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积扇

  • 山区侧向流对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补给与硝酸盐动态的影响*
    50061)冲洪积扇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人类活动较为集中,工农业和生活用水主要依赖于冲洪积扇平原区地下水[1]。随着经济、社会和工农业的发展,过量开采地下水、过量施肥等导致世界范围内很多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储量下降、硝酸盐污染等问题突出[2-5]。山区侧向补给是冲洪积扇含水层地下水重要的补给来源[6-7],对平原区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山区侧向补给对平原区地下水补给的作用及其对地下水硝酸盐的影响,可为冲洪积扇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提供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年11期2023-11-23

  • 泾阳县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分别为山前冲洪积扇区(II)、北部黄土台塬区(III)及阶地平原区(IV)。如此,按全县水文地质区地貌、富水性特点及水文地质条件,分为四个水文地质分区。1.1 北部基岩山区(I)位于冶峪河灌溉渠系的东西干渠以北,冶峪河以西为北仲山区,其中北仲山主峰海拔1 619 m,西凤山和铁瓦殿海拔分别为963 m和1 243 m。冶峪河以东的嵯峨山主峰海拔1 423 m。1.2 山前冲洪积扇区(II)大致以口镇为界,冶峪河将北仲山、嵯峨山山前冲洪积扇裙区分为东西两部

    地下水 2023年5期2023-10-13

  • 小叶锦鸡儿灌丛地植被对沙源供给的响应
    地(化德县)、洪积扇(正镶白旗)下风向和农耕地(太仆寺旗)下风向3个样地上(以下简称为坡积地、洪积扇和农耕地),沿主风向布设样线,沿样线每隔100 m共设置3个样区(沿顺风向分别计为L1、L2、L3,代表沿风向的3个梯度),在每个样区内垂直样线每隔50 m布设3个20 m×20 m的样方(3个样方代表每个梯度上的3个重复),每个样地共布设3个梯度9个样方。3个样地总计27个样方,其内共有476个灌丛沙堆[34]。使用GPS测量记录样方位置信息,对每个样方内

    草业学报 2023年1期2023-02-07

  • 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土壤养分评价
    矛盾日益突出,洪积扇逐渐成为拉萨河流域中下游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22]。为营造可持续优质牧场、建设高质量基本农田,实现洪积扇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本研究通过对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草地、灌丛和农田土壤养分指标含量的测定,基于主成分分析确定各养分指标的权重,应用物元模型对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后续制定科学合理的洪积扇土地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北侧的罗布如拉,沿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年11期2022-12-13

  • 拉萨河流域洪积扇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区系[16]。洪积扇是拉萨河流域珍贵的土地资源,随着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人地矛盾突出,许多村落依洪积扇而建,洪积扇已经成为人类进行农业生产与放牧的重要场地[17],而对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是对洪积扇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此外,目前国内在青藏高原地区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多集中于高寒草地[18]、高寒草甸[19]以及高山林草交错带[20],而对洪积扇土壤与植被的相互关系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选取拉萨河流域的10个洪积扇,研究其上土

    生态学报 2022年16期2022-09-13

  • 崩岗土体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内部分异 ——以广东省德庆县3个典型崩岗为例
    崩积体、沟道和洪积扇5个地貌部位组成[2]。许多学者对崩岗不同地貌部位的土体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尤其对崩岗土体物理性质研究较为深入,且以单个地貌部位的研究为主,如谢炎敏等[5]测定了福建长汀县崩岗崩壁上不同层次土体的容重、液塑限、粒径分布及有机质含量,探讨了土体界限含水率的特征和影响因子,以及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邓羽松等[6]阐述了鄂东南崩岗洪积扇土体的容重、孔隙度和持水性,并对其空间分异特性进行了分析,为崩岗洪积扇土体物理性质的改良提供了科

    水土保持通报 2022年2期2022-06-16

  • 济南历城巨野河冲洪积扇雨洪水储存调蓄研究
    诸多山前河流冲洪积扇,其第四系厚度50~150m,70m以浅分布有5~30m的中砂及中粗砂夹砾石,具备良好的地下水储存调蓄空间。本文以巨野河冲洪积扇中深层较大的相对封闭的储存调蓄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平水期、枯水期开发利用冲洪积扇砂层含水层的地下水资源,降低第四系水头高度,腾出储水空间,雨季储存城市硬化地面、河流流域地表径流的雨洪水,减轻雨洪水的危害,实现雨洪水的资源化,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6-10]。为济南市一系列的山前河流冲洪积扇推广雨洪水第四系砂

    山东国土资源 2022年5期2022-06-07

  • 北天山博乐盆地南缘勒塔干褶皱晚第四纪构造变形1
    。结合相邻地区洪积扇的废弃年龄可推测迪里克河不同期次洪积扇的废弃年龄。综合以上数据,可确定勒塔干断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1 构造背景博乐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境内北天山西北部。天山北侧是稳定的哈萨克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南侧是相对稳定的塔里木地块,西南侧是快速变形的帕米尔高原。几个古生代的构造板块拼接碰撞组成天山山脉,且在晚新生代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再次活化(Molnar 等,1975;Tapponnier 等,1979;Avouac 等,1993;Hendr

    震灾防御技术 2022年1期2022-06-01

  • 玛纳斯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土壤理化性状与盐分离子组成主导因子分析
    ,依次形成冲积洪积扇、冲积平原区、干三角洲等地貌部位,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植被明显不同,灰漠土是该区域典型地带性土壤。干三角洲大部分土质较轻,地下水径流条件差,土壤盐渍化发生严重;冲积扇扇缘带是土壤盐渍化发生的主要部位,地下水位高,流动不畅;冲积平原地貌部位势平坦,上部靠近冲洪积扇缘部分土质以黏壤、黏土为主,中、下部土质偏沙性,表层土壤保水能力较差,水盐易向下层沉积[12]。在自然条件下,土壤淋溶和脱盐过程十分微弱,流域内地下水位高,伴随着次生盐渍化,导致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4-01

  • 吐鲁番盆地西南缘博-阿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了河流阶地、 洪积扇等多种地貌,在地表形成清晰的线性特征,这表明该段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有过明显活动,但目前尚未对博-阿断裂在这一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开展过详细的研究,仅有的成果也多通过影像解译获取(沈军等,2003),缺乏可靠的实地调查数据。此外,断裂从阿拉山口至依连哈比尔尕山北西缘的走向为340°,从依连哈比尔尕山北西缘至吐鲁番盆地南缘附近的走向为300°,偏转了近40°,在走向发生大角度偏转的情况下,断裂的运动特征与西段是否一致?具体的位错量是多少?以上问

    地震地质 2022年6期2022-02-15

  • 西藏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面,沟口泥石流洪积扇基本分两期堆积,即前期和后期洪积扇。其中前期洪积扇植被长势较好,后期洪积扇表层无植被分布,物质组成主要为碎石混合土,结合松散,扇缘直抵绒辖曲,为一处典型的山区沟谷型泥石流地质灾害,如图1所示。2 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预测2.1 泥石流卫星遥感影像据2008年12月、2011年11月和2015年5月研究区遥感影像,可以得到以下认识:(1)白龙普泥石流形成于2008年12月之前。2008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泥石流沟道变形破坏不明显,沟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年1期2022-01-26

  • 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含水系统特征研究
    时,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赋存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对区域内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生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2]。目前,研究人员对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地下水系统的认识主要基于物探和理论推断。物探揭示该系统砂卵石含水层厚度可大于400 m,理论推断为单一潜水系统(根据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2007 年《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经济-环境综合效应研究》报告),然而已有水文地质勘探孔不超过150 m,缺少深部钻探资料及分层测试监测资料对地下水系统进行揭示。本文通过分析一眼综合水文地质钻

    宁夏工程技术 2021年4期2022-01-23

  • 雅鲁藏布江泥石流—堰塞湖预测及生态效应研究
    频发,进而使其洪积扇时常堵塞雅鲁藏布江形成堰塞湖,严重影响当地生产和生活。因此,雅鲁藏布江流域泥石流堵江型堰塞湖的研究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具备普遍意义。齐都雄久沟地处中国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雅鲁藏布江右岸,为一条典型的泥石流沟。1 地质概况齐都雄久沟及周边多为高山峡谷地貌,河谷多呈“V”型,近WE向发育;地层岩性较复杂,以闪长岩(δK1)、辉长岩(νK1)、宋热岩组(T3s)、修康岩组(T3x)、江雄岩组(T3jx)等地层为主(据H46C003001);齐都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年8期2021-08-13

  • 西藏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
    和根本[5]。洪积扇是拉萨河流域的重要地貌组成单元,与其他地貌类型相比,植被资源相对丰富,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6]。同时,洪积扇是当地人民重要的生活生产场所之一[7],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和人口大幅度增长,人们对拉萨河流域洪积扇的开发利用也相应的活跃,扇面植被的人为破坏也无可避免的加剧[8],为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增加了负担。因此,加大对拉萨河流域洪积扇植被的研究和保护力度迫在眉睫。以往关于拉萨河流域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系分布、生产力、生

    水土保持研究 2021年5期2021-08-06

  • 洪积扇顶部活动走滑断裂的断错地貌分析 ——以新疆塔城盆地东缘阿合别斗河冲洪积扇为例
    常见的地貌。冲洪积扇为半圆锥体,锥体顶部位于河流出山口处,而锥底向山前平原伸展(吴胜和等,2016)。冲洪积扇表面常发育流水沟槽,是洪水期山间流水的主要排泄通道,从平面上看,这些沟槽自出山口呈放射状向山前平原发散(Clarke,2015)。河床的地形坡度在出山口处迅速变缓,流水在出山口得以分散导致流速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河水携带的岩石碎屑等开始堆积。从平面上看,自扇顶至扇缘位置的沉积特征有所不同(图1a)。扇顶多堆积粗大的砾石,向扇缘方向堆积物的粒径逐渐变

    地震地质 2021年3期2021-07-21

  • 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的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污染源解析*
    究发现,湔江冲洪积扇地下水化学演化过程主要受溶滤作用的控制,人类活动亦有一定的影响[3]。YANG等[4]研究发现,影响滨海含水层浅层地下水质量的因素是盐碱化、水岩交互作用和人类活动。ZHANG等[5]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驱动机制开展研究,发现城市建设,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共同驱动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有效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持续恶化的关键是识别污染来源。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是一种操作简单有效的新型源解析方法,在对因子载荷和得分做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1年5期2021-06-01

  • 走滑断裂百万年时间尺度位移量估计及其在阿尔金断裂系中的应用
    冲沟)阶地和冲洪积扇,上述这两种位错标志在区域范围内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对比性(Weldon II and Sieh, 1985; Rockwell, 1988; Avouac and Tapponnier, 1993; Lavé and Avouac, 2000)。从已有资料综合来看,现有研究普遍缺乏介于长时间尺度(>Ma)地质体累积位移和短时间尺度(晚第四纪以来)微地貌单元位错以及年—十年尺度的大地测量观测之间的断裂位移量,特别是上新世—更新世走滑断裂位

    地质力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5-19

  • 洪积扇斜坡软土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研究
    以路基通过山前洪积扇缓坡地带,前后连接桥梁,填土路基高2~5.2m,路堤边坡坡度1:1.5。洪积扇沟口标高约2010m,长430m,前缘宽约300m,坡向280°。洪积扇已辟为耕地,坡度较缓,平均坡度约为5°。洪积扇前方为河流阶地,已辟为水田。现场图见图1。图1 洪积扇全景照片2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斜坡路基稳定性计算2.1 计算方法采用综合野外与室内分析的滑面即软弱面来计算,滑面呈折线型,因此本次稳定性计算方法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及剩余下滑推力计算,通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2期2021-05-06

  • 新疆北天山乌苏南断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断层断错山前冲洪积扇,形成明显的线性陡坎地貌,断层活动性质为高倾角逆走滑型断裂。图1 北天山乌苏地区地震构造图2 乌苏南断层地质地貌特征乌苏南断裂组主要发育于北天山山前的独山子逆断裂—背斜带(第3排)和西湖背斜(第4排)之间(图1),在卫星影像显示为4~5排近平行断层陡坎组成(图2a、b)、呈斜列展布于乌苏西南的山前冲洪积扇上,依据平面几何展布将断层由东向西划分为Fw-1,Fw-2,Fw-3,Fw-4,断层总体走向320°,与南北向天然河流水系、冲沟呈约3

    内陆地震 2021年1期2021-04-21

  • 青藏高原中部五道梁-曲麻莱断裂系西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厘定1
    ,断错了一系列洪积扇和河流阶地。图1 五道梁南山及其周缘地区活动断层分布图Fig. 1 Active faults map of the Wudaoliang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2 五道梁南山北缘断裂通过Google Earth 影像解译,得到研究区内五道梁南山北缘断裂分布,如图2 所示。该断裂总体走向N80°W~N85°W,由东、西2 支次级断层组成,以逆冲变形为主。在五道梁镇南侧构成一小型阶区,阶区距宽约2.5 km。阶区

    震灾防御技术 2021年2期2021-04-14

  • 厦门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新世和全新世冲洪积扇发育,反映晚第四纪以来的地壳上升运动强烈。2.2 构造侵蚀低山海拔500~800 m,主要分布在厦门岛外西北的灌口镇以北,例如狮涎山(600.6 m)、大尖山(592.7 m)、小岭山(565.7 m)、宋坑尖(522.4 m)和多座海拔565.7 ~796.3 m 的无名山峰。它们由侏罗纪晚期火山熔岩组成,山体较为高大,山坡较为陡峻,山前地带有规模较大的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冲洪积扇分布,反映晚第四纪以来的地壳上升运动较为强烈。2.3 构造

    科技与创新 2020年7期2020-11-29

  • 扇形地的类型辨析及区分方法探讨
    5]。冲积扇、洪积扇、冲洪积扇、泥石流堆积扇和崩岗洪积扇等扇形地在中国山区(包括丘陵区)广泛分布[6-8],是山区珍贵的土地资源。虽然洪积扇、泥石流堆积扇等扇形地面临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但是由于其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力较高等因素,扇形地仍是山区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区域[8-11]。扇形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扇形地的形成和演化[12]、物质组成[13]、发育影响因素[14]、沉积特征[15],以及扇面土壤理化性质[16]和开发潜力[8]等方面。尽管扇形

    水土保持通报 2020年4期2020-10-14

  • 辽阔的阿拉善 神奇的额济纳
    坡形成了巨大的洪积扇。黑河水及其多个支流带来的泥沙也为河西走廊的农牧业文明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水源。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张掖市就位于这个巨型洪积扇上。自古以来,张掖及周边地区就是河西走廊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和人口聚集地,因此被冠以“金张掖”的美名,而黑河被张掖人称为母亲河。黑河洪积扇及黑河莺落峡出山口卫星图额济纳洪积扇及周边全景图从莺落峡到正义峡是黑水河的中游,同时也是河西走廊的中段,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是黑水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最高也是用水量最大

    知识就是力量 2020年12期2020-03-17

  • 大、小凌河下游地区晚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
    00170)冲洪积扇和泛滥扇是河流从出山口至入海河口的两类重要地貌。大凌河、小凌河作为短途河流,其出山口到入海河口的直线距离分别仅为70 km或20 km。在此范围内,它们的冲洪积扇和泛滥扇均得到了充分发育。本文研究区位于辽西山地与下辽河平原腹地之间的斜坡带上。西侧、西北侧的辽西山地低山和丘陵长期处于剥蚀状态,东侧的下辽河平原全新世沉降中心在大凌河以东-双台子河(辽河)河口之间,研究区第四系厚度仅数十米,向东逐渐增加至约280~360 m[1,2]。研究区

    华北地质 2020年4期2020-03-02

  • 湔江冲洪积扇地下水氮分布特征及灌溉用水适宜性评价
    引 言湔江冲洪积扇位于成都平原西缘山前地带,是成都平原8个中、大型冲洪积扇之一[5]。近年来,湔江冲洪积扇区域内农业、工业发展迅速,迅猛的经济发展对地下水的需求日益增加,也意味着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愈加强烈。本文通过采集研究区内地下水化学样品,对地下水中“三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饮用水水质与灌溉水质评价,为成都平原山前冲洪积扇群,尤其是湔江冲洪积扇区域内的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区概况湔江发源于彭州市龙门山脉太子城峰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年10期2019-11-14

  • 例析基于学术情境的河流地貌试题设计
    卷Ⅱ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题组为例,分别探讨两组试题背景材料的选择与试题设计的关系。一、黄河小北干流题组【例1】(2019年全国卷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1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图1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9年5期2019-11-07

  • 基于MODFLOW地下水开采对泉水溢出量的影响
    水主要贮存在冲洪积扇,此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厚度较大,为地下水运动提供了空间。孔隙潜水一般由周边向高程较低的盆地中心渗流,其水平分带具有状分带规律,与流域内地貌、岩相规律一致。格尔木河流域冲洪积平原可划分为三部分:山前至冲洪积扇中部、冲洪积扇中部及下部和冲洪积扇前缘。其中,冲洪积扇前缘含水层岩性以砂质为主,山前至冲洪积扇中部、冲洪积扇中部及下部主要为砂砾石、卵砾石含水层。地下水埋深从山前至冲洪积扇前缘依次减小,山前至中部地下水埋深不小于50m,中部至冲洪积扇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年10期2019-10-22

  • 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审题技巧 ——突破试题中的主要矛盾
    课标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9年1期2019-04-25

  • 基于GF-2卫星影像的冲积扇地貌识别方法
    貌的局限性。冲洪积扇微地貌广义上讲包括冲积扇与洪积扇两种。冲积扇沉积体具有构造“ 敏感性”,其复杂的沉积机制是解释盆地边缘构造活动的钥匙,也是“源-聚-汇” 系统中的“源” 位置[4]。其前沿多为潜水溢出带和浅埋地下水分布区,对野战给水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冲洪积扇微地貌提取技术多基于遥感影像的光学特征,DEM多用于辅助筛选泥石流分布区的沟谷和纵坡分析[5],这些微地貌识别方法缺少地学因子的参考,不适应复杂多变的微地貌边界的识别。本文以青藏高原西部,北纬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年10期2018-11-07

  • 基于深度改编高考原题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9~11题为例
    。一、原题呈现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4期2018-07-23

  •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考向分析
    国新课标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1期2018-07-20

  • 代县聂营村地质条件与地下水位上升浅析
    别为阶地、山前洪积扇裙和基岩高中山区,其中,阶地和山前洪积扇裙宽约3km。在工程区滹沱河南岸发育较大冲沟,有云雾沟和黑山庄沟,其中,云雾沟位于工程区东侧,冲沟方向 N30°~50°W,延伸长度达10 余 km。2.2 地层岩性区内发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界五台群变质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由老至新分述如下。尾矿库以南为五台山南侧,山高坡陡,属于高中山区,山体地层岩性为五台群木格组(Awm),其中,车厂段(Awmc)下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夹角闪变粒岩

    山西水利 2018年2期2018-03-27

  • 发挥想象力 还原事物时空发展真相
    卷Ⅱ)(节选)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 1,2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展开联想】想什么——本题给出的结论是“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7年6期2017-12-14

  • 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84)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源解析张千千1,王慧玮1,翟天伦1,花勐健2(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61;2.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084)地下水;超采;硝酸盐;影响因素;污染源;滹沱河冲洪积扇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硝酸盐在人体内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能够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可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消化系统癌症等疾病[3]。此外,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还会加剧以地下水为补给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年6期2017-12-08

  • 北京的地质环境系统划分
    丘区、拒马河冲洪积扇区、大石河冲洪积扇区、永定河冲洪积扇区、北运河洪积扇群区、北运河洪积扇群溢出带区、潮白河冲洪积扇区、蓟运河冲洪积扇区。地质环境系统;山地;平原;冲洪积扇;北京20世纪末,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提出建立地质环境系统研究中心,刘东生提出《加强跨学科综合研究,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孙枢(1998)提出《地质环境系统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王思敬提出《论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2008年8月6日-14日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第33届

    城市地质 2017年3期2017-10-10

  • 河流摊开丰饶扇面
    于三角洲而言,洪积扇的形状大都为扇形。这块块“扇贝”,在西北干旱区滋养出点点绿洲,在华北平原则影响着人们的种植方式。天山下的“扇贝”天山南北雄奇壮丽,巍峨的群峰一线排开,在西北大地构筑出一道荒漠和雪山相接的风景线。天山有很多山峰终年白雪皑皑,冰雪融水灌溉着美丽的高山草甸和郁郁葱葱的山地森林。在山脚,当山势渐缓时,各种植被也开始消失,石块、砂砾开始变成大地的主宰,地表变成了一片倾斜的砂石滩。冰川融水的涓涓细流渐渐四散开来,渗漏进沙土里,显示出干旱荒凉的景色。

    科学之友 2017年1期2017-09-10

  • 准噶尔盆地南缘无叶假木贼种子雨特征
    。结果表明,在洪积扇和风沙区,无叶假木贼种子雨的平均累积密度分别达到853粒/m2和751粒/m2,种子散布的高峰期均集中在10月末到11月初的时间段,其落种量分别占整个种子雨的82.42%和76.03%,其后種子雨密度随时间逐渐减小。变异函数分析表明,洪积扇和风沙区的无叶假木贼种子雨分别在8.97m和0.42m的有效变程内,种子雨具有明显的空间格局,洪积扇空间格局由空间自相关和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分别占45%和55%,而风沙区空间变异性主要由随机因素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7期2017-04-26

  • 海河流域平原区适宜建地下水库区域分析
    理想的是山前冲洪积扇地区和岩溶介质区,共8个区域,库区总面积3 332.3 km2,调蓄总库容49.89亿m3。海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库;区域地下水是海河流域平原区的主要供水水源,2015年占总用水量的56.5%。地下水的开采为保障海河流域平原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及农村饮水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地下水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而引发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大面积的降落漏斗问题日趋严重,海河流域平原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漏斗区”。在海河流域平原区开展人工调蓄

    中国水利 2017年16期2017-01-20

  •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左旋走滑活动
    主要分布2期冲洪积扇, 多呈上叠式排布。对比区域冲洪积扇的分布和形成年龄, 结合文中的光释光测年(OSL)结果, 认为三危山山前老冲洪积扇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发育于冲洪积扇上的纹沟、 断裂通过的山脊被同步左旋位错, 最大和最小位错量分别为5.5m和1.7m, 但大多分布在3.0~4.5m之间。结合光释光测年(OSL)结果, 得出三危山断裂在距今1.4万a和2.0万a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0.33±0.04)mm/a和(0.28±0.03)m

    地震地质 2016年2期2016-08-22

  • 噶顺戈壁地表砾石粒度特征分析
    ,分析噶顺戈壁洪积扇21个样点砾石的粒度组成、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和峰度等粒度特征。结果表明:1)受洪水、重力与风蚀等作用的影响,戈壁地表砾石均以中砾为主(66.35%~95.04%)。海拔最高处以石质为主(85.54%),平均粒径φ值为-9.09 (545.2 mm)。砾石质量分数呈现出随海拔增加,中砾质量分数降低,而粗砾质量分数升高的趋势。2) 粒度特征为:平均粒径φ值变化范围为-9.09(545.2 mm)~-6.15 (153.9 mm);除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年1期2016-06-18

  • 苍梧县崩岗洪积扇不同培肥模式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选取苍梧县崩岗洪积扇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培肥模式改良崩岗洪积扇的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以及氮磷钾含量等指标,旨在阐明崩岗沙化农田质量恢复的土壤理化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不同培肥模式对崩岗洪积扇生态恢复的效果,为崩岗侵蚀沙化农田质量恢复技术手段途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苍梧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位于东经110°5l′—111°40′,北纬22°58′—24°1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

    水土保持研究 2015年1期2015-12-16

  • 赣县崩岗洪积扇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异规律
    赣州)赣县崩岗洪积扇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异规律邓羽松1,丁树文1†,邱欣珍2,夏栋1,朱芸1,郭世伟1(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430070,武汉;2.江西省赣县水土保持局,341000,江西赣州)崩岗侵蚀是南方花岗岩地区最严重的侵蚀方式,已成为我国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尤其是崩岗侵蚀产生的大量洪积物沉积在农田中,造成洪积扇农田沙化。以赣县田村镇崩岗洪积扇为研究对象,采集扇顶到扇缘不同区域的土样,研究该地区崩岗洪积扇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肥力的分异规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年1期2015-06-23

  • 新疆某大型输水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分析
    丘陵山坡区、冲洪积扇区(主要为树林区、耕地区、植被不发育区)。1.1 土的物理力学特征洪积扇区:该段土层岩性大部分为上更新统~全新统冲洪积(Q3~4al+pl)低液限粉土、含砂粉土,少部分为粉土质砂,厚度2~20 m不等。丘陵山坡区:该段土层岩性大部分为上更新统风积(Q3eol)低液限粉土、含砂粉土,少部分为粉土质砂,厚度2~20 m不等。1.2 土天然含水分布情况据试验,在整个北山坡段的261组数据中,天然含水率最大值为25.1%,最小值为0.7%,平均

    东北水利水电 2015年5期2015-03-23

  • 秦岭北麓山前洪积扇区黄土湿陷性探讨
    )秦岭北麓山前洪积扇区黄土湿陷性探讨■于志新(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68)近年来,随着西安、渭南、宝鸡等城市向外拓展,靠近秦岭北麓山前洪积扇区已建或在建很多建筑,本文着重对本区域岩土工程勘察中黄土状土的湿陷性进行探讨,了解和掌握本区域黄土状土的湿陷特征及分布规律,为工程建设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山前冲洪积扇黄土状土湿陷性冲洪积扇是指半干旱山区河流出口处由冲积洪积物组成的扇形堆积地貌。当山区的河流携带的物质出山口后,形成延伸很广,坡度较缓的

    地球 2015年10期2015-02-23

  • 北京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水化学的分层分带特征
    , “潮白河冲洪积扇单元”同时被列为“地下水污染治理单元”和“地下水污染防控单元”(环境保护部等, 2013)。以往研究者多通过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来表征该区域含水层的空间形态(蔡向民等, 2009; 田芳等, 2012)、也有通过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来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蕴藏特征(刘记来等, 2010; 赵薇等, 2012; 刘元章等, 2013a)。这些方法和手段对于潮白河山前倾斜冲洪积扇这样的复杂系统而言, 较多地偏重地下水动力场的研究, 而水化学场的探讨相

    地球学报 2014年2期2014-12-13

  • 鄂东南崩岗洪积扇土壤性质分异规律
    杨垄小流域崩岗洪积扇为研究对象,探讨自扇顶至扇缘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肥力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由扇顶到扇缘,土壤砾石和沙粒含量均逐渐减少,粉粒和黏粒含量则逐渐增加,土壤养分也随之呈显著增加趋势。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洪积扇土壤进行肥力评价可知,土壤肥力从扇顶到扇缘呈逐渐增加趋势,扇顶、扇中、扇缘肥力系数相比对照分别减少了58.3%、27.6%、5.5%。研究结果对指导崩岗区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一定意义。关键词:崩岗;洪积扇;肥力;分异规律中图分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19期2014-12-02

  • 新疆玛河安集海灌区给水度变化规律及试验研究
    巴音沟河的新老洪积扇组成,新洪积扇即安集海洪积扇,老洪积扇即窝瓦特洪积扇。研究区面积1591.7 km2。2.1 地层岩性研究区位于天山褶皱带的北侧,新生代以来,由于天山不断向北挤压隆起,在本区形成了巨厚的第三系和第四系堆积。第三系地层主要出露在研究上部,也就是巴音沟河的上游地区。在安集海以西,第三系地层覆盖在不同时代的老地层之上,其顶部与第四系西域组Q1x整合接触。根据岩性对比,研究区内第三系地层可分为五个岩性组,自下而上分别为紫泥泉子组E1-2z、安集

    地下水 2014年1期2014-09-18

  • 洮儿河冲洪积扇河道 渠系渗漏补给系数的分析
    概况洮儿河冲洪积扇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儿河冲洪积扇区为分布洮儿河、蛟流河出口,向东南呈扇形散开,面积为2838 km2的扇形地,由扇顶微向前缘倾斜。地面坡度上游较陡,下游较缓。物质组成为上更新统的冲积砂砾石,上覆0.2~2.0 m厚的亚砾砂土或亚粘土。洮儿河冲洪积扇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一全新统砂砾石、砾卵石构成的潜水含水层,厚10~40 m,局部边缘地带小于10 m,扇中地带局部大于40 m。地下水埋深,丰水期间多数小于5 m,干旱期间多数为5~1

    东北水利水电 2013年5期2013-09-19

  • 子牙河冲洪积扇系统地下水动态特征研究
    61)子牙河冲洪积扇系统地下水动态特征研究许伟1,张发旺2,张威3(1.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 050031;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 541004;3.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 050061)研究区地处子牙河地下水系统上游,为典型冲洪积扇地貌,其地下水动态变化会对下游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根据系统特征划分地下水动态类型为山前开采型和侧向补给—径流—开采型,研究地下水动态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补给、径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3年1期2013-02-28

  • 洮儿河冲洪积扇区农业取用地下水管理及措施
    )1 洮儿河冲洪积扇区地下水供需特点洮儿河冲洪积扇地区位于白城市的北部,包括白城市区、洮北区大部及洮南市一小部分,是白城市经济文化中心,地下水是该区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地下水可用量为5.54亿m3。上世纪90年代该区开发水田以来,由于洮儿河灌区水源不能保证,因此,多年来主要依靠井水灌溉,该区每年开采地下水近7亿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6.5亿m3,占总开采量的90%以上。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最大下降深度达9m,单井出水量明显减少。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20期2012-12-28

  • 华山山前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貌表现及响应1
    华阴段表现为冲洪积扇群,在华县以西和华阴以东分别为渭南塬和潼关塬。据贺明静(1986)的研究,早第三纪形成的华山山顶夷平面海拔在 1800-2000m,而下降盘老第三系地层最大深度在6000m以上,两盘相对幅差8000m左右。图1 渭河盆地构造地貌图(a 据韩恒悦等,2001)与华山山前断裂中段展布图(b)Fig. 1 Tectonic landform map of Weihe Basin (a) and special distribution of

    震灾防御技术 2012年4期2012-11-26

  • 柯坪塔格山前层状地貌面与晚第四纪逆断层变形 ——以三岔口北西山前断错地貌为例
    级不同期次的冲洪积扇面,其中较年轻的3期完整地保留了断裂最新活动形成的陡坎。依据断错地貌面上砾石混合样品的10Be暴露年龄及差分GPS地形实测结果,计算出(20.2±1.91)ka以来T1、T2、T3级冲洪积扇上记录的断裂垂直滑动速率分别为(0.16 ±0.02)、(0.17 ±0.02)和(0.15 ±0.02)mm/a。T4、T5级地貌面的抬升速率为(0.51 ±0.05)、(0.58±0.05)mm/a,稍大于T1、T2、T3冲洪积扇面的结果。柯坪塔

    地震地质 2011年4期2011-12-07

  • 乌兰乌拉湖-玉树断裂东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GPS对阶地与洪积扇断错地貌进行了精细测量,并结合碳十四(14C)和光释光(OSL)测年结果对地貌面年代进行限定,获得该断裂东段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垂直位错量为5.5~6.3m,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23 ~0.28mm/a;全新世以来的垂直位错量为 2.2 ~4.3m,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 0.40 ~0.63mm/a;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为4~6mm/a。为该断裂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相邻活动地块的运动学特征探讨提供了基础资料。乌兰乌拉湖-玉树断裂

    地震地质 2011年4期2011-12-07

  • 口泉断裂中段晚第四纪以来断错地貌及滑动速率确定
    T2及T1同期洪积扇,分别形成于晚更新世末、全新世中期;第1级地貌面为河漫滩及山前现代洪积扇。口泉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以小峪口至楼子口段最为明显,T1阶地断距超过3m,T2阶地断距不<17.5m。根据测年、T2阶地断距与断代,得出小峪口至楼子口段滑动速率不<0.53mm/a,石井至鹅毛口段滑动速率为0.4mm/a,大峪口至禅房段滑动速率为0.17mm/a。这可能表明口泉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中心位于小峪口至楼子口一带,向两侧活动强度减弱。口泉断裂 层状地貌

    地震地质 2011年2期2011-12-07

  • 原平市地下水开发和可持续性利用规划措施研究及分析
    区划分为阳武河洪积扇、永兴河洪积扇、石寺—大芳洪积扇三个洪积扇。盆地平原区还包括山前倾斜平原、滹沱河冲积平原。黄土区包括阳武河洪积扇黄土丘陵南区、阳武河洪积扇黄土丘陵北区、蛇狮梁黄土丘陵区、子干黄土区四部分。一般山丘区划分为一般山丘区东山区、一般山丘区西山区和一般山丘区南山区三个单元。岩溶山区划分为裸露型岩溶山地和覆盖型岩溶山地两部分。2.2.2 重点水文地质类型区地下水资源量及现状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原平市盆地平原区总面积764 km2,地下水资源量总计9

    山西水利科技 2011年2期2011-04-14

  • 清徐县白石河洪积扇地下水位动态特征研究
    要的地位。边山洪积扇区地下水是清徐县县城及周边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十几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工业以及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在白石河洪积扇区出现了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水资源、水环境已成为县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合理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1 研究区概况清徐县位于太原市南端,洪积扇区位于清徐县西边山,由 9~10个扇形组成,面积约 52 km2,是清徐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白石河洪积

    地下水 2011年3期2011-03-15

  • 北京平原地区地质系统
    在数个巨大的冲洪积扇,它们相互交错、叠压,关系复杂。在冲洪积扇之间的扇间洼地和冲洪积扇边缘存在湖泊和沼泽沉积。由于黄庄—高丽营断裂、永定河断裂的活动,永定河河道多次改道,由北向南逐渐迁移。通过卫星像片可清晰的看到,永定河改道形成的巨大冲洪积扇相互叠压(图4),最终塑造成如今的北京平原面貌。这些冲洪积扇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由砂砾石、中粗砂、粉细砂到粘土的规律变化。在扇间洼地和扇缘分布有湖相和沼泽相沉积。由于河流的摆动,冲洪积扇内岩性横向变化迅速,对比困难。在

    城市地质 2009年3期200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