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

  • 小说之“小”抑或小说之“说”——论目录学家与文学家小说观之差异
    中的野史是小说,子部中的道家是小说,集部中的诗赋也是小说。冯梦龙之所以把子、集、野史等全部纳入小说的范畴,正是因为小说的地位太低,以至于在正统文人的心目中,小说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众所周知,在正统文人的心目中,散文、诗歌、小说、戏曲等有一个很明显的高下之分,前两者与治国理政有关,应该被人推崇,后两者则荒诞不经,应该直接丢弃,而冯梦龙却认为大家都是小说,应该一视同仁,如此就给小说争得了和诗赋的同等地位。如果和子部中的各家相比,冯梦龙认为小说也同样重要:“崇儒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2-28

  • 《文心雕龙》的“子书”之辨
    心雕龙》 集部 子部 子书性质《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体大思深的著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文学著作。历代史志目录、品评者对其在传统学术“四部之学”中的归属有子部和集部两种不同的归类方式,不同的归类方式影响到对《文心雕龙》性质的判断,至今,《文心雕龙》的部类归属问题仍处于讨论之中,成为龙学研究者的争论焦点。一、子书溯源子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诸子百家兴起后的产物。以“诸子”作为某类古书的称谓,开始于西汉时期刘向、刘歆的《七略》。刘歆将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7期2022-07-16

  • 明洪武八年刑、工二部“增立四科”诸说考论
    刑部、工部的四个子部(即属部)改为四科,后又将其裁革[12-15]。至于子部如何改为科,又于何时被裁革,他们却未提及。鉴于目前学术界对洪武八年明政府调整刑、工二部下属机构之事认识不一,笔者以下拟分别讨论刑、工二部“增立四科”以及将刑部、工部的四个子部改为四科这两种说法的可信度。二、刑、工二部“增立四科”考实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明太祖朱元璋“命增设六部官员。中书省议奏:‘户、刑、工三部庶事浩繁,今定户部为五科,每科设尚书、侍郎各一人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4

  • 《四库全书总目》中书法文献的目录学归属
    类、史部目录类、子部杂艺类、子部艺术类的流变过程。书法文献在《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分布以子部艺术类为核心,另散见于子部杂家类、史部目录类、集部别集类。本文的梳理或可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四库全书总目》中的书法文献构建出一个宏观、清晰的脉络。书法文献的目录学归属,一方面随着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西汉刘歆《七略》出现以来目录学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书法史的演进,以及书法文献本身材料的不断丰富,产生了更加具体、繁杂的目录学归属要求,从而推进书法文献目录学分类的发展、

    书画世界 2022年12期2022-03-06

  • 回归与传承 ——读《全清小说》有感
    与传统目录学家于子部小说家类所列各书。以今律古,其中多有不类小说者。从文学的角度,依古今结合的原则,确定以叙事性为区分小说与非小说的标准,按时代先后分编成唐前卷、唐五代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前四卷限于各种条件,事竟中辍,而《全清小说》作为清代卷的整理编纂成果现在开始陆续出版。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古籍整理编目工作的图书馆员,我想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一、回归传统《全清小说》凡例云:“‘小说’的界定向有歧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小说”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2-31

  • 作为成书来源的史部、子部典籍与《世说新语》的关系
    注外,各类史籍、子部典籍、类书及其他文献亦是借以厘清《世说新语》原始材料构成来源的重要线索。有赖于鲁迅、刘盼遂、程炎震、余嘉锡、杨勇诸先生的考证,《世说新语》的成书来源情况基本明了。可以看到,《世说新语》取材于史部、子部、集部典籍,尤以史部、子部为多。其中史部类包括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陈寿《三国志》、袁宏《后汉纪》、谢承《后汉书》、袁山松《后汉书》、孙盛《晋阳秋》、王隐《晋书》、干宝《晋纪》、虞预《晋书》、檀道鸾《续晋阳秋》、刘谦之《晋纪》、曹嘉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7期2021-08-09

  • 论《汉书·艺文志》《四库总目》《书目答问》“子部”差异
    摘  要:子部在目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汉书·艺文志》《四库总目》《书目答问》“子部”存在差异。从体例上说,附注、解题日趋完善,书目编排日益规范;從内容上说,法家、农家实用性日渐增强,墨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地位则随时代变迁而升降。这种差异与时代、政治和价值观的变化等因素关系密切。关键词:汉书·艺文志;四库总目;书目答问;子部子部在目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汉书·艺文志》到《四库总目》,再到《书目答问》(以下简称《汉志》《总目》《答问》),目录之演变实蕴含

    美与时代·下 2021年2期2021-05-17

  • 《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提要讹误举隅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为考察对象,例举《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在人名、书名、纪年、文字等方面存在的讹误现象。“黄应紫”误作“周应紫”,褚澄字非“彦适”,“吴景贤”非“吴景监”,“夏德”应为“夏德懋”,这些表现为人名类讹误。《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存在书名著录前后不一、评论著作张冠李戴、书名互异莫衷一是等书名类讹误。以绍兴年号无庚戌、嘉靖年号无丁丑为例,举隅《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纪年类讹误。例举“其”“具”形近而致误、《难经本义二卷》提要以不

    贵州文史丛刊 2021年1期2021-03-19

  • 子部世界中的欧阳修 ——古代经典作家知识结构的一个案例分析
    的多样性。本文以子部的方法路径考察欧阳修的知识、思想和文学世界,便是从传统目录学和古代知识体系来探讨一个经典作家,将文学史与目录学史、著述史、生活史等置于共同场域,以期重新认识欧阳修,重估欧阳修的历史价值,并尝试以子部作为方法的一种学术样式。一、目录学与古代作家的知识结构对于传统之学来说,目录学被认为是“一切学术之纲领”[1](P1),“治学之士,无不先窥目录以为津逮,较其他学术,尤为重要”[2](P3)。历来因重目录之学,则目录之著通常视为读书治学之首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3-07

  •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谱录类提要辨正
    征引之原文献,对子部谱录类提要存在的舛误之处加以辨正,凡订正讹误十九条。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子部 谱录类 辨正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20)04-50-57《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代集大成的目录学著作,一直备受学者关注,对其进行考辨校订的专著、论文也层出不穷。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以殿本为底本,以浙、粤二本为校本,同时广泛吸取前人校订成果。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

    贵州文史丛刊 2020年4期2020-12-28

  • 《搜神记》类别归属的调整与古代小说观念的嬗变
    他文本共同迁移至子部小说类,重置了这套知识类目的构型规律、内在间架和典型范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四部分类法转化为近现代的学术体系,《搜神记》被视为志怪小说的典范之作,并与小说这个类目一道,纳入文学学科之中。考察《搜神记》在知识体系中的迁移路向和运动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文本与《列异传》等逐步建构成为稳定的知识模块,并在功能、性质等各个层面、多重向度上不断进行着累积与更新。厘定《搜神记》类别归属的调整情况,可以透过特定的小说类例,发见中国古代小说观念演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4-27

  • 《书目答问》分类的几个问题
    说苑》《新序》,子部儒家类。《山海经》《穆天子传》,子部小说家类。我们再往后看,新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籍目录《中国丛书综录》,以上各书的归类都与《四库总目》相同,没有沿用《书目答问》的归类,也没有单立“古史类”。原因是,《书目答问》的“古史类”是根据记事年代为“周秦”来设立的,而又不能把这一原则贯彻到所有古书,因而出现了与《书目答问》杂史类“上古至周”部分重叠的情形。同时与《书目答问》内部的史部编年类、史部传记类、史部载记类、子部儒家类、子部小说家类都有了纠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0年1期2020-02-23

  • 论刘咸炘的小说观
    词:小说;史部;子部;刘咸炘;文学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刘咸炘是清末民初的四川学者,一生著述颇丰,但因他英年早逝,又兼一生足不出川,所以外界对他知之甚少。近年来,针对刘咸炘的各方面成果,陆续有学者撰写了一批研究论文。其中刘咸炘的目录学和小说观,也有数篇论文涉及。但仔细阅读这些论文,发现都没有涉及古代小说研究中的根本问题——小说之名与小说之实的问题,鉴于此,本文试加以探讨。一正如刘廷玑所说的:“盖小说之名虽同,而古今之别相去天渊。”

    蒲松龄研究 2020年4期2020-01-20

  • 魏晋小说在古典目录中的归属与演变探赜
    说类文献皆著录于子部,一直到清代皆无变化。然而观察著录于小说类目之下的著作,自汉至清变化非常大,尤其以魏晋小说为代表。因此,梳理魏晋小说在古典目录中的归属与演变情况,将会对认识古典小说的历史流变有所裨益。一、魏晋小说的分类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将小说分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六类,魏晋时期的小说主要有“志怪”和“杂录”两种类型[2]282。今人多将“志怪”一分为三,为搜神体、博物体以及拾遗体[3]70。搜神体以仙、鬼、怪形象为核心广泛搜集古今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7期2019-06-12

  • 《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
    的特征。通过对其子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辑录前代书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书目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书目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子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把握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

    西部学刊 2019年2期2019-04-02

  • 古代小说归类的悖论
    探讨理论的,根据子部说理、史部叙事的标准,似乎应该将其区分为两部,但班固统一将其归入诸子略,也即子部。班固为何不将小说分为子、史两部?原因很简单,《汉书·艺文志》中并无史部。众所周知,《汉书·艺文志》采用七略分类法,把所有图书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六略,其中兵书相当于战略军事,术数相当于天文历法,方技则相当于医学巫术。和四部分类法相比,六艺略相当于经部,诸子略加上兵书、术数、方技相当于子部,诗赋略则相当于集部,而后代非常重要的史部在《汉书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02-17

  • 《四库全书总目》佛教讯息探论
    分佛教僧徒著作,子部因此乃有释家类,总共收录25部书籍[3]1063-1073,其中有17部为僧徒之著作。除此之外,统括《总目》出现的僧徒,总共有275名。释迦佛(又称“释迦牟尼佛”“释迦佛陀”“牟尼佛”)、定光佛、无量寿佛、儒童菩萨、普贤、文殊、观音(又有“观音大士”“千手观音”之称)、胁尊者、迦叶共9名是来自佛经中的“佛世”僧众,以今天的认知角度来看,除“定光佛”(燃灯佛)、“儒童菩萨”(孔子)、“胁尊者”之外,其他则是一般人比较熟悉的名讳,推想清朝时

    图书馆研究 2019年2期2019-01-19

  • 论《文献通考·经籍考》分类的渊源及调整——以子部为中心
    渊源及调整——以子部为中心连凡(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文献通考 · 经籍考》的分类体系与书籍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为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子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经籍考》在辑录前代书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目录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目录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

    天中学刊 2019年1期2019-01-18

  • 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及其调整
    史部分为十四类,子部分二十二类,集部分六类。子目的设置归属,参考汉隋唐宋四代官修、私修目录的分类,斟酌优劣,择其善考而从之。如对以往目录的分类有所调整,则附有按语说明其理由。”[1]这是依据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而来的四部55类说。经过重新分析全书,杨寄林指出《经籍考》四部的实际类目是:经部: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孟子、孝经、经解、乐、仪注、谥法、谶纬、小学;史部:正史、编年、起居注、杂史、传记(杂传)、伪史霸史、史评史钞、故事、职官、刑法、地理、

    武陵学刊 2018年6期2018-12-13

  •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书目研究
    四库全书总目》在子部医家类著录古代医书97部,存目100部,总计197部。收录的医书依照时代顺序编排,涵盖各科领域,是对清中期以来中国医书著作的重要整理总结。通过医家类在《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排列位置以及各篇提要体现的学术思想,能够帮助我们研究医学在清中叶时期的历史地位,了解古代医书重要的文献价值以及当时学者的治学思想。一.清代社会对医学的重视医家类在目录书分类体系中的位置,要追溯到《七略》所开创的七分法。七分法分为集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

    文学教育 2018年21期2018-11-29

  • 刘知几《史通》“小说”观念的实质及其影响新论
    毅然将“小说”由子部划入了史部,在刘知几看来,“小说”的职能首先是“记”而不是“议”,这一见解影响颇大,《新唐书·艺文志·序》所谓“传记、小说……皆出于史官之流也”云云于叙述史部时论及“小说”即与之一脉相承[4];谭帆亦着眼于刘知几于史部中详论“小说”,认为因之“子”、“史”两部遂为中国小说之渊薮[5];吕海龙也注意到了刘知几于作为史著的《史通》多称“小说”,认为刘知几此举为改子部小说观为史部小说观,且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叙事为宗”的小说观实现了对记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11-21

  • 略论目录学视野下的警学文献著录及其定位 ——警察文献学论稿之一
    )志》中的史部与子部书目的分类来说明。唐初编《五代史志》,在经籍志中正式按照甲乙丙丁顺序著录经、史、子、集四部之名,《旧唐书·经籍志》云:“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注]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艺文志》云:“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 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1421页。甲部为经,乙部为史,丙部为子,丁部为集。四部分类法在唐朝时定型。对于经籍书目之著录,在四部分类法之下体现出对不同类别书目的认识。“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10-23

  • 《宋史·艺文志》子部释氏类书目考辨
    促,其《艺文志》子部释氏类书目的编排错讹甚多,陈乐素先生《宋史艺文志考证》一书侧重于校勘学方面的研究,在具体而微的考据层面成果丰硕。但从目录学角度考察《宋史·艺文志》子部释氏类的文献编目,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从《宋史·艺文志》释氏类著录范围与官修史书艺文志性质的矛盾、子部释氏类书目编排的自乱其例以及书录著录要素的再考证等三个方面进行细致分疏,探讨其子部释氏类书目编撰在目录学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层面的缺陷,并分析其造成纰缪的主客观原因。关键词:《宋史·艺文志

    三峡论坛 2018年3期2018-07-13

  • 从“外典附录”到“子部释家” ——外典目录对佛教典籍的容受
    佛教典籍逐渐成为子部的一部分。三、 道家附录——新旧《唐书》二志后晋撰修《唐书》,删毋煚《古今书录》为《经籍志》。其文曰:“煚等《四部目》及《释道目》并有小序及注撰人姓氏,卷轴繁多,今并略之,但纪篇部,以表我朝文物之大。其《释道录目》附本书,今亦不取。”*刘昫等:《旧唐书》卷四十六,第1966页。由此可知,刘昫诸人修《旧唐书·经籍志》对毋煚之书有两项改易:一则删去小序与解题,二则不取《释道录目》。如前所述,毋煚作《古今书录》不收释道二氏之书,二氏之书撰有专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5-31

  •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分类标准探析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分类对于前代目录学著作的扬弃以及三级类目的设置《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在子部杂家类之下分出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六个子目,形成“部、类、属”三级分类体系,共著录书籍855部(包含存目),规模仅次于类书。《总目》对于杂家类分类体系的建构至少受到前代三种目录学著作的影响,即明代的《千顷堂书目》《国史经籍志》和宋代郑樵《通志》中的图书分类思想。《总目》凡例第四则谈到“名家、墨家、纵横家历代著录各不过一二种,难以成帙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8年3期2018-04-01

  • 从《搜神记》的归类看古代目录学的小说观
    世说新语》被归入子部小说类,而《搜神记》则被归入史部杂传类。内容真实的《世说新语》被归入小说,而荒诞不经的《搜神记》被归入历史,对这一似乎不合情理的归类,陆续有学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仔细阅读他们的研究论文,可以发现其研究标准无一例外都是文学类小说观,而用现今的文学类小说观来评价古代的目录学小说,总觉得其研究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一、《隋书·经籍志》对两者的归类《隋书·经籍志》对史部杂传和子部小说的论述有很明显的区别,杂传为:古之史官,必广其所记,非独人君之举。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3-03

  •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音乐文献
    收录在经部乐类、子部艺术类、集部词曲类中。(一)音乐文献的分类经部是被列为儒家经典的书籍。主要与乐律学、雅乐有关,书名中大量出现“律吕”“乐律”“古乐”“大乐”等词汇,代表书目有《乐律全书》《古乐书》《大乐元音》《雅乐考》等。子部所收录为诸子百家类书籍,内容庞杂。子部中的音乐文献收录于艺术类琴谱属共4部,有《琴史》《松弦馆琴谱》《松风阁琴谱》《琴谱合璧》。艺术类存目琴谱属共12部,如《琴谱正传》《琴谱大全》《文会堂琴谱》《太古遗音》《溪山琴况》等。子部音乐

    艺术家 2018年6期2018-01-24

  • 《隋书·经籍志》著录重出文献原因探赜
    后重出于卷三十四子部五行类;《春秋土地名》三卷,晋裴秀客京相璠撰,出于卷三十二经部春秋类,另出卷三十三史部地理类;《高僧传》六卷,虞孝敬撰,出于卷三十三史部杂传类,另出于卷三十四子部杂家类;《众僧传》二十卷,裴子野撰,出于卷三十三史部杂传类,复出于卷三十四子部杂家类;《感应传》八卷,王延秀撰,一出于卷三十三史部杂传类,另出于卷三十四子部杂家类;《新旧传》四卷,见于史部杂传类,又见于子部杂家类;《女鉴》一卷,见于子部儒家类,复见于集部总集类;《妇人训诫集》十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2017-11-23

  • 元刻孤本《孔丛子》现身春拍
    后编》卷十的元版子部,为元版子部的第一部。一函六册。每半叶十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同。左右双边,细黑口,双对鱼尾。版心中刊“孔几”,下刊叶次,间有字数。卷前有嘉祐三年宋咸《注孔丛子序》,篇目及嘉祐三年《进书表》、四年《谢赐金紫表》。篇目下有“宋嘉祐名臣宋咸注”。首卷卷端題“孔丛子卷第一”,下题“宋嘉祐名臣宋咸注”。另有“经进监本”四字反文墨记。卷后有后序,末有墨记“茶陵桂山书院校正板行”一行。巾箱小本。尚保持清宫旧装,绛红色绢制书衣,仿宋锦函套,黄绫书签及

    中国收藏 2017年6期2017-06-20

  • 《全国古籍普查平台分类表》对古籍分类的意义
    原四部分类法中的子部类书和丛书合并组合成新的类丛部,是基于这两种书的共同特点,即这两种书籍都不止包含了一个部,存在两部或两部以上的内容,故分类在一起,而且新增加了新学部。基于清末社会的现实,西方科技思想等大量涌入清末学术界,出现了许多关于西方新科技、新思想、新文化的书籍,这些在此前的中国书籍中都不曾出现,用传统的四部法分类并不合适,因此特增加新学部来收录这方面的书籍。在《中国古籍总目》中将这部分书籍归于子部新学类,其实并不十分合适。新学的范畴十分的庞大,西

    兰台世界 2017年23期2017-03-10

  • 從《四庫全書》對《青溪寇軌》和《泊宅編》的分類看四庫館臣分類的智慧
    將《泊宅編》歸於子部小說家,將《青溪寇軌》歸於史部雜史,分為兩類。本文將嘗試分析四庫館臣此舉。文章採用文獻研究法,找出《四庫全書總目》、《青溪寇軌》、《泊宅編》、《漢書》等書加以研究,從而在了解《四庫全書》分類之準則、《青溪寇軌》之內容時有所裨益。關鍵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青溪寇軌;泊宅編;分類;史部;子部中圖分类号:G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18-02一、引言《四庫全書總目》乃清代四庫館臣所編,規模龐

    人间 2016年32期2017-02-26

  • 女訓書在四部分類中目録歸屬的變化
    書·經籍志》又在子部儒家類中著録了《女篇》《女鑒》《婦人訓誡集》《娣姒訓》《曹大家女誡》《貞順志》諸書。[注]《隋書》卷三四,第999頁。這幾部書籍除班昭《女誡》外已全部亡佚,但從這些書名來看,應該都是與《女誡》體例相近的女訓書。然而,《隋書·經籍志》在集部總集類中再次著録了除《女篇》之外的其他幾部女訓書,且著明了撰者。[注]《隋書》卷三五,第1086頁。按,集部總集類著録班昭《女誡》之前另有“《女誡》一卷”,未著撰人名氏,或即是子部儒家類“《女篇》一卷”

    国学 2017年1期2017-01-26

  •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农家类书目谈略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农家类书目谈略毛晔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信奉“重农贵粟”与“重农抑商”的政策,“农本思想”根深蒂固。农书是记载农业思想的重要载体,展示各个时期农业的发展动态以及撰修者的思想态度。四库馆臣对于农家类书目的选择与著录体现出他们信奉经世实学、对农业的重视,然农家类是一个很庞杂特殊的分类,《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农书分类依旧混乱。《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农家类;书目一、《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农家类书目概述《四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11-28

  • “国学”的内容体系与分类
    部借鉴而来,虽然子部并不都是哲学,集部也并不都是文学。可见他的国学讲法已把四部的书籍分类概念转换成学术分类的概念,而且使用了近代的学术概念来表达国学的主体内容。另外,章太炎晚年的《国学讲演录》把国学的内容分为五大类: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这一分类也主要是参照经史子集四部的分类而来,但又不拘于四部。其实小学在传统分类中属经部,章太炎重视小学,认为音韵训诂的小学是治国学的基础,故独立为一类,不再从属于经学。其实,从体系上说,小学是治学的方法,和经史子集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10期2016-11-26

  • 《明史·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墨池琐录》等考辨三则
    《明史·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墨池琐录》等考辨三则·温庆新·《明史·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所言王涣《墨池琐录》与《四库全书总目》所言杨慎《墨池琐录》系同名异书,两书皆为书画方面的著述而致学界多有混淆。而所言《清赏录》撰者为包衡,可订正《钦定续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总目》“张翼、包衡同撰”说。应该说,《明史·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所录作品有较高的文献价值。然讹误者亦有若干,如将《湘烟录》编者误作闵元京。《明史·艺文志》 《墨池琐录》 《清赏录》 《湘烟录》《明

    明清小说研究 2016年4期2016-11-15

  • “说部”与“小说”:《四库全书总目》之小说异名状态辨
    其中经部有3种,子部有110种,涉及农家、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其中杂家类、小说家类的较多,杂家类杂考之属有《猗觉寮杂记》《能改斋漫录》《云谷杂记》等17种,杂说之属有《封氏闻见记》《笔记》《文昌杂录》《麈史》等32种,杂品之属有《韵石斋笔谈》1种,杂纂之属有《绀珠集》《类说》《事实类苑》《言行龟鉴》等23种,杂编之属有《俨山外集》《明小史》《广快书》《溪堂丽宿集》提要等4种;子部类书类中也有涉及,如《说略》提要、《宋稗类钞》提要、《野服考》(存目)提

    文艺评论 2016年10期2016-09-29

  • 从古代图书编目看兵书的学科归类
    书按经部、史部、子部、集部进行分类,但在四部之后又附有佛家、道家,实际上是“六分法”,基本还是南北朝时期的“六分法”“七分法”。不过,虽类别比“七分法”然少了一个,但是每一部的图书内容增多。其中,子部编目有兵书、医方、历数等14类。之所以如此,《经籍志》的编撰者解释说:“儒、道、小说,圣人之教也,而有所偏。兵及医方,圣人之政也,所施各异。世之治也,列在众职。下至衰乱,官失其守。或以其业游说诸侯,各崇所习,分镳并骛。若使总而不遗,折之中道,亦可以兴化致治者矣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5-03

  • 《清文献通考·经籍考》因革《四库全书总目》析论* ——以子部为样本
    》析论* ——以子部为样本李成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长沙410082)学界迄今尚未对《清文献通考·经籍考》与《四库全书总目》的关系加以考述,实则《清文献通考·经籍考》解题内容本于《总目》,但在部类、体式的安排上则系折衷马端临《文献通考》及《总目》而来。通过以《清文献通考》中的《子部经籍考》为样本进行分析,可发现《子部经籍考》对《总目》有所扬弃,在这一改编的过程中,在解题的立意、史实、考证诸方面对《总目》皆有所补充与订正。《清文献通考》《子部经籍考》《四库全书

    图书情报研究 2016年3期2016-02-13

  • 論諸子學的範疇、智慧及現代條件下的轉化
    已經不能用傳統的子部之學來涵蓋之,因此需要從現代學術的角度重新界定諸子學的範疇。其目的是利用現代學術的理念與方法對傳統子部之學留存下來的豐富文獻資料進行全新的認識與闡釋,從中挖掘可為現在社會發展利用的有益智慧。在此基礎上,更要重視利用現代科技條件與手段來對歷史上傳承下來的子學進行轉化性加工、整理和研究。這應該是當代諸子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關鍵詞 諸子學 子部 子部文獻 現代轉化中圖分類號 B2中國的諸子學來源於古代,發展於今天,自中國悠久的歷史過程和燦爛輝煌

    诸子学刊 2016年1期2016-02-01

  • 两《唐志》“子部”孙僧化著述考误二则
    旧唐书·经籍志·子部》与《新唐书·艺文志·子部》中部分内容即有此种情况。如二者对于孙僧化著作均有著录,但又颇有出入(见表1)。表1 两《唐志》“子部”著录孙僧化书目对照表从表1可以看出,《旧唐志》和《新唐志》“子部”“天文类”和“五行类”所录孙僧化撰著存在差异。一首先,其差异在于是“孙僧化撰”还是“孙僧化等”。这涉及到此部书是孙僧化一人所作,还是出于众人之手。《隋书·经籍志·子部》“天文类”著录“《星占》二十八卷,孙僧化等撰。”[3]1019在卷数上与两《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12-13

  • 《山海经》由史部入子部原因探析
    艺文志》将它划入子部五行类。《隋志》云:“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五常之形气者也。……以圣人推其终始,以通神明之变,为卜筮以考其吉凶,占百事以观于其物,睹刑法以辨其贵贱。”这可能是考虑到,作为地理书,《山海经》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综述,划入地理类有些牵强。而书中的神祭祀,巫术卜筮的内容与五行类非常吻合。到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时,山海经又被纳入子部小说家类。《汉志》中《诸子略》列十家,将小说家置于末位。小序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

    黑龙江史志 2015年3期2015-12-07

  • 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
    目中,“小说”是子部之下的二级类目。但是,在日常语境中,“小说”这个概念及其指称的实体正经历着转型与嬗变。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指称的实体来看,“小说”这个概念由指称子部之下的某类文言作品,进而转型涵括了文言、白话两种形态的小说文本。从知识要素之间的关联来看,“小说”与集部中的诗、文、赋等形成了同构、毗邻的关系,由“学说派别”转型成为文学文体。从“小说”与子部的关联来看,“小说”从子部中剥离出来,它与子部由从属的关系转变为平行的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3-21

  • 《郡斋读书志》子部与集部类目的设置
    前规旧例。尤其是子部、集部类目的设置,广泛吸收前人的目录成就,在传统的四部分类体系基础上进行改进,对后世目录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郡斋读书志;子部;集部;类目一、子部在古代文献四部分类中,子部居第三位。在四部分类法中,经、史、集三部之书内容非常明确,在现代诸分类法如《中国图书分类法》中都能找到相应的部类,唯有子部之书最为庞杂,涉及内容遍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子部之子,其最早意义当是指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在我国最早的综合性分类目录《七略》中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7期2014-11-11

  • 《隋经籍志考证》是否仅完成史部①
    书》唯经部较全,子部已是零乱之作,更无集部可言。所以,言章氏曾撰成《隋志考证》之说,实不能成立。”③见李庆《关于〈隋书经籍志考证〉的三个问题》。可见李庆认为《隋经籍志考证》并未撰成的主要依据就是《玉函山房辑佚书》,而且是依据 “《玉函山房辑佚书》原系章宗源所撰”之说,但是李庆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的结论中最后又断言“《玉函山房辑佚书》不可能是马国翰剽窃章宗源之作。”④同上。既然自己都认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不可能是剽窃章宗源之作,那么依据《玉函山房辑佚书》不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4-10

  • 略论子部的此消彼长与学术变迁
    《七略》而来,无子部名称,《隋书·经籍志》(下文简称《隋志》)正式确立子部的名称,《四库全书总目》(下文简称《总目》)沿袭。《汉志·诸子略》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共十家,诸子的“子”,在这里指学术流派。伴随着图书事业的发展和图书分类法的完善,以及古人的认识观念的进步,《隋志》将《汉志》中的《诸子》、《兵书》、《数术》、《方伎》四略合为子部。“子”成为图书类别的一个代号,居于经、史之后。《隋志》子部分为儒家、道家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3-03

  • 从《四库全书总目》看类书的特质
    在经史子集中独关子部集部而无关经史所体现的“事”“文”属性,以及其对社会各层人群的不同使用价值,据此探析类书区别于其他各类书籍的殊性特质。1 类书的内容和形式1.1 内容之“兼收四部”与“专考一事”类序言“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无类可归”,又言“其专考一事如《同姓名录》之类者,别无可附,旧皆入之类书,今亦仍其例”。可见《总目》认为类书是兼收四部的类事之书,而非“专考一事”;专考一事者不是类书,《四库》收入类书类,只是因仍旧例

    图书馆学刊 2014年3期2014-02-11

  • 由《汉志·诸子略》与《隋志·子部》的比较看诸子典籍发展停滞的原因
    子略》与《隋志·子部》的比较看诸子典籍发展停滞的原因郭 侃(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哈尔滨 150025)《汉书》为东汉班固撰写,他将《史记》的体例运用到断代史的著作当中,并改《史记》中的“书”为“志”,且首创了“艺文志”,系统整理了西汉以来在目录学方面的资料。其中在《汉书·艺文志》总叙中提到《汉志》是对刘歆的《七略》“删其要,以备篇籍”。《隋书》为唐代的官修史书之一,由唐代魏徵、颜师古等人修撰。其中《隋书·经籍志》在自古以来的史学家口中一直是评价较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4-13

  • 论类书在书目分类中的演变
    《隋书·经籍志》子部杂家类收录类书表明对类书性质的认识初步明晰唐代撰修《隋书·经籍志》将类书由史部移入子部杂家类,著录自《皇览》至《众书事对》共22部类书。尽管《隋书·经籍志》在子部杂家类中尚未细分子目,但从其排列的规律上可以看出子部杂家的大致分类情况。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三十子部七杂家认为:《隋书·经籍志》的杂家类实际包括四个部分:①诸子之属;②杂家之不名一体者;③类事之属;④释家之属。《隋书·经籍志》虽未表明这些三级类目的名称,但从书籍的排列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4期2012-02-15

  • 子部文学”发展演变的比较研究
    266100)“子部文学”发展演变的比较研究杨新亮,石田田(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子部文学”是中国传统国学的一大门类,也是中国学术思想的集中反映。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这三本目录学著作中子部各类目的发展演变,可以揭示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和我国古代“子部文学”的演变历程,反映了中国学术思想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自我完善的历程。目录;子部文学;子部;学术思想;演变“子部文学”自形成之后,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11-04

  • 由“思想流派”之杂到“庞杂”之杂 —— 论中国古代书目子部杂家著录内容的演变
    论中国古代书目子部杂家著录内容的演变刘春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江苏 苏州 215000)通过对自东汉至清代有代表性的官私书目子部杂家类著录书籍情况的比较与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书目子部杂家类著录内容经历了由“思想流派”之杂到“庞杂”之杂的演变。杂家;著录;演变自东汉至清代,书目中子部杂家类著录书籍的内容经历了由“思想流派”之杂到“庞杂”之杂的演变。一、由《汉志》到《隋志》的杂家《汉书·艺文志》是班固在《七略》基础上编写的一部目录。其中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6期2011-08-15

  • 试析《晏子春秋》的图书归类问题
    书志》等中被归为子部类,而至清《四库全书》和《书目答问补正》时,《晏子春秋》从子部类上升到了史部传记类,其原因何在呢?本文拟就《晏子春秋》的图书归类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与整理,望方家指正。目前关于《晏子春秋》学派归属问题主要有四种说法:第一种,儒家学派说。此说法在唐代以前就一直比较流行,而且大家对此几无异议。据史料记载,班固将《晏子春秋》列入“子书部”中,并奉为“儒家者流”的首篇,并认为就是晏婴本人所撰。《七略》也认为此书“义理可法,皆合六经之义”。另外近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3期2010-06-19

  • 唐一庵年谱新编*
    62~163册,子部杂家类,济南齐鲁书社,1999。唐枢事迹,如《唐一庵先生年谱》所载与《木钟台集》相冲突者,则以《木钟台集》为准。1503,弘治十六年丁巳,7岁,入里塾,授百家姓、酒诗与四书。1508,正德三年,12岁,父入成均馆。儿时多顽皮无度,见《嬉游》。*唐枢《木钟台集》,子部163,页168~169。1511,正德六年,15岁,友人携道场山做放浪游。父知,鞭打三板有悔,见《春游》。*唐枢《木钟台集》,子部163,页169。1514,正德九年,18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2010-05-16

  • 中国古代戏曲目录之分类体系研究
    部“外史类”)、子部(如徐氏《红雨楼书目》在子部列“传奇类”)等,后来又逐步被官修目录所收纳,这对于整个戏曲目录学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在类目编排的技巧上,由于戏曲目录大多为私家目录,所以往往有其自身特色,值得学人关注。1 戏曲文献在综合性目录中的立类我国古代目录的分类,大体上经历七分法到四分法两个大的阶段,其间也出现过五分、八分、九分、十二分等分类方法,但都不过是偶一出现,没有太大的影响。自四部分类法创始以来,大多数综合性目录均采用此种分类方法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年8期2010-03-22

  • 常熟徐枕亚及鸳鸯蝴蝶派小说家著述考略
    琴心文虎初集》,子部艺术类,1935年铅印本,常熟市图书馆藏。《挽联指南》,子部艺术类,《无聊斋说荟》,子部杂学类,以上2种见郑逸梅《南社丛谈》附录著述存目表。《枕亚浪墨》(1-4册),子部杂学类,第1册1915年3月上海清华书局初版,1922年5月11版,1931年4月15版;第2册1921年9月上海清华书局4版;第3册1922年10月上海清华书局初版;第4册1922年10月上海清华书局初版。按:第1册分“说蠡”、“艺苑”、“艳薮”、“谭荟”、“谐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3期200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