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遥感

  • 环境遥感”课程改革与实践
    以师范院校“环境遥感”方向课程为基础,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课程改革及组织实施情况。实践证明,“环境遥感”方向课程的各项改革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关键词:课程改革;环境遥感;实践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社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作用[1]。随着我国对太空探索的成功,让我们对地球内外的情况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了解[2]。人们对航天的

    科技风 2024年3期2024-01-30

  • 生态环境遥感数据超市建设与展望
    测网络,生态环境遥感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监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生态、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和管理决策的各个领域,在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污染防治攻坚战、应急与监督执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显著推动着生态环境智慧监管能力的提升,有力支撑了中国新时期环境保护管理与决策。随着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不断改进和增加,生态环境遥感数据量由TB 级快速增加到PB 级,在数据层面上已经体现了体量大 (Volume)、类型多(Variety)、 时效性高(

    中国生态文明 2023年6期2024-01-10

  • 基于加权融合的环境遥感图像增强算法
    大庆)引言环境遥感在环境研究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广泛用于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评价和植被提取等任务,为社会发展带了巨大的环境效益[1]。然而,原始环境遥感图像经常面临噪声引起的图像质量问题,阻碍了后续的数据处理。实证研究表明,环境遥感图像增强作为一种环境遥感图像预处理手段,促进了图像质量提升技术和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发展[2],在提高目视解译效果[3]和植被提取精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因此,在植被提取前进行环境遥感图像质量提升已成为环境遥感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4期2023-03-11

  • 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的应用分析
    监测工作。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拥有监测范围广、数据获取频率高、处理速度快、数据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很好的满足准确快速地进行周期性动态监测水体并开展大范围水体污染评估的需求,进而为控制和治理水环境提供一个具有多重优势的数据保障途径。本文概述了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技术背景、应用方向和重点发展趋势,为全面开展系统性的水环境遥感监测研究提供参考。1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的技术背景1.1 水环境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是以非接触的方式,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

    水电与新能源 2022年6期2023-01-11

  • “新型卫星载荷大气遥感及应用”专辑客座主编简介
    会主席、大气环境遥感与协同分析学术论坛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委会秘书长、全国卫星气象和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北京市自然科学奖各1项。秦 凯,中国矿业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主任,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德国宇航中心遥感技术研究所、韩国延世大学访问教授。国际大气环境遥感学会(AERSS)创始理事、秘书长,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12-06

  • 湖南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平台建设思考
    及风险,提升环境遥感卫星监测能力,预知环境变化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攻坚期,生态环境监测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谋划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切实提高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水平是我国未来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主要任务和目标[3]。湖南省是长江中游地区至关重要的省份,对整体长江流域在洪水调节 、粮食供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布局,湖南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平台需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2年3期2022-06-06

  • 环境减灾二号E星成功发射
    志着我国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首次具备全天候、全天时的业务化监测能力,有效弥补了光学遥感卫星易受云、雨等天气因素影响的不足,成为生态环境立体监测的新利器。环境减灾二号E 星由生态环境部与应急管理部联合牵头组织研制建设。在水环境遥感监测方面,可为浒苔、水华、溢油等突发环境事件、污染事故和重点风险源调查提供重要的数据源保障,对海岸线变化、河流干涸断流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在自然生态监测方面,可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监管,土地利用分类、植被长势监测以及生物

    传感器世界 2022年10期2022-04-07

  • 环境遥感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特色核心课程环境遥感为例,从课程思政元素梳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政育人成效评估等方面,探索测绘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进而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参考。1 课程思政元素梳理《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

    地理空间信息 2021年12期2022-01-17

  • 科技部发布2021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
    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正式发布。本年度聚焦“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 4个专题开展遥感监测与分析。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副主任刘志春介绍说,今年的报告具有三个亮点:一是成果多。今年共部署4个专题,产出23个数据产品,是开展专题研究最多的年份之一,产出数据产品也是历年最多;二是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目标。今年的4个专题报告从选

    绿叶 2021年6期2021-12-28

  •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与思考
    [2]。目前环境遥感逐步从可见光向全谱段、从被动向主被动协同、从低分辨率向高精度转变,获取数据的时效性大幅增强,信息提取和定量反演精度明显提高,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大,充分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3]。1 我国环境遥感监测发展历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家组织开展的多次大规模、综合性的专项工作带动了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工作,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2—1995年,中国科学院、农业部组织实施了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和动态研究,以资源环境组合分类系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1年6期2021-12-07

  • 关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署了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工作,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有益作用,对重点开发矿山开展了大规模地质环境调查和遥感监测,并取得了一定的监测成果。通过对大量地质环境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了目前辽宁省葫芦岛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并结合监测结果制定了周密的治理措施,对辽宁省葫芦岛市矿山地质环境改善和环境保护具有作用,为此提出关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研究。1 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装饰实现对被监测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2期2021-05-23

  • 2021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发布
    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具有3个亮点:一是成果多。2021年共部署4个专题,产出23个数据产品,是开展专题研究最多的年份之一,产出数据产品也是历年最多;二是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目标。4个专题报告从选题上直接对标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2015年为基准年,对目标提出前和提出后的陆域生态系统状况、粮食生产形势等进行监测对比分析,从而反映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展情况;三是在分析深度上更下功夫。如湖泊专题,不仅分析了气候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2021年12期2021-03-10

  • 中国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1年度报告
    制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1年度报告,于2021年12月20日傍晚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是中国连续第十年推出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旨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议题,开展全球及洲际尺度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分析和评估。最新出炉的2021年度报告聚焦“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4个专题开展遥感监测与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

    河南科技 2021年36期2021-03-08

  • 地表水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与系统
    是围绕地表水环境遥感检测展开讨论,全面介绍了水环境检测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建立改进双峰法的水体分布遥感提取方法,并以具体地区为例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方法建立解析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反演方法的区域和积极适用性,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关键词:地表水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系统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2-0-01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2.089A

    环境与发展 2020年2期2020-04-09

  • 智慧环保大气环境遥感实时监测分析服务平台助力大气污染精准监测
    智慧环保大气环境遥感实时监测分析服务平台为了解决大气环境实时监测问题,中科星图结合遥感监测技术,基于GEOVIS数字地球平台推出了智慧环保大气环境遥感实时监测分析服务平台,可对空气污染物实时动态监测,对污染点进行实时预警,可为城市大气环境治理提供科学、客观、合理的监测。智慧环保大气环境遥感实时监测分析服务平台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地面观测数据、大气模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大气环境产品统计分析、大气环境产品监测及可视化显示,提供空气污染精细化监管服务,

    卫星应用 2020年2期2020-04-09

  • 环境遥感助力美丽中国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2019年会暨环境遥感专题研讨会召开
    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2019年会暨环境遥感专题研讨会,于2019年8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大学塞罕坝生态站召开。会议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和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遥感组承办。会议的主题是:环境遥感助力美丽中国,服务“一带一路”实践。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的领导、塞罕坝林场领导以及八十多位来自科研和教育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出席了会议。我国的生态环境和遥感信息前所未有的高度融合,在国土空

    卫星应用 2019年11期2019-11-30

  • 应用导向的环境遥感成教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探索
    摘   要:环境遥感是遥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对于成教的环境遥感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根据成教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以应用为导向的“1+4”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即以遥感和图像处理知识为基础,以水环境遥感、大气环境遥感、生态环境遥感和灾害遥感四个应用领域为应用目标的教学体系。通过该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关键词:环境遥感  成人教育  教学模式  应用导向中图分类号:G64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5期2019-06-10

  • 环境遥感云服务平台与高性能平台对比分析
    储力[4]。环境遥感技术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实现地表水、环境空气和宏观生态的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遥感动态监测,可为环境管理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环境遥感信息和技术服务,提高国家对生态环境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监控能力。而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综合观测能力达到了空前水平,遥感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大数据”特征,从而对大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使用方式的要求也大大提高[5-6]。针对环境遥感应用的业务需求,相继已建成遥感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和生态参数定量反

    自然资源遥感 2019年2期2019-06-10

  • 农村宜居环境遥感监测内容分析及初步方案设计
    开展农村宜居环境遥感监测业务的具体内容。1 农村宜居环境遥感监测内容分析农村宜居环境是综合性的概念,要实现具体的遥感监测,需从遥感监测能力角度对具体的宜居指标进行分析。从目前对农村宜居环境的认识能力来看,宏观上需要对村庄分布环境开展监测,微观上需要对村庄的内部格局开展监测,经济上需要对村庄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监测。村庄的经济发展条件属于社会属性,尽管其中有些内容可以依靠具体的建设内容来表达,但多数遥感技术不能满足,村庄的经济属性暂时不在遥感监测的范围内。因此

    中国农业信息 2018年5期2019-01-29

  • 环境减灾卫星在我国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为我国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有力支撑了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1 环境减灾卫星运行情况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包括2颗光学卫星环境减灾一号A、B(HJ-1A/B)卫星和1颗雷达卫星环境减灾一号C(HJ-1C)卫星,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与灾害的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动态监测,光学卫星可实现30m空间分辨率每2天对国土进行全覆盖观测,红外探测在中等分辨率下每4天对国土进行全覆盖观测,超光谱探测在中等分辨率下每4天对国土进行重复观测。HJ-

    国际太空 2018年9期2018-10-18

  • “星地协调”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段,建设生态环境遥感监管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为决策提供支撑。那么,红线划定以后该如何监管?王桥解释说:“我们在国家发改委支持下,正在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卫星中心是这个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单位。红线划定以后,卫星中心要对红线的保护成效、保护情况和破坏情况,包括人类活动的干扰、生态风险等进行监管,还要负责配合红线的考核、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工作。”王桥认为:“在监管平台建设上,我们主要做这么几件事。首先是要形成能力,监管手段主要是卫星遥感

    环境与生活 2018年9期2018-09-10

  • 大气环境热点网格遥感筛选方法研究
    用于我国大气环境遥感监测,关佳欣等[3]采用2000~2009年MODIS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分析并对比了我国中东部华北、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4个地区的AOD季节分布及其变化情况;Liu等[4]、Hu等[5]、马宗伟等[6]、陈辉等[7]基于卫星遥感AOD结果和相对湿度(RH)、边界层高度及其他地理环境要素数据,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广义相加等高级统计模型实现从AOD到PM2.5浓度的转换,通过地面实测数据验证评估分析了高级统计模型与一般统计模

    中国环境科学 2018年7期2018-07-26

  • 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探究
    当中。1 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点有哪些1.1 监测范围更广泛传统的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主要是依靠在地表面采集水样,然后进行相关的试验检测,通过一系列实验达到水资源监测的目的。但是这种传统的检测方法能够监测的水环境面积非常有限,并不能够实现大面积的水环境监测。遥感监测技术能够应用卫星遥感设备在同一时间监测大面积的水环境,获取的水环境监测数据也比传统检测手段更加全面,能够真实的反映出该区域当中整体的水环境状况,实现水环境的立体化工作发展。1.2 更加高效快速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1期2018-03-20

  • 卫星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应用现状
    问题3.1 环境遥感监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薄弱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环境遥感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环境遥感监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较为薄弱。我国环境遥感应用技术从数据处理、应用模型开发、参数反演、专题数据生产到业务应用系统开发仍然有许多关键技术未能解决。此外,现有环境遥感监测应用技术研究多表现为经验性和局部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较差,与国际先进的环境遥感应用研究水平和环境遥感监测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差距,难以满足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的大范围、多目标、多专题、定量化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2期2018-03-01

  • 环境遥感,助推环境监管转型升级
    术的应用上,环境遥感以探测地球表层环境的现状及其动态变化为目的,涉及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土壤环境等领域,是遥感应用的大户。而提到环境遥感应用,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中心是2009年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环境保护部直属事业单位,人员编制65人,内设8个二级机构,包括办公室、综合业务部、运行管理部、航空遥感部、水环境遥感部、大气环境遥感部、生态环境遥感部、环评与规划遥感部,主要承担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领域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7年7期2017-09-19

  •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7年年会在长沙召开等五则
    度河北省海洋环境遥感监测》荣获三等奖。该项目应用于区域性海洋水色水温环境要素遥感检测技术、河北海洋海冰遥感检测与精细化海冰分类技术、区域性秦皇岛微微藻褐遥感检测及赤潮的预警值。项目成果已被河北多家海洋单位和公司应用。遥感中心田力主任领取了奖状。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作论坛主旨报告;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遥感地球所、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高分专项应用技术中心等十余家单位的专家围绕中国陆地卫星现状与发展、定量遥感定标与真

    河北遥感 2017年2期2017-08-07

  • 基于湖北省12个中小型湖泊的水环境遥感监测应用示范
    小型湖泊的水环境遥感监测应用示范张 媛1,张 琍2,3,陈 楠1,黄 丹1,望志方11.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 武汉 430072 2.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22 3.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以《湖北省水环境遥感监测示范系统》为数据处理平台,对2012—2014年湖北省大东湖水网、梁子湖水系和汤逊湖水系共计12个湖泊的水质类别以及营养状态级别进行遥感监测,并对比实测

    中国环境监测 2017年1期2017-06-05

  •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6.建立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环境监测数据,建立天地一体化的国家级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预报系统以及重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可定期报告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状况。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其支撑系统,在各种应用软件的辅助下实现环境遥感数据的存储、处理和管理;环境遥感专业应用系统是其应用平台,在环境专业模型的支持下实现环境遥感数据的环境应用;环境遥感决策支持系统是其最上层系统,在环境预测评价和决策模型的驱动下进行环境预

    河北遥感 2017年1期2017-03-04

  • 遥感的定义与分类
    为资源遥感与环境遥感两大类,资源遥感以调查自然资源状况和监测再生资源的动态变化为主。环境遥感则是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做出评价与预报的统称。此外,按照应用空间尺度遥感可以把遥感分为全球遥感、区域遥感和城市遥感三种类型。遥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涉及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规划管理等许多学科。它的概念和基础是物理学、测绘学、地质学、地理学;它的技术支撑是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伴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遥感对地观测获得

    河北遥感 2017年1期2017-03-04

  • 新时期我国环保领域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天津-环渤海环境遥感试验[1],到90年代,郭之怀[1]总结了截至1993年环境遥感的发展历程,张九根[2]分析了环保工作对卫星遥感技术的迫切需求及应用前景。21世纪以来,快速发展的卫星遥感技术在环保领域得到了迅速应用,2000~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开展利用Landsat和资源卫星等遥感数据的全国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2008年9月环境一号卫星发射以来,卫星环境遥感技术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王桥[3]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内外环保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无线电工程 2017年3期2017-03-02

  • 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综述
    0000)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综述王思诗(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拉萨 850000)随着我国对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水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进而为水环境的改善提供资料支持。遥感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监测速度快以及能够实现长期的动态监测等优点,将其应用于水环境的监测工作中,有利于监测水平的提高。本文对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优势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对从事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水环境;遥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年9期2017-01-22

  • 测绘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术在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刘晓艳(宁城县国土资源局,内蒙古 赤峰 024200)矿山开采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它们会破坏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引发地质灾害,危害矿山开采和开采人员的身体健康。传统的监测方法无法对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将测绘技术与监测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提高矿山地质监测的实时性和有效性,确保矿山开采的安全。本文研究了测绘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控中的应用,以提高矿山监测的实时性,从而做出准确的预判,最大限度降低矿区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年10期2017-01-22

  • “星—机—地”生态环境遥感反演与设备研制2014年度研究报告
    词:中文生态环境遥感、大气环境遥感、地基大气遥感、示范应用、系统开发集成Abstract:This study started from regional vegetation composition status, vegetation structural status and vegetation functional status surrounding ecosystem and landscape ecology concepts. Based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期2016-05-30

  • 研究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00)研究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赵梓梁(吉林省德惠市环境监测站吉林德惠130300)针对环境烟感检测技术的相关内容,分析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技术特征,并对该技术在当前社会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讨论。最后结合未来环境管理的基本方向,分析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环境遥感监测;应用与发展环境管理一直是我国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做好环境综合管理已迫在眉睫。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形式,其监测方法广泛、连续性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4期2016-02-08

  • 矿山环境遥感自动监测方法与应用分析
    002)矿山环境遥感自动监测方法与应用分析田彦(朔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朔州036002)对矿山环境及矿产资源开采状况相关数据的有效监测是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的基础性工作。遥感技术有着多平台、多种类、多波段的特点,其信息量丰富,动态性和时效性较强,而遥感自动监测则是遥感技术应用的重要研究领域。基于以上,本文简要分析了矿山环境遥感自动监测方法,并探讨了矿山环境遥感自动监测应用的问题及展望,旨在进一步促进遥感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矿山环境;遥感自动监测;方法;应用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10期2016-02-07

  • 环境遥感》课程教学探索与革新
    054)国际环境遥感大会(ISRSE)是遥感的“发源地”,1962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一届ISRSE上诞生了遥感的概念。国际环境遥感大会是一个以推动国际环境遥感技术与应用为宗旨的国际系列会议,代表着国际环境遥感的发展方向,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2]。环境遥感是以探测地球表层环境的现象及其动态为目的的遥感技术[3]。环境遥感技术利用光学及电子学的遥感仪器,通过摄影和扫描两种方法,从高空或远距离处接收地球表面被测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加工处理成能识别的

    科技视界 2015年7期2015-08-15

  • 高分环境遥感应用示范系统平台总体设计与实现
    需要不断提高环境遥感动态监测能力,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环境动态监控体系,以适应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连续、动态、高效的环境监测的需要。随着卫星载荷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遥感技术已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2,13]。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重大专项将通过研制发射7 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初步建成我国空间基础对地观测体系[2],这些卫星具有高空间、高时间、高光谱分辨率、宽观测频段等特点,将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将发挥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4期2015-07-19

  • 深切缅怀小文院士对环境遥感应用工作的关怀
    文院士生前对环境遥感应用工作高度重视,对环保部卫星中心发展给予了悉心指导和鼎力支持,就在今天,我们撰文缅怀他的时刻,他寄予我们的关怀和帮助依然历历在目。环保部卫星中心从筹建到发展至今已走过了10年光景,这期间从关键技术研发到应用系统建设无不凝聚着小文院士的支持和关怀。2007年我国首个环境一号卫星发射之前,有大量环境遥感应用关键技术需要解决,国产卫星在环境保护中的实际应用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在对环保部卫星中心向科技部申报的环境卫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中国教师 2015年5期2015-05-21

  • 环境遥感用于监测秸秆焚烧、沙尘、水华
    环境遥感用于监测秸秆焚烧、沙尘、水华秸秆焚烧是农作物秸秆被当作废弃物焚烧,会对大气环境、交通安全和灾害防护产生极大影响。利用环境卫星、MODIS等卫星数据,可以开展秸秆焚烧遥感监测,为环境监察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手段。自2009年起,每年夏秋两季,环境保护部都会对全国秸秆焚烧情况进行每日遥感监测,并及时通过环境保护部网站向全社会公布监测结果。沙尘天气是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形成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沙尘天气会对大气环境、人类健康、城市交通、通讯造成严重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4年4期2014-03-09

  •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法。1 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概述遥感监测技术是一种不用直接接触目标物就能对其进行分析、识别、判断等的高自动化监测手段[1]。根据所利用的波段不同,遥感技术又可分为可见光、反射红外、紫外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热红外遥感技术三种。该检测技术仅需要相关仪器,就能实现对有距离的现象或者目标物的观测,其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无需采样就能实现区域性的跟踪和测量,并能迅速定位污染源以及污染的范围,包括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分布等情况,以获取大气环境的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2 遥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4期2014-01-31

  • 对地观测与全球环境变化 ——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综述
    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综述文/郭华东*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100094对地观测,全球环境变化,国际环境遥感大会,第三十五届1 国际环境遥感大会的背景国际环境遥感大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SRSE)是遥感概念的“发源地”。1962年第一届环境遥感大会在美国密西根州召开。在此次会议上“遥感”一词首次被国际科技界正式使用,标志着遥感的诞生,也揭开了人类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年3期2013-02-24

  • 我国将发8颗海洋卫星监测钓鱼岛三沙等
    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按照《陆海观测卫星业务发展规划》,这8颗海洋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在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对我国黄岩岛、钓鱼岛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据了解,随着“资源一号”02C、“资源三号”等多颗国产测绘卫星、资源卫星的发射,国产卫星遥感资料日渐丰富,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海域遥感动态监测工作的发展。下一步,国家海域动

    卫星与网络 2012年9期2012-11-14

  • 内陆湖泊水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域,开展了水环境遥感监测的可行性研究[4],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包括数据管理、遥感影像处理、遥感模型应用、专题产品生产和发布等功能在内的太湖水环境遥感监测系统,为水环境遥感监测提供了基础的研究和示范平台。由于湖泊的水环境状况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湖泊的水质变化规律表现出不一致性,需要根据具体的水域系统构建符合该区域特征的水质参数反演模型。此外,太湖区域水质参数模型的反演依赖了大量历史和地面实测数据,拥有较为密集分布的地

    铁道标准设计 2012年4期2012-08-02

  • 西藏四江流域生态环境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及应用
    四江流域生态环境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及应用管 磊,杨晏立,彭培好,马 飞,陈文德(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在充分掌握四江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四江流域地区的TM影像和相关资料的对比,采用事先建立好的分类系统建立了12个生态环境类型的解译标志并提取了相关信息,为在四江流域及藏东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或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提供依据。遥感;解译标志;四江流域;西藏西藏四江流域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合称“三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范围大致

    地理空间信息 2011年2期2011-11-27

  • 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展、问题及对策
    气环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进展情况,介绍了环境一号卫星工作进展以及已开展的环境遥感基础研究及应用示范工作现状;从环境遥感监测专用卫星载荷、应用关键技术及业务化应用系统建设等方面指出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我国环保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方面的对策和建议。卫星遥感;环境保护;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0 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灾害与环境事故频发,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管理中得到大量应用,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受到国际社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年6期201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