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

  • 格列佛游记》,一期英国专场吐槽大会实录
    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第一次吐槽:小人国格列佛出门航海,结果被一阵妖风刮到了一个小岛上。等他醒来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周围还有好多小人儿。吐槽是门手艺,斯威夫特作为这方面的精英,手艺自然杠杠的,他在书里创造了一个主角,是个英国人。斯威夫特通过格列佛的四次航海经历——到了四个不同的国家,从四个方面挑英国的刺。他们收到一个任务:要把格列佛这个“山巨人”运到国都,给国王瞅一眼。还好国王并没有对他怎么样,反倒看他饿了,准备请他吃饭。但是面对格列佛这个超大号人类,请客

    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 2023年9期2023-10-13

  • 格列佛游记》中叙事者与小说的真实性研究
    体小说的《格列佛游记》则能让读者产生一种叙事内容更加真实的感觉。本文分析认为,斯威夫特首先为主人公格列佛树立一个“资质平庸的潦倒医生”的普通人设,人物本身就让读者产生一种真实感;然后选择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让读者跟随格列佛进行一系列奇幻冒险,使得看似荒诞的故事也有了一些合理性和真实性。最后,作家斯威夫特还采用了夸张、隐喻等创作手法,以及巧用编者评论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从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关键词】格列佛游记;第一人称叙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0期2023-09-15

  •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译批评 《格列佛游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文学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良好发展趋势。然而,在儿童文学的翻译领域,其理论方面的发展远不及实践方面。儿童文学的译作层出不穷,而针对兒童文学翻译的专门研究却少得可怜,从而造成儿童文学翻译在理论和实践发展上的严重失衡(徐德荣,2004)。与西方国家的儿童文学及其翻译研究相比,我国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缺乏相应的理论以及系统的方法论。在翻译研究中,翻译批评是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提升译文质量、推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7期2023-08-08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那个梦。《格列佛游记》真是一本有意思的书,我坐起身,回味着格列佛那一段段离奇经历带给我的感受和思考……格列佛是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位外科医生,为人正直、率真,热爱航海。他在船上当船医时有一次不幸遇险,漂流到了小人国,后来他又先后到了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经历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离奇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离奇经历。读到格列佛在去往苏门答腊途中遇险,游水逃生,在立浦特境内安全着陆时,我想到了鲁滨逊。他们都喜欢冒险,爱好航海,也都因为遇难开启了

    小读者之友 2023年3期2023-04-14

  • 本期共读书籍《格列佛游记
    。吴懿:《格列佛游记》虚构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而这些世界还显得无比真实,拥有详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每一种生灵都有自己的语言。《十几岁》:你认为世界上真的有巨人存在吗?罗羽森:我觉得巨人肯定存在,考古学家发掘过巨人的骸骨。我还在商场的橱窗里看见过巨型的衣服,那应该是卖给巨人穿的吧!也许他们生活在另外一个星球,也许有一天,他们能来地球上和我们一起生活。吴懿:我不太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巨人,因为庞大的体型不太适合两足动物。我倒是希望他们存在,这样我们全家的旅行目的

    十几岁 2023年7期2023-04-06

  • 格列佛游记》文体转换策略研究
    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内容充满奇幻色彩,但它实际上是一部游记体讽刺小说,用以揭露英国权贵的腐败和罪恶,嘲讽了英国议会和党派纷争。王维东所译的《格列佛游记》虽传达了原文内容,但功能转换为了儿童小说,主题也由原来的讽刺批判转变为供儿童娱乐学习。本文借助张健译本与王维东译本的文体比较及对王译本的文本分析构建了此类文体转换的模式,并借助Chesterman提出的翻译策略,从句法/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维度,分析译者是如何完成由游记体讽刺小说向儿童小说的文体转换。1

    外语与翻译 2022年4期2023-01-30

  • 从副文本看《格列佛游记》重译 ——以两译本译序、注释为例
    视角分析《格列佛游记》两大畅销译本,或能推测出译者在重译活动中的翻译目的和读者定位,有助于更全面地进行文学重译研究。一、《格列佛游记》及其译介《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于172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口吻叙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周游各国的经历,颇具奇幻色彩。同时该小说也是一部杰出的政治讽喻作品,每个虚构国度都是某种政治体制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呈现,每件荒谬事迹也是当时英国政治与社会状况的夸张再现,充满了讽刺意味。这部小说不仅在英国本土引起巨大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3-01-06

  • 格列佛游记
    大师,以《格列佛游记》《一只桶的故事》《给斯黛拉的日记》等作品闻名于世。根据历史记载,他有多重身份,包括神职人员、政治小册作者、讽刺作家、作家、诗人等。他曾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文学创造者之一”。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启蒙主义时期的作家,但却不同于大多数反对封建主义、讴歌资本主义的启蒙主义作家,他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反映了普通人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同时,他放弃了长期统治英国文學界的古典主义文学标准,进行现实主义创作,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他的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42期2022-12-06

  • 目的论视角下《格列佛游记》的译文解读
    一、引言《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讽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不朽之作。该书自1872年译介到中国以来,大致有一百多种不同的译本。[1]这其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改革开放以前的译本大多凸显了源语文本中的讽刺意义,比如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健译本。而改革开放以后至近年以来出现的译本大多作为童话冒险故事而出版发行,比如1995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杨昊成译本,2003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王维东译本和2016年果麦文化出版的王岑卉译本。这两类译本到底有什么不

    现代英语 2022年11期2022-11-19

  • 论斯威夫特小说《格列佛游记》的电影改编
    作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自1726年问世以来多次被改编成电影,而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媒介,通过各自的制作代码和成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本文主要以1977年版、1996年版、2010年版的改编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小说与电影两者的媒介属性差异出发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规律,以期促进影视改编的发展。从小说到电影:《格列佛游记》叙事内容的变化信息的呈现将极大地影响我们如何解码和理解任何媒体文本。信息本身和其在媒介中的传播方式一样重要,也就是

    声屏世界 2022年11期2022-08-25

  • 慧眼看荒诞世界里的真实世情 ——《格列佛游记》导读
    同的是,《格列佛游记》中也有小人国和大人国。《镜花缘》中的小人们喜欢成群结队,手执器械,好说反话;大人们则都有云雾护着脚,正邪一眼可辨,很神奇!《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和大人国又会有什么样的一番景象呢?“飞岛国”和“慧骃国”会如“君子国”“不死国”那样令人难忘吗?让我们通过下面的一组图片和文字,先睹为快吧!据初初了解,小人国居民身高约为6 英寸(15 厘米左右),格列佛一个人的伙食就足够成百上千个小人国的人食用,他甚至可以凭一己之力掳走一支包括约50艘战舰

    初中生世界 2022年21期2022-06-23

  • 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
    地位。在《格列佛游记》中,利用格列佛在四个国家的旅行来批判不同国家人物和时事,强调各党派之间的关系,斯威夫特无情地批评了当时的社会现象。由于《格列佛游记》充满了优秀的艺术价值和讽刺批判思想,使得这部作品在国内外具有非凡的影响。关键词: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讽刺艺术引言在18世纪,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和政治理论家斯威夫特,写作风格是讽刺和幽默的,并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特点。英国优秀作家乔治-奥威尔说:“如果你要列一个即使其他书都被毁掉也应该保留的六

    民族文汇 2022年31期2022-06-19

  • 民主、科学、人性的陷阱:《格列佛游记》中的反乌托邦叙事
    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726)自出版以来备受关注,相关评论不断。这些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这部小说充满想象和冒险,是一部奇幻而充满童趣的作品;另一种观点认为它饱含作者对18世纪欧洲文化的讽刺与批判。毫无疑问,这两方面都是这部作品内涵的应有之义,但这部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并不止于此。斯威夫特作为英国托利党政治家,写过《关于雅典、罗马时期分歧、斗争的论述》(1701)、《同盟国和前任内阁在发动和进行这次战争的行为》(1711年)等大量政论文章。《格列

    许昌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03

  • 讽刺与狂欢视角下的《格列佛游记》赏析
    白 英《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极具现实主义价值的小说,在小说发表之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但作品销售一空,而且在后来的几个世纪先后被翻译成为多个国家的语言版本,远销海外,扩大了其世界影响力。对于中国的读者而言,这部作品也是必读的精品之一,先后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作品,搬上了大屏幕。《格列佛游记》作为当时英国著名的小说作品,非常恰当地使用了讽刺与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船长视角下的离奇游历见闻的同时,讽刺了英国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批判了他们

    文化学刊 2022年12期2022-02-27

  • 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手法探析
    经典作品《格列佛游记》中所呈现出来的讽刺艺术对于后世文学领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很多文学巨匠都十分推崇和赞扬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尝试采用不同的讽刺手法,由此可见,对《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手法进行分析与探索,能够给讽刺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一、小说《格列佛游记》作者简述作为一个英国贵族的后代,乔纳森·斯威夫特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尽管在学业上十分不顺利,但是斯威夫特凭借着独特的才华和敏捷的思维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之后甚至进入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2021-12-03

  • 弱者的尊严与强者的胸怀 ——《格列佛游记》导读
    过:整部《格列佛游记》,“故事是为孩子写的,寓意却是给成年人看的”。实际上,这部作品正是一个穿着文学外衣的“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这部经典的“寓言小说”。作者简介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18 世纪英国杰出的讽刺文学作家。他最早是以政论家著称的,写过《书的战争》《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其政论文章不仅大胆地讽刺时政,而且总是表达了广大底层人民的愿望、情绪和心声。《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用带有幻想色彩的寓言小说形式表达他美好政治理想的一部伟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21年10期2021-11-06

  • 论《格列佛游记》之讽刺艺术及其现实主义寓意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在英国文学史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精妙绝伦,他采用夸张、对比、反语等多种艺术手法,在幽默的文字中将英国当时社会的腐败无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通过对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进行研究,并据此探讨《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讽刺艺术;现实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

    今古文创 2021年4期2021-09-10

  • 格列佛游记》中人物的异化
    阳摘要:《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作品以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奇异经历。本文试图以弗洛姆心理学角度提出的异化理论为基础,分析《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和其他扁平人物的异化。通过心理异化和行为异化的角度,分析格列佛从经济人到政治人的转变。小说展现了格列佛对自由、平等、和平的理想王国的无限向往,深刻地反映了斯威夫特对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的厌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政治的不满和愤慨。关键词:《格列佛游记》;异化;扁平

    科技研究 2021年12期2021-09-10

  • 从自身做起,不断努力 ——推荐读书《格列佛游记
    容简介:《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格列佛以医生的身份随同航船出海,后因遭遇风暴等原因独自涉险游历几个神奇国度,最后回到英国的故事。格列佛到达小人国,作为庞然大物,他能用手拖动整支海军舰队;为了把他运到京城,小人国动用了一万五千匹御马。为了不帮助利立浦特国消灭不来夫斯国,格列佛不得不逃离小人国。格列佛来到大人国,这里的巨人要高出他十二倍,他对大人国国王讲述英国以及欧洲那些事时,国王认为那儿的人类太邪恶。在飞岛国,格列佛参观了科学院,那些教授们研究的都是些稀奇古怪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21年4期2021-07-19

  • 格列佛游记》中的比例
    吴骏《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作者假借虚构人物,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描写一系列神奇的旅行经历,反映了当时英国议会中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同时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格列佛第一次航海遇险,漂泊到小人国,成了身高不过六英寸的小人们的囚犯。格列佛变成了“巨人”,被人们称为“巨人山”。他一顿饭可吃掉小人们用50辆车子送来的肉和酒,他的手掌可供五六个小人尽情跳舞。格列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1年2期2021-07-11

  •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一本名叫《格列佛游记》的书。故事的主人公叫格列佛,他出海四次,但都不幸地遭遇到暴风雨,漂流到一个又一个神秘的国度。他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凭借勇气和智慧成功脱险。我最感兴趣的是格列佛漂流到慧骃国的故事。在慧骃国,人与动物的位置被调换了。那里的最高统治者是马,而底层的便是类似人的丑陋怪物野胡。马是非常诚实的,它们彼此信任。那里没有欺骗,一切都是祥和安宁的。而那种叫野胡的动物却贪婪又野蠻,经常互相欺骗。格列佛的勇敢、慧骃马的纯洁友善、野胡的贪婪丑陋都给我留下了深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1年2期2021-05-24

  • 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研究
    【摘要】《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通过运用巧妙的讽刺艺术,以童话的形式深刻地揭露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环境下政府腐败无能现象的不可多得的佳作。本文通过分析《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产生的背景,阐述了《格列佛游记》中讽刺艺术的指向对象,最后对《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表达进行了解析。【关键词】斯威夫特;讽刺艺术;《格列佛游记》【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今古文创 2021年9期2021-05-05

  • 现实与虚幻之间:《格列佛游记》的叙事学分析
    )的杰作《格列佛游记》(1726)是18世纪最负盛名也最受争议的小说之一,对这部小说的研究也不计其数。最常见的观点是认为这部小说是“关于身份认同的困难以及判断的难度”;[1](P3)或者在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看来,格列佛的游记被解释为“被不可容忍的矛盾所侵犯和蹂躏过的地方”;[2](P58)还有学者针对文本析出宗教、政治、科学、经济等主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格列佛游记》作为一部寓言式的讽刺小说,有着多种解读方式。正如王佐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1-16

  • 格列佛游记
    大师,以《格列佛游记》《书的战争》《一只桶的故事》《给斯黛拉的日记》《布商的信》《一个温和的建议》等作品闻名于世,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文学创造者之一”。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启蒙主义时期的作家,但不同于大多数反对封建主义、讴歌资本主义的启蒙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对资本主义本质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反映了普通人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内容介绍《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首次出版于1726年。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42期2021-01-15

  • 格列佛游记》中的爱尔兰启蒙思潮解读
    一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中。这一时期的欧洲启蒙主义极为重要的思想就是对欧洲封建专制制度进行的重新思考,又以对封建王权合理性进行的再认识为要点。实际上,斯威夫特对时政的讽刺和批判与那个时代的背景难以分割,这种时代背景为斯威夫特研究政治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因而,在探讨《格列佛游记》时,不可忽视这个时代背景对作家本身的影响。《格列佛游记》以游记为题材,其创作历时数载,代表了斯威夫特毕生讽刺创作的巅峰,承载了爱尔兰人独特的启蒙理念。该小说创意非凡天马行空,以主人公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1-13

  • 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及其启示❋
    提 要】《格列佛游记》作为一部世界名著,在中国也极具影响力。本文立足接受理论视角,通过梳理该作品在中国各个时期的译介情况,在整理中国知网期刊文献的专业作者评论和“豆瓣读书”网络的普通读者评论后,发现专业读者对译作的评价相当正面,普通读者对译作的认可度与接受度高。《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成功译介与接受,为我国儿童文学“走出去”带来一定的启示。1.引言《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作者采用丰

    外语与翻译 2020年4期2021-01-07

  • 接受美学观照下《格列佛游记》赏析
    库当中,《格列佛游记》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当代文学更是做出了非常有效地引导作用,在文学界这本著作也有着极高的地位,被无数读者誉为文学界的瑰宝。很特多读者都希望能够通过赏析《格列佛游记》获取更多宝贵的文学知识,从中体会其独有的文学精神,在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经历中捕捉多种多样的文学色彩。关键字:《格列佛游记》;接受美学;赏析引言:《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乔纳森·斯威夫特,作为英国著名讽刺文学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手法吸引了无数读者,而《格列佛游记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1期2021-01-04

  •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陌生化”设定
    000)《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讽刺性极强的作品”[1]。诚然,斯威夫特的这本小说中讽刺时局的艺术超群,但同时也备受各国孩子们的欢迎,并逐渐成为儿童文学的代表。最吸引读者的是小说中那些离奇的故事情节及故事中“陌生化”的设定,这些也正是文学最具魅力的因素之一。“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的一个概念,“陌生化”就是一种反常化的手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12-27

  • 格列佛游记》:以讽刺揭露荒诞
    以著名的《格列佛游记》《书的战争》《一只桶的故事》《给斯黛拉的日记》《布商的信》《一个温和的建议》等作品闻名于世,他曾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文学创造者之一”。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启蒙主义时期的作家,但却不同于大多数反对封建主义、讴歌资本主义的启蒙主义作家,他对资本主义本质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并反映了普通人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同时他放弃了长期统治英国文学界的古典主义文学标准,进行现实主义创作,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内容介绍《格列佛游记》是一部长篇游记体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0年42期2020-12-01

  • 格列佛游记》: 以讽刺揭露荒诞
    以著名的《格列佛游记》《书的战争》《一只桶的故事》《给斯黛拉的日记》《布商的信》《一个温和的建议》等作品闻名于世,他曾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文学创造者之一”。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启蒙主义时期的作家,但却不同于大多数反对封建主义、讴歌资本主义的启蒙主义作家,他对资本主义本质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并反映了普通人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同时他放弃了长期统治英国文学界的古典主义文学标准,进行现实主义创作,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格列佛游记》是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42期2020-11-24

  • 孰辨真幻“大人国”
    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的“大人国”游记中,预见并勾勒了复杂型田园理想的雏形,对文中所建构的“大人国”的田园幻境表达了质疑和讽刺,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理想田园”。【关键词】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复杂型田园理想【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8-0013-04基金项目:本项目由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研究成果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所有。

    今古文创 2020年38期2020-09-10

  • 浅谈《镜花缘》与《格列佛游记》的比较
    花缘》与《格列佛游记》的内容是十分相近的,这两部小说源于有所不同的时代、有所不同的地域,但却极为相近。本文对《镜花缘》和《格列佛游记》这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小说展开比较研究。文章不仅列出了它们之间可观的相似之处,而且侧重研究了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从作者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世界观和审美观等方面研究了二者造成差异的原因。从中,我们可看到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镜花缘;比较【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今古文创 2020年41期2020-09-10

  •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
    特笔下的《格列佛游记》,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格列佛船长4段不同冒险经历的描写,运用讽刺的艺术手法,深刻揭露了英国社会的真实面目,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体制的深刻思考。关键词:讽刺;冒险经历;社会矛盾《格列佛游记》是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具有讽刺意味的上乘之作,作品中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通过大胆夸张的人物刻画,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融入了格列佛不同寻常的4段冒险经历中,采用反语、讽刺等修饰手法,为人们勾画出了一个真实的腐朽的英国社会,在看似繁华的社会表

    北方文学 2020年12期2020-09-06

  • 用陌生化理论浅析《格列佛游记
    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具有极强讽刺性的长篇小说。自问世以来,传统评论大多聚焦于该小说的讽刺内容及主题思想,以此来解读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却鲜有学者关注陌生化手段在这篇小说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尝试用陌生化理论分析《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关键词】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陌生化【作者简介】赵瑞倩(1996.07.18-),女,汉族,河北保定人,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格列佛

    校园英语·下旬 2020年6期2020-08-31

  • 格列佛游记》讽刺艺术浅见
    摘 要:《格列佛游记》运用辛辣幽默的语言,通过讲述主人公格列佛航海过程中的几次奇遇,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泛滥的理性主义。基于此,本文将以格列佛航海经历为线索,对其中之讽刺艺术进行分析,以期丰富现有对本书的研究。关键词:格列佛游记;讽刺;人性一、 引言《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是英国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被称作是18世纪“游记文学”的杰出代表。作者运用讽刺的笔调描写主

    读天下 2020年15期2020-07-18

  • 格列佛游记》与《西游记》的比较研究
    000)《格列佛游记》和《西游记》都是蜚声国内外的文学作品,它们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都着重于成人眼光,突出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讽刺。但需要注意到《格列佛游记》由于其奇幻的内容,深受小朋友的喜爱,而《西游记》中美猴王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神魔世界浩瀚离奇。为了使其内容易于被小朋友阅读和理解,许多版本的《西游记》对原著的内容和文字做了适当的修正。因此,这两部作品都受到了小朋友们的热爱,并且同为游记类型的奇幻作品,有必要在儿童文学的

    文化产业 2020年6期2020-01-02

  • 论《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
    000)《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是英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典文学作品之一,出版几个世纪以来,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小说叙述了里梅尔·格列佛周游四国的传奇经历,内容荒诞离奇、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虚伪和矛盾。作者矛头直指当时的统治阶级,揭露其腐朽、残酷和贪婪的本质。格列佛的形象近乎完美,体现了作者理想的男性形象。他极具冒险主义、英雄主义。他无所畏惧、机智过人、善良朴实、乐于助人、随机应变、率真果

    魅力中国 2019年42期2019-12-18

  • 格列佛游记》与《西游记》的儿童文学价值对比
    )引言与《格列佛游记》颇为相似的是《西游记》这部家喻户晓的小说名著也是通过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师徒的奇妙经历,表面上是在歌颂人们为了追求与寻找理想中的世界、目标而不懈努力,实质上则是通过唐僧取经的故事,重点通过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塑造,呈现了一位敢于藐视权贵,除恶务尽的不屈战斗精神,是对明代社会黑暗现状的一种批判。一、《格列佛游记》的儿童文学价值1.《格列佛游记》文学作品中的童话性初探乔纳森·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最为杰出的政治家、评论家、讽刺小说

    流行色 2019年2期2019-12-11

  • 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们这样读《格列佛游记
    索。阅读《格列佛游记》这样大部头的著作,应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交流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并最终提升自我阅读鉴赏能力。当然,学生由原初阅读到达深入阅读,中间还隔着千山万水,非常艰难。为了取得效果,“敞放式阅读”必须转为“小步轻迈式阅读。”对于此本书阅读,我们则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现做简要梳理。第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此阶段,完全交由学生,每周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任务。做好班级阅读量的协调工作。紧跟着,做了个小调查,远没有想象的理想,繁重的课业

    读与写 2019年16期2019-11-26

  • 格列佛游记
      要:《格列佛游记》是英国十八世纪十分有影响力的一部寓言讽刺型经典小说。书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夸张、对比、反语、象征等具有讽刺意味的方法,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和英国社会的黑暗。本文将运用新批评主义视角对《格列佛游记》进行全新解读。关键词:《格列佛游记》;新批评主义;讽刺[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0--01前言:《格列佛游记》是由英国18世纪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乔纳森·斯威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0期2019-09-10

  • 格列佛游记》导读
    价值。以《格列佛游记》和《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闻名于世。曾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文学创造者之一”。精段阅读1这时我发现自己的胳膊和腿都被牢牢地绑在地上;我的头发又长又厚,也同样地绑着,从腋窝到大腿,我感觉身上也横绑着一些细细的带子。我只能朝上看。……我觉得有个什么活的东西在我的左腿上蠕动,轻轻地向前移着,越过我胸脯,几乎到了我的下巴前。我尽力将眼睛往下看,竟发现一个身高不足六英寸、手持弓箭、背负箭袋的人!与此同时,我估计至少有四十个他的同类随他而来。我大为惊奇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19年47期2019-09-10

  • 例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预学的多种形式
    ,将结合《格列佛游记》教学实例浅谈思维导图法、知识竞赛法、时髦激趣法、以写促读法四种预学形式。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格列佛游记》;预学形式《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至三部名著。近几年的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范围除了原有的十二本名著外,又增加了许多推荐篇目。同时综观中考语文名著附加题,题目的考察大多需在选段的基础上拓展到对全书的理解和把握,可见对初中生阅读名著的高要求,名著阅读无疑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2019-09-10

  • 格列佛游记》导练
    话——读《格列佛游记》有感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九(13)班 赵张乐这个冬天,阳光弱弱地抚摸着世界,我慵懒地翻出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航海经历。在小人国,他是座“巨人山”,一口气能吞下100头牛;他只手战胜敌对国家,却难忍诽谤,划船逃离。在巨人国,他又似一个精灵,被巨人们当作宠物。在飞岛国,他看见王权,看见团结齐心的力量,看见“科技”。在慧骃国,他成了肮脏可怜的畜生“野猢”,见到人马之差距,一生与马为友。特殊的慧骃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9年8期2019-08-29

  • 格列佛游记》导读
    却凭小说《格列佛游记》享誉世界……如此颠覆多变的人生,对于斯威夫特个人而言,其实是非常痛苦的。难怪他在生命行将结束之时,留下的墓志铭是“他去了,狂野的怒火再不会烧伤他的心”。与斯威夫特本人履历一样复杂的,是他留下的《格列佛游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神奇瑰丽的小说吧!《格列佛游记》拥有离奇的情节、深刻的寓意、奇异的科学幻想,是一本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亦庄亦谐的好书。它一出版,就出现了“从内阁会议厅到托儿所,到处都在读《格列佛游记》”的现象。【阅读指南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9年8期2019-08-29

  • 格列佛游记》中的写作艺术
    。其著作《格列佛游记》中以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勒皮他和慧骃国的奇特遭遇,反映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黑暗,以及批判英国大资产阶级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疯狂掠夺、残酷剥削的行为。更赋予游历主人公格列佛与鲁滨孙相似的身世背景、遭遇,讽刺了当时游记的浪漫化倾向。(一)夸张在《格列佛游记》中的第一卷,作者先是简单介绍了格列佛出海的原因,接着镜头一转场景就到了第一个游历的国家境内:小人国,也就是利立浦特。在这里,作者

    北方文学 2019年18期2019-07-25

  • 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这样读《格列佛游记
    索。阅读《格列佛游记》这样大部头的著作,应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交流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并最终提升自我阅读鉴赏能力。当然,学生由原初阅读到达深入阅读,中间还隔着千山万水,非常艰难。为了取得效果,“敞放式阅读”必须转为“小步轻迈式阅读。”对于此本书阅读,我们则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现做简要梳理。第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此阶段,完全交由学生,每周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任务。做好班级阅读量的协调工作。紧跟着,做了个小调查,远没有想象的理想,繁重的课业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2019-07-10

  • 格列佛游记》阅读
    事情节。《格列佛游记》一共有四卷,可以按国家分成四部分,梳理格列佛在每个国家的经历。2.列表格总结特色人物形象,在对比中增强理解和记忆。3.做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圈画重点、总结归纳、批注感悟。1.格列佛是以______的身份随船出游的。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根据____的好坏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游,来到______(国名)。2.“小人国”曾发生过很多可笑的事情:根据“怎样打破鸡蛋”而分成了____派与____派,为此引发了多次战争。“小人国”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9年1期2019-04-29

  • 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们这样读《格列佛游记
    正式阅读《格列佛游记》。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名著,乃至拥有最美的“遇见”,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几番思量之后,我决定实行“小步轻迈式阅读”——让学生走一步,再走一步。对于整本书阅读,我们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现做简要梳理。一、走马观花我们开始似易实难的第一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此阶段的学习完全交由学生,每周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任务。紧接着,我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远没有想象中理想——繁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阅读时“如坐针毡”,拗口的外国人名、地名让他们连连摇头。赶快,递

    初中生世界 2019年12期2019-01-12

  • 从符号—结构法阐释《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和幽默手法
    渗透分析《格列佛游记》中的文学讽刺与幽默符号结构特征,从独特视角感受Swift作为讽刺文学大师的魅力。1 最小文学法最小文学法是基于自然语言符号以不可再分想象具象为基本单位展开切分的“横组合”片段,涵盖了叙述、描述、抒情和议论4种分析类型,但在《格列佛游记》中,采用最小文学法手法混用的文学片段有很多(19个),以议论与其他分析类型手法的混合最多[1]。1.1 议论与其他分析类型手法的混用“有些时候两个国王为了决定他们中谁该去掠夺第三国的疆域而不停争吵。”在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1-12

  • 格列佛游记》 导读
    价值。以《格列佛游记》和《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闻名于世。曾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文学创造者之一”。作品背景作者以异乎寻常的想象力,描写了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出游“小人国”“大人国”“慧骃国”等地方时,遭遇的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比如在“小人国”里他可以随意地把上至国王下至平民的各式人等摆在手心里玩弄;而在“大人国”里,他只能像个幼儿那般处处受制于人;到“慧骃国”以后,马成了智慧的象征,而人成了下等动物。作者通过有趣的故事,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如政客的尔虞我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47期2019-01-03

  • 浅析《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手法
    等。除了《格列佛游记》可以被认为是讽刺小说的经典范例外,古今中外的大量典著中也不乏见到这种文学手法的运用,例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以及中国清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儒林外史》。由此可见这种能够讽刺世事、针砭时弊的文学手法颇受文学作家的喜爱,鲁迅先生说过:“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地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成一群人的成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一、小人国中的“夸张”讽刺手

    长江丛刊 2018年13期2018-11-14

  • 格列佛游记》:冒犯的语词艺术
    论翻译为《格列佛游记》,还是更搞笑的《大小人国历险记》,都是没办法表达出这个作者的胆大妄为:从标题就开始调侃读者。故事一开头,很快又出现了一个绝对不可能翻译过来的词。My good master Bates。中文当代版本开头,读者看到的是一个相当写实主义的人物背景介绍。这里面实际上有不少文化信息也已经失去了,例如祖籍诺丁汉郡——你得知道这是鲁宾汉的地盘,才知道作者塑造出来的这个主人翁气质的来源,再如在莱顿学医——你得知道莱顿在荷兰,又了解斯威夫特对荷兰商业

    上海文化(新批评) 2018年6期2018-11-12

  • 浅论《格列佛游记》中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想
    杰摘要:《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新古典文学时期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这部著作首次在英国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热烈追捧,很快即告售罄。自这部小说出版以来,已经被翻译成很多种语言,广泛流传于各个国家。而且在中国也是颇有影响力的英国文学作品之一,被许多中国读者所喜愛着。根据小说内容改编的电影也陆续被搬上大荧幕。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刻画了一个叫做格列佛的人物,借助他的一言一行反映了那个时候整个英国社会到处充满着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社会风气。笔者根据对这部小说的解读,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8期2018-09-28

  • 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生态美学意蕴之比较
    学角度对《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中外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用以探寻《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两部中外文学作品在生态美学上的思想意蕴,从而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思想共性,使人在文学作品阅读与研究中感知生态美,激发人们对生态美的追求,实现多元化思潮下,精神的回归。关键词:《格列佛游记》;《镜花缘》;生态美学;意蕴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以当代生态存在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在当前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

    世界家苑 2018年5期2018-07-28

  • 格列佛游记》讽刺意义解读
    摘 要:《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这部分小说通过主人公格列佛的四国之旅来讽刺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和政治环境。格列佛的四国之旅,实际上是对英国社会各方面的讽刺和批判。小说笔调诙谐,语言幽默,却处处都流露出讽刺意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关键词:讽刺;社会;政治作者简介:马逸超(1996.11-),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本科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5期2018-07-28

  • 《猫城记》与《格列佛游记》讽刺艺术赏析
    城记》与《格列佛游记》分别是老舍、期威夫特的代表作,都是以讽刺艺术作为主体艺术表现手法,两部作品都运用了辛辣正面的讽刺和反语,充满了黑色幽默、荒诞、犀利之感。本文针对《猫城记》与《格列佛游记》讽刺艺术的应用进行对比和分析。【关键词】《猫城记》;《格列佛游记》;讽刺艺术;对比作品的创作会受到作家所在时代文化氛围、社会状态、时代背景的影响,也深刻体现了作家自身的主观情感,文学创作就是一种典型的主观意识表现。《猫城记》、《格列佛游记》分别为老舍、期威夫特所作,两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2018-03-24

  • 格列佛游记》中的种族主义思想
    摘 要:《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新古典文学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塑造了医生格列佛这一形象,以他的口吻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弥漫的殖民种族主义。文章将作品中强烈的种族主义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深刻的意识形态成因。关键词:《格列佛游记》 种族思想 殖民主义一、《格列佛游记》概述(一)创作背景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讽刺作家、政治家。在他生命的前二十年里,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他对诗歌和历史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1688年,英国入侵爱尔兰,他不得不放弃学业,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3期2018-03-22

  • 格列佛游记》语言的陌生化效应
    记体小说《格列佛游记》因为独特的陌生化讽刺技巧而闻名,流传至今依旧让读者回味无穷。而评价这本小说的人一般更为关注的是他鬼斧神工的讽刺技巧,但他对于陌生化技巧的运用也同样有一定造诣。本文主要对乔纳森·斯威夫特小说作品《格列佛游记》进行赏析,探讨其中陌生化技巧的运用。[1]一、“陌生化”理论20世纪初,俄国的一位形式主义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就曾经提出过“陌生化”理论,并且一度是他的核心理念,这个人就是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认为现代社会的很多

    文化学刊 2018年11期2018-03-07

  • 引导叙事重构 进行深度阅读 ——以《格列佛游记》名著阅读课为例
    淮安)《格列佛游记》这部游记小说通篇采用的是格列佛以第一人称“我”叙述的,描述了格列佛在各国的所见所闻,格列佛对他描述的事往往不是很理解,因此更具讽刺效果。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小说中那些荒诞的人物呢?教者尝试用叙事重构的方式,让学生揣摩小说中其他人物的心理进行内心独白或对话,获得更多的人性体验,达到深度阅读名著的目的。教者设计了三个话题,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名著。一、跳绳选官中的财政大臣会如何叙述这件事《格列佛游记》借跳绳选官来讽刺英国的政界腐败。小人国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0期201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