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

  • “大器晚成”有歧义?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同一时期,秦国相邦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中,相关解读与韩非子近似:“‘大智不形,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禹之决江水也,民聚瓦砾。事已成,功已立,为万世利。禹之所见者远也,而民莫之知。故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这12 个字引文后面的大意是,大禹疏导江水的时候,民众聚积瓦砾阻挡。等到治水成功了,世人才知道给万世带来了好处。大禹的高瞻远瞩没人了解,所以不要跟大众商讨开创事业,只要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就行了。除了距离老子时代

    思维与智慧 2023年36期2024-01-03

  • 浅谈“大音希声
    顾一珺“大音希声”出自于《老子》下篇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如下:“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古,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本文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道”,老子通过三个层次来论证他的虚静无为和相反相成的辩证观:第一个层次是用语皆相偶而意相反的文字含义:“明道如昧,进道如退,

    民族文汇 2022年21期2022-06-01

  • “大器晚成”有歧义?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同一时期,秦国相邦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中,相关解读与韩非子近似:“‘大智不形,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禹之决江水也,民聚瓦砾。事已成,功已立,为万世利。禹之所见者远也,而民莫之知。故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这12个字引文后面的大意是,大禹疏导江水的时候,民众聚积瓦砾阻挡。等到治水成功了,世人才知道给万世带来了好处。大禹的高瞻远瞩没人了解,所以不要跟大众商讨开创事业,只要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就行了。 除了距离老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2年3期2022-04-01

  • 大音希声
    杨雪晴 张强“博物学”与文学的关联古已有之,且历久弥新。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无论是《诗经》中对于动物、植物的书写,抑或是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中所呈现的田园风物、陆游在“山西村”的所见所闻,莫不与地域性的特色事物紧密相关。及至当下,从“博物”的视角阐释文学文本中诸种“物”的内蕴和意义,仍然是一个兼具文学意义与社会学意义的研究角度。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不难发现“物”的概念十分葳蕤丰富。根据中国古代相关典籍资料的记载:“博物”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

    艺术广角 2021年3期2021-07-29

  • 匪女之为美
    得意忘形以及大音希声或者至高无上之类文化哲学概念。而照相是最极致的工笔,转而以其写意,天然地具有一点难度,于是我们每见有些摄影家为求效果而做出的各种虚化尝试。其实亦未必非技术或技巧不可。你于从未见过的人迹罕至处,发现奇绝瑰丽景象,惊艳之余,以照相机记录之。注意,此绝非单纯天然之美,而因此时此刻你至此地,发现了这个美,而这个美与你恰相切合,缘分至深,方为其美。该作品题为梦幻家园,果然有魔幻色彩。解释起来亦不难,不过“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移情而已。

    记者摇篮 2021年4期2021-05-17

  • 浅析道家音乐美学思想
    平和。(三)大音希声大音希声见于《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大音希声”是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在老子看来,最完美的音乐是人们听不到的,“大音希声”是无声的音乐,合乎无为而自然、虚静的特点,是永恒、绝对的美。“大音希声”在哲学

    艺术家 2020年5期2020-12-07

  • 国学赏析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翻译】优秀的人听了道之后,勤勉地遵行。一般的人听了道之后,仍是似懂非懂、若有若无的样子。俗陋的人听了道之后,大声嘲笑。若不被这种人嘲笑,那还叫真道吗?所以《建言书》上说:道是光明的,世人却以为暗昧。在道里长进,却似乎是颓废。在道里有平安,看起来却像是艰难。至高的道德却好像幽谷低下,极大的荣耀却好像受了侮辱,宽广之德却被视若不足,刚健之德视若苟且,实在的真理视若虚无,至大的空间没有角落,伟大的器皿

    侨园 2020年11期2020-12-01

  • 大音希声
    上都城举办“大音希声”古琴选拔赛,在家长撺掇下,嵇康竟也放下架子率一众弟子去参加。嵇康踌躇满志,他所调教的一个女童秋月,虽然学琴时日尚浅,但已深得自己的真传,尤其一曲《广陵散》虽未入化境,但也弹得有模有样。秋月女童上场表演时,不急不躁,沉稳老练,指法娴熟,琴声铿锵。嵇康都听得热泪横流,觉得秋月拿个金奖是肯定没问题了。谁知,公布获奖名单时,秋月却只得了一个优秀奖,连决赛圈都没进去。而金奖得主竟然是那个弹到一半忘了谱,停了十几秒钟才又叮叮当当、磕磕绊绊弹完一曲

    杂文月刊 2020年6期2020-07-06

  • 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
    大音希声我很喜欢法国作家夏尔·布德莱尔,他有一句名言非常简短。他说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件深感惊喜,第二件使他人惊喜。我们扩展一下,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我好好地活着;第二,我帮别人好好地活着。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我幸福地活;第二,我幫别人幸福地生活。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活得明媚,像花一样灿烂;第二,帮别人明媚地生活,帮别人开出花来。(摘自《演讲与口才》2019年第19期)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0年6期2020-06-19

  • 对音乐情感表达的否定
    老子提出了“大音希声”的观点,它被认为是老子最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现出符合“道”性的音乐是永恒的、至美的、不表露情感的。而在西方美学理论中汉斯立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中也表达出音乐不能表现情感的观点。两者在音乐可以表现情感的问题上都是持否定态度,但二者论述的角度有所不同。【关键词】老子;汉斯立克;大音希声;自律论【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

    北方音乐 2020年4期2020-04-20

  • 大音希声
    思。老子曰:大音希声。我想,或许这正是阿来一生的文学追求。注释:①阿来:《关于〈空山〉的三个问题》,《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2期。②③⑧⑩陈思广主编:《阿来研究资料》,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34页,第32页,第37页,第19页。④胡志明、秦世琼:《族群记忆与文化多样性书写——阿来小说的文化人类学分析》,《江淮论坛》2010年第6期 。⑤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⑥何言宏、阿来:《现代性视野中的藏地世界》,《当代作家评

    当代文坛 2020年1期2020-03-20

  • 大音希声
    浅析,以及“大音希声”的这样超越经验的直观简述,在比对中西的逻辑与直观中,浅述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生命呐喊,以及对于哲学应该回归到人的反思,展露艺术是作为哲学不可缺少的众妙之“精灵”。关键词:大音希声   音乐   道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004-02对于音乐、绘画、悟道,这样实在的表现于美的展示,不仅是人的情感所需要的,也

    艺术评鉴 2019年17期2019-10-18

  • 大音希声”审美意蕴新诠
    平 王 丽“大音希声”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甚至可以这样说,“大音希声”命题的提出奠定了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石。如果说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①那么,老子对形而上音乐之“道”与形而下音乐之“技”的区分,则标志着中国音乐美学的真正诞生,它促使人们去追求音乐之“道”,深刻影响了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一、“大音希声”概念辨析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创造者,也是万物之形、质的最终依据;“道”存在于万物之中,但是并不等于万物的具体存在。老子在谈到“道”的存

    文艺评论 2019年3期2019-09-28

  • 浅析大音、大象中美的本质
    ,他提出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说,为后人打开了探索艺术美本质的大门。本文以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论为切入点,旨在研究其中蕴含的关于美本质的思想内容。关键词:老子   美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3-0011-02正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

    艺术评鉴 2019年3期2019-03-21

  • 试论“大音希声
    徐寒摘要:“大音希声”是在学习讨论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中绕不开的话题和争论点,因此,如何理解“大音希声”成为了理解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关键。从不同的出发点理解“大音希声”便能产生不同的见解,本文拟从以下四个问题出发,提出自己关于“大音希声”的见解:1.从“道隐无名”的角度理解“大音希声”;2.“大音希声”是否是一个真正的音乐美学命题;3.是否能够通过理解“道”进一步理解“大音希声”;4.用《老子》解释《老子》的方法是否正确。关键词:“大音希声” 老子 音乐美学中

    艺术评鉴 2018年18期2018-12-29

  • 刍议文人古琴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美学;大音希声;空无;道德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9-0048-02中华民族的古琴文化是继昆曲之后,第二个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项目。”笔者早先看到这则消息时,很是兴奋,但更多的是萌生的自豪感。一个民族的文化,能被世界所肯定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十二分的敬仰,这当是一种无以名状的兴奋,这兴奋不仅是为着荣耀,更多是我们的血脉,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自豪。中国古代的文化中,文人特殊文化素质

    戏剧之家 2018年29期2018-12-08

  • Serendipity: Seizing the Toned Picture of Poetry in the Light of Prosody*
    sheng”大音希声(Great music sounds barely audible), or “daxiang wuxing”大象无形(A great image has no image). The paper then explores accordingly whether or how it is possible to read afresh the classics not only in Chinese but also in Engl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8年2期2018-11-12

  • 浅谈中国美学意象在华语电影中的表现
    键词】色彩;大音希声;中国传统美学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077-01《英雄》是一部面对国际市场的大手笔商业大片,取材于中华历史,场面之浩大,画面之精美,虽然是一部商业片却把张艺谋的弘大场面与唯美画面的能力展露无遗,通篇所散发出来的“东方古典美感”,十分具有东方特征和古典气质。影片开始,便是以骑黑马,穿黑甲的秦王军队在蓝色的冷调下涌入黑色的秦王宫殿,狭窄的甬道,忽明忽暗的光线,嘈杂的车马和颇具古

    戏剧之家 2018年2期2018-05-25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内涵及其影响
    摘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美学观点,它体现了老子哲学的精湛与深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美学思想,对中国的艺术领域产生了丰富且深刻的影响。关键词:老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我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观点,是老子提出的关于声音的一个美学观点,最早出现在《道德经》中,“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认为,最美的声音就是没有声音,最美的形象就

    参花(下) 2018年7期2018-05-14

  • 大音希声
    然人文主义;大音希声【文献标识码】J60 【中图分类号】A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老子及《道德经》的出现无疑是令人骄傲且神往的文化存在。自古至今,精练的五千言不知经过了多少名家的诠释与总结。源自齐国的黄老学术在汉初被制定为“清静无为、刑德相辅”的理国大政;明太祖朱元璋在《御注道德经》中坦言“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将已经赢得天下的自己果断置于著作之下;时至近代,毛泽东直接将《道德经》视作一部兵书;德国总理施罗德也曾谏言“每

    北方音乐 2018年14期2018-05-14

  • 关于声无哀乐与大音希声之“声”字的思辨
    的美学命题“大音希声”是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石。老子提出的“大音希声”与嵇康的“声无哀乐”本没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关于大音希声的“声”字和声无哀乐的“声”字的含义是否相同却成为古往今来专家和学者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多数学者认为两者是不同的,即前者表示声音,后者表示音乐。但笔者却有一些新的发现,就此在文中提出一些拙见,有幸与音乐界的各位前辈、老师和同行共同指读。【关键词】大音希声;声无哀乐;声【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鉴赏一幅名画留给我们美的感觉

    北方音乐 2018年8期2018-05-14

  • 大音希声,教育无痕
    事学会做人。大音希声,教育无痕,这是教育者魅力的展现,这是教育内在的规律。教育无痕需要大智若愚、大音希声。面对一名屡次迟到的孩子,没有批评、责备、盘问,我只示意她快些归位上课。孩子在班主任的课上迟到已经诚惶诚恐,何须把这种惶恐转变为孩子的逆反与对抗呢。她每次来迟欠的知识,我都会在课余帮她补上。每次孩子都一脸的愧疚。几次之后,孩子鼓足勇气到我面前,一字一顿地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迟到了,你要相信我!”我微笑着说:“你值得信任!”我的温和让她的勇气如洪水涌来,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8年11期2018-05-14

  • 老子“大音希声”美学思想微见
    : 本文从“大音希声”的原意出发,联系老子《道德经》的上下文,将“大方”、“大器”、“大音”、“大象”等四个相关概念联系在一起,来解释这个美学概念。“大音希声”是老子重要的美学思想,不能将其单纯视为某一类艺术门类的具体规则,而还是要回到哲学美学的研究思路上来对其作出合理的阐释。关键词: 老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礼乐 老子宇宙观一、引言研究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探寻中国美学的发端之时,老子是一位不能绕开的重要人物。老子的思想最主要见于《道德经》,其中

    文教资料 2017年33期2018-03-27

  • 从“大音希声”看老子的音乐美学意蕴
    極境界呈现在大音希声中。“大音”以道为内核,以“希声”的方式显现,是道的音乐、宇宙之乐、无声之乐和人间至美之音。老子提出“大音希声”,反对“五音之论”,突破一般艺术的局限,进入超越性的音乐审美境界,从实在的感官之乐上升到由心而生、用心聆听的宇宙之声,这对音乐的审美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老子 美感 道 大音希声 音乐美学摘 要:老子是朴素的自然主义者,开创了“道”这一核心理念。作为超验的形而上本体,老子之道的至高至极境界呈现在大音希声中。“大音”以道为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2期2018-03-14

  • 由老子的“大音希声”看老子音乐美学思想
    众所周知,“大音希声”是老子音乐美学思想核心内容之一,而老子究竟为何人,历史上一直没有定论。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提出了四个老子,一为比孔丘略早的李耳,又名李聃;二是与孔丘同时的老莱子;三是魏献公时代的周太史儋;四是魏国将军宗的父亲。究竟那个才是老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后来的学者们根据《老子》一书的问题及其所表现的内容,基本断定是在儒墨之后、《庄子》等书之前。也就推断《老子》约是战国中期的作品。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提出的“大音希声”这一概念,是典型的中

    北方音乐 2018年18期2018-01-25

  • 芥子纳须弥
    南景春大音希声,大智若诵。——题记《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问佛:为何世间现实被人无情撕裂?佛曰:各有所需,各取其长。我问佛:马云、马化腾、扎克伯格们的故事难道只为提醒世人,或者就要改变世界?佛曰:蕓芸众生,念其价值。我问佛:星云大师,净空法师真的是万般皆身外?佛曰:不,他们在诠释生命。佛带领我走向山的最高处:呵,这就是另一种境界?天地无声,山河无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看了看身边的佛,他逐渐和阳光消失了,空中久久回荡

    高中时代 2017年9期2017-12-26

  • 浅析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主要观点为“大音希声”,“音声相和”。这两个观点皆离不开老子的“道”这一重要思想。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无不蕴含着生活哲理,通过研究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对音乐有着更深的理解,对生活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老子;音乐美学;道老子,传说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学说创始人。在道家文化中是一个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代表作为《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认为“道”就是一种客观规律,要遵从事实客观规律。在这一重大思想的影响中,这也决定了老子对音乐美学

    小说月刊 2017年16期2017-12-01

  • 浅谈“大音希声”与《4分33秒》在美学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
    论是老子的“大音希声”还是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二者都表达了一种对“无声之乐”的追求。老子的“大音希声”所表达的是一种崇尚自然、朴素的理念,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虽然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有着老子的“大音希声”所提倡的“无声之乐”的形式。但在基本思想内涵又不是完全一致的。约翰·凯奇首创的“偶然音乐”是对生活中艺术的一种追求,对生活中未知的偶然事件所创造出的音乐的追求。老子的“大音希声”是思想,约翰·凯奇的音乐创作是一种“发明”。“无声音乐”的存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0期2017-11-25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婴童行业:岁寒终还 便是春意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婴童行业:岁寒终还 便是春意“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加缪再冷的冬,到头也得春来……“2017年,我国的童装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1500亿”。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与消费的不断升级,我国新生儿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将有望达到2.8%,这势必将大力推动我国儿童产品的消费需求。当80后、90后群体占育儿群体的比例不断提高,其更为优越的经济成长环境、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目前主流的“4+2+1”家庭结构决定儿童徐爱妃支出有两代

    纺织报告 2017年4期2017-08-16

  • “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90年代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中,“晚”作“曼”,裘锡圭先生为《郭店楚简》一书撰写按语时,已经敏感地意识到,《老子》原文可能并非“早晚”之“晚”。之后有多名学者承袭裘先生的思路,如廖名春认为“曼”义为“無”,与马王堆帛书乙本“免”义同。“曼”义“無”,见于《小尔雅·广诂》和《广雅·释言》。而清华筒《祭公》公布后,才知道“曼”实际上是“蔑”的通假或同源字,故有“無”义。《祭公》今本之“蔑德”,清华简作“曼德”。这样,“無隅”

    中外文摘 2017年4期2017-02-23

  • 浅谈如何聆听与感受音乐 ——类比“听风”而论
    子所提出的“大音希声”来共同说明,我们在对待音乐上,要学会用自己的心去真真切切的聆听音乐,从而去发现音乐中的大美。大音希声;心;聆听与感受在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观念之中,有提到“行风”之说—音乐不仅要与阴阳之气,四时之风相同,而且要能够作用于气和风,将人对世界,自然的理解通过风传扬开去。在《老子·第四十一章》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大音希声”。从字面意思来看,最大的声响,反而听起来却没有声音。

    黄河之声 2017年11期2017-01-29

  • 方寸之间天地宽
    溯至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关于“大音希声”,传说战国时期曹娥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是最好的例子,与白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司空图在《诗品》中将这种理论运用到文学评论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清人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则讲得更为明白: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近人李可染将之总结为“空白、含蓄”。就文学创作而言,留白在语言、意境、构思等方面均可运用,其效果是灵动、含蓄、发散性强,有一种“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美人头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6年7期2016-05-14

  • 老子的美育思想研究
    言之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育思想,他认为美育思想的最终是获得“朴”的人格美。关键词:老子;美育;大音希声;人格美老子(约前580-前500年)春秋末期的楚国人,主张以“道”为本体,坚持从自然存在的本体直接开出出一切意义和价值的终极根据,因此,“道”也是一切艺术和审美的本体,是异于各种雕虫小技和一切世俗之类的真正的“大美”、“至美”之所在。由于道的本性是“无”,自然之道是自然无为、朴素淡然也应是艺术的最高生命、审美的最高标准是无为而自然。由此出发,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1期2015-10-21

  • 论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涵义
    受的工具。“大音希声”,无为的自然的音乐为道的音乐,符合道的特征,是一切人为音乐之本,无所不在,无所不容。它是最美的,又是无声的,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关键词:老子;大音希声;音乐美学涵义我国的先秦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过度时期,着一时期,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发生着质的变化。人们已经逐步的旧思想解放出来。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其中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对后世的思想音响是最为深远,音乐美学亦是如此。一、提出及释义“大音希声,大象无

    大观 2015年9期2015-07-04

  • 大音希声邓稼先
    ■陈 光大音希声邓稼先■陈 光【编者按】“一代巨匠,谱写中国强国之梦。两弹元勋,照亮世界历史天空。”在庆祝党的94岁生日之际,本期刊载纪念文章,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原子弹之父”、著名科学家邓稼先先生,让党员干部共同接受一次心灵的涤荡。邓稼先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他身上集中体现了赤诚的爱国情感、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淡薄名利的无私奉献和勇于创造的事业追求。他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典范和楷模,虽然他经历的时代已经过

    人民公仆 2015年7期2015-03-03

  • 论《老子》音乐美学思想
    乐,也就是“大音希声”的。文章主要探寻了“大音希声”在《老子》中的本意与根源,从而分析其中所相关联的音乐美学思想。老子关于音乐美学的思想,从很高的艺术层面上来否定和取消儒家的“礼乐”,从而使音乐能够超出“礼”的规范,按照音乐本身的规律去发展。【关键词】道;大音希声;礼乐;五音;音乐美学思想《老子》一书洋洋洒洒五千多字,其中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是关于“道”的认识。老子在书中开篇就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我们可以看出,“道”不

    北方音乐 2014年7期2014-10-21

  •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彤【摘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道家学说中具有深刻辩证思想的命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美学思想,而且对中国后世艺术影响巨大。“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探索与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和谐、整体的美,是一个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完美境界。【关键词】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哲学思想 美学思想 艺术内涵一、提出及释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其源于《道德经》,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体现了老子哲学的精湛与深邃。王弼认为,老子的“大音”就是优美和谐的

    艺海 2014年1期2014-09-03

  • 从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走向境界的审美
    :老子;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审美境界中国和西方在历史的走向、文化的出现及发展上向来相去甚远。延续着古希腊哲学探讨世界本源问题的哲学思辨的开端,西方美学很早就开始探讨“美的本质”这样的问题,比如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与希庇阿斯的辩驳,对什么是“美本身”进行辨析,虽然全文最终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却开启了西方美学对本体论问题的逻辑思考的传统。相对的,中国古代就极少有关乎美是什么的讨论,中国古代也没有美学这个学科,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学学科才由西方传

    卷宗 2013年9期2013-10-21

  • 此时无声胜有声——略论老子“大音希声
    子所参悟的“大音希声”。一、古今对“大音希声”的阐释“大音希声”出现在《老子》四十一章中,全文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就其中“大音希声”而言,古人有以下几种典型的阐释:一、河上公《老子章句》站在先秦黄老思想和道教养生术、长生术思想的立场

    文教资料 2013年29期2013-08-15

  • 大智若愚
    程勉学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聪颖灵慧之人,必是谦和低调的。智慧和才华就像镶嵌在心坎中的北斗星,只在入夜迷茫时朗照。他们行走在五彩缤纷、诱惑多多的尘世间,方向是坚定的,心地是宁静的,灵魂是清纯的,眼睛是明亮的,步履是稳健的。常言说得好:大才华朴实无华,大智慧大智若愚。耍小聪明的人,终日大呼小叫,歇斯底里,是他內心空瘪,而虚张声势;蛮横霸道之人,飞扬跋扈,招摇显摆,是他神志不清,心胸狭小之故;贪得无厌之人,上蹿下跳,诓东骗西,是他欲壑难填,贪心不足蛇吞象。他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2年8期2012-08-20

  • 道为乐魂 ----《老子》音乐美学思想新论
    形象。一 “大音希声”:道隐无名,希声求之“大音希声”语出《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这段话说出了“道”的一个重要特征:“道隐无名”,却“善贷且成”。“道”潜而不露,却又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晚成”、“希声”和“无形”之中。“大音希声”本来是说“道隐无名”的,却折射出《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音乐欣赏应以声求“道”。从“道”的角度理解“大音希声”,要弄清三个问题。其一、什么是“大音”?《老子》第二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4期201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