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素

  • 解淀粉芽孢杆菌与大肠杆菌合成血红素的共培养体系构建及优化
    211816)血红素作为一种含铁卟啉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1],其对细胞的转录、翻译和蛋白质后修饰等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2-3]。这些生理功能使其在食品、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4]。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当前通过动植物提取法获得的血红素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应用需求。此外,动植物提取法存在原料来源有限且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理性设计细胞代谢网络,以廉价生物质为底物发酵生产血红素是近来的研究热点,且该方法具有价格低廉、产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年1期2023-02-03

  • 血红素血红素加氧酶1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
    30050氯化血红素(Hemin)也称为血红素、卟啉氯化铁和亚铁血红素,是血红素氧化的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1]。血红素作为一种含铁的金属卟啉,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诱导型卟啉病的急性发作。它能够产生抗氧化和抗炎产物,如胆绿素、胆红素和一氧化碳。胆绿素和胆红素在体外能清除过氧自由基,而一氧化碳可以抑制巨噬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还可通过调节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2-3]。血红素是天然存在的铁卟

    海南医学 2022年11期2022-11-25

  • 葛仙米血红素氧合酶基因Ns-HO1异源表达及其蛋白结构模拟
    挥重要的功能。血红素(Heme)是一类含铁原卟啉[Ferro-protoporphyrin (Fe2+)]化合物,在生物组织细胞中广泛分布。据紧邻其四吡咯环外围的基团, 血红素可分为a、 b和c三种不同类型[1]。其中, 在动物细胞中c型血红素以卟啉外围基团共价结合血红蛋白, 对于氧的转运和贮存、细胞能量产生和解毒等具有重要功能; 另一方面, 细胞内游离的血红素却可诱发活性氧进而造成细胞氧化应激损伤[2—4]。因此, 细胞内血红素须受酶促作用调节以维持相对

    水生生物学报 2022年5期2022-06-09

  • 血红素加氧酶和胆绿素还原酶反应化学研究进展
    在哺乳动物中,血红素的分解代谢必不可少。血红素首先被血红素加氧酶(HO)裂解成线性四吡咯胆绿素Ⅸα(BV Ixα),然后由胆绿素还原酶(BVR)转化为胆红素。HO利用NADPH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CPR)提供的3个氧分子(O2)和7个电子打开血红素环,BVR通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降低胆绿素。HOs的结构研究,包括底物结合、反应中间结合和几种特定的抑制剂结合形式,揭示了底物与HO结合的细节和HO反应过程的机制。低温捕获结构和检测远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年7期2021-11-30

  • 鸡血血红蛋白酶法提取血红素工艺优化
    种症状[2]。血红素铁吸收优于非血红素铁,可以通过补充富含血红素铁强化食品来解决缺铁性贫血[3]。血红素与珠蛋白通过四键相结合构成血红蛋白,其中两个是丙酸基与珠蛋白的结合键,另两个是通过铁与珠蛋白中组氨咪唑环的氮环或配位键结合[4]。血红素是由卟啉和一分子的亚铁离子结合的铁卟啉类化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营养补铁剂和色素添加剂[5]。目前关于血红素提取制备主要采用冰醋酸法、酸性丙酮法,当pH值低于3.5时,二价铁离子与组氨酸配位键离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9期2021-06-11

  • 基于水溶性硅量子点的氯化血红素荧光检测新方法
    350002)血红素(Hemin)是一种由卟啉和Fe(Ⅱ)结合形成的铁卟啉类化合物,存在于高等动物的血液和肌肉中,在氧气转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1]。在药学领域,血红素除了能够作为制备抗癌和半合成胆红素药物的原料,还在抗疟疾中起着重要作用[2]。然而,过量的血红素能嵌入脂膜,催化生成 ·OH,破坏细胞膜,从而造成细胞溶解和死亡[3,4]。因此,血红素的定量检测对于医药卫生、食品工业、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血红素的常用检测方法有电泳法[

    分析科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3-05

  • 胰蛋白酶对猪血红蛋白酶解脱色条件优化
    可溶性氮含量及血红素残留量为评定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比较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猪血红蛋白的酶解脱色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水解脱色的效果更好,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酶底比7 500 U/g、酶解温度45 ℃、pH 7.5、底物质量浓度8 g/100 mL,在此条件下,酶解液DH为25.67%,TCA可溶性氮含量为80.05%,血红素残留量为18.34%,猪血红蛋白多肽粉蛋白含量83.17%;对此条件下制备的猪血红蛋

    肉类研究 2020年10期2020-12-28

  • 缺铁性贫血如何补“铁”
    给身体补充铁。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按照铁的吸收机制,一般把膳食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是与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的卟啉结合的铁,它以卟啉铁的形式直接被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一般来自于含动物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和鱼等。这些食物不仅含铁量高,而且在人体的吸收过程当中,可以不受膳食的其他食物影响(钙除外),直接经特异受体进入小肠黏膜细胞。非血红素铁,指含于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体中血红素形态以外的铁离子,是作为区别于血红素而命名的。非

    农家参谋 2020年8期2020-09-22

  • 关于DMSO和BSA对全血DNA扩增的影响研究及对比
    词:全血样本;血红素;PCR;STR;DMSO;BSA作為目前法医物证检验鉴定的常规技术,对生物检材中的DNA进行扩增是DNA分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要使DNA分型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提高PCR扩增的高效性和灵敏性。在刑事案件现场收集到的DNA检材通常会有一定的污染,其会使检材无法被准确检测出来,这也是PCR扩增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血液中的血红素已被证实为PCR抑制物之一[1],而血液作为刑事案件中常见的生物检材,在PCR领域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当前,

    科技风 2020年9期2020-03-24

  • 共表达谷氨酰-tRNA还原酶增强染料脱色过氧化物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活性
    过氧化物酶含有血红素,这些血红素过氧化物酶一般分为两个超家族,动物和植物过氧化物酶[4]。最近发现了一个新的血红素过氧化物酶家族,并被归类为染料脱色过氧化物酶型(dye-decoloorizing peroxidase,DyP)家族[5]。这种酶类能降解蒽醌类染料以及木质素等顽固性化合物,可利用生物法实现对染料废水以及木质素废弃物的处理[6],因此在纺织、造纸、环保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7]。在自然界中,生物体有两条途径可对血红素进行合成,即C4和C5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年4期2020-03-18

  • 危重病人在红细胞输注后血浆总血红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可以氧化并释放血红素,进而促进炎症、免疫抑制和感染[2-4]。本研究假设输血后危重患者血浆总血红素浓度会随着RBC 储存时间和细胞内的总游离血红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可能导致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升高。为了检验该假设,研究对需要RBC 输血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测量了输血前储存的RBC 单位中的总血红素和输血前后患者血浆中的总游离血红素,并分析了这些测量值和住院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旨在确定储存的RBC 单位和输血后患者血浆中的血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6期2020-02-23

  • 基于模块化优化策略强化大肠杆菌合成血红素
    214122)血红素是一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含铁卟啉衍生物,由原卟啉与1个二价铁原子构成[1]。其核心是亚铁离子,具有携氧能力,是有氧呼吸及厌氧呼吸电子传递链蛋白质的重要组分,参与生物细胞中的多种氧化代谢,包括氧气运输、氧化应激反应和依赖于电子传递的氧化磷酸化等;除此之外,它还参与其他双原子气体的合成,例如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2-3]。作为一个调节因子,血红素通过在转录水平、翻译水平、蛋白质靶定、蛋白质稳定性和分化等方面介导基因的表达[4-12]。目前,血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年6期2019-09-13

  • Fur过表达对大肠杆菌血红素合成的影响
    214122)血红素(heme)是一种含铁卟啉化合物,又称为血红素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生物体内的电子传递、细胞信号传导等重要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在大肠杆菌中主要以C5途径合成血红素,如图1所示,其生物合成受到严格调控[1-2]。血红素也是许多过氧化物酶的辅基,其生物合成量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如提高血红素的合成有利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3]、染料脱色过氧化酶[4]活性的提高。而且血红素铁有易于被吸收、无副作用等优点,因而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年16期2019-09-11

  • 血红素氧合酶1在慢性鼻炎-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表达与作用机制研究
    测两组受检对象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情况。另选取受检者钩突黏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并检测IL-17A、TGF-β1、地塞米松刺激受检对象鼻黏膜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1 mRNA的调节。1.4 统计学方法2 结果2.1 血红素氧合酶1 mRNA表达情况观察组患者血红素氧合酶1 mRNA表达水平(1.36±0.38),明显高于对照组(0.42±0.30),t=16.341,P=0.000。2.2 血红素氧合酶1 阳性细胞数与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观察组血红素氧合酶1 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7期2019-08-02

  • 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快速测定食品原料中的氯化血红素
    410004)血红素是由二价铁离子镶嵌在原卟啉中而构成的铁卟啉类化合物,可作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辅基成分,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血液和肌肉中,具有改善贫血、降低肺动脉高压等作用,在保健食品、医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1-3]。氯化血红素(又名血晶素、氯化高铁血红素)是一种由4个吡咯环组成的,含有共轭结构的生物铁化合物[4-5]。研究发现,氯化血红素是一种吸收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的缺铁性贫血的食品原料及色素添加剂,也可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生物态铁剂等,具有广阔的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年13期2019-07-24

  • 羊血的开发和利用
    白质、维生素、血红素、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物质,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我国目前羊血资源浪费较多,且真正应用于加工生产少之又少。文章综述其在食用、保健与药用和其他方面的应用,实现羊血的深加工利用,不仅能解决羊血随意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能促进各类高附加值食品、保健品和药品产业的发展。【关键词】羊血;蛋白质;血红素;保健品中图分类号: TS251.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3-0081-002DOI:10.19694/j.c

    科技视界 2019年13期2019-07-10

  • 五颜六色的淤青
    胞吞噬,其中的血红素也被分解。血红素会在微粒体酶的作用下生出胆绿素,接着,胆绿素会进一步代谢转化成胆红素。胆绿素是一种深绿色的物质,胆红素则呈现橙黄色。血红素被破坏后,其中的铁离子会释放出来,与铁蛋白结合,形成金黄色的含鐵血黄素。淤青的颜色变化就是在这些色素物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般而言,淤青在刚刚形成时是鲜红色,之后随着血红素的破坏逐渐变成了暗紫色,之后又会呈现出胆绿素的蓝绿色,而在淤青即将痊愈时,则会呈现出含铁血黄素的金黄色。所以,淤青处于不同代谢阶

    知识窗 2019年3期2019-03-26

  • 血红素蛋白和水解珠蛋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主要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珠蛋白是一类通过铁卟啉环可逆性结合氧的呼吸蛋白质,与贫血病密切相关。将珠蛋白酶解后产生的水解珠蛋白小肽,不仅利于机体的消化吸收,还能促进动物的生长[3]。血红素是从血细胞中提取的卟啉铁,含铁量为1.0%~2.5%,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铁源,与无机铁相比,其可直接被近端小肠(十二指肠和空肠近端)吸收,消化吸收利用率高,预防贫血效果明显优于无机铁[4-6]。尽管血红素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很高,但仍有近90%的血红素进入结肠[7],而动物源性

    饲料工业 2019年2期2019-02-21

  • 关键酶基因的过表达与环境因素对大肠杆菌血红素合成的调控
    214122)血红素是包含原卟啉及环中配位的二价铁离子的小分子物质[1],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主要发挥三大作用:一是血红素中的铁和整体铁元素的转换平衡直接关系到细胞甚至整个生命体能否正常运转[2];二是血红素具有间接抗氧化的功能,血红素的降解物质胆绿素和胆红素是活性氧很好的捕获剂,可以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氛围的稳定[3];三是作为血红素蛋白的辅基,酶结合辅基后具备活性来维持生命体的正常运转[4],这些酶在气体运输储存[5-6]、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能量代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年11期2018-12-15

  •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当归苦参丸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观察
    皮脂含量、皮肤血红素含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8.85%)显著高于对照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当归苦参丸治疗轻中度痤疮不仅疗效佳,还可有效抑制皮脂分泌,降低皮肤血红素含量,且安全性高。[关键词]夫西地酸乳膏;当归苦参丸;皮脂分泌;血红素;轻中度痤疮[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06-0128-03Abstract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6期2018-09-21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不同理化因素对血红素辅基稳定性的影响
    由珠蛋白和1个血红素辅基构成,而肌红蛋白的颜色主要受血红素辅基结构和氧化状态的影响,如果血红素辅基结构发生改变,肌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也很可能发生变化。血红素辅基是由(亚)铁离子和原卟啉形成的复合物[5],其中心的铁原子与卟啉环形成4个配位键,铁原子的第5配位位置由组氨酸的咪唑氮原子在轴向结合形成配位键,第6配位位置可同氧或其他小分子结合,铁原子电子状态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整个血红素的电子状态,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吸收光谱[6-7]。在动物从被屠宰到肉品销售过程中,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16期2018-09-07

  • 氯化血红素与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复合胶团的催化氧化性能
    ,用于容纳氯化血红素辅酶和底物。氯化血红素的化学结构为铁(Ⅲ)卟啉,本身不溶于酸性和中性水溶液,很容易聚集,同时在大多数的有机溶液中溶解性也很差。氯化血红素可与各种氧供体化合物(如亚碘酰苯、过氧酸、过氧化氢、烷基氢过氧化物、次氯酸钠、过硫酸氢钾等)发生反应生成Fe(Ⅴ)-O复合体以催化底物氧化[2]。由于过氧化氢是一种溶于水的环境友好型氧化剂,反应副产物为水,所以体外模拟研究大多数都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原子供体[3-5]。烷基糖苷由脂肪醇和葡萄糖合成,是一种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期2018-03-16

  • 女性·亲子
    种存在形式:非血红素铁及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由于受其它食物成分的干扰,吸收率极低,米面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3%。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不受其它食物成分干扰,吸收率较高。富含铁的食物包括肝脏、血块、畜禽肉、鱼类等,其中肝脏中铁的吸收率達35%。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使食物中的铁转变为能吸收的亚铁。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深色蔬菜如油菜、生菜、菠菜等,鲜枣、猕猴桃、草莓、柑橘、橙子等。

    女子世界 2017年11期2017-11-23

  • 水飞蓟宾对裸鼠皮肤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H值、黑色素和血红素的影响。方法 将40只裸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水飞蓟宾组4组,每组10只。空白组每天给与抚摸,模型组每天给与抚摸后进行UVB照射,阳性对照组和水飞蓟宾组在接受UVB照射前分别将资生堂悠莱甄弹柔采和水飞蓟宾乳霜均匀地涂抹在裸鼠的背部皮肤上,然后对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水飞蓟宾进行UVB照射,每次照射20 min,连续照射15 d,使裸鼠的背部皮肤受损,照射结束后采用德国CK公司生产的皮肤测试仪对裸鼠的背部皮肤进行检测。结果 模型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30期2017-11-16

  • 血红素铁对妊娠母鼠繁殖成绩及组织铁调基因表达的影响
    650021)血红素铁对妊娠母鼠繁殖成绩及组织铁调基因表达的影响李美荃 张春勇 计乔平 陈克嶙 郭荣富*(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试验室,昆明650021)本试验旨在探索血红素铁与硫酸亚铁(FeSO4)对妊娠母鼠繁殖成绩,妊娠母鼠组织与胎鼠铁含量,妊娠母鼠组织铁调素(hepcidin)、膜铁转运蛋白(Fpn)、猫白血病病毒C亚类受体(Flvcr)、转铁蛋白受体1(Tfr1)、转铁蛋白受体2(Tfr2)、二价金属转运体1(DMT

    动物营养学报 2017年6期2017-06-24

  • 外源过氧化物酶在毕赤酵母中的优化表达
    5 g/L高铁血红素,每12 h补加100%甲醇至终浓度为0.5%,待酵母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时加入0.5 mL/L微量元素混合物。结果表明,优化后培养基表达量是普通培养基的10.6倍,研究为后期外源蛋白进入发酵罐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过氧化物酶基因;毕赤酵母;优化培养基;血红素;微量元素中图分类号:Q814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8-0051-02近年来,酶工程在生物技术领域得到很大发展,过氧化物酶被应用于疾病诊断及治疗、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8期2017-02-15

  • 外源过氧化物酶在毕赤酵母中的优化表达
    5 g/L高铁血红素,每12 h补加100%甲醇至终浓度为0.5%,待酵母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时加入0.5 mL/L微量元素混合物。结果表明,优化后培养基表达量是普通培养基的10.6倍,研究为后期外源蛋白进入发酵罐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过氧化物酶基因;毕赤酵母;优化培养基;血红素;微量元素中图分类号:Q814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8-0051-02近年来,酶工程在生物技术领域得到很大发展,过氧化物酶被应用于疾病诊断及治疗、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8期2017-02-15

  • 梅花鹿血血红素的制备探究
    梅花鹿血血红素的制备探究秦凤贤 贾冬舒 武 军 马井喜 胡铁军 陈 巍 辛德庆 余将来 长春科技学院生物食品学院我国是人工驯化和圈养梅花鹿的主要国家之一,东北地区是饲养梅花鹿的主要聚集地,有大量的鹿血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本草纲目》中对鹿血有如下记载,“主阳痿、补肾,止腰痛,跌伤,狂犬伤,和酒服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带下,诸气痛欲危者饮之立愈。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大量试验证明,鹿血具有抗衰老、补血、促进代谢、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抗疲劳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30期2017-01-09

  • 复合酶水解法从罗非鱼血液中提取血红素及其性质研究
    非鱼血液中提取血红素及其性质研究岑剑伟1,胡庆蓉2,魏 涯1,杨贤庆1,黄 卉1,李来好1,*(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广东广州 510300; 2.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汕头 515063)为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中国丰富的罗非鱼血液资源,本文建立了一套经复合酶水解、再通过酸沉淀和真空冷冻干燥等步骤,从罗非鱼血液中提取血红素的新工艺。在此条件下,血红素提取率达到80.9%,产品纯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19期2016-12-19

  •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猪血制备血红素工艺
    化酶解猪血制备血红素工艺张崟,刘文龙,熊伟,宋俊霖,王新惠,王卫*(成都大学/四川省肉类加工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106)为了提高从猪血中制备血红素的得率,并获得胰蛋白酶水解猪血制备血红素的最优工艺,本文以猪血为原料,采用胰蛋白酶水解猪血,并对酶解工艺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发现,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pH均对血红素的得率有显著(P<0.05)影响,水解时间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拟合模型的显著性分析及可靠性验证结果显示,所得模型能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年20期2016-11-05

  • 木瓜蛋白酶酶解牦牛血红蛋白制备氯化血红素关键工艺研究
    红蛋白制备氯化血红素关键工艺研究贾志春,张珍*,张盛贵,牛黎莉,赵圆圆,肖雪莉,徐荣荣,包雪梅(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利用牦牛血中丰富的血红蛋白来制备氯化血红素。以新鲜牦牛血为原材料,通过预处理获得血红蛋白,之后进行酶解获取氯化血红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旋转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酶解血红蛋白制备氯化血红素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酶添加量)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氯化血红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3期2016-09-13

  • 超声辅助酶解制备猪血血红素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助酶解进行猪血血红素的制备,并对猪血血红素在不同环境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可以使酶活力提高25.5%,提高了酶解反应效率,缩短了酶解反应所需时间;对酶解产物pH值调节后进行离心分离血红素,并经纯水洗涤后再次离心,对血红素样品进行真空冷冻干燥;通过与血红素标准品比对,所得产品纯度达到83.2%。在碱性条件下,血红素溶液具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光谱;在酸性条件下,血红素溶液在300~400 nm和640 nm附近的特征吸收光谱发生了显著变化,吸

    肉类研究 2016年3期2016-04-22

  • 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与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词]宫颈疾病;血红素;病理学,临床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1.010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且宫颈癌的发生呈年轻化的趋势[1]。全世界每年有大约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确诊,其中将近一半是致命的。宫颈癌已成为女性癌症患者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的缺乏,宫颈癌已成为社会的严重负担。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1期2016-02-27

  • 铁摄入足够为何还会缺铁性贫血
    题。食物中铁有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两种类型。血红素铁主要在动物性食物中,占其铁含量的40%左右,可被肠细胞直接吸收,而且胃黏膜分泌的“内因子”有促进其吸收的作用,所以血红素铁的吸收率远比非血红素铁或离子铁高;非血红素铁或离子铁多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大多数与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有机酸等结合,必须先经溶解,与有机部分分离,还原为亚铁离子后,才能被吸收。膳食中有很多成分能抑制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如磷酸盐、碳酸盐、植酸、草酸、鞣酸等,这些成分可与非血红素铁形成不溶性

    家庭医学 2015年9期2016-01-21

  • Studies of Iron-Porphyrin Complexes with Different Axial Ligands by Both Spin-Restrict and Spin-Polarized Density Functional Reactivity Theory
    0208)摘要血红素在许多生化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血红素的核心为卟啉环配位铁离子.文献采用密度泛函活性理论及其自旋极化方法对卟啉环连接的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卟啉环连接铁离子时其结构和活性与连接其他金属离子的体系有很大的差异.实验研究表明,轴向连接不同配体对体系的结构和活性有显著影响.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活性理论及其自旋极化方法对铁卟啉体系中铁离子轴向连接不同配体的体系进行系统探究.轴向配体包括 SMe, SHMe, 1H-咪唑及衍生物, O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12-23

  • 连接不同轴向配体铁卟啉体系的自旋非极化和自旋极化密度泛函活性理论研究(英文)
    惠华英 等摘要血红素在许多生化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血红素的核心为卟啉环配位铁离子.文献采用密度泛函活性理论及其自旋极化方法对卟啉环连接的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卟啉环连接铁离子时其结构和活性与连接其他金属离子的体系有很大的差异.实验研究表明,轴向连接不同配体对体系的结构和活性有显著影响.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活性理论及其自旋极化方法对铁卟啉体系中铁离子轴向连接不同配体的体系进行系统探究.轴向配体包括 SMe, SHMe, 1H咪唑及衍生物, OH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10-20

  • 牦牛血粉酶法制备氯化血红素工艺研究
    粉酶法制备氯化血红素工艺研究文 / 李得信,师希雄,文鹏程,张炎,汪月,张忠明,张卫兵(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为研究牦牛血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试验以牦牛血粉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氯化血红素。研究了酶解温度、pH、时间、酶添加量等因素对氯化血红素制备的影响。试验表明,酶法制备氯化血红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5℃、酶解pH8.0、酶解时间5h、酶添加量为0.6%。此条件下氯化血红素的得率达到15.203mg/g。牦牛血粉;

    中国食品工业 2015年7期2015-03-02

  • 超声波结合CMC-Na对马血中血红素提取工艺效果影响
    830052)血红素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血液、肌肉和某些植物组织中,是一类重要的含铁天然卟啉化合物[1],在食品、医药、化工、保健品等行业中有广泛的用途。在食品工业中,血红素可替代发色剂亚硝酸盐及人工合成色素加入火腿、灌肠等食品中,所得制品切面色泽均匀、鲜艳美观,保持肌肉固有的天然色彩,且口感韧性强、味道纯正,也降低了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2,3];在医药行业中,血红素不仅是半合成法制备胆红素的前体,而且是制备抗癌、抗炎药物的重要原料[4,5];人体对血红素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13期2014-03-13

  • 碱性蛋白酶酶解提取羊血血红素工艺条件优化
    酶酶解提取羊血血红素工艺条件优化祝 霞1,李 颍1,付文力2,杜 娜1,习 京2,韩舜愈1,盛文军1,牛黎莉1,杨学山2,*(1.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以羊血为试材,血红素得率为指标,在加酶量、酶解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等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反应参数为碱性蛋白酶加酶量8000U/g血红蛋白、酶解pH8.5、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18期2014-02-27

  • 浅析对血红素氧合过程认识的几个争议
    对于其活性中心血红素在结合氧分子前后的相关结构变化,目前仍然存在多种争议,其中包括:血红素中心的亚铁离子在和氧分子结合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电子转移?氧分子与血红素铁是端配位还是侧配位?在脱氧状态下是否有水分子占据第6个配位点?本文结合研究进展对这些争议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加深对血红蛋白结构功能的理解,辅助教学内容,并对血红素类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提供参考。1 血红素的结构与功能血红蛋白在高等动物体内起运载氧气的作用。血红蛋白[1]具有的四级结构为4个亚基构成的

    大学化学 2014年4期2014-02-13

  • 从猪血中提纯食品级血红素的研究
    血中提纯食品级血红素的研究蒋永吉1,2,张翠英1,朱显明2,易秋分1,2,唐昭娜1,2,董 辉2(1.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2.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津 300457)利用冰醋酸法从猪血中提纯食品级血红素.以血红素的纯度和得率为响应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确定冰醋酸法提纯血红素的最佳工艺为:冰醋酸体积(mL)与血球液质量(g)比3.93、氯化钠添加量2.09%、反应温度98,℃、反应时间50,min.在该条件下,样品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6期2014-02-10

  • 重 结 晶 法 制 备 次 氯 血 红 素
    过氧化物酶均以血红素(Heme)作为辅基, 通过血红素卟啉环的Fe3+与组氨酸侧链基团上N原子配位构成酶的催化中心[1-2]. 由于血红素上的乙烯基易被过氧化物氧化而影响酶的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过氧化物模拟酶时,可将血红素转化为次血红素[3]. 次氯血红素(Deuterohemin)属于三价铁卟吩衍生物, 化学名称为3,7,12,17-四甲基-21H,23H-卟吩-2,18-二丙酸氯化铁, 分子式为[C30H28FeN4O4]+Cl-, 分子量为599.8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3年2期2013-12-03

  • 酶法分离纯化猪血血红素的工艺及应用研究进展
    了利用猪血开发血红素、蛋白粉、凝血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研究[3-4]。血红素是含铁卟啉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应用广泛。目前血红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是有机试剂法,既污染环境,毒性也大,因此国内外一直在研究新的血红素提取方法。近年来,很多人利用酶技术提取畜禽血液中的血红素。从猪血中酶法提取血红素,将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1 血红素、血红蛋白的结构特征和性质血红素是动物肌肉和血液中的主要色素,在肌肉中主要以肌红蛋白(myoglobin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3年2期2013-10-23

  • 牦牛血粉制备氯化血红素工艺优化研究
    而牦牛血是制取血红素类产品的天然优质资源,加以利用后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5]。血红素(heme)是血红蛋白分子的辅基,在干燥的固体状态下较稳定,但在光照或有氧化剂存在下极不稳定,会很快被氧化[6-7]。当血红素与珠蛋白脱离后亚铁自动氧化成三价铁,所以从动物血液中得到的血红素产品一般是氯化高铁血红素(简称氯化血红素,Hemin)。氯化血红素是吸收率最高的生物态铁剂,具有无体内铁蓄积中毒、不受膳食因素的影响、不会产生消化道刺激症状等特点,已经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19期2013-09-04

  • 从制备血红蛋白肽的血渣中提取血红素
    D)、凝血酶、血红素铁、蛋白粉等生化产品,如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将是一笔极其巨大的财富[1]。血红素的原料来源比较窄,一般是从动物的血液中提取,随着动物血液的开发应用,其价格不断上升。从制备超氧化物歧化酶或血红蛋白肽的血渣中提取,如果技术得当,生产血红素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血红素是人体中血红蛋白的活性中心,其核心部位为镶嵌在卟啉环中心的二价铁离子,具有携氧能力[2]。血红素是暗紫色有光泽的细微针状结晶或黑褐到棕色颗粒,颜色随纯化溶剂的不同而略有区别。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21期2013-05-15

  • 变异血红素的快速分析方法
    变异血红素的快速分析方法公开号:CN102401813A 公开日:2012.04.04申请人:国立交通大学一种变异血红素的快速分析方法,包含:(a)提供血液样品;(b)快速分离血液样品中的血红素;(c)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以直线型(Linear-mode)分析方法,判定步骤(b)的产物是否含有变异血红素,并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步骤;(d)于超声波震荡环境下,以酶水解步骤(b)的产物;以及(e)通过MALDI-TOF,以

    化学分析计量 2012年3期2012-04-11

  • 血红素多肽研究进展
    的同时,释放出血红素血红素肽。而适当的酶解能够释放出血红素/多肽氮比率高、酸溶性好(血红素与多肽脂键连接可阻碍大的不溶性血红素聚集物的形成)和消化利用率高的富血红素多肽[3]。已有研究证明,猪血红蛋白多肽具有降血压、抗氧化、抗菌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血红素血红素肽则是一种优良的补铁剂,与硫酸亚铁补铁剂相比,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率高出23%[4]。因此,通过酶解猪血红蛋白生产富血红素多肽,能够变废为宝,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重大的环保意义。国内外正掀起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2年11期2012-02-18

  • 秦川牛血红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100)秦川牛血红素提取工艺的研究马志科,昝林森*,马 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以秦川牛血为原料提取血红素,选择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氯仿加入量、酸性丙酮加入量、p H分别作为单因素进行梯度试验,确定其合适范围,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提取血红素的最佳工艺为氯仿加入量为血溶体积的5倍,酸性丙酮加入量为血球蛋白滤液的5倍,调节p H4~5。秦川牛;血红素;提取工艺血红素(heme)是血红蛋白组成不可缺少的

    动物医学进展 2012年6期2012-01-27

  • 均匀设计法在鸡血红素吸时提取中的应用
    均匀设计法在鸡血红素吸时提取中的应用区子弁,王 琴*,何淑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225)目的:借助均匀设计,确立鸡血红素吸附提取的最优工艺。方法:以新鲜抗凝鸡血为原料,经超声波溶血后,比较了pH、吸附时间、吸附剂添加量、吸附剂种类对鸡血中血红素提取的影响。结果:以血红素得率为指标,实验的最优条件为pH为5.2,吸附剂添加量2.4%(w/v),吸附时间8h,选用CMC作吸附剂时,血红素得率可达最大值2.848%(w/v);以血红素

    食品工业科技 2011年6期2011-10-09

  • 非抗凝猪血提取血红素的工艺优化研究
    230031)血红素又称铁卟啉,由原卟啉Ⅸ与一个铁离子络合而成,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血液、肌肉和某些植物组织中,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C、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的辅基。在血液中,血红素主要存在于红细胞内,一分子珠蛋白与四分子血红素以非共价键结合构成血红蛋白。血红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医药、食品、化工、保健品、建筑及化妆品行业中有广泛应用。目前,从动物抗凝血液中提取血红素的工艺优化研究较多[1~5],利用非抗凝猪血(血凝块)提取血红素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1-30

  • 一种血红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红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红素时解决氧化干扰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1)血红素标准供试溶液的制备;(2)血红素标准曲线的制作;(3)含血红素的样品溶液的制备;(4)样品液血红素含量的测定。本发明通过在溶液中添加异抗坏血酸钠减少了血红素测定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增加了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红素含量的准确性,为血红素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更准确可靠的方法。

    化学分析计量 2010年4期2010-04-10

  • 血红素的应用与提取方法
    712100)血红素的应用与提取方法马志科,昝林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陵 712100)血红素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辅基,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论文介绍了血红素的冰醋酸提取法,酸性丙酮提取法、羧甲基纤维素提取法、酶解提取法、血粉提取法、有机酸和有机碱混合提取法。血红素;制备工艺;应用血红素(heme)是血红蛋白组成不可缺少的组分,它是由原卟啉IX与Fe2+结合而成,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它在体内主要的生理

    动物医学进展 2010年9期201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