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

  • 广东流行音乐融合粤曲音乐的再发展路径建构
    行音乐与广东传统粤曲的亲缘性,说明两者融合具有的先天优势;第二部分将在四个方面从两种音乐形式的本体进行探索融合创新路径;在第三部分,本文将对此种融合创新的路径价值进行展开论述。1.广东流行音乐与粤曲的亲缘性岭南文化自其诞生伊始便融合了众多不同的地域文化,其文化基因里便有着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以及勇于创新的开放性。广东流行音乐的诞生与粤曲有着深刻的联系,其是从粤曲中脱胎而出的;而粤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本就吸收了很多流行音乐的元素,广东传统粤曲文化与广东流行音乐文化

    岭南音乐 2023年4期2023-09-13

  • 传承与发展:佛山地区粤剧粤曲进校园探究
    策,开发有关粤剧粤曲的校本课程,成立粤剧社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粤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了粤剧粤曲新生力量的发展。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华东小学粤剧传承基地为例,以对该校的深入访谈调查为基础,对佛山地区的粤剧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因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为粤剧粤曲进广东中小学校园,项目组成员均为广东人,对粤剧、粤曲有浓厚的兴趣。加之,华东小学在粤剧进校园方面有成熟的项目体系,作为佛山地区粤剧进课堂的试点,可以为粤剧粤曲进校园提供更

    戏剧之家 2023年15期2023-09-05

  • 永 声
    3年3月22日,粤曲子喉表演艺术家谭佩仪先生①走了,享年97岁。岭南曲艺界的天幕上,陨落了一颗星星。我是在参加了厦门一个文艺作品评奖活动之后惊悉这个噩耗的。那天早上,我在厦门与几位中国曲协的领导和专家久别重逢,互相打听各地故人历经3年疫情后的状况,都庆幸老人们躲过一劫。孰料傍晚回到广州,我就听爱人说谭老师走了。一刹那间,她的身影、音容,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初识谭先生是在2008年广东音乐曲艺团的春茗座谈会上,其时,我刚从广东开平市文化部门调到广东省曲协不久,

    曲艺 2023年5期2023-05-16

  • 粤曲艺术的传承及创新探究
    543000)粤曲是曲艺的一种,其起源于1820 年到1862年间,粤曲的演唱采用广州地区的方言,因此,粤曲在广东、广西和香港等地比较流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涌现了很多粤曲演员和乐师,他们的努力让粤曲艺术获得了较大发展。粤曲艺术不仅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粤曲艺术没能得到较好的传承,为了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继续传承下去,我们应当重视粤曲艺术的传承工作。一、粤曲艺术的发展现状(一)粤曲艺术的专业人才匮乏粤曲属于我国

    戏剧之家 2023年2期2023-02-23

  • 广东汉剧与广东其他官话戏音韵的关系*
    类官话戏——古腔粤曲、西秦戏、正字戏。流行于广府一带的粤剧,早期也使用官话音,被称为“古腔粤曲”。古腔粤曲的音韵称为“中原音韵、中州方言”“戏棚官话”“桂林官话”(2)陈非侬:《粤剧的源流和历史》,见广东省戏剧研究室编《粤剧研究资料选》,广州:广东省戏剧研究室1983年,第128、133页。欧阳予倩:《试谈粤剧》,见广东省戏剧研究室编《粤剧研究资料选》,第87页。。云惟利对古腔粤曲的音系进行了归纳。(3)云惟利:《古腔粤曲的音韵》,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

    文化遗产 2022年6期2022-12-27

  • 粤港澳大湾区的美育建设 ——以岭南传统音乐之粤曲为例
    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粤曲作为传统岭南音乐的一部分,在粤港澳形成了粤剧、粤曲同生共荣的局面。自1952 年戏曲改革后,粤港澳的粤曲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美育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美育,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此背景下,运用岭南传统音乐优势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美育建设,既可以让岭南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传

    艺术家 2022年4期2022-06-22

  • 试析粤曲星腔的形成机制
    摘要:星腔作为粤曲四大平喉声腔之一,独树一帜,流传至今。其形成的内在机制是小明星之天赋歌喉和坎坷情事与王心帆伤怀悲情的文人曲相融相契,促成了“人曲合一”之表演化境的形成,这是星腔形成的内在基石;其外在条件:一是知音人王心帆为其量身定制的典雅曲词,使得她演唱的“文人曲”格外韵深意长;二是繁荣的茶楼演出及电台唱片播放,使她的演唱得以广泛流传,让星腔得到观众的熟知和认可,逐渐固化星腔风格;同时,接受者也反过来“塑造”了她专注悲曲的演唱,最终塑成今日之星腔。关键词

    艺术评鉴 2022年7期2022-05-09

  • 苦心孤诣度妙曲 呕心沥血育新苗
    926年2月生。粤曲“子喉”名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曲艺家协会理事。自1937年学艺以来,谭佩仪用心耕耘曲坛,一唱就是70多年,她聪慧勤奋,练就“子喉”“大喉”“平喉”的3种演唱技巧甚至多种乐器的演奏。2011年,谭佩仪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粤曲)项目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辛丑腊月,南国花城广州迎来寒潮。笔者一行来到谭老师位于珠江北岸沿江路的一幢“高知楼”,斑驳的外墙,见证了岁月的痕迹,却也彰显着谭老师在广东文艺界的深远影响力。听说有

    曲艺 2022年4期2022-04-14

  • 私伙局对西方音乐文化形式的采借
    统音乐文化粤剧、粤曲和广东音乐的活态民间载体。私伙局对西洋乐器及西方记谱方式的采借,促进了广府音乐文化的变迁。关键词:私伙局  粤剧  粤曲  广东音乐  文化采借私伙局是广府传统音乐文化粤剧、粤曲和广东音乐的活态民间载体。私伙局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是一个文化不断变迁的过程。近现代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西方强势的经济基础上,西方文化以“强”的态势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猛烈冲击。在这种“强势”与“弱势”较量中,导致了剧烈的文化变迁。这种剧烈的文

    乐器 2021年8期2021-09-10

  • 乡音乡韵证沧桑
    关楚贤粤曲是粤语说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粤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相当的养分。“由于粤语说唱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为粤剧粤语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其创腔方法、撰词经验更被粤剧参照运用。”①就唱式而言,粤曲中“到目前为止,不外是梆黄、歌谣、曲调、牌子、杂曲、念白、锣鼓、谱子及佛曲等。所有这些唱式,各自成系统,所以也可称为各个不同的‘体系。”②白榄就是念白体系中“一种有节奏、有脚韵和句逗比较整齐的说白……北方曲艺叫它做数板曲或快板,但白榄念起来不一定很快。念白榄时所使

    曲艺 2021年6期2021-06-15

  • 浅谈粤曲与民族唱法中的演唱技巧结合
    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粤曲小调。粤曲是广府地区代表性曲艺曲种,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相较于传统粤剧唱腔有些许出入,不过在经过民族唱法的融合后就形成了一种极具韵味的独特风格。因此有许多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会去演绎唱《荔枝颂》,即便这些专业性演绎者能够表现出曲子的核心思想,演唱动人,可是粤曲韵味、发音等却不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本文将以《荔枝颂》这首粤曲为例子从其创作背景、粤曲与民族唱法的结合及演唱分析等方面深入探究,从而挖掘出融入民族演唱技巧后的粤曲的独特价值,主张

    艺术评鉴 2020年22期2020-12-28

  • 徐柳仙:不为日本人献唱的粤曲明星
    代经常播放的一支粤曲抗战名歌——《热血忠魂》中的两句歌词,也是现在许多老年朋友仍然难以忘怀的两句歌词。为什么数十年前的歌曲仍经常播放?为什么歌迷们如此记忆犹新?这就得从爱国女艺人徐柳仙谈起了。徐柳仙籍隶广东南海西樵,原名徐振坤,1917年出生于香港。其父徐佐衡出自书香门第,原系南海文士,因屡试科举不第,乃忿而去经商,嗣以经营失败,家境中落。徐柳仙自幼天资聪颖,3岁时,表姐萧卿随师学唱粤曲《桃花送药》,她在旁听着,表姐还没有学会,她却已能将全曲唱出。歌乐教师

    文史博览 2020年1期2020-11-30

  • 广州荔湾反邪教寓教于唱
    国泰安宁》反邪教粤曲的唱词。西关梦之队秉着传承粤曲文化,致力于反邪教宣传的公益事业,大胆创作,突破传统思维的壁垒,将反邪教宣传予以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告诉大家,邪教对社会、个人、家庭的危害之深,警醒着人民需要扫除邪教,崇尚科学。近日,《小康》记者在广州市荔湾区老干部局采访了西关梦之队领队潘桂玉及部分成员。潘桂玉是荔湾区政法委退休干部,她介绍,这支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西关梦之队成立于2013年,最初建队仅12人,现在队伍已扩充到28人,队员中以党员居多,他们都是

    小康 2020年17期2020-06-19

  • 粤曲《分飞燕》的演唱技巧及艺术处理
    努力探索的方向。粤曲是广府地区代表性曲艺曲种,本文以粤曲《分飞燕》为例,以准确把握粤语发音特点为前提,通过分析作品的艺术特征,将粤曲演唱与民族声乐演唱技巧相结合,力图达到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凸显广府曲艺风韵的目的。【关键词】粤曲;《分飞燕》;演唱技巧;艺术处理【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7X( 2020) 01-0098-02【本文著录格式】王俊健谈粤曲《分飞燕》的演唱技巧及艺术处理[J].北方音乐,2020,01( 01)

    北方音乐 2020年1期2020-05-25

  • 将粤剧粤曲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究
    和曲艺品种的粤剧粤曲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其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因此在教学中不妨可以将其加入到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中,通过其自身所蕴含的道理去影响学生。【关键字】粤剧粤曲   小学音乐   探究分析【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52-011.引言粤剧粤曲的文化底蕴深厚其是通过几代人的积淀,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其中一些知识都是来源于外国,所以可以适当在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0期2020-04-29

  • 粤曲唱功课教学模式初探 ——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为例
    510006)粤曲是流传于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曲种,由于其在音乐结构与特点上与粤剧完全相同,也常被认为是“粤剧清唱”,但是与粤剧注重舞台“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不同,粤曲更注重的是以口头歌唱为主要方式来进行表演。因此,在传统的粤曲传承中,尤其注重唱功的教学,严格要求演唱者唱法是否正宗,务必食板咬线。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逐渐成为传统艺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传统艺术的“民间知识”如何与现代“学校教育”接轨成为传统粤曲在当下传承的重要问题。笔者选取了目前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期2019-12-28

  • 如何让粤曲在校园里浓墨重彩
    的熏陶下长大,在粤曲传统的滋润中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时代大格局的艺术鉴赏能力。在循序渐进的文化浸润式教育中逐渐激发青少年的乡土意识,从而产生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培养他们承担责任的实践能力和坚定他们前行的信念。让粤剧进入课堂,能让粤剧走进孩子的生活,是一代一代地把粤剧的火种传承下去一个重要途径。一、音乐教师要有粤曲基本文化素养一是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自身要足够的了解粤曲曲艺文化,明白当中的文化精髓,能领略其文化精神,将它们好好消化,在自身的身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2019-10-15

  • 粤曲—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纽带
    陈璐粤曲是用广府民系的主要方言粤语进行表演的曲艺品种。其曲调、唱腔与广东音乐浑然一体,兼纳其他姊妹艺术精华,历经磨砺,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技艺精湛、富有内涵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岭南风格特色和很高的审美价值。2011年5月23日,粤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曲随着岭南民众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是中国最早走出国门的曲艺曲种之一,在海内外拥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粤曲爱好者志同道合,自愿结伙,自备乐器,自设场地,自弹自唱,自娱自乐,自发组织的曲

    曲艺 2019年10期2019-10-10

  • “新旧”之思
    及改造、两个乐社粤曲工尺谱的保留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探寻两个不同风格的“私伙局”所带来的影响,让更多喜爱广东音乐的广东人民乃至广东地区以外的人民对“私伙局”有更深的了解,促进“私伙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键词 “私伙局” 广东联谊会 醉月曲艺社 粤曲 广东音乐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6.071Thoughts on "New and Old": A Comparative Study

    科教导刊 2019年16期2019-07-15

  • 怀集永光粤剧团送戏下乡
    到身穿古装戏服的粤曲演唱。当天,适逢上屈村宗显邓公祠重光庆典,来自全县各地的邓氏宗亲兄弟前来庆贺,村寨醒狮舞动,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在粤曲演唱中,演员们倾情演唱了花好月圆、朋友、南国红豆颂中华、红豆寄情、荔枝颂、魂梦绕山河、鸳鸯泪洒莫愁湖之游园、再折长亭柳、玉筝怨、锦江诗侣、娱乐升平等粤曲折子戏。演员们演唱得字正腔圆、音调流畅、柔媚婉转、声韵铿锵、韵味浓郁、琴乐动听,深受群众好评。近几年来,永光业余粤剧团为了弘扬岭南传统艺术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经常送戏

    源流 2019年2期2019-07-08

  • 水乡麻涌:曲艺+旅游擦亮“中国曲艺之乡”牌匾
    李华麻涌粤曲曲艺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早在1921年,留日归国的吴星房就成立了“双英艳影”女戏班,走出国门到日本、越南等地演出。1926年,小英雄戏班成立,造就了丁公醒、曾师马、林京洪、刘秀球等一批曲艺名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麻涌粤曲曲艺文化更加蓬勃发展。1999年,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被中国曲艺家协会评为“中国曲艺之乡”,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曲艺之乡”品牌,擦亮这块牌匾,近年来,麻涌充分挖掘粤曲曲艺的文化底蕴,大力培养粤曲曲艺人才,创造性地开展大量

    曲艺 2019年3期2019-04-28

  • 粤曲打击乐中掌板的艺术魅力分析
    子荣 广东粤剧院粤曲深受大众热爱,主要原因是其包含深厚的情感底蕴,涵盖了岭南等各类优质传统文化,如木鱼歌、龙舟歌、南音等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广东乐曲、粤剧梆子、二黄、昆曲牌子等,经过长时间洗礼,如今已成为独立曲艺的艺术形态。本文在客观阐述粤曲打击乐中掌板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其在粤曲打击乐中呈现出的超凡艺术魅力。在我国粤曲打击乐中,掌板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有助于呈现粤曲特有的内在魅力。一、粤曲打击乐中掌板的内涵锣鼓属于粤曲打击乐表现中不可或缺的支持要素,包括

    艺术家 2019年4期2019-01-12

  • 广州市两类粤曲职业表演者生存现状考察与比较
    研究对象——广州粤曲职业表演群体是指在广州市区内主要从事粤曲演唱表演的人群。他们当中的部分人是通过系统、规范的专业学习,在毕业后从事粤曲演出的,也有的人本不是从事粤曲演出,因爱好唱粤曲,而转变成为职业的粤曲表演者。总的来看,根据其专业背景与表演水平的差距,当下广州粤曲职业表演者呈现出“专业团体中的表演者”与“茶座中的表演者”两个群体的不同。本研究从2013年4月份开始,对广州市现有粤曲表演场所与表演团体进行了走访,对两类粤曲从业者的专业背景、表演环境、经济

    音乐传播 2019年1期2019-01-09

  • “情系深湘建设者”庆国庆首场演出在宝安上演
    艺团、宝安区粤剧粤曲协会一起,给宝安市民和来深建设者带来不一样的节日问候。据了解,“笑工场”是2009年由大兵发起创立,以青年相声艺术家表演群体为主,长期在长沙坡子街湘江剧院演出。宝安实验曲艺团则是深圳地区唯一一支曲艺团队,曲艺团和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联合打造了小剧场“开心超市”,为深圳曲艺走向市场化探索了一条新路。本次展演,宝安实验曲艺团除了献上多个获奖作品外,还送上诗词朗诵 《情系深湘建设者》。此外,宝安区粤剧粤曲协会的卓佩丽也献上粤曲《卖荔枝》。值

    南风 2018年29期2018-10-26

  • 广东粤曲“星月六”的唱腔特征探究
    :“星腔”是广东粤曲平喉唱腔中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星腔”四代传人的演唱,对“星腔”的行腔手法、以及发声、吐字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星腔”运用了高密度添加音符的行腔手法,而这种行腔手法被大量地运用在“星腔”作品里。同时结合时代及人们的审美需求,“星腔”四代传人的演唱发声也在不断变化。将“星腔”唱腔特征进行归纳与总结,有利于该流派更科学、系统地传承与发展,也为民族声乐学习者能更好地演唱广东粤曲提供多一些启示。关键词:粤曲“星腔”;唱腔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7期2018-09-28

  • 香港将推全球首个粤曲考级
    作,推出全球首个粤曲考级试,分一至八级。“东方日报网”称,香港粤剧学者协会自前年起,与曾开办多项音乐考试的伦敦音乐学院接洽,商议为粤剧推行系统性考级试。有过百年历史的伦敦音乐学院,目前在全球有超过50个考试中心,以往考试项目集中在西方音乐,如钢琴、弦乐等,本次是首次加入中国音乐项目,考核粤剧中的粤曲唱段。据了解,粤曲考级试每年将设冬夏两个试期,分为一至八级,没有年龄限制;考试分为演唱、对话、视唱及听辨口试四部分,分别测试考生演唱技巧、戏曲感及乐理知识等。考

    环球时报 2018-07-262018-07-26

  • 寻找身边的粤韵
    家猜》等,我们把粤曲小调也搬进了课堂,让孩子们真实的感受到了身边的歌谣美,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如在教学中,结合广东童谣,推广新童谣创作。让同学们以西樵山的风景、民俗、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生活等为题材,读童谣、背童谣、自己创作童谣。学生对于这一活动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如“风车转,重阳到,重阳登高上樵山。阿妈叫我去逛墟,我不愿去,要看风车,风车风车快快转,转到明年好运到。”同学们把身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编进了童谣里,表现了他们美好的愿望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2018-07-09

  • 粤曲表演与场域之变迁
    [摘    要]粤曲作为广东传统曲艺艺术种类之一,曾经在广府音乐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以音乐人类学视角观察广州人民公园粤曲队现场活动的组织状况、活动过程、演唱者群体和听众群体,进而扩展到关注粤曲场域的变迁,探讨粤曲从传统茶楼场域到业余文化生活的变迁、不同场域下曲目的变化、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关系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变化、人们在传统音乐文化中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和音乐文化认同等。[关键词]粤曲;粤曲队活动过程;粤曲演出場域变迁;音乐认同一、引言“场域”一词是由法国社会

    歌海 2018年6期2018-06-11

  • 粤曲《荔枝颂》的艺术特点和演唱分析
    口,享誉海内外的粤曲小调。粤曲是岭南音乐瑰宝,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将粤曲当作声乐作品演唱,与传统粤曲唱腔会有些差异,但用民族唱法重新演绎会达到风格特别而又韵味十足的效果。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粤曲的演唱文化,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演绎这首作品,虽然他们可以做到音色、共鸣,但难免会忽略粤曲的韵味、咬字发音的问题以及歌曲的表达意境。本文从《荔枝颂》的艺术特点和演唱分析入手,让我们进一步感受粤曲与民族唱法的结合魅力。【关键词】粤曲;荔枝颂;民族唱法【中图分类号】J825 

    北方音乐 2018年22期2018-05-14

  • 王子铃 粤韻悠悠伴此生
    为师,学习唱腔及粤曲一切乐理,亦得师傅真传,承传师傅衣钵,设馆教授学生,薪火相传。“袅晴丝吹来閒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幼时的王子铃女士每天放学回家,未及家门,粤曲由家中传出,耳濡目染,在时间的陶冶中,粤曲便深刻地烙印在她的记忆中,成为了她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80年代偶然认了一位当时粤曲唱家班郭鑑荣师傅,唱得一腔非常之悦耳的骨子腔口,而且精通各种楽器乐理,所以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唱腔及粤曲

    华人经济 2018年3期2018-02-09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城市化进程中的粤曲与歌坛
    代间广式茶楼中的粤曲表演空间,在粤曲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这段时期的粤曲歌坛中,不仅诞生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名曲与流芳后世的名伶,更重要的是完成了粤曲音乐形态的转变与成熟。独立的曲目、唱腔、表演风格等与早期的粤剧清唱不同,粤曲得以脱离粤剧的附庸而成长为一种具有独立品格的文学曲艺艺术,其音乐语言也完成了从“官话”到“方言”的外来“梆黄”本土化历程,这段时期因此而成为粤曲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历史地看,20世纪初广州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城市新兴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1-24

  • “凝视”中的私火局表演 ——清远“清晖曲艺苑”音乐文化调查研究
    符号。透过凝视,粤曲演唱者、乐师、观众、商业机构、文化管理部门等各方对私火局表演与传承的不同言说、表述与行为逐渐呈现。私火局的表演,也在不同场域、不同身份的参与者“凝视”与“被凝视”的相互建构中映射出多重性社会关系,形塑着这一艺术形式的历史时空和文化脉络。清远私火局;清晖曲艺苑;粤曲;凝视;表演“私火(伙)局”是指粤语方言区内民间曲艺爱好者组织起来的,以自娱自乐为目的,自愿组合为基础的业余民间曲艺社团。[1](P52)私火局以演唱粤曲为主。“私火局”是当地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6期2018-01-04

  • 传承创新 唱响粤曲 ——大沥镇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思考
    )传承创新 唱响粤曲 ——大沥镇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思考张婉萍(大沥镇文化站 广东 佛山 528231)佛山大沥,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连接广佛两市中心城区的“黄金走廊”。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大沥镇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风情,粤曲便是其中重要的体现。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大沥更为甚之。在粤曲艺术传承日渐艰难的今天,大沥的粤曲艺术却异军突起,在传承中创新,焕发出新魅力。本文梳理了大沥镇的粤剧历史,讨论了大沥镇发展粤剧的创新之

    戏剧之家 2017年15期2017-11-16

  • 粤曲的历史及我区粤曲(私伙局)的发展
    要:广东曲艺(粤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之一,作为地方文化,粤曲反映了人民群众文化的需求,他的产生和流传都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财富。作为传统艺术瑰宝,如何传承及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方向。关键词:粤曲;私伙局;曲艺团;自娱自乐;政府;培训一、粤曲的历史由来广东粤曲清新柔丽,是中国曲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广州方言区域,并流传到东南亚、北美等粤籍华侨及华人聚居的地区。 粤曲源自戏曲声腔剧种粤剧清唱。约于清道光年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3期2017-06-06

  • 谈谈粤剧、粤曲特色教育对学生的思想熏陶
    人更容易明白。而粤曲是源于粤剧清唱的粤语系传统曲艺形式,它们的产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粤曲不仅与粤剧同腔同调,在唱腔音乐方面长期存在着互相吸收、互相融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极为密切的关系,成为土农工商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而且与岭南的茶楼文化和侨乡文化结缘,是高雅的茶楼艺术和国际性的华人艺术。佛山是曲艺文化之乡,各大社区民众都喜爱粤曲文化,私下开设了很多粤曲“私伙局”,并影响着一代代的后人。例如我们桂城千灯湖广场就时常开展各大社区粤曲“私伙局”的展演活动,

    北方音乐 2017年24期2017-01-29

  • 浅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要求下的曲艺保育与推广 ——以粤曲为例
    育与推广 ——以粤曲为例苏 隽 (广东省佛山市文化馆 528000)对于长期根植民间,具有坚实群众基础的曲艺艺术来说,如何适应《意见》提出的新要求,适应新形式,寻求新突破,将成为下一阶段保育与推广的关键问题。本文将结合《意见》的相关论述,结合广东粤曲的实例,探讨曲艺推广与保育如何适应公共文化服务新要求的话题。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对于长期根植民间,具有坚实群众基础的曲艺艺术来说,如何适应《意见》提出的新要求,适应新形式,寻求新突破,将成为下一阶段保育与推广

    大众文艺 2017年7期2017-01-27

  • 粤乐“八大曲”初析:戏曲清唱、珠江河调、广东汉剧
    曲”是指八首古腔粤曲曲目。这一系列清唱粤曲,约在清代同治年间,流行于广州菊部曲坛。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粤乐名宿潘贤达提倡复兴“八大曲”,1954年发表《粤曲论》讨论“八大曲”美学,同时区分粤乐曲艺的四种演唱风格,分别是:戏班、八音、“玩家”(意即业余乐师)和河调。本文特别强调,“玩家粤乐”是实践“八大曲”的表述载体,“八大曲”美学特点呈现于“玩家粤乐”之中,二者紧密契合,不能分割。另外,“八大曲”本身虽非场上演剧,但其唱本曲文,保留了同治光绪年间粤剧唱词形

    文化遗产 2016年3期2017-01-03

  • 粤曲情结
    口同声地回答:听粤曲、唱粤曲、看粤剧!“你们为什么如此喜欢这粤曲,理由是什么?”笔者问一位老人。老人用诧异的目光看着笔者回答:“就是喜欢,没有理由!”这就是上南人对粤曲的情结。有意思吧!一方民间百姓对某种文化的偏爱,其背景原因特别深邃与复杂。上南村位于园洲镇南部,与东莞的石龙、企石镇一江之隔。语言及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同属于莞邑。明末清初,莞邑之龙舟说唱和咸水歌开始流行,上南村也有了民间娱乐——舞凤,每逢春节、元宵节,村里都会组织凤舞活动。凤舞队在村里长者的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5期2016-05-31

  • 粤曲就是我的生命!”
    得自信。朱顺娣对粤曲的喜爱与执着,完全是受到父亲朱炳渠的影响。朱顺娣告诉笔者,父亲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是父亲唯一的喜好造就了她和粤曲的缘份。她的童年是在倾听父亲怀里那部爱不释手的二胡传出的旋律中度过的,那时候,每天的中午或傍晚父亲从田里耕作回来,最爱做的事就是坐在门前拉二胡,而这时候的她,拿着小板凳坐在父亲旁边静静地听着……后来,家里有了收音机,她经常打开收音机,听电台播放粤曲,跟着学唱。父亲见她唱粤曲极有天份,便在VCD机刚兴起的时候,咬咬牙买了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5期2016-05-31

  • 薪火相传
    戏:台上男女对唱粤曲,干净利索、刚柔并济、感情豁达、情意绵长、灵动宛转;后台的击鼓、扬琴、二胡,音响强烈,节奏鲜明。曲艺社为笔者作了“专场演出”。曲毕,曲艺社的同仁们向笔者介绍了曲艺社的前世今生。上南曲艺社萌芽于解放初期。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娱乐欲望越来越强烈,闲暇时,村里的几个粤曲“发烧友”拿着二胡、笛子等乐器到祠堂摆开架势,自娱自乐。在他们的带动下,村内和邻村的曲艺爱好者慕名而来,逐渐发展到数十人。每年春节或“做会”(一种节日),村里从东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5期2016-05-31

  • “听渠叔拉的二胡,耳油都会流出来”
    社长。园洲,一块粤曲滋润之地。在朱炳渠孩提时,粤剧大戏的音乐,村前高音喇叭的粤曲旋律,都磁铁似的吸引着他,对粤曲的迷恋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生了根。他所喜欢的各种乐器中,尤其喜爱二胡,每当有二胡独奏,朱炳渠总是听得入了神。两根弦一拉就能听到鸟叫,这声音是从哪儿出来的呢?越琢磨,越渴望得到答案。于是,每次看大戏,他都要到后台,趁师傅不注意,拿着二胡观摩。聪敏智睿的朱炳渠,用青蛙皮制作了一把小二胡,他如获至宝,天天琢磨,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他虽不懂乐谱,从学《东方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5期2016-05-31

  • 粤曲艺术的传承及其创新研究お
    面临的一个瓶颈。粤曲,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的今天,如何提高其吸引力,彰显其特色,让艺术家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并得到更多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又如何能更好地将粤曲这一艺术文化传承和创新,这给了我们新的挑战。下面主要论析如何传承粤曲以及创新发展方式,使粤曲艺术更具生命力。[关键词]粤曲;传承;创新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5-0039-02在我们的认知中,我们对粤剧对于较为熟悉,但对于粤曲则知之甚

    当代音乐(下旬刊) 2016年5期2016-05-30

  • 粤曲之乡的艺术文化传承及创新思考
    蔡和瑾摘 要:粤曲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为继承粤曲文化,使之不断发展,源远流长,实现其艺术价值,文章就粤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展开了论述,可供相关文化工作参考借鉴。关键词:岭南文化;粤曲;艺术价值;传承与创新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151-01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8期2016-05-14

  • 粤剧、粤曲运用流行歌曲的三个阶段
    0006)粤剧、粤曲运用流行歌曲的三个阶段仲立斌(华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粤剧、粤曲是岭南地区的代表性传统乐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广泛吸收流行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20—1940年代,粤剧、粤曲大量运用流行歌曲和外国流行歌曲;2、1950—1980年代,内地粤剧、粤曲禁用流行歌曲;3、1980年代以来,内地粤剧、粤曲“回归”运用流行歌曲。粤剧;粤曲;流行歌曲粤剧、粤曲分别是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和说唱音乐,有着悠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6年4期2016-04-11

  • 粤曲演唱中的“露字”技巧
    510000)论粤曲演唱中的“露字”技巧戴晓静 (星海音乐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本文参考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中关于咬字吐字的论述,结合粤曲使用的语言——粤语的语音特点,为粤曲在“字”的演唱技巧上提供参考。粤曲;露字;字正腔圆一、粤曲演唱技巧中关于“露字”的研究现状与意义粤曲是广州方言区流行最广的一大曲种,约有150多年的历史,它以省港澳为主要活动区域。流行地区涉及两广,以及凡是有华人聚居的世界各地,例如加拿大、澳洲、美国、新西兰、英国、新加坡等等,

    北方音乐 2016年13期2016-02-02

  • 试论“粤韵满中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建设与思考
    轮番上演,浓厚的粤曲氛围由此延续下来。目前,中堂镇自发的演出多以粤曲为主、粤剧为辅,共有曲艺队25支,成员500多人,并创作了一大批粤曲佳作;2012年中堂镇获得了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2014年为发扬粤曲特色,扩大中堂镇曲艺文化的实力和影响力,由中堂镇政府、中堂镇文广中心、中堂镇曲协联合打造了文化品牌活动“粤韵满中堂”,由中堂曲艺协会承办,每月月底以及节假日各举行两场,每年共36场,由曲艺协会统筹安排曲艺队及会员进行演出,同时还邀请各村

    大众文艺 2016年13期2016-01-27

  • 浅析粤曲《旱天雷》
    改编的钢琴独奏曲粤曲《旱天雷》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无数欣赏者与演奏者,是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以这首钢琴曲为研究对象,从乐曲标题入手,结合钢琴曲的艺术特色,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关键词: 粤曲 改编曲 文化内涵 艺术特色 《旱天雷》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中国音乐文化独特的神韵。运用民族音乐素材改编再创作而成的钢琴曲,在中国音乐作品占据很大的位置,特别是几年来的音乐考级曲目,在小型乐曲中的中国作品,改编曲

    考试周刊 2015年74期2015-09-10

  • 广州粤曲茶座艺人群体考察报告 ——以爱群鸿图居、大同酒家、凤安龙胜酒家为例
    10000)广州粤曲茶座艺人群体考察报告 ——以爱群鸿图居、大同酒家、凤安龙胜酒家为例骆 丹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510000)粤曲茶座是老广州人传统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粤曲文化的一种生存途径。研究粤曲茶座艺人的生存现状就是研究粤曲茶座在当下特定的风俗人情。通过对粤曲茶座艺人的身份、专业背景、社会观念等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分析他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能从侧门反映出粤曲茶座艺人这一职业群体在现代化冲击下所呈现出的文化特征。粤曲;茶座;艺人本文为2013年度国

    大众文艺 2015年11期2015-07-13

  • 跨界?实验
    纸上留声——粤剧粤曲文献文物展3月28日下午,由中山图书馆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粤剧粤曲文化工作室、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广州粤剧院、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联合主办的“纸上留声——粤剧粤曲文献文物展”开幕。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传统戏剧形式,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全国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地区都有深远的影响。2015年,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活动在广州举行。展览由对粤剧粤曲文化素有研究的程美宝教授亲自撰文,主要展出馆藏的与粤剧粤曲有关的唱本与

    粤海风 2015年2期2015-06-04

  • 广州市井音乐生活中的“剧场”与“舞台” ——兼论粤剧传承与茶楼经营的共生性发展
    楼个案上演粤剧、粤曲的演出情况入手,并从广州地区有着较长历史的“赴茶楼品茗赏曲”这一市井音乐生活方式日渐式微的现状出发,引发了对粤剧传承与茶楼经营的共生性发展的思考。广州; 市井音乐生活; 粤剧传承; 茶楼经营; 共生性发展“赴茶楼品茗赏曲”——是在穗居民颇为偏爱的生活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也是广州市区较为普遍的社会音乐生活,亦或称为“市井音乐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样的“剧场”与“舞台”悄无声息地从人们的视线中褪去了往日的色彩。目前,粤剧、粤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7期2015-03-29

  • 广州高校学生社团与校园粤剧粤曲传承研究 ——以广州大学曲艺社为例
    生社团与校园粤剧粤曲传承研究 ——以广州大学曲艺社为例谭丽萍 马 达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510000)本文以广州大学曲艺社为例,对广州高校学生粤剧粤曲社团的基本情况进行论述,通过实际调研和文献查阅,对大学生社团与校园粤剧粤曲传承的相互作用提出看法,以及有利于高校学生社团长效发展的几点意见。学生社团;粤剧粤曲;传承粤剧是最能体现广府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种之一,素有“南国红豆”之称。粤曲源于本地的“八音班”,后又融汇吸收了广东音乐中的木鱼、龙舟、南音、粤讴等

    大众文艺 2015年5期2015-01-27

  • 《广东音乐文化》课程设计及思考
    表,以广东地区的粤曲、粤剧、粤乐三大音乐品种为内容进行课程的设计及研究。关键词:广东音乐文化 粤曲 粤剧 粤乐 课程设计及研究作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强省的一部分,广东地区的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也试图突出地方特色,开设一些与当地音乐文化相呼应的课程。因此,广东地方院校中的《广东音乐文化》课程就呼之欲出了。但笔者发现,对于“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文化”、“岭南音乐”、“粤乐”、“粤曲”等概念在相关文献中普遍模糊不清。为了便于教学和研究,鉴于岭南音乐文化所涉及的范

    艺术评鉴 2014年22期201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