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

  • A1型星形胶质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和神经炎性疾病的新靶点
    经元细胞(如星形胶质细胞)在健康或疾病状态下都不是旁观者。星形胶质细胞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最丰富的细胞类型,在维持CNS 的正常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应对CNS 损伤、神经退行性变和感染等,星形胶质细胞会发生反应性增生。在损伤早期,包括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

    实用医学杂志 2023年23期2024-01-27

  • DHEA 和EPEA 对小神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作用研究
    神经疼痛与小神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状态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主要探究DHEA 和EPEA 在脊柱外伤后对小神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旨在为中枢神经性疼痛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DMEM 高糖培养基、GlutaMAXTM、HEPEs、胎牛血清FBS、双抗(美国英杰生命技术有限公司),多聚赖氨酸PDL、脂多糖LPS、Hoechst(美国默克公司),细胞培养皿(广州杰特生物有限公司),DHEA、EPEA(美国开曼生物科技

    医学信息 2022年22期2023-01-16

  • 星形胶质细胞演变及相关信号通路对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650101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种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最丰富且胞体最大的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呈现星形,从胞体发出许多精细的突起,在神经细胞的胞体及其突起之间形成间隙链接,起支持和分隔神经细胞的作用。星形胶质细胞以有序且组织良好的连续覆盖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中枢神经系统中执行多种功能。脊髓损伤后,损伤局部微环境的改变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态,并最终形成胶质瘢痕。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肥大、增殖、迁移和胶质生成涉及多个细胞间和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

    山东医药 2022年16期2023-01-06

  • 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修剪在慢性脑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脑发育过程中,小胶质细胞会选择性地吞噬部分多余的神经联系,使保留下来的功能性突触相互连接,形成精确的神经环路,这种小胶质细胞选择性消除突触的现象被称为突触修剪[4]。当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受损或异常激活时,突触修剪异常,导致突触的异常堆积或过度丢失,从而诱发或加重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5]。已有报道证实,在慢性脑缺血中,认知功能的下降除了与神经元受损引起的突触丢失有关以外,小胶质细胞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介导的异常突触修剪也发挥重要作用[5-7]。本文将就小胶质

    实用医学杂志 2022年20期2022-12-18

  • 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P2Y 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经炎症反应伴随着胶质细胞的活化,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参与神经炎症反应的关键细胞[1-3]。小胶质细胞是主要的免疫细胞[4-7],监视着大脑微环境的变化;星形胶质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胶质细胞,维持神经元的存活及信号传递,能对大脑受到的异常信号作出快速、敏感地响应[8-9]。病理刺激下,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可能释放促炎因子引起炎症反应,也可能释放营养炎症参与组织修复,导致对神经病变的发生造成双重影响[10]。大量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3期2022-11-28

  • microRNA调控缺血性脑卒中小胶质细胞激活作用的研究进展
    固有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损伤早期,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起吞噬碎片作用;随着炎症反应及炎性细胞的进一步释放,其被过度激活,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的发生,引起脑缺血后神经元的损伤、加剧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有研究表明[2]小胶质细胞介导脑缺血损伤的炎症反应与M1与M2表型极化有关。目前,关于小胶质细胞表型改变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现有大量研究证实[3,4]microRNA(miRNA)可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表型转化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本文将从miRNA调控小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2期2022-11-26

  • 神奇的“胶水”细胞*
    00191)1 胶质细胞概述胶质细胞(glia或glial cell)是神经系统中区别于神经元的一大类细胞,其数量是神经元的10~50倍。胶质细胞最早在1846年由德国病理学家Rudolph Virchow发现并命名。Glia源自希腊文,原意为胶水(Glue),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胶质细胞也被认为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胶水”,仅起到黏结神经元和填充神经系统的作用。随着近几十年神经科学的发展,神经生物学家们发现,胶质细胞的功能多种多样,如,参与形成血脑屏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2年11期2022-11-22

  • 基于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串扰探讨针刺调控慢性偏头痛的中枢炎症机制
    究发现,中枢神经胶质细胞与中枢炎症水平密切相关,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显著影响中枢神经炎症介质水平[8],且胶质细胞通过诱导中枢神经炎症反应也参与了偏头痛慢性化[8-9]。最新研究认为,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之间可通过其分泌的炎症介质进行双向交流,构成了“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串扰。2020年末Trends in Immunology推出专栏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串扰将对神经免疫学产生的潜在深远影响[10],引领了“星形胶

    世界中医药 2022年17期2022-10-15

  • 脊髓小胶质细胞群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和复发
    D11c+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参与神经系统的损害会引起躯体感觉神经元细胞和非神经元细胞特别是小胶质细胞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发展。在周围神经损伤(PNI,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后,脊髓背角 (SDH)的小胶质细胞会迅速作出反应,如形态、细胞数量和基因表达水平等发生改变,这些变化都是疼痛发展所必需的过程;然而,小胶质细胞具有高度可塑性,不同基因表达显现出不同的功能及形态上的差异,并且小胶质细胞群在神经元发育和疾病发展过程中同样会发生相应变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2年8期2022-10-12

  • 胶质氧化程度调控对致密油乳状液界面活性的影响规律*
    本增高。致密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等表面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同时乳状液界面还存在无机机械杂质等固体颗粒物,使得界面膜的强度较大,导致其稳定性较高[1-5]。由于致密油在国内处于开采初期,对其采出液乳化性质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新疆吉木萨尔致密油采出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致密油组分组成,探究不同胶质含量对采出液胶质组分界面活性的影响规律,并对胶质进行氧化处理,通过氧化程度调控降低界面活性,从而实现降低致密油破乳难度的目的。1 实验部分1.1 材料与仪器丙酮,分析纯,天津

    油田化学 2022年3期2022-10-11

  • 心脏连接胶质细胞及其功能的发现
    00049)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信号转导、突触传递以及代谢等多个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1-4]。近期,美国诺特丹大学Cody J Smith 研究团队[5]应用时移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和命运谱系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斑马鱼的心脏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神经胶质细胞,命名为连接胶质细胞(nexus glia)。这类胶质细胞可通过Meteorin蛋白介导的Jak/Stat3 信号通路来调控自身的发育和分化,继而影响心脏节律。该研究结果于2021 年发表于《PLo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2年4期2022-04-24

  • 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交互对话在神经炎症中的双重作用
    刺激后,由以神经胶质细胞为主的非神经元因素激活而发生的一种复杂自身免疫反应。急性适度的神经炎症在CNS 发育和损伤后组织修复期起到保护作用,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但过度激活或慢性神经炎症反而会对神经组织造成损伤及毒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1]。这表明神经胶质细胞

    实用医学杂志 2021年18期2021-10-11

  • 右侧顶叶胶质肉瘤1例
    。术前考虑右顶叶胶质瘤可能性大,不除外转移瘤。遂行右侧顶叶病变切除术。术中切开顶叶皮层下1 cm即可见肿瘤,无包膜,切面灰白,供血较丰富,局部见坏死,局部呈胶冻样。术后头晕及头痛症状明显好转。术后病理为右侧顶叶胶质肉瘤(图1E、1F)。术后2个月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图1C、1D)。图1 右侧顶叶胶质肉瘤手术前后MRI及病理表现2 讨论胶质肉瘤是一种罕见且高度恶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2016年WHO将其归类为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亚型,WHO分级Ⅳ级。其病理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7期2021-07-29

  • 表面活性蛋白A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炎症调节作用
    有关[1]。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常驻免疫细胞,正常情况下处于静止状态,在病理条件下被激活并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调节[2-3]。在多发性硬化发病过程中,外周异常增多的自身反应性 T 淋巴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激活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进而产生各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多发性硬化的病理改变[4-5]。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都表达Toll 样受体4(Toll-like re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06-05

  • 胶质细胞引起和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421001)小胶质细胞(microglia)是大脑固有的免疫细胞,在应对病原体和组织损伤等危险信号时,小胶质细胞会增强免疫反应,进行趋化和吞噬。小胶质细胞在发育的大脑中起着塑造神经回路和消除凋亡神经元的重要作用,成年后继续参与神经保护和重塑突触,使神经回路保持适当的可塑性[1]。小胶质细胞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疾病进展中发挥两面性作用。一方面,小胶质细胞对大脑微环境非常敏感,不断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微环境进行采样,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2期2021-03-05

  • 研究神经胶质细胞的新兴技术
    1.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Genomics(IGF),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CNRS,INSERM,Montpellier,France.2. Laboratory of Neurotherapies and Neuromodulatio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Lausanne University Hospital,University of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10期2020-12-23

  • 脑损伤激活胶质细胞产生神经元研究获新进展
    胶质细胞是人脑中数量最多的细胞。但是,在人脑创伤情况下,胶质细胞的潜在反应和作用还很不清楚?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何杰研究组开展的研究,回答了两个关于胶质细胞如何响应脑损伤的关键性问题:损伤激活的胶质细胞如何进入细胞周期?损伤激活的胶质细胞如何选择产生胶质细胞还是神经元?斑马鱼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后具有强大的神经再生能力,因此近年来被用作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再生机制的重要动物模型。研究人员采用随机模型分析、单细胞测序以及原位细胞谱系追踪等手段

    医药前沿 2020年4期2020-12-03

  • 胶质对沥青质稳定性的影响
    石油胶体体系中,胶质吸附在沥青质表面,与沥青质一并组成分散相[5],因此胶质对沥青质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Juan等[6]使用等温吸附的方法研究了胶质对沥青质的吸附作用及其对沥青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吸附性能越好的胶质,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在沥青质表面形成的吸附层越致密,并且较薄,不利于稳定沥青质。程亮等[7]研究了胶质和沥青质的电位以及胶质的分子结构对胶质稳定沥青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胶质和沥青质之间的缩合芳香环产生的作用力大于胶质和沥青质之间的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0年10期2020-10-13

  • 疾病相关小胶质细胞在阿尔兹海默症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很大一部分位于小胶质细胞[2],如Trem2、Apoe 等;而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主要的免疫细胞,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以往对小胶质细胞的研究大多采用M1、M2 分型的方式对其功能进行解释[3]。 但随着现在技术的进步,如全基因组测序、表观遗传学分析等,我们对小胶质细胞和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这一分型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利用单细胞测序等方法,从细胞转录组角度,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小胶质细胞亚型——疾病相关的小胶质细胞(disease asso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01-14

  • 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概述(一)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固有吞噬细胞,占CNS实质内胶质细胞总数的10﹪~15﹪[1-2]。胚胎时期,原始髓样前体起源于卵黄囊中,随着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1,CSF-1)的调节和胚胎发育成熟迁移至大脑之中。在稳定状态下,前体细胞在成人CNS中形成小胶质细胞[3-4]。根据小胶质细胞存在状态不同,可以分为静息、活化、吞噬和衰老小胶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2020-01-08

  • 胶质细胞在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损伤。ICH后小胶质细胞向促炎表型极化,产生促炎因子并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毒性,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引起ICH继发性损伤[2]。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前列腺素、蛋白酶和其他免疫调节因子的主要来源。本文对ICH中小胶质细胞极化及小胶质细胞与其他神经细胞交互作用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ICH的深入研究积累资料。1 小胶质细胞极化小胶质细胞是脑内固有的免疫细胞,持续不断地监视着脑部微环境,其相当于脑和脊髓内的巨噬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e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1-07

  • CO2驱油过程中原油胶质对沥青质沉积的影响*
    油过程中会伴随着胶质沥青质在井筒、地层、生产管线当中沉积,对生产设备和储层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影响采收率[1-4]。沥青质的沉积具有不确定性,不能简单通过沥青质含量高低来判断原油的稳定性[5],准确预测原油中沥青质的稳定性,可以大大减少风险井对沥青质的修复成本。探究沥青质沉积机理且有效抑制沥青质沉积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近些年来,大部分实验着重于探究外部条件如压力、温度等对沥青质沉积的影响,常忽略自身组分的影响。研究表明,胶质是影响沥青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6]

    油田化学 2019年4期2019-12-27

  • 车用汽油中胶质含量测定的探讨
    评定有多项指标,胶质含量是重要指标之一,常用来判断车用汽油安定性的好坏,研究发动机中汽油生成胶质的倾向,判断汽油能否进一步使用和是否可继续储存。GB17930-2016《车用汽油》中在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Ⅵ A[1]明确规定了汽油胶质含量两项质量指标未洗胶质含量及溶剂洗胶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质量限制指标。1 胶质含量测定方法GB/T 8019-2008《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 喷射蒸发法》[2]是GB 17930-2016《车用汽油》中测定胶质含量的仲裁

    商品与质量 2019年7期2019-12-19

  • 阿尔茨海默病与神经胶质细胞研究进展
    始关注脑白质神经胶质细胞在AD发病中的作用。神经胶质细胞主要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施万细胞、卫星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NG2细胞等,其主要功能包括:参与免疫应答;支持、营养及保护神经元;调节神经递质、影响突触功能及保护血-脑屏障[6]。现就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与AD发病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1 星形胶质细胞与AD星形胶质细胞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外离子和神经递质,调节突触活动和维持谷氨酸稳态,以及保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7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9年5期2019-01-04

  • 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交互作用及其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研究进展❋
    NS)损伤后,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均被激活,共同参与神经炎症反应的调节。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脑内各种细胞的相互作用对脑的生理和病理过程非常重要,特别是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的“交叉对话”在调节脑内炎症中起着核心作用[1-2]。CNS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更为迅速,表现为“分支状”的静息态转变为“阿米巴样”的激活态,从损伤周边区快速向中央区迁移,吞噬细胞碎片等,而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主要位于损伤的周边区,快速形成机械及分子屏障,将损伤局限化,积极发挥神经保护

    解剖学杂志 2018年4期2018-10-11

  • 胶质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对神经元调控作用
    421001)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内数量最多的单核巨噬细胞。脑发育阶段,小胶质细胞调节突触传递和修剪神经元突触促进神经回路形成。脑损伤时,小胶质细胞发挥吞噬作用,负责清除死亡神经元细胞、蛋白聚集体及其他危险性颗粒或可溶性抗原。此外,小胶质细胞分泌一些可溶性因子,如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调节CNS免疫反应和组织修复。小胶质细胞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仍然备受争议,其扮演的角色可能是环境依赖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8年4期2018-02-11

  • 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的研究进展
    环境的变化,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并发生剧烈的形态变化,与脊髓中的其他细胞一起参与胶质瘢痕的形成[1]。脊髓损伤后期胶质瘢痕的形成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阻碍哺乳动物CNS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胶质瘢痕中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硫酸软骨素和硫酸角质素蛋白聚糖是产生抑制性作用的主要分子。对胶质瘢痕的研究可能是将来治疗脊髓损伤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就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及相关作用进行综述。1 胶质瘢痕细胞来源创伤性脊髓损伤会使病灶区域形成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年6期2018-01-22

  • 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是由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诱导的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所诱导的,但它们的作用却鲜为人知。Liddelow等发现,被经典通路激活的神经炎症性小胶质细胞可诱导产生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一种亚型,他们称之为A1。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α、肿瘤坏死因子和补体1q来诱导A1星形胶质细胞生成,并且所有这些细胞因子是诱导A1星形胶质细胞的充分必要条件。A1星形胶质细胞不具有促进神经元存活、生长、突触形成和吞噬作用的能力,并且它会诱导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死亡。阻断A1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8年10期2018-01-22

  • 在发育、内稳态和神经变性过程中组蛋白脱乙酰酶1和2以邻近依赖性方式调节小胶质细胞功能
    胶质细胞作为组织巨噬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稳态的防御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表观遗传信号如何控制体内小胶质细胞的功能,我们知之甚少。Datta等在小胶质细胞中使用组成性(constitutive)和诱导性(inducible)突变生成的方法来敲除两个I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和Hdac2。他们发现,出生前敲除Hdac1和Hdac2会妨碍小胶质细胞的发育。从机制上讲,促凋亡和细胞周期基因的启动子在缺乏Hdac1和Hdac2的情况下被过度乙酰化,导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8年10期2018-01-22

  • NG2胶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进展
    46000NG2胶质细胞也称多突胶质细胞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其不同于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是第四类胶质细胞,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白质中,受趋化蛋白、生长因子和信号分子等的影响。在体外,NG2胶质细胞显示出多能细胞的特征,因其能够在特定生长因子存在下产生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甚至神经元。然而,最近利用几种转基因小鼠序列进行的遗传命运图谱研究排除了成年NG2胶质细胞在体内的这种多能分化潜能。目前,在未受损的成人中枢神经系统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21期2018-01-18

  • 芬戈莫德调控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影响
    科芬戈莫德调控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影响李瑾 樊文慧 杨园 潘邓记目的研究芬戈莫德(FTY720)对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干预后的小胶质细胞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采用RT-PCR法检测FTY720干预后小胶质细胞M1及M2型指标的变化;ELISA法检测小胶质细胞上清TNF-α、TGF-β、IL-1β、IL-13分泌量的变化;将干预后的小胶质细胞上清液加入纯化后的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年5期2017-11-06

  • Microglial repopulation resolves inflammation and promotes brain recovery after injury
    31-944.小胶质细胞再激活可缓解脑损伤后炎症反应并促进脑功能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慢性神经炎症反应会损伤局部脑组织,加重病情,不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通过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信号通路,CSF1R抑制剂可阻断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抑制慢性神经炎症反应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但长时间抑制小胶质细胞在临床实践中无法实现。值得注意的是,去掉CSF1R抑制剂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内新的小胶质细胞的彻底重激活。本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3期2017-04-05

  • Sall1是定义小胶质细胞特性和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
    all1是定义小胶质细胞特性和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的常驻巨噬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已确定,Sall1是一个编码转录调节子的基因,其可以作为小胶质细胞的标志基因。Buttgereit等的研究发现,Sall1仅由小胶质细胞表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其他成员或CNS其他常驻细胞均不表达Sall1。采用Sall1作为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靶基因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发现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7年3期2017-01-16

  • Loose Excitation-Secretion Coupling in Astrocytes
    (王晶编译)星形胶质细胞松散的兴奋-分泌耦合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作为分泌性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还活跃地参与被膜囊泡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当囊泡膜与细胞质膜融合时,储存在这些囊泡中的胶质细胞信号分子流出细胞外。这个过程称之为胞吐作用,受SNARE蛋白调节,为细胞内钙水平升高所引起。钙来源于细胞内的内质网储存,它从细胞外的进入归因于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钙动力学。本文探讨星形胶质细胞胞吐作用中的钙管理,以及储存胶质细胞信号分子的膜囊泡特性,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3期2016-04-04

  • Morphological plasticity of astroglia: Understanding synaptic microenvironment
    oscopy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可塑性:理解突触微环境(王晶编译)在大脑中记忆的形成被认为是依赖突触连接的重塑,最终导致神经网络重构。这种重塑可能涉及兴奋性突触附近经常发生的超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这种星形胶质细胞重组的现象、细胞机制和因果关系,仍然知之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测和探索纳米级星形胶质细胞结构的基础分子机械技术仍然是一个挑战。本文简要地总结了目前关于突触微环境下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组织知识,讨论可能涉及依赖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发生的分子机制。本文还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1期2016-04-04

  • 星形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树力,张新卿星形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刘艳秋,盛树力,张新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053)星形胶质细胞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实现防御和再生功能的基石。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缺失和反应性下降导致了大脑的生理老化和神经系统变性病的发生。星形胶质细胞在大脑老化以及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参与人脑能量代谢。药物干预可以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这提示星形胶质细胞有可能被用来作为治疗AD的靶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2期2016-01-16

  • 少突胶质细胞瘤影像病理分析
    50002)少突胶质细胞瘤影像病理分析蒲伟,余晖,刘丹(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阳550002)目的:探讨少突胶质细胞瘤影像特点,并对其病理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的CT表现影像和MR表现影像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其影像特点和病理特征。结果:在50例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中,有39例患者的影像倾向WHO II级,11例患者的影像倾向WHO III级。少突胶质细胞瘤位置处在额叶皮髓质交界处的患者

    影像技术 2015年1期2015-07-05

  • 汽油胶质测定方法变化与汽油质量
    .西安石油大学)胶质是评价汽油安定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随着汽油组成、质量标准的不断变化,胶质的检测方法也由《发动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GB/T 509—1988)[1]与《车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喷射蒸发法)》(GB/T 8019—1987)[2]并存、以GB/T 8019—1987标准为仲裁依据过渡到《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 喷射蒸发法》(GB/T 8019—2008)[3]。衡量汽油安定性——胶质的指标也由实际胶质变到溶剂洗胶质,又变到同时考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4年5期2014-05-14

  • 中华蜜蜂成虫视觉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及功能
    10100)神经胶质(glial cell)作为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Parker and Auld,2006)。在昆虫的神经系统尤其是视觉系统中,神经胶质的种类丰富而复杂(Stork et al.,2008)。Ito 等(1995)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分为3种类型:表面神经胶质(surface glia),皮层神经胶质(cortex glia)和神经纤维网

    环境昆虫学报 2013年4期2013-06-11

  • 活化的星型胶质细胞生成Aβ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主要来源,但星型胶质细胞的数量至少是神经元的5倍,因此在AD中星型胶质细胞产生的Aβ,即使是低水平的,也起着重大的作用。此外,活化的星型胶质细胞可使Aβ生成明显增加。位点APP裂解酶1(BACE1)裂解APP导致发Aβ的生成。为了探索是否促炎症细胞因子或者Aβ42能增加星型胶质细胞BACE1、APP以及β分泌酶加工过程的水平,阐明Aβ生成的前反馈机制,美国科学家对小鼠初级星型胶质细胞用LPS、TNFα、IFNγ及IL-1β予以联合刺激,观察内源性BACE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年2期2012-01-26

  •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渊 汪 明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另一大类细胞,也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广泛存在于神经组织中。在哺乳类动物中,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细胞数量比例约为10:1,胶质细胞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而总体积与神经元的总体积相差无几(神经元约占45%,神经胶质细胞约占50%)。自1846年科学家发现神经胶质细胞以来,传统观念一直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内信息的传递与整合是由神经元网络完成,神经胶质细胞仅起支持、营养及协助代谢等作用。

    中学生物学 2009年8期20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