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率

  • 基于CNN的[λ]域帧内码控最佳码率分配算法
    )的帧内码控最佳码率分配算法。首先利用双曲线函数拟合编码树单元(Coding Tree Unit,CTU)的率失真(Rate Distortion, RD)特性。设计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Dual-Branc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BCNN)预测率失真关键参数。然后根据帧级率失真优化(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RDO),建立帧级目标码率与CTU码率分配等式关系,推导帧级拉格朗日参数[λ]

    计算机时代 2023年9期2023-09-25

  • 基于x264编码的码率控制模型优化方法
    更好的体验,动态码率自适应技术普遍应用于视频直播中。码率自适应技术通常需要服务器根据网络状况[1],将原始码流转换成适应不同带宽条件的码率,客户端根据带宽选择对应码率的视频下载缓冲。因此,可以在编码过程中对视频进行码率控制。通常情况下,高的视频质量意味着高的视频编码复杂度[2],但是编码复杂度过高会造成成本浪费以及编码效率降低;在不稳定的环境中,编码器输出的码率变化比较大,容易导致视频的卡顿;在带宽受限时,必须对视频进行压缩。由此可知,在不同环境下,对编码

    计算机仿真 2023年8期2023-09-20

  • 基于MOLS 的最优二元局部修复码构造*
    离最优也没有实现码率最优。Chen 等[11]利用常环MDS 码构造了七类具有新参数的最优(r,δ)-局部修复码,但是该码的参数选择不够灵活。Cai等[12]提出了一种新的最小距离界,并且给出了满足该界的局部修复码的显示结构,但是构造的码的码率较低。Balaji 等[13]推导出(n,k,r)局部修复码的码率上界,并且基于校验矩阵构造了达到该上界的局部修复码,但是构造的码不是最优的局部修复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相互正交的拉丁方(Mutually O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3年2期2023-06-04

  • 基于统计建模的VVC快速码率估计算法
    建模的VVC快速码率估计算法祁伟,殷海兵,王鸿奎,黄晓峰,牛伟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为降低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标准率失真优化过程的编码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建模的快速码率估计算法。首先,算法充分考虑依赖性量化(dependent quantization,DQ)的量化行为和熵编码中的上下文依赖,提出可以准确刻画编码过程中上下文状态迁移的码率特征,初步预估变换单元(

    电信科学 2022年12期2023-01-09

  • 基于缓存补偿的视频码率自适应算法
    署在视频客户端的码率自适应(Adaptive Bit-Rate)切换算法,通过定义良好的码率自适应逻辑来提高视频播放质量,进而提高用户QoE,因此,如何设计高效的码率自适应算法成为DASH 技术的研究热点。目前码率自适应算法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三大类:基于带宽的码率自适应算法、基于缓存的码率自适应算法和基于带宽和缓存混合控制的码率自适应算法。1)基于带宽的码率自适应算法[5-6]。如:文献[5]中利用股市预测中的常用指标,异同移动平均(Moving Aver

    计算机应用 2022年9期2022-09-25

  • 流媒体视频的两阶段码率调节提升QoE策略研究
    因素。将针对视频码率调节中产生的客观参数提出一套QoE的映射关系。1.2 视频码率调节策略视频码率调整(Rate Adaptation,RA)是一种为了最大化用户QoE来进行视频块码率分配的策略。一般来说,最高的视频质量(泛指视频码率),最少的视频播放中断(重载)和最平滑的码率变化可带来最好的观感体验。基于网络容量的方法和基于缓冲区的方法是现有码率的主流调节方法。前者基于预估计的网络容量来调整视频码率,这导致调节很难准确。过高估计和过低估计可用网络容量将分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1期2022-06-16

  • 优化人像视频编码比特分配算法
    面临着诸多挑战,码率控制[1]在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低延时视频会议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VVC(Versatile Video Coding)采用R-λ模型[2-3],码率控制算法根据带宽、缓冲器大小确定各个GOP(Group of Pictures)、帧、编码树单元CTU(Coding Tree Unit)的目标比特数,然后通过R-λ-QP模型计算编码帧的量化参数QP(Quantization Parameter)进行编码.编码失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05-26

  • 移动视频源m3u8多码率节目源终端自动适配技术
    频通过内容注入多码率节目源适配,提升全网终端用户体验良好,使得优质高带宽家庭组网用户体验VR、4K、极清、高清节目,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普通带宽终端用户更好体验4K、极清、高清节目,提升用户满意度;低带宽终端用户流畅体验高清、标清节目,保证用户体验满意度。1 应用场景OTT业务使用http的方式进行分发,其中playlist标准为由m3u扩展而来的m3u8文件,媒体文件为MPEG2-TS或者AAC文件(audio only)。m3u8是HTTP Live

    电子测试 2022年4期2022-03-17

  • 一种高精度的自适应码率控制图像压缩算法
    的情况下,图像的码率控制压缩可以实现最佳的带宽利用[1]。因此,如何实现精确的码率控制是图像压缩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针对码率控制图像压缩算法的研究主要分为3类。第一类是基于变换编码压缩的码率控制图像压缩算法,其中最经典的是JPEG2000标准采用的压缩后率失真优化(post compression rate-distortion optimization,PCRD-opt)算法[2]。PCRD-opt算法可实现在最小失真下的最优码率分配策略,但由于需要编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3-02

  • 基于电量状态的移动流媒体码率自适应策略
    标准,许多流媒体码率自适应策略研究也在此基础上开展,同时DASH也得到包括Netfix、Youtube在内的行业领先企业的支持[2]。尽管目前的码率自适应策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媒体播放过程中存在的视频卡顿、初始延迟过长等问题,但由于流媒体视频播放会消耗移动设备相当多的资源,导致较高的电池电量消耗[3,4],为了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还需要考虑移动流媒体应用中的电池电量消耗过快的问题。目前主流智能手机的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22年2期2022-03-01

  • 基于YOLOv3与码率重分配的视频直播系统
    输过程中常采用低码率压缩[1]。这意味着压缩后的视频会丢失重要的细节,比如人物主播脸部的细节、美食外观纹理等,诸如此类都是用户的感兴趣区域[2](Regions of Interest,ROI)。提高ROI的码率可提高区域的视频流质量与用户的观看体验。最重要的是,在带宽一定的情况下,提高ROI码率的同时降低背景码率能够保证整体码率处于稳定状态,解决直播服务中带宽的限制问题。目前,已有诸多文献做过相关研究。文献[3]利用图像小波变化得到图像的ROI,再进行区

    物联网技术 2021年7期2021-07-31

  • 考虑全帧间参考依赖性的监控视频高效视频编码码率控制算法
    视频监控系统中,码率控制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其可以在满足信道传输带宽的限制条件下,获得更高质量的编码重建视频。当前大部分的视频监控系统都属于高清视频监控视频。高清视频可以提供更加丰富更加清晰的视频内容。针对高清视频,ITU-T的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运动图像专家组联合制定了先进的高效视频编码(HEVC)标准[1-4]。与之前的H.264/AVC标准相比,HEVC采用了许多新技术[1,4],大大提高了编码效率。在HEVC标准化过程中,根据使用的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3-08

  • 基于统计建模的HEVC 快速率失真估计算法
    学者针对如何减少码率和失真的计算复杂度问题展开研究,Zhao 等[4]提出广义高斯分布模型来估计码率,使用在量化中丢掉的比特来估计失真;Tu 等[5]和Wang 等[6]采用量化系数之和与其对应系数坐标来估计码率;Liu等[7]提出一种基于二元分类的线性模型来估计码率。Sun 等[8]尝试简化RDO 过程,使用变换系数来估计码率和失真,Chen 等[9]和Sharabayko等[10]采用信息熵来估计码率。考虑到硬件资源,一些学者提出了有利于硬件实现的快速

    电信科学 2021年1期2021-02-01

  • 一种基于HEVC 和AVC 改进的码率控制算法
    编码得到每一帧的码率彼此之间波动较大,如果保持压缩过程中的量化参数不变,帧与帧之间编码消耗比特会明显不同,然而,这种变码率的码流不适合存储或网络传输。视频传输过程有各种不同的渠道,归纳起来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大类,不论是有线传输还是无线传输带宽都有上限,超过带宽上限,视频信息在传输过程会有丢包现象,一旦丢包会破坏视频的完整性。因此,在传输码流之前所有的码率波动需要经过有效的控制,稳定后的码流才能在实际的有线/无线网络上传输,所有的视频系列在编码过程要对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2期2021-01-21

  • 基于FPGA的多码率卷积编码器设计与实现
    度上降低信道的误码率,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带来一定的编码增益[3]。因此,设计了一种多码率卷积编码器,除1/2码率外,还采用2/3、3/4、5/6、7/8的码率,该编码器能应用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4]。1 多码率卷积编码原理图1 1/2码率卷积编码原理图卷积码通常用(n,k,N)表示[5],N为编码约束长度,k为编码器输入码元,n为编码器输出编码,卷积码的码率定义为R=k/n。编码器输入k个码元,编码后输出的n个码元不仅与当前输入的k个码元有关,而且还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12-18

  • QoE驱动的基于CDN缓存命中率的码率自适应算法
    ,当带宽波动时,码率会随着切变。在码率切变的过程中,用户却无法感知是CDN服务器节点高速缓存直接响应用户的请求,还是由源服务器资源间接响应用户的请求。如何区别响应用户请求的服务器是CDN服务器节点还是源服务器,对如何提高用户QoE提供了可行性研究。随着流媒体应用的发展,如何提高流媒体业务的QoE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客户端不能区分其感知到的网络吞吐率变化是由CDN缓存不命中的不连续性还是由网络环境发生了变化所引起,如果客户端不加控制地进行码率向上切变或者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9-04

  • 嵌入式多通道无线视频传输的码率自适应算法
    题的方法之一就是码率自适应。传统的传输系统往往通过三个方向[1]来实现自适应算法:1)网络带宽。一般是通过统计每个历史视频片段的发送时间来预估传输带宽,然后根据带宽调整视频码率。如文献[2]中根据历史片段信息构建了未来时间段内的数据量(BWE);文献[3]中统计了大量会话数据得到了一个隐马尔可夫模型;文献[4]中使用视频片段长度和其发送时间之比,等作为预估依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缓存上溢的概率较低,缺点是带宽利用率低,同时未来带宽的不确定性也为这种方法带来了

    计算机应用 2020年4期2020-06-01

  • 基于数据流量的码率自适应方法概述
    的一个流行技术是码率自适应(ABR)[1]技术。ABR的基本思想是,在播放过程中用户应该主动调整视频码率,使之与实时网络条件相适应,从而减少因为视频码率与网络条件之间的不匹配造成的播放卡顿。因此,更智能的ABR算法需要考虑比特率调整中的流量约束,在用户指定的可承受流量范围内提高移动视频QoE。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考虑了一种基于数据流量的码率自适应算法。为此,我们首先分析不同码率切换和流量消耗对移动视频QoE的影响,给出流量感知的QoE预测模型;其次,提出一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4期2020-05-18

  • 基于DASH标准的码率平滑切换算法
    应流(DASH)码率自适应算法在无线网络环境中码率切换频繁以及平均码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ASH标准的码率平滑切换(RSS)算法。首先,算法的带宽检测机制利用滑动窗口对历史下载速率进行取样以计算带宽偏移系数,根据带宽偏移系数的大小初步判断带宽的波动情况,并对波动较大的情况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一致性变化趋势,从而区分出带宽的持续变化和短暂抖动,同时计算出相应情况下的带宽预测值;其次,算法的码率决策模型综合考虑带宽波动情况、缓存占用和变化情况及带宽预测值等

    计算机应用 2019年4期2019-08-01

  • 高效视频编码中帧内码率控制改进算法
    经编码器后得到的码率会有较大波动,极易造成上溢或下溢现象,因此HEVC的码率控制[4]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视频编码标准的实用性。编码器需要码率控制模块调整输出的码流大小,以满足给定的存储或传输带宽。码率控制问题实质是一种有约束条件的率失真优化问题,通过调整量化参数来保证编码码率与给定的目标码率相匹配。为了在码率和失真之间找到一个最优的折中点,率失真模型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司俊俊等从理论上分析了编码帧预测残差信号的分布特性、量化参数以及拉格朗日因子之间的关系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9年4期2019-04-04

  • 一种HEVC低延时编码码率控制算法
    VC节省约一半的码率。在视频编码的研究过程中,通常是事先设定量化参数QP进行编码,根据编码器输出对各种编码工具和编码优化技术进行定量分析比较。而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存储设备可提供的存储空间、传输信道可提供的传输带宽及传输延迟的限制等设定编码器的输出码率。所以实际应用中的编码器必须包含码率控制模块,每一代视频编码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都推荐了相应的码率控制算法[2]。HEVC标准制定过程中主要推荐了两种码率控制算法,即URQ(Unified Rate-Quanti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9年3期2019-04-01

  • 采用相似度分析的MV-HEVC码率控制算法
    热点[4-5].码率控制是通过控制编码参数以使产生的比特流符合不同信道比特率的需求,并达到高的编码质量,其是视频编码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任何视频压缩标准离开码率控制其应用都会受到限制.以往的视频压缩标准如MPEG-2、MPEG-4、H.263、H.264、MVC(多视点视频编码)等已给出码率控制模型,而目前国际上公布的MV-HEVC的检验模型[6],尚未给出有效的码率控制算法.现阶段,国内外从事MV-HEVC码率控制的研究较少,而主要从事MVC码率控制的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1-24

  • 基于SIMULINK的OFDM-16QAM系统仿真与分析
    信噪比下系统的误码率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16QAM调制下,15dB到10dB的范围内误比特率起伏大,在高于15dB的信噪比条件下,信号传榆的可靠性更高。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仿真;SIMULINK;-~码率;信噪比中图分类号:TN911-4;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3-0292-031概述“第四代”移动通信的重要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集成了多载波技术和离散傅里叶变换等技术优势,能够更好地兼容多种多媒体通信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33期2019-01-08

  • 自适应动态网络的流媒体传输策略
    )动态地调整视频码率,从而生成合适于当前网络的视频流[3,4]。采用探测的方式,判断吞吐量或网络带宽等情况来调整码率,以生成合适的视频流[5-7]。文献[8]通过计算当前吞吐量,从而决策是否调节视频码率。文献[9]介绍了一种采用“探测”的方法估算实时带宽,但该算法需要发送大量的探测数据包,在网络拥塞时会进一步加重网络的负载。因此,以上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还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本文将立足于已有的视频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并根据上述所提及的问题,提出一种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8年12期2018-12-22

  • 基于预测编码和矢量编码的语音信号编码算法
    ; 波形编码; 码率中图分类号: TN911.3?34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8)24?0128?04Speech signal encoding algorithm based on predictive coding and vector codingYANG Chao1, LIU Yunfei2, XU Xiangxu3, ZHU

    现代电子技术 2018年24期2018-12-14

  • 基于状态机的视频码率自适应算法
    视频内容编成多种码率版本,并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对视频进行切片,客户端实时检测网络带宽、播放缓存变化等信息,并根据MPD文件所记载的信息向服务器请求不同码率的视频片段[1-2]。然而DASH并没有对码率自适应机制给出标准定义,高性能的码率自适应算法能够提升客户的观看体验,因此基于DASH的码率自适应算法成为视频传输领域的研究热点[3]。现有的码率自适应方法主要从传输带宽和播放缓存两个角度进行考虑。文献[4-6]中所提出的方法是典型的基于带宽的码率自适应算法,其

    计算机应用 2018年7期2018-08-27

  • 一种改进的码率兼容QC-LDPC码构造算法
    求,LDPC码的码率兼容特性成为了一个研究和实现要点[2],特别是随着无人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3],研究具有码率兼容的LDPC码意义重大。目前多码率的实现方法主要有3种:删余型、扩展型和缩短型。删余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码率兼容形式,通过选取一个性能优异的低码率母码,然后对校验位进行删余打孔处理实现多码率,这样可以节省存储空间,但在删余打孔时,存在产生大量陷阱集[4-5]导致性能恶化的问题;扩展型是通过扩展矩阵或校验节点分裂方式实现,有效地克服了删余型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8年5期2018-06-05

  • HEVC码率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著,可节省近一半码率码率控制 (rate control, RC)使编码器输出码流满足传输信道带宽限制或存储设备存储空间的需求,在流媒体传输[2]的各种应用场景中是编码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模块。长期以来,被广泛研究。每一代视频编码标准都推荐了相应的码率控制算法并集成在测试模型中,如MPEG-2的TM5, H.263的TMN8,MPEG-4的VM8和H.264/AVC的JM。值得注意的是,码率控制并不是视频编码标准规定的标准内容。它相对于标准技术有着更大的灵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6-04

  • 基于DASH标准的视频自适应传输方案
    ASH代理的视频码率算法。文献[4]提出一个固定间隔缓冲模型,每当媒体缓冲区大小在预设的间隔内时,视频码率保持不变;另外,通过一种逐步向上切换的方式以防止缓冲区溢出,并基于中间质量级别向下切换的方式来防止缓冲区下溢。1 DASHDASH是MPEG组织制定的一个技术标准,该标准旨在支持一个媒体流模型,该模型交付媒体内容的控制权完全在客户端,客户端使用HTTP协议从没有特定DASH功能的web服务器请求数据。DASH的基本原理:服务器端存储将原始视频资源生成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8年3期2018-03-19

  • 3D全景体育直播的HEVC编码优化
    心问题是清晰度和码率,根据我们的经验,2兆码率是普通家用WiFi的经验值上限,3兆码率是CDN加速和P2P传輸的经验值上限。对于180度的3DVR体育比赛,如果我们需要让用户看得很清楚,需要10兆以上的码率。但是家用WiFi码率做不到,如何突破3兆码率的上限,如同把大象塞进冰箱。首先,对于VR全景图像而言,其实有大量的天空和地面。为了提高效率,我们选择使用Cube映射方式,对于180度包厢而言,相当于把一个立方体切一半。但是对于体育比赛而言,绝大多数用户关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7年11期2017-12-26

  • 基于DASH的混合控制码率算法
    ASH的混合控制码率算法靳雁霞,马光远*,雷海卫(中北大学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太原 030051)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867860804@qq.com)针对平滑流(SF)算法在带宽预测时存在的“毛刺”现象以及仅依靠带宽预测而没有缓存区控制所导致的频繁播放停滞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自适应混合控制码率算法。首先,通过使用标准差来代替原SF算法中波动参数的计算,消除了预测带宽存在的“毛刺”现象;其次,针对原SF算法存在没有考虑缓存区状态所带来的频繁播放停滞

    计算机应用 2017年10期2017-12-14

  • 基于复杂度分析的HEVC帧内码率控制算法
    析的HEVC帧内码率控制算法陈伟国 陈 芬 金德富 李金龙 彭宗举(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随着高清、超高清视频应用的快速发展,码率控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高效视频编码HEVC(High Efficient Video Coding)中,码率控制算法在码率输出的精度和效率上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算法并没有考虑到实际视频编码内容的复杂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度的HEVC帧内码率控制算法。首先利用梯度来表征复杂度,根据复杂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1期2017-03-01

  • 率失真优化的压缩感知图像编码
    系统中编码参数和码率以及失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编码系统的码率-失真模型。根据所提模型设计了率失真优化的压缩感知图像编码算法。在给定码率的条件下,优化编码参数,使得编码器失真最小。算法在Matlab的编码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码率-失真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实际率失真曲线,并且基于该模型的率失真优化算法有效的提高了压缩感知图像编码系统的性能。压缩感知;率失真;编码2006年Donoho and Candes首次提出了压缩感

    电视技术 2016年11期2016-12-21

  • 基于H.264AVC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264AVC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李 琳(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辽宁 营口 115000)以H.264/AVC具体的视频编码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进行码率控制的主要技术和实际使用方法,阐述了H.264/AVC率失真优化产生的主要问题,同时做出具体研究。H.264AVC;码率控制;分布;算法研究1 H.264AVC视频编码基本理论1.1 H.264编码主要构架H.264和一般的视频编码有很大不同,H.264编码的压缩效率比以前的视频编码有很大提升,但

    黑龙江科学 2016年21期2016-12-14

  • 面向差分调制解调的编码码率研究
    分调制解调的编码码率研究徐亚冲,胡东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81)差分调制解调是解决无线通信高动态条件下信息传输的一种重要方法。针对面向差分调制解调的编码码率既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的问题,从信息论的角度,分别针对差分BPSK调制和差分QPSK调制,分析了各种不同码率下无差错传输的香农限,得出了最佳的编码码率。通过采用不同码率的卷积编码和Turbo编码,实验仿真验证了所得理论的正确性。差分调制解调;编码码率;卷积编码;T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16年7期2016-11-07

  • 一种HEVC码率控制改进算法
    )一种HEVC码率控制改进算法周 建 政(天格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1)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采用的基于R-λ模型的码率控制算法在控制输出码率的精确和提高编码效率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该算法没有考虑到实际视频编码中场景切换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针对场景切换的码率控制算法。首先结合帧间的亮度差及其变换趋势判断是否发生场景切换,在场景切换发生时对码率控制的参数以及编码结构都做出及时调整。最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6年8期2016-09-08

  • 基于伪随机码置乱的分布式视频残差编码端码率控制算法
    式视频残差编码端码率控制算法胡春筠1,2,胡斌杰1(1.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2.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提出一种基于伪随机码置乱的分布式视频残差编码端码率控制算法,利用伪随机码对残差视频帧的像素进行置乱处理,将信源图像与其边信息图像之间的差别均匀化,实现帧级别上的码率估计,即每一帧用同一码率发送.如果收端译码失败,利用提出的一种量化序号估计算法能显著提高译码成功率,解决码率低估问题.同时发端视频残差

    电子学报 2016年6期2016-08-12

  • 深空通信中码率兼容原模图LDPC码的设计
    兴]深空通信中码率兼容原模图LDPC码的设计[刘勇 秦亮 汪振兴]摘要针对深空通信信道的时变特性,文章基于ARAPA原模图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深空通信的码率兼容LDPC码的构造方法。这种码率兼容的LDPC码字采用矩阵扩展的方法构造,具有较低的译码门限,从而更有利于降低误码平层。此外,对ARAPA原模图分两次进行拓展,使得所构造的码率兼容LDPC码的校验矩阵具有准循环特性,从而能够进行高速的译码。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AR4JA原模图构造的码率兼容LDPC码相比

    广东通信技术 2016年5期2016-06-16

  • H.264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帧层和基本单元层码率控制算法,并介绍了H.264算法的一些改进模型。关键词:码率控制;码率分配;编码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393-011.引言H.264/AVC是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它充分考虑了编码效率和网络传输,采用了整型DCT变换、先进的帧内预测、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算术编码、1/4象素精度的运动估计、7种不同尺寸的块匹配模式等先进技术,使H.264具有很高的编码效率,特别适合于带宽受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2016-05-14

  • 基于URQ模型的I帧码率控制
    URQ模型的I帧码率控制王朋,倪翠,张广渊,李克峰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济南250357当目标码率较低时,在编码视频序列中周期性地插入I帧,会导致重建视频播放时出现“闪烁”现象.为提高I帧重建质量,抑制“闪烁”,提出了一种基于URQ模型的I帧码率控制算法.首先根据图像的运动趋势和复杂度将I帧划分为运动区域、图像复杂区域和平坦区域;然后依据人眼视觉系统对不同区域“闪烁”的敏感性,为视觉敏感区域分配更多的码率,其他区域分配较少码率;最后,利用UR

    应用科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10-28

  • Wyner-Ziv视频编码中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iv视频编码中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檀会娟1,唐加山2 (1.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3;2.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中,现有码率控制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种是基于反馈信道,另一种是基于无反馈信道。基于反馈信道码率控制算法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解码质量,但是时延大;相反,无反馈信道码率控制算法时延小、实时性高,但是有损解码质量。为解决这一矛盾,阐述一种混合码率控制算法,即在编码端先估计出较小的码率,当解码失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5年10期2015-10-20

  • 基于场景切换的HEVC码率控制算法
    景切换的HEVC码率控制算法胡乾乾1,沈礼权1,2,赵振军1(1.上海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72;2.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72)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采用的基于R-λ模型的码率控制算法在控制输出码率的精确和提高编码效率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该算法没有考虑到实际视频编码中场景切换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针对场景切换的码率控制算法。结合帧间的亮度差及其变换趋势判断是否

    电视技术 2015年5期2015-06-22

  • 基于视频并行编码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于视频并行编码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吴晓光,李国平,王国中,滕国伟,赵海武(上海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 200072)基于并行编码的特点,现有的基于串行编码的码率控制算法有其局限性,不能直接应用于并行编码。提出一种新的码率控制算法,在编码前将原始帧作为参考帧计算出各帧的SAD,然后利用已计算的SAD进行帧级比特分配和动态预测并行编码帧的比特,实现了并行编码的码率控制。通过测试基于串行编码的码率控制和提出的码率控制方案下PSNR和VBV情况,说明所提算法

    电视技术 2015年16期2015-05-05

  • 多光谱图像压缩的联合码率分配—码率控制方法
    00[7]在中低码率下性能较高,但在高码率下压缩效果不理想;而基于预测的JPEG-LS[8]则在中高码率下能取得更好的压缩性能。多光谱图像获取非常困难而且应用比较特殊,因此采用JPEG-LS进行中高码率下的压缩是更优的选择。基于KL变换和JPEG-LS的有损多光谱图像压缩,势必涉及到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码率分配和码率控制。首先是码率分配,KL变换后各个分量的能量分布不均,低频分量往往包含更多的能量,而高频分量仅仅占据少量的能量。因此需要根据各分量的能量分

    宇航学报 2014年2期2014-12-15

  • 面向ICN的动态自适应流媒体算法
    广泛关注[3]。码率自适应是DASH的重要特点之一,但选择合适的码率自适应算法仍然是其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参考文献[4]提出了一种基于段抵达时间(segmentfetch time)的码率自适应标准(SFTM),参考文献[5]也给出了两阶段式的自适应算法,它们都能有效地改善客户的观看体验。但简单地将传统的基于端到端的自适应算法移植到ICN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参考文献[6]中所示DASC(DASH over CCN)。具体来讲,ICN的缓存会造成传统方法对网速

    电信科学 2014年9期2014-09-29

  • 面向视频播放场景的屏幕编码码率控制方法
    放场景的屏幕编码码率控制方法马颖杰a,谢伟凯a,申瑞民b(上海交通大学 a.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b.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 030)针对屏幕中同时出现视频和文字图片时现有码率控制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码率控制方法。以视频缓存检验器和恒定码率因子控制模式为基础,通过视频窗口检测算法将屏幕内容划分为视频区域和非视频区域,并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码率控制算法。结合视频区域识别算法,新的码率控制方法分别对帧层和宏块层采用如下方法实现优化:对于帧

    计算机工程 2014年5期2014-08-05

  • 一种新的基于先验数据表的JPEG-LS动态码率控制算法
    PEG-LS动态码率控制算法张 毅 雷 杰*李云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1)JPEG-LS算法简单,压缩性能出众,特别适合应用在图像的无损/近无损压缩领域。但是,无法精确控制码率的缺点使得JPEG-LS难以应用在带宽受限的卫星图像编码领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基于对JPEG-LS编码特性的分析,通过理论推导得出输出码率与失真量化参数的数学关系,提出一种以查表算法为核心的新型JPEG-LS动态码率控制算法。相对于现有的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4年4期2014-05-30

  • 基于DVC的联合信源信道码率控制算法
    频编码(DVC)码率控制从结构上主要是分为有反馈,无反馈以及由有反馈和无反馈相结合的混合码率控制3种模式[1-5],而从方法上分类第一种是通过改变量化步长来达到码率控制,如文献[6]提出根据目标码率约束,确定最优量化矩阵,然后为每个比特面分配相应数目的校验码。文献[7]提出根据图像间相关性选取量化步长和量化矩阵,然后为每个帧层分配码率,来达到码率控制的目的。第二种是根据图像特性进行码率控制,如文献[7,8]提出利用目标码率和目标帧率进行GOP层码率分配,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4年4期2014-02-09

  • 一种改进的H.264帧层码率控制算法
    的H.264帧层码率控制算法吴 军,胡建总,谢 斌,王怡爽(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针对H.264码率控制算法在缓冲区控制上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帧层码率控制算法.对缓冲区进行监视,根据已编码帧实际缓冲与目标缓冲占用率的情况进行量化参数的调整.当实际缓冲偏离目标缓冲较大时,适当增大或者减小量化参数,使编码后实际缓冲更接近目标缓冲,防止缓冲发生上溢或下溢.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纹理简单的序列,改进的算法在PSNR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得到了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01-16

  • 基于H.264 码率控制算法的优化
    201306)码率控制就是调整视频编码输出码率,使之与传输带宽相匹配,同时获取最小的解码失真,以保证良好并且稳定的接收解码质量。因此,在给定的比特流的条件下,编解码器采用码率控制可以获得高质量和高平滑的视频。量化是视频数据压缩的重要过程,QP(量化参数)是影响码率的关键因素。量化参数反映了空间细节压缩情况,QP 减小,大部分细节会被保留,同时码流比较大,QP 增大,大部分细节会丢失,此时码流较小。为了保证缓冲区的码流既不上溢也不下溢,可以通过二次率失真模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12期2013-10-21

  • 面向H.264/AVC的低时延码率控制算法
    京100086)码率控制是视频编码技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其主要功能是匹配信源视频编码速率与信道传输速率,在给定的信道传输速率下得到更好的图像质量以及尽量降低发送端与接收端的时延。目前大多数的码率控制算法主要侧重于改善图像质量、提高峰值信噪比,而对算法在时延方面的影响考虑得较少。很多已存在算法如JVT-H017算法是达到多帧平均意义上的稳定码速率控制,因此,连续各帧之间的码率大小波动可能很大,发送缓存区容量不得不较大,以储存好几帧数据,导致缓存时延在几百毫秒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年1期2013-04-03

  • 一种改进的H.264/AVC帧层码率控制算法
    显得尤为重要,而码率控制是视频编码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码率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图像的编码质量。码率控制就是调整视频编码输出的码率,使之与预设的码率即传输带宽相匹配,同时获得最小的解码失真。在不影响视觉的情况下,输出码率越接近预设码率越好。视频压缩编码H.264是图像通信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针对H.264/AVC的JVT-G012码率控制算法中的不足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文献[1]利用MADratio来表征图像复杂度进行帧层目标比特分配;文献[2]提出了一种

    电视技术 2013年9期2013-01-31

  • 码率并行LDPC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结构,设计了一个码率可选的多码率并行编码器,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说明了该方案具有资源少,算法简单,易工程实现等优势。1 深空通信中的LDPC码标准CCSDS推荐的深空通信的LDPC码的生成矩阵是分块循环的,故具有编码复杂度低的优点。该系列LDPC码有1/2、2/3、3/4、4/5共4种码率,各个码率校验矩阵H的定义如下所示[3]:式中,0M和IM分别是M阶零矩阵和单位矩阵,Π1~Π26是置换矩阵。Πk在i行Πk(i)列有非零元素,i∈{0,…,M-1},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11-26

  • 码率自适应原模图LDPC码的设计
    活性需要信道编码码率能够自适应地根据信道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采用码率自适应的编码技术,可以在保证系统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根据信道的状况及时调整码率,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低密度奇偶校验码[1](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具有良好的距离特性、小的误码率和较低的译码复杂度,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纠错性能最好的码。200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空气动力实验室(JPL)首次提出了原模图 LDPC码[2](protogr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06-06

  • 一种适合硬件实现的H.264/AVC宏块级码率控制算法
    310018)码率控制算法是在码率受限的条件下,通过动态调整编码参数来优化视频质量。假如没有进行码率控制,当通过有限的信道带宽传送压缩的比特流时,缓冲区就会上溢或者下溢。在视频编码标准中,有几种码率控制算法已经被推荐作为参考算法,比如MPEG-2的TM5、H.263的TMN8、MPGE-4的VM8、H.264AVC 的G012 以及一些改进算法[1-2]。目前,大多数码率控制算法是基于软件实现的,且太过复杂而不能很好地适合硬件实现。对于一些MPEG-2或

    电视技术 2012年1期2012-06-06

  • 一种面向低目标比特率的H.264码率控制算法
    1].H.264码率控制算法比经典码率控制算法要复杂,除了考虑缓冲区的充盈度和图像复杂度外,还要考虑率-失真模型,并且运动估计中的运动矢量选择及分块模式的选择都要执行率-失真优化(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RDO).目前的码率控制主要是对帧层、宏块层的比特数分配进行细致的处理[2-5],而且H.264已经接纳的几个码率控制技术提案如JVT-G012、JVT-H014、JVT-I049、JVT-O016以及相关研究等都采用了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1年6期2011-04-13

  • 视频编码线性码率控制模型
    的恢复视频质量,码率控制成为视频编码器的重要组成部分[1]。码率控制是指为编码器确定编码参数对视频进行编码,使得接收端恢复视频的质量在信道带宽、编码器缓冲区大小等受限的条件下尽可能高。目前,H.264/AVC[2]的参考软件[3]将JVT-G012[4]和JVT-W042[5]作为其推荐使用的码率控制方案。现有的码率控制机制普遍通过建立码率-量化步长(R-Qstep)模型[6-9]为编码器确定编码参数,比如JVT-G012和JVT-W042采用的二次模型[

    电讯技术 2010年10期201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