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

  • 基于Fluent案例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研究
    t;管道;速度;压强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2-0119-04Abstract: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many engineering majors in college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re

    高教学刊 2024年2期2024-01-18

  • 比对观察:驱动核心素养生成的路径探索 ——以初中物理“压强”的教学为例
    苏科版初中物理“压强”的教学进行说明.1 比对中寻由来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从众多物理事实的分析中概括总结而来的,知识内在的整体性、关联性十分密切,教学就是通过比对观察,挖掘不同物理事实或物理知识之间的共性.通过求同比对观察引导学生知道物理概念从何而来,不同知识之间是通过什么相联系的.例如,压力概念的由来.以观察如图1所示的两幅图为基础,在此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能够画出铁锤对钉子作用力的示意图和运动员对平衡木作用力的示意图.接着,根据两个力的示意图,提出“两个

    物理教师 2023年11期2023-12-12

  • 掌握物理核心概念“压强”突破“固体切割叠加”问题
    为素材,对以考查压强知识为载体的“固体切割叠加”情境类试题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类型总结归纳“切割”“叠加”和“切割叠加组合”三种典型情境的解题思路,并以重庆市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近三年中考试卷中相关的真题为例,梳理解题思路,展示固体切割叠加问题的解析过程。关键词:压强;固体切割叠加;重庆市;中考试题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3)7-0040-61    問题来源课标对压强部分的内容要求是

    物理教学探讨 2023年7期2023-08-10

  • 关于压强核心知识的解读与应用
    郑雪芳【摘要】压强的核心知识是探究学习的重点,主要有定义与计算公式、压強大小的比较方法,以及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本文围绕三大核心知识开展解读探究,并结合实例应用分析,以期对师生的教学备考有所帮助.【关键词】初中物理;压强;定义;公式压强是初中物理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探究学习需要理解概念定义,掌握比较方法,探究影响因素等.本文围绕压强的核心知识,解析难点,梳理方法,结合实例探究.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是其核心知识,也是后续探究学习的基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14期2023-07-17

  • 受力分析在解决压强浮力综合题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物理教學中,压强、浮力的计算是重点和难点,且在各省中考中均占有较大权重.本文主要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对此类题型进行分析、归纳,帮助学生构建压强、浮力综合计算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掌握压强、浮力问题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弄清力学中物理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词】受力分析;压强;浮力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学是学习的重点,而压强和浮力则是力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和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知识.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更是喜欢将密度、压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8期2023-06-14

  • 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情境设置的比较 ——以“压强”内容为例
    初中物理教科书中压强的内容结构.然后,具体分析两个国家教科书压强内容每一部分具体情境的内容及含义,结合学生认知,总结教科书中不同类型情境及其不同特性对物理学习的作用.最后,比较中美教科书中情境设置情况,提出教科书编写建议.3 我国初中物理教科书压强内容中情境设置情况我国教科书中压强部分的知识结构链为: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本文分别分析了每一部分内容所设置的情境,结果如下.3.1 压强部分设置的情境这部分主要通过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物理教师 2022年12期2023-01-16

  • 建构多元支架,巧解“压强”问题
    沈海忠【摘要】压强是初中物理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压力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表述的词汇,相比之下,压强于他们就显得生疏.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要建构一定的支架以让直观地、深刻地理解“压强”,进而提升物理素养.【关键词】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多元支架建构支架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探究物理上的认知,给他们自我展示与自我创造提供更多可能.因此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能力与认知发展需要建构适切的支架,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1 给学生建构亲身的体验的支架对于物理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4期2022-07-24

  • 关于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中压强和浮力题目的一节复习课
    考物理试題中,“压强和浮力”结合的试题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命题的类型主要涉及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关键词:压力;压强;求浮力的方法1.巧设主线,让复习课“形散神不散”在“压强和浮力”选择题的复习中,笔者设置“装有水的烧杯和弹簧测力计挂的物块”为主线: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块放入水中,此时物块浮力如何求?溢水杯底受到水的压力(或压强)应如何求?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力(或压强)应如何求?2.精准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1期2022-06-26

  •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设计 ——以八年级物理“压强”一章为例
    业。以初中物理“压强”一章为例。作为现行教材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内容,压强既是已学过的质量、密度、重力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学好浮力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从一般性的压强概念开始,通过大量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了解了液体的压强和气体的压强的存在。学生在理解压强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等物理概念;教材在安排上,通过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从科学问题、形成猜想、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分析数据、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对探究的过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7期2022-06-23

  • 基于学生差异的物理课堂教学优化 ——以“压强”概念教学为例
    《科学》教材中“压强”概念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根据学生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以求素养的点滴生成[1].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差异,将学生总体上分为第一层次(思维能力较强),第二层次(思维能力中等),第三层次(思维能力较弱),实践能力也对应分为第一、二、三3个层次.2 传统文化情境 凸显人文底蕴2.1 教学过程2019年7月21日晚,CCTV-10科教频道播出《中国影像方志》慈溪篇.其中介绍慈溪美食记时,开篇介绍的不是美食,而是介绍了一种滩涂交通工具——“泥马”如

    物理通报 2022年4期2022-05-07

  • “一张一弛之谓道”:复杂局面中的国家治理节奏
    张弛;治理节奏;压强;宽政;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22)01-0004-012国家治理节奏(RhythmofNationalGovernance),是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所谓国家治理节奏,是指在国家治理进程中,有快有慢、快慢相宜、张弛有度地采取治理举措而展现出来的一种节律。一般而言,按照法治规则运行的国家,其国家治理节奏是国家权力与社会健康互动,促成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律感。

    治理研究 2022年1期2022-04-08

  • 活用气球 妙趣横生
    低成本物理实验;压强;实验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2)2-0058-3气球承载了我们儿时的天真烂漫, 五颜六色的气球像一根线可以串联起我们多彩绚丽的童年。气球在物理教学中也有许多妙用,利用气球可以实现许多低成本物理实验,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利用气球探究压强的决定因素 实验器材:气球,图钉,双面胶。 实验步骤:(1)将一个气球装满水,然后将气球放在一个图钉上,气球被图钉扎破了,水

    物理教学探讨 2022年2期2022-03-21

  • 实施差异教学,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活动来建构“压强”概念是一种有效途径。教材中设置的“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活动易于操作,能定性得出探究结论,而“压强”是一个用比值来定义的物理量,仅以定性的结论引出不足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细分能力培养目标、探究内容、探究任务、探究评价,以分层分类探究模式进行差异化指导,搭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思维桥梁,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关键词]差异教学;科学探究能力;压强[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2年1期2022-03-18

  • 实施差异教学,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以“压强”第一课时为例
    1 年版)》对“压强”课程内容的要求是理解压强的含义。比较不同版本教材,发现均是由“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探究活动来引出“压强”概念的。对该探究活动的处理直接影响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华师大版初中科学教材设置了两个探究活动(如图1 和图2),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设置了1 个探究活动(如图3)。图1 图2图3两个版本教材设置的探究活动有以下共同点:实验步骤简洁,注重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易定性得出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实验器材单一,没有量化,缺少思维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2期2022-03-16

  • 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物理单元教学
    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时,“确定大概念”阶段:梳理单元内容,论证大概念的合理性;“外显大概念”阶段:表征大概念,具体化学习目标;“活化大概念”阶段:依据大概念设计核心问题并细化为问题群;“建构大概念”阶段:聚焦大概念设计学习活动;“评价大概念”阶段:立足四个维度评估大概念的建构情况。关键词:大概念;单元教学;《压强》;初中物理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都有赖于一种更具整合性的教学样态。因此,对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等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单元教学一般需要一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2年2期2022-03-15

  • 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及创新机制研究
    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压强实验教学为例,提出了改进与创新实验的机制。【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压强;改进;创新【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1—0188—02目前,一些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由于教师缺乏对学情的分析,导致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与物理实验设置的初衷相悖。为切实提升初中物理實验教学水平,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分析。一、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以液体压强特点探究

    甘肃教育 2021年1期2021-12-27

  • U 型管压强计的创新设计与改进
    并制作了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演示器2套.该创新教具既可以演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及方向的关系,又可以演示不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关键词:U型管压强计;压强;深度;密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61-02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U型管压强计是力学中探究液体压强的重要实验器材,它能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定性关系.因此学会使用U型管压强计至关重要,为了在课堂教学中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10期2021-11-20

  • 浅谈力学生活中的应用与思考
    、摩擦力、惯性、压强等方面阐述了力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锻炼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意识。关键词:重力 摩擦力 惯性 压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无法用简单的基本计算来解决,于是有了物理这门从客观存在现象开展并找寻任何事物本质客观规律的自然科学。很多人在研究物理时认为枯燥乏味、研究难度大、非常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致使物理科学理论的学习成为了以考试分数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本文指出,在物理科学的学习和探索上,不仅需要我们去关注理论知识本

    科学与生活 2021年6期2021-09-10

  • 橡胶气球内压与尺度变化的非线性研究
    析,得出气球膜内压强与与气球尺度大小的非线性关系,通过自制压力测量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结合,得出其非线性特性。关键词:橡胶气球 压强 半径Nonlinear Research on the Change of Internal Pressure and Scale of Rubber BalloonGong Wenhao Yu Shijun Xie Feiyang Zhang Changling Hou Shenao Wang Yu

    时代汽车 2021年16期2021-08-23

  • 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摘 要:探究“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为初中力学重点实验之一.在人教版教材中通过小桌子和砝码放在海绵上不同场景来进行实验探究.针对书本实验中学生易将探究因素压力与重力混淆、实验数据不充分问题,笔者对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帮助学生用更加简单易懂的方法建构新知,提高物理学科素养.关键词:初中物理;压强;实验创新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4-0039-02作者简介:纪庆群(1988-),男,江西鄱阳人,

    中学物理·初中 2021年2期2021-06-06

  • 关注学生已有认知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以“压强”教学为例
    级第九章第1节“压强”的教学中,以学生的已有前认知为基础,促进学生认知整合发展,教学过程简述如下。2.1 利用力的知识基础,关注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将一包纸巾放在桌面上,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纸巾的受力。生:纸巾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师: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纸巾是否对其他物体有力的作用?生:对地球有引力、对桌面有压力。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压力和重力在力的三要素(即力的作用点、方向、大小)及产生原因上的差异,并形成结论(表1)。将物体放

    物理之友 2021年3期2021-05-25

  • 基于情境族的《压强》专题复习教学策略探讨
    了真正的发展。“压强专题复习”共设置了三大情境族,在创设情境时,将本节知识内容与实验探究内容都自然嵌入在情境中,让学生在分析情境,建构模型中反复应用,还将教材实验与生活物品两组情境族对比感知、迁移应用。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利用变换条件设计实验学习内容,并集中呈现实验现象再创的情境族,经历了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达到了复习内容的知识梳理、巩固提升,迁移创新的目的。从而完善认知、发展思维,归纳总结出解决实验设计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压强专题复习”提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7期2021-04-13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实验创新探究
    成过程。本文以"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创新实验为例,谈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渗透化学观念。关键词:化学实验;化学平衡移动;压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理论知识,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化学观。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步骤并不利于学生的观察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4期2021-02-23

  • 基于学习进阶的物理概念教学
    的传授。文章以“压强”教学为例,从多个方面探讨基于学习进阶的物理概念教学。【关键词】物理教学;概念;学习进阶;压强【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3—0104—03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出现在大众眼前,学习进阶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一种,学习进阶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当前课堂教学的发展,其已成为教育领域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难学、不好学的情况,为此老师也开始使用学习进阶教学模式,来加深学生对于

    甘肃教育 2021年23期2021-01-10

  • 基于分类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以“压强”教学为例
    。本文以物理中的压强知识的教学为例,对直观感受、深度思维以及行动反思这三种学习体验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对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一、以直观感受为基础的情境导问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入课题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策略,因此,采用情境导问这一教学策略,所创设的情境可以指向具有效度以及信度的问题产生。比如在压强这一课题引入的过程中,在进行体验活动创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和经历,进而明白发生的事情,并且听取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想法,

    华夏教师 2020年26期2020-12-04

  • 压强”随堂练
    力.铝块对桌面的压强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一位同学体重为600 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为 ___ N,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____;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x104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____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4.一块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把它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桌面上,设桌面受到的最小压强为p,则桌面受到的最大压强为.5.如图1所示,物体的质量为1 kg,被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2020年4期2020-10-29

  • 压强”易错题练习
    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C.逐渐上升D.稍微下降一些*2.(2019.河南)如图2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同种液体,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 、p乙表示,则( ).A.F甲=F乙,p甲=p乙B.F甲 =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3.(2019.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2020年4期2020-10-29

  • 压强”学习指要
    彭征压强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章在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后,由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进一步拓展为学习流体的压强,也为下一章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埋下伏笔,与速度、密度的定义方法相同,压强的定义采用的也是比值定义法.理解压强怎样理解压强?多数同学学习本章时会感觉困难,原因一是涉及的知识多,有力、受力面积等物理量:二是综合性强,既要有实验探究的思路,又要有理性思维,基于这些考虑,教科书通过以下过程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压强.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第七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2020年4期2020-10-29

  • 对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趣味实验的探究
    趣味实验;流速;压强【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6—0186—01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幻灯片”加“讲授”为教学主体形式,教师总是牵着学生鼻子走,导致学生养成等待和依靠的不良学习习惯,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多种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因此,怎样去唤起学生“学”的热情,除课堂以外,学生自己在家可做一些趣味性实验。比如,在学习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即当流体流动时

    甘肃教育 2020年16期2020-10-09

  • “体验式”教学在《压强》课中的实践
    对体验式教学在《压强》课堂中的实践谈谈体会。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压强》课堂实践;体会【教学设计】課题 压强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2.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2.通过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养成将物理知识应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3期2020-09-10

  • 对一道中考物理题解析过程的商榷
    键词】中考试题;压强;压力【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83-021   原题解析探究(2018年上海中考物理卷第8题)如下图,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中考试题不仅要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同时还要为后续的师生起到引领复习的作用。中考试题大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2020-08-18

  • 沙尘暴与飞机能飞的共同点
    飞机能飞;压力;压强中图分类号:V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6-0237-02伯努利原理指出:流体的压力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减少,反之亦然,宏观是这样的。从微观上看,要怎么解释压强变化和速度的关系呐。就拿大气来说,大气压强的定义是指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强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因为气体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而这些分子必然要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不断地发生碰撞.每次碰撞,气体分子都要给予物体表面一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6期2020-07-08

  • 问题导学,构建活力课堂
    物理;问题导学;压强【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B-0037-02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物理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改变,致力于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就要运用“问题导学”,以问题为导向,明确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问题解决中发散思维,提升能力,以此落实新课改目标,基于此,笔者就从不同方面谈谈对“问题导学”的看法。一、导入——巧用问题,激发热情“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4期2020-07-07

  • 培养科学思维 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液柱;压强;科学思维在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在原有三维目标的基础上的继承与深化,更加强调了学生的整体性和综合表现.科学思维作为其四个组成部分之一,属于新加入的部分,内容与涵义都更加的具体翔实.在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四个要素中,每个要素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气体动态问题中的液柱(活塞)移动问题为例,探讨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20年6期2020-06-22

  • 思维可视化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压强”教学为例
    情境引入的可视化压强概念对熟悉的人来说似乎是非常清晰的,但对刚学习物理不久的初二学生来说,很容易把压强和压力概念混淆。笔者首先播放一段冰面营救的视频,让学生感知在压力不能改变时,通过一定的方法是能改变压强的。紧接着再请学生用吸管插入包装盒,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学生用尖锐的一端能很容易插入,紧接着进行了一系列追问。师:为什么不用平的一端?生:平的一端不方便插入。师:平的一端能插入吗?请你试试看。学生尝试换用平的一端,几番努力后多数成功了,少数没有成功,而且吸

    物理之友 2020年3期2020-04-28

  •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路径* ——以苏科版“压强”教学为例
    .本文以苏科版“压强”的教学为例,阐述指向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物理教学设计及实施的途径.1 以课标为据 以学生为本 明确思维培养的目标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教学内容目标,基于证据的课堂教学要以课标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课时目标.初中物理课标对压强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建议了“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的活动事例.由此可见,压强的教学目标要求属于理解层次.理解压强就是能进行相关的计算;能解释相关

    物理通报 2020年4期2020-04-23

  •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探索
    在不同C02气体压强下,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快慢,结合智能手机光传感器技术手段或多媒体照片RGB编码技术手段,采集并导出指示剂颜色变化产生的光学数据,绘制与H2C03浓度变化相关联的光学数据变化曲线,来探索研究C02气体压强对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关键词:压强;反应速率;溴百里香酚蓝;光传感器;吸光度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4-0093-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doi: 10.3969/j.issn. 100

    化学教与学 2020年4期2020-04-10

  • 高温低压以及流速与压强实验的创新与改进
    温低压以及流速与压强实验进行了改进。选用酒精灯、漏斗、石棉网、三脚架等器材,是教学中常见的物理实验器材;本实验创新性地选用十字四通管并借助红色轻质热烟的飘动,让学生对空气从高压到低压的流动过程具体可感,成功实现教学中认识空气对流过程这一难点的突破。借助本实验装置,还可实现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的验证。更大程度地完成对知识的内化理解,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减轻教学压力。关键词:高温低压  流速  压强  实验  十字四通管中图分类号:G633.7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2020-03-27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培养为目标,以“压强”为例,通过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情景、问题为引导,以探究活动为主体,具体表述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教学设计,并对教学设计思路和设计建议进行阐述。【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压强;教学建议2016年9月,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个研究成果推动着我国的教育变革,使得我国的教育重点转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只有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的教学和课堂中,学生的素养才能真正地得到发展和提升。因此“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渗透

    文理导航 2020年8期2020-03-04

  •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压强》复习课设计
    师大版初中科学《压强》这一章为例,根据学生已有的对压力及三种压强的掌握程度,教师要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方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达成三维目标,培育核心素养。一、引入课题直判概念以压坏的路面作为引子,提出问题:交通部门为了防止重卡汽车压坏路面,应设置一些限制标志,如果你是交通部门负责人,你将设置什么标志来警示司机?用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入课题,做好学习准备,学生无论从“质量”、“重力”、“压力”、“压强”等角度来限制都可行,给予一定的鼓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1期2019-11-11

  • 改装注射器测密度实验研究
    个实验可以强化对压强的理解分析,拓展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新思路.关键词:注射器;测密度;压强文章编号:1008-4134(2019)18-0015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注射器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材,在生活中也可以在诊所或者网络上买到.笔者利用改装注射器完成三个实验,来看看如何测量液体密度,分析压强,如何控制液体流向.1 注射器的改装与安装如图1所示,注射器底部两端开孔,各连接一根透明软管,接头处用热熔胶做好密封,在注射器头部用一个黄色橡皮

    中学物理·初中 2019年9期2019-10-15

  • 初中物理概念学习进阶的个案研究 ——“压强”教学实例
    524081)压强的概念是初中物理的三个核心概念之一.压强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学好压强对于进阶学习高中气体性质将起到铺垫作用.本文以初中物理的“压强”为例,研究了初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的先进教学策略.一、进阶分析学生已有事实经验:经过一个学期物理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基本的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归纳总结等多方面能力.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知识结构:学生学习“力”和“力和运动关系”后,对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力的平衡等知识有所理解,也懂得受力分析方法.但“透过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26期2019-09-19

  • 浅析压强对特殊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
    。关键词:化学;压强;特殊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有浓度、压强、温度,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化学平衡会减弱这个条件的方向移动。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压强的改变有以下三种方式实现。一是恒容条件下增加或减少反应体系中的气体的量;二是恒容条件下加入惰性气体;三是改变容器的体积。对于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改变容器的体积必然会引起各物质浓度的变化。缩小体积,压强增大,各物质浓度同时增大;增大体积,压强减小,各物质浓度同时减小。由此分析,压强对化学平

    新课程·中旬 2019年8期2019-09-12

  • 核心素养指引下“压强”的教学设计
    教版八年级物理“压强”为例,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来设计教学,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在实处。【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压强【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115-021   教学目标1.1  物理观念素养目标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什么是压强。知道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1.2  科学思维素养目标通过实例去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2019-09-10

  • 浅谈压强对气相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
    物的温度、浓度、压强等,对气相反应而言,压强则是一个主要因素。本文就压强对气相反应平衡的影响进行了概括,对学生在判断过程中易出错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关键词】:平衡移动 气相化学反应 压强一.压强影响平衡移动错误分析應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气相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移动方向是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但在调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答题情况时,发现学生犯了以下三类错误。二.认识压强对气相反应平衡移动的本质中学化学中界定的影响化学平衡的压强条件,本质上是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7期2019-09-10

  • 融入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为目标,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例,通过对核心素养切入点的分析,对融入核心素养于初中物理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并具体表述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对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阐述。【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压强一、核心素养切入点分析本节课既包含了概念的学习,又具有实验的探究,所以在本节课融入科学精神与学会学习素养是较为简单的。可在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以及批判质疑素养。二、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创设情境:

    天津教育·中 2019年7期2019-09-10

  • 初中物理学科关键能力培养方略
    的必备能力。以《压强》一课为例,阐述培养物理学科关键能力的教学策略:从表象中提取本质特征,发展概括理解能力;设计与评估,发展实验探究能力;分析与解释,提升实践应用能力;解决问题,提升求实创新能力。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科关键能力 教学策略 压强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内在品质,在应对现实情境时表现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科关键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学科关键能力是在其经历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江苏省于2015年启动了“义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9年7期2019-09-10

  •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讨
    素养;初中物理;压强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包括人的一生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而这些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而形成的。而物理核心素养主要是指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单靠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1期2019-09-10

  • 基于化学平衡移动中转化率变化的问题探究
    衡移动中因温度、压强、用量等改变,会导致转化率发生变化,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时出错频率极高有必要进行探究归纳,以提高此方面的解题效率.关键词:化学平衡;改变温度;压强;改变用量;转化率高中化学平衡复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外界条件改变时,转化率如何改变的习题,有时与平衡移动一致,有时不一致,致使许多学生解决此类题时束手无策,现就化学平衡中转化率变化问题进行探究归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并解决此方面的问题,以提高学习及复习此知识点的效率,依大条件改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9年5期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