有德国科学家首次注

    电脑爱好者 2021年18期2021-09-23

  • 用于电致变色玻璃的氧化钒薄膜的研究进展
    是比较落后的。而电致变色玻璃因其在节能方面的特点成为国内外建筑材料的研究热点。电致变色玻璃是由玻璃-透明导电膜-电致变色膜-电解质膜-离子储存膜-透明导电膜-玻璃构成,在电场作用下电致变色膜因为价态变化而发生颜色变化,可实现根据人的意愿调节光的透过率的目的,从而可达到节能效果。Allied Market Research 报告中预测到2026年全球电致变色玻璃行业的规模将达41亿美元,从2019 年到2026 年七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可达17.2%[2]。

    门窗 2021年1期2021-08-16

  • 聚多巴胺对氧化钨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探究 *
    12)0 引 言电致变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解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这一现如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它可以按照人的需要来调节玻璃窗的可见光透过率[1-2]。电致变色是指由于施加外部电势而引起的材料可逆颜色变化的现象,在节能智能窗、显示器等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3-4],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5-6]。大多数电致变色材料是氧化还原活性材料,其中研究最广泛的是过渡金属氧化物[7],结晶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8]

    功能材料 2021年6期2021-07-13

  • 今年旗舰机必将标配! 电致变色技术解读
    变色,用到的就是电致变色技术。其实早在去年初,一加就展示了自家的概念机OnePlus Concept One,当时已经让人觉得非常惊艳,不过,OPPO却是第一家让这个技术成为落地量产机型的厂商。能让用户一直保持新鲜感的电致变色技术自然成为手机厂商今年的重头戏。不过,这个技术早在21世纪初期,就已经在其他行业生根发芽了。原理就是在传统玻璃工艺中增加了一层电致变色材质,通过外电场作用,让机身外壳的电致变色材质发生变化,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之后呈现出

    电脑报 2021年1期2021-06-25

  • 电致变色颜色记忆微胶囊让纺织品有记忆
    多彩和多级响应的电致变色颜色记忆微胶囊。传统的电致变色材料,电刺激即变色,在电刺激去除后,很快就会恢复到原始状态。而新开发的电致变色颜色记忆微胶囊在不适宜条件下,基于任何强度的电刺激也不会变色,实现无色态的颜色记忆;当给予一定的温度,该变色微胶囊在电刺激下变色,此时先降低温度随后撤去电刺激,该材料仍然可以记忆变色后的颜色状态,实现有色态的颜色记忆。这种智能材料记忆力很强且制备非常简单。将荧烷染料、四丁基高氯酸铵和相变材料碳酸二苯酯混合,再利用溶剂挥发法进行

    纺织科学研究 2021年4期2021-04-27

  • 可连续化生产的电刺激响应型液晶纤维制备及其性能
    [1-2]。其中电致变色材料可在电场刺激下实现纺织品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改变,从而在宏观上表现为颜色或者透光率的可逆变化,在军用防护隐蔽材料、柔性显示、防伪标志、安全警示和艺术饰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是智能纺织品能够感知与直观反馈外界环境变化的一个关键组件[3-4]。传统的电致变色材料总体上分为2类:一类是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其依赖于过渡金属元素离子的氧化还原变色;另一类为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其进一步分为氧化还原型的有机小分子电致变色材料和掺

    纺织学报 2021年2期2021-03-06

  • WO3 电致变色薄膜的研究进展
    300457)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sm,EC)是材料的透明度等光学特性在一定电流或电压作用下发生可逆性变化,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1].电致变色技术在建筑窗、汽车窗、汽车后视镜、显示器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其应用对于环境、经济和社会具有重大影响[2].电致变色材料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根据得失电子变色情况又可分为阴极电致变色材料和阳极电致变色材料.WO3是阴极电致变色材料,当其在阴极极化下还原时,其颜色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2-25

  • 基于汞离子检测所构建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中不同信号输出模式的最新研究进展
    法具有重要意义。电致化学发光(ECL)是电激发下的一种化学发光(CL)现象。通过将电化学和光谱学的巧妙结合,不仅简化了实验装置,阻断了发光杂质和散射光的背景响应,灵敏度高,还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选择性和再现性。因此,ECL技术已经在微量检测、食品与环境检测和成像分析等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4]。基于“胸腺嘧啶-汞离子-胸腺嘧啶”(T-Hg2+-T)的稳定结构[5],研究者们设计了各种类型的针对汞离子的生物传感器[6-9]。汞离子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是将生物

    化学传感器 2020年3期2020-12-14

  • 基于柔性衬底WO3薄膜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器件研究进展*
    4]等方面。柔性电致变色器件因其多功能特性而受到关注[5],它不仅可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颜色的可逆转变,而且能够大幅度弯折,从而应用在柔性电致变色显示器[6]、军事伪装[7-8]和航天航空[9]等领域中。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衬底材料多为高分子聚合物,其中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最为常见。电致变色器件的核心组成为电致变色材料。三氧化钨(WO3)薄膜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颜色可以从无色至深蓝色可逆变化,并且具有较大的光学调制幅度、较高的着色效

    功能材料 2020年11期2020-12-08

  • 新型电致变色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致显色性能的研究
    问题,绿色节能的电致变色智能窗成为节能建筑材料的一个发展方向[1,2].电致变色智能窗可选择性地吸收或反射外界的热辐射和内部的热的扩散,减少办公大楼和民用住宅在夏季保持凉爽和冬季保持温暖而必须消耗的大量能源,同时起到改善自然光照程度、防窥的目的.而构建电致变色智能窗的关键之一是寻找具有优异的电致变色性质的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材料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发生稳定且可逆的变化[3,4],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而这变化取决于材料氧化还原状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1-27

  • 智能玻璃的秘密
    是化学反应,比如电致变色玻璃。电致变色玻璃,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通过施加电压来改变玻璃的颜色(图9)。电致变色玻璃大致可以分成7层,如图10所示,从左往右分别是透明玻璃(或塑料)、透明导电层、离子存储层、电解质层、电致变色层、透明导电层、透明玻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电致变色层。电致变色层中含有变色材料。有的变色材料在高价态显色,低价态褪色,这种叫阳极变色材料,比如氧化镍(NiO)。氧化镍在高价态下显灰色,当它发生下面这个反应时,电致变色玻璃就可以从透明切换到灰色

    电脑报 2020年43期2020-11-18

  • 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att[1]提出电致变色的概念以后,电致变色现象受到关注. 如今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电致变色材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发展. 本综述就是总结分析并展望了电致变色相关材料以及其应用发展.1 电致变色概念电致变色(eletrochromism,EC)是指某材料在外加交替(正负)的电压作用下,可逆地改变材料的光学性质,如透过、吸收和反射等.2 电致变色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Deb[2]采用无定型WO3薄膜成功制作电致变色器件(electrochromic device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10期2020-10-15

  •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薄膜的近红外电致变色性质研究
    框架薄膜的近红外电致变色性质。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是一类由共价键连接的有机多孔结晶材料。COF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设计性,在近十余年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1,2。为了规避COF材料粉末较难溶解和加工的问题,直接制备薄膜形态的COF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3,4。其中,取向性的二维共轭COF薄膜,在电化学、有机电子学和光电化学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5-7。例如,直接在金电极表面生长的取向性COF薄膜,相较于非取向薄膜展现出了更为优越的超级电容

    物理化学学报 2020年7期2020-07-23

  • 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金平实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贾汉祥1,2, 曹逊1, 金平实1(1. 中国科学院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5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智能场致变色材料是一类能在外场(电场、温度、光照、气氛)刺激下发生可逆光学变化的物质群。其中, 电致变色材料因其调节幅度大、响应速率快、着色效率高和循环稳定性好等特点,有望在智能窗、屏幕显示和多功能储能器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半固态电

    无机材料学报 2020年5期2020-06-07

  • 简易外源通信系统
    信。本文通过利用电致调光玻璃搭建简易外源通信系统,实现摩尔斯码光通信。2 电致调光玻璃电致调光玻璃,又称液晶调光玻璃,就是在两片玻璃中间夹入一液晶薄膜层[1],通过控制玻璃的通电情况,调节玻璃的透光和不透光状态。这种玻璃在无外加电压作用时,液晶分子处于无规则排列状态,在光线照到玻璃时,使光线受到强烈散射作用,因此玻璃的透明性消失;当对玻璃的导电膜施加电压后,液晶分子处于定向排列状态,光线能够直接透过玻璃而显现透明性。电致调光玻璃的响应时间在5 ~30ms,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14期2020-02-03

  • 电致变色玻璃的研究进展
    387)0 前言电致变色玻璃的核心结构主要包括:电致变色层、离子储存层和电解质层。电致变色玻璃是一种在电流和电压的作用下能够可逆地调节光的透射率和反射率的功能性玻璃。当电致变色玻璃的颜色发生变化时,其改变了可见光的透过率,实现了智能调节的功能[1]。通过对比电致变色玻璃和传统型玻璃可以发现,电致变色玻璃可以有效地减少能量流失,更具有发展前景[2]。1 电致变色玻璃结构1.1 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简称TC)的主要作用是在电致变色层发生变色时提供电子,因此对

    河南建材 2020年6期2020-01-11

  • 琼脂基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
    污染的日益加剧,电致变色材料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环保型功能材料。现如今,电致变色材料在玻璃幕墙、汽车天窗和挡风玻璃等领域都有所应用[1-5],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太阳光直射而造成的室内温度过高、开车刺眼等问题,在减少能耗的同时也起到了美观装饰的作用。而电致变色器件要实现变色的过程则需要电解质的参与,电解质作为电化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被广泛地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和电致变色器件中。传统的液体电解质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全固态或凝胶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1期2019-04-11

  • WO3基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 引 言电致变色是指某些材料的光学属性可以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可逆的、稳定的变化,宏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过率的变化[1]。电致变色器件能够以较小的驱动电压实现对太阳光谱透过率的连续调节,且能耗低、色彩丰富。利用电致变色技术研制的产品如数字显示器、汽车后视镜和电致变色智能窗已经成功的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电致变色在可穿戴变色织物、无视觉盲角显示器、军事伪装、防伪产品、探测器等方面的应用潜能巨大。众多的科研工作者也正以实现电致变色技术更广泛的应用

    人工晶体学报 2019年1期2019-02-19

  • 我校研究生在电致变色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
    为5.018,是电致变色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近年来电致变色作为一种可调节光和热的技术被广泛研究,在智能窗、防眩后视镜、低功耗显示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王金敏教授课题组前期提出了一体化的自供电电致变色器件与自充电电池的概念,利用普鲁士蓝作为电池正极、铝片作为电池负极,制备出的新型器件既可以是一种自供电的电致变色器件又可以是一种自充电的电池。这项研究成果在电致变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杨兵同学首先制备出均匀的聚吡咯薄膜,再将它与铝片组装成电致变色器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1期2019-02-10

  • 退火气氛对Bi2O3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有机染料时发现了电致变色现象,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以来,大量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枯竭等问题[2],使得如何有效地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成为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近20年来,电致变色薄膜在智能窗[3]、大屏幕显示、平板显示器、汽车后视镜、挡风玻璃等[4-6]方面的潜在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研究最多的电致变色材料有WO3,NiO,TiO2以及V2O5等[7-8].其他氧化物材料如Nb2O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6期2019-01-08

  • 二氧化锰/普鲁士蓝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
    领域的重要课题。电致变色智能窗作为一种有效的节能窗,由于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价态与化学组分发生可逆变化,导致其光学性质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变色的现象[1-3]。利用电致变色材料的这一特性构造的玻璃窗称为电致变色智能窗或灵巧窗,它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实现对太阳光的动态调节[4-6]。因此,电致变色材料作为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而被广泛研究,其中无机材料研究得较为充分,从最初的非晶态到晶态再到如今的微纳米结构薄膜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10-09

  • NBT-KBT100x铁电薄膜机电耦合性能
    是具有较为明显的电致伸缩效应。这类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致动器、伺服系统等领域[1-3]。据报道,铁电材料在一定成分下存在准同相界,这种成分附近的材料其机电耦合系数以及压电效应都要优于其余组分的材料[3,4]。NBT-KBT100x陶瓷和NBT-KBT100x[4]薄膜在其准同相界附近的铁电压电性和电致伸缩性能都被报道过。店址伸缩性能对提高微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尤其是灵敏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NBT-KBT100x薄膜是一种无铅的铁电薄膜,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8期2018-07-05

  • 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TiO2纳米线复合膜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150076)电致变色材料作为最有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之一,一直是材料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多金属氧酸盐(简称多酸)以可逆的氧化还原过程所伴随的变色性质在电致变色材料领域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1978年,B.Tell等[1]制备了以[PW12O40]3-为活性组分的电致变色器件;2002年,D.G.Kurth等[2]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多酸阴离子[Eu(H2O)P5W30O110]12-和聚电解质PAH构筑成多层膜,该膜具有优异的电致变色性质;近年来,许林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6-27

  • 聚偏氟乙烯/氧化硅复合电解质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
    上海201620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颜色变化的现象。用电致变色材料所组装成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一般电致变色器件在很小的电压下就可实现光学性质的可逆变化[1]。这种光学性质的可逆变化以及所需电压较小的独特优势,使其在智能窗、显示器以及可视化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2-5]。电致变色器件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致变色材料和电解质层。电致变色材料可以分为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无机电致变色材料两大类。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

    现代技术陶瓷 2018年2期2018-05-11

  • 电致变色膜改善穿透式视频眼镜对比度的方法
    理想的缺点。依据电致变色膜加电状态下能够削减环境光的原理,对穿透式视频眼镜的对比度进行改善。通过TracePro软件光学仿真及成像亮度计进行实验验证,对EPSON BT200穿透式视频眼镜进行测试和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实验数据与实际视觉观测结果基本相符,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有效。关键词:电致变色膜; 增强现实; 对比度中图分类号: TN 29文献标志码: Adoi: 10.3969/j.issn.10055630.2017.06.005Abstrac

    光学仪器 2017年6期2018-01-23

  • 基于TiO2薄膜电阻式随机存储器电致阻变性质的研究
    电阻式随机存储器电致阻变性质的研究邹利兰(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薄膜,研究Pt/TiO2/Pt器件的电致阻变性质,并结合I-V特性曲线分析器件内部的阻变机制, 器件高低阻态的导电机制分别为肖特基发射机制和欧姆导电机制。结果表明,Pt/TiO2/Pt器件在非易失性存储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TiO2薄膜;电致阻变;物理机制0 引言电阻式随机存储器(RRAM)是一种基于电致变阻效应的新型存储器,

    电子测试 2017年16期2017-09-23

  • 基于导电聚合物的电致变色织物的研究进展
    基于导电聚合物的电致变色织物的研究进展张思航,顾迎春,付润芳,陈 胜,蒋 洁,李晴碧(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导电聚合物作为电致变色织物材料具有制备简单、结构可控、对比度高、工作电压低、响应时间短等特点,是目前智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导电聚合物基电致变色织物的结构和变色机理,重点综述基于导电聚合物的电致变色智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导电聚合物 电致变色 智能织物0 引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白川英树(Shirakawa)教授、美国Ma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年2期2017-06-28

  • TiO2/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研究
    211171)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全电产生的光发射,是一种电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发光团的激发态进而发光的过程,无需激发光源,背景噪音低,灵敏度高,已发展成为一种有力的分析技术而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环境监测、生化武器检测等领域[1]。ECL分析技术的发展依赖于ECL高活性材料的研发。近年来,具有尺寸可调的光、电、磁等性质的半导体纳米材料成为 ECL活性材料的研究热点,例如,II-VI族半导体纳米晶Z

    化工时刊 2017年12期2017-03-20

  • 新型无铟透明导电-电致变色双功能MoO3/Ag/MoO3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型无铟透明导电-电致变色双功能MoO3/Ag/MoO3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刘 岩1,2,吕 营1,何龙桂3,刘星元1*(1.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福建省捷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福清 350301)研制了集电致变色和透明导电功能为一体的MoO3/Ag/MoO3(MAM)双功能薄膜。MAM薄膜采用电子束热蒸发技术在室温下制备。作为透明电极,MA

    发光学报 2016年2期2016-10-28

  • 电致变色玻璃窗的节能潜力研究分析
    hnology)电致变色玻璃窗的节能潜力研究分析赵永青,黄永红(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分析了电致变色玻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对LOW-E玻璃和电质变色玻璃节能特性做了对比;同时分析了不同控制方式对电致变色玻璃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致变色玻璃与LOW-E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最低节能率为10 %,不同控制方式对建筑制冷能耗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制热能耗,控制方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6年5期2016-09-07

  • 电致变色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
    00095 )电致变色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韦友秀,陈牧,刘伟明,厉蕾,张官理,颜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透明件研究所 北京市先进运载系统结构透明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95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电致变色技术已被应用于建筑窗、汽车防眩后视镜、飞机舷窗等领域。本文概述了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材料分类、以及特性要求,阐述了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实现应用的技术要求,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状况和最新进展。将电致变色应用在能源领域达到节约能耗

    航空材料学报 2016年3期2016-09-07

  • 电致旋光效应实验设计
    100191)电致旋光效应实验设计李长胜, 张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100191)利用钼酸铅(PbMoO4)晶体样品,设计实现了线性电致旋光效应实验,介绍了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等。该文为开设电致旋光效应实验课程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基础。电致旋光效应; 物理实验; 钼酸铅晶体电致旋光效应是指某些光学介质在外加电场(或电压)作用下,在介质中传播的线偏振光波的偏振面产生旋转的现象。若光波偏振面的旋转角与外加电场幅值成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年3期2016-09-06

  • 有序介孔硅微球吸附钌联吡啶修饰碳糊电极电致化学发光测定阿替洛尔
    吡啶修饰碳糊电极电致化学发光测定阿替洛尔秦彩霞,刘瑶,夏新泉,陈灵,周兴旺(湖北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合成了一种有机-无机介孔硅微球材料,以此材料吸附钌联吡啶制备了修饰碳糊电极,并以此电极为工作电极,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考察了以三丙胺作为Ru(bpy)32+共反应剂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基于阿替洛尔对钌联吡啶电致化学发光增强作用,建立了药片及尿样中阿替洛尔含量测定的新方法。该方法对阿替洛尔检出限为0.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9-03

  • 基于TiO2/CNTs纳米复合物增敏作用电致化学发光法检测葡萄糖的研究
    米复合物对鲁米诺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的增敏作用发展了一种检测葡萄糖的方法。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TiO2/CNTs纳米复合物,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后,发现其能够很好地增强反应体系的电致化学发光强度,H2O2能与鲁米诺发生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结合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下所产生的H2O2对发光体系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 可以实现葡萄糖的检测。本方法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1.0×107~5.0×10 6 mol/L,检出限为5.2×10 8 mol/L。本研究

    分析化学 2015年11期2015-11-16

  • 聚苯胺电致变色织物的研究与开发*
    海 200082电致变色织物是指在电场的作用下能改变颜色的织物,目前对它的研究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直接研究制造出较长的柔性电致变色聚合物纤维,然后纺织成织物;二是将电致变色器件[1]中的一侧电极用导电织物替代来制备电致变色织物,再利用导电聚合物薄膜组装成大面积的电致变色器件。导电布是指以纤维布为基底,经过前置处理后,使用镀层技术使其具有金属特性而成为导电纤维布[2],导电布的选择对电致变色效应影响极大。1 实验部分目前,国内在采用织物电极构造反射型电致变色

    机械制造 2015年6期2015-04-16

  • 电致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节551700)电致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归国风*,宋 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贵州毕节551700)适体是一类体外筛选的RNA或DNA寡核苷酸片段,其可与目标分子高效、高特异性亲合。与抗体相比,适体具有独特的优点-耙分子范围广,适体可以与低分子量的有机或无机物质以及大分子(如酶、蛋白质)等多种目标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该文基于电致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的近期进展作简要评述,包括适体概述以及几大类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构造、方法原理等内容。适体;

    化学传感器 2015年4期2015-02-02

  • 有关钴掺杂氧化镍电致变色薄膜的电化学制备和性能探讨
    昌 330002电致变色是一种可逆变化的现象,主要是材料的光学性能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的,主要的变化就是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本文首先研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然后进行钴掺杂氧化镍电致变色薄膜实验,最后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结论。一、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针对氧化镍薄膜常用的方法介绍如下1.电化学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是制备电致变色薄膜常用的方法,电化学沉积技术是比较成熟的,用这种方法进行电致变色薄膜制备可以把颜色从无色变为深棕色,而且透光率可

    化工管理 2014年36期2014-12-22

  • 不同热处理工艺制备WO3电致变色薄膜及性能研究
    理工艺制备WO3电致变色薄膜及性能研究李雅君,崔 婷,刘志锋(天津城建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384)采用溶胶凝胶-钨粉过氧化法制备了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并对其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处理,通过对电致变色原理的分析,研究讨论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氧化钨薄膜微观形貌和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对薄膜的微观结构、离子储存、离子扩散速率和光谱调制能力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热处理温度可以形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4年4期2014-03-14

  • 电致塑性效应机制研究及其展望
    056)0 引言电致塑性效应(electro-plastic effect,简称EP效应)是指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在外加电流或者电场等电刺激下使其塑性提高,变形抗力下降的现象。1 电致塑性的机制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在学者一致认为电致塑性效应是一种复合结果,是多种物理效应共同作用导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焦耳热效应。金属的电阻使温度升高、金属软化。2)磁压缩效应。电流的磁场使固体等离子体产生压迫,导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12-23

  • 普鲁士蓝/CdS纳米复合物电致化学发光及其H2O2传感应用
    CdS纳米复合物电致化学发光及其H2O2传感应用史传国1,2徐静娟1陈洪渊*,1(1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3) (2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通 226019)通过一定体积比的CdS和普鲁士蓝(PB)胶体纳米溶液的简单混合,制备了PB/CdS纳米复合物。在共反应剂存在条件下,PB纳米粒子含量较低时,在ITO电极上CdS纳晶的电致化学发光(ECL)强度可以增强3倍左右。PB纳米粒子含量较高时,CdS纳晶的ECL强度则显著降低。详细

    无机化学学报 2011年10期2011-11-09

  • 聚苯胺-聚乙烯醇电致变色复合膜
    已经在二次电池、电致变色器件、传感器、电催化及金属防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6]。聚苯胺因其具有独特的电化学活性和较强的化学稳定性,成为当前研究得较多的导电高分子之一。聚苯胺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其中常见的方法是电化学法和电化学合成法。本文从开发学生实验的要求出发,以微型化学实验的方法合成了聚苯胺/聚乙烯醇电致复合膜[7-9]。2 实验原理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sm composite,EC)是指在电流或电场的作用下,材料发生光吸收或光散射

    大学化学 2011年3期2011-09-26

  • 电致塑性加工与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518055)电致塑性加工与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唐国翌,祝儒飞(清华大学 深圳研究生院 新材料研究所,深圳 518055)针对金属电致塑性加工技术的新进展和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目前电致塑性技术的典型应用进行了综合论述,期望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共同促进这一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和应用。电致塑性加工是种新型的加工技术,是在普通的金属变形加工过程中施以高能脉冲电流对所加工的材料进行电刺激(电致塑性加工),或者在加工前后对金属进行处理(电致塑性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2011-03-03

  • 新型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640)新型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刘 平1,赵学全1,关 丽1,2,梁禄生1,陈土华1,童 真1,邓文基3(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2.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3.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系,广东 广州 510640)为了研究和开发新型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器件,我们设计、合成了新型齐聚噻吩衍生物:2,3′:4′,2″-三噻吩(I3T),5,5′-二醛基-2,2′:5′,2″:5″,2″′-四噻吩(4T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10年4期201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