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包车

  • 红色黄包车
    海滩,一名红色黄包车夫独立“战斗”的故事。这名红色黄包车夫,人称老万,当时三十出头,胡子拉碴,一脸的憨厚相,在上海靠拉黄包车为生。老万每天拉着黄包车穿梭于上海滩的大街小巷,一年四季,风吹日晒,体格健壮,也练就了一双快腿。他不仅熟悉上海的道路、街区,而且上海每天发生什么新鲜事儿,几乎没有他不知晓的。那时的上海,可以说是个处处皆江湖的世界。特别是那些快意恩仇、额扎英雄结、抱拳称兄弟的华兴会、天地会、哥老会渗透社会各个角落,成为民国社会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基本力量。

    上海故事 2022年8期2022-11-09

  • 黄包车
    到广场边,一辆黄包车骑过来,由于背对金怡酒店辉煌的灯光,我一下难以看清楚车夫的真容,只觉得他声音洪亮:“老板,坐车吗?这么晚了!”刚想拒绝,抬头一看,见到被灯光照亮了的半边脸,心里吃了一惊,很快一个念头浮现眼前:“怎么是他?”他可能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他。多年前,他在乡供销社工作,好年轻呀!天天穿着整洁干净的白色衬衫,皮肤光亮,人特别精神。我记得他负责的是文体专柜,那里经营日记本、文具盒、连环画、年画等,都是我做梦都想得到的。我坐上黄包车,见他高一脚低一脚踩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2年6期2022-06-23

  • 黄包车为什么姓“黄”
    。人们熟悉的“黄包车”,其实是东洋车的另一种叫法,这个名字起源于1913年。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颁布了一项规定,为区别私人拥有的东洋车与用来营运拉客的公共东洋车,后者必须漆成黄色。由此,东洋车逐渐被称为“黄包车”。对于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市民来说,黄包车类似于今天的出租车。和现在一样,牌照在当年也是经营这门生意所必须的。牌照稀缺,于是有不少人绞尽脑汁从中获利。20世纪30年代,一张牌照的市价约为750元,尽管从法律上来说牌照并不允许转让,但由于获利丰厚,仍有不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10期2022-04-02

  • 旧旧的小美好
    的陌生事物——黄包车。别看它叫黄包车,它可不是黄色的,好像很多是绿色的。那时候老人们带孩子外出,最喜欢坐的交通工具便是黄包车。小时候每次和外婆去峙山公园,她都会叫住一辆黄包车。坐在车上,破旧的轮子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车行起来带动的微风,身边缓缓摇着的蒲扇,还有头顶刚好遮住阳光的绿篷,再热的夏天也觉得舒适清爽。骑车人大多是看上去很有经验的年纪,力气却大得很,一脚下去走出去挺远,再加上轻便不容易堵车,黄包车还真不比汽车慢多少。幼时的我爱出汗,夏天在太阳底下走不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2年3期2022-03-09

  • 旧旧的小美好
    的陌生事物——黄包车。别看它叫黄包车,它可不是黄色的,好像很多是绿色的。那时候老人们带孩子外出,最喜欢坐的交通工具便是黄包车。小时候每次和外婆去峙山公园,她都会叫住一辆黄包车。坐在车上,破旧的轮子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车行起来带动的微风,身边缓缓摇着的蒲扇,还有头顶刚好遮住阳光的绿篷,再热的夏天也觉得舒适清爽。骑车人大多是看上去很有经验的年纪,力气却大得很,一脚下去走出去挺远,再加上轻便不容易堵车,黄包车还真不比汽车慢多少。幼时的我爱出汗,夏天在太阳底下走不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3期2022-03-07

  • Bicycles Are Used Around The World
    ckshaw(黄包车). Rickshaws are used as bike taxi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Some bikes also have only one wheel and no handlebars(把手). These bikes are called unicycles. The first part of the word, uni-, means “one”. Riding a bike wit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2021年12期2021-12-12

  • 孟加拉国疫情中受饥的马
    shaws (黄包车) or construction work. The resort town usually attracts more than 2 million mostly domestic tourists every year. But under the nationwide lockdown,offices and markets are shut and public transport is halted.Reading Chec

    疯狂英语·新悦读 2021年9期2021-11-23

  • Hungry horses amid pandemic in Bangladesh 孟加拉国疫情中受饥的马
    kshaws(黄包车) or construction work. The resort town usually attracts more than 2 million mostly domestic tourists every year. But under the nationwide lockdown, offices and markets are shut and public transport is halted.Reading  Ch

    疯狂英语·新阅版 2021年9期2021-10-30

  • 时间的脚印
    —记旧时光里的黄包车◎杜艾嘉咯吱——咯吱——循声轉头,一位师傅不紧不慢地骑着一辆破旧的黄包车从我身边经过。车很旧了,暗绿的车身上没有贴花花绿绿的广告纸,与曲折的青石板路、江南人家的粉墙黛瓦、门檐上挂着的红灯笼相互映衬。我一直注视着它,目送它消失在小巷的尽头。我与黄包车其实是旧相识——“到哪儿?”黄包车师傅转过黝黑的脸,操着一口柔和的家乡方言问道。“东大街12号。”外婆不紧不慢地答道,随后抱起年幼的我上了车。因为是同乡,因此要起价来也很公道。谈好价,师傅跳上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8期2021-07-08

  • 麦必文的诗
    的爱人!梦想号黄包车逢人问我怎可带他远去自己增加了负累问怎会忍受那些嘴脸要他喝令前驱沿途没有哼出怨声半句自己不感到受罪让他坐车上我拉他去要他策苈扬鞭我甘心做先驱先驱绝不理过去从没有丝毫怯惧天天都争取目标虽远但他每日都赞许逢人问我他坐于哪里座位空空也无器具但他正端坐黄包车里这车叫梦想是我的生趣累了,听首歌:《梦想号黄包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参花·青春文学 2021年2期2021-03-03

  • 不一样的黄包车司机
    的地方,有一位黄包车司机要送我去到目的地。在十几分钟的行程里,我聆听了这位63岁老人的一番话,见证了一位怀揣梦想并实现目标的智者。那一天,我要搭乘黄包车去附近一个地方面试,司机们都懒洋洋地不愿意动。只有一位穿戴整洁的老司机开车过来,我走过去拦下了他。我问他,能否把我送到目的地,他很快就答应了。我告诉他确切的位置,然后我们开始聊天。我用印地语对他说:“这些黄包车司机怎么就不能勤快些呢?”老人的直接反应是用英语回答:“夫人,我也不喜欢这些人。这些人没有受过教育

    知识窗 2021年1期2021-02-23

  • 章太炎糊涂到家
    晚,便叫了一辆黄包车。但他当时刚搬家不久,还没有记住新家的地址,害得黄包车夫拉着他走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最后还是孙中山派人把他送回了家。章太炎觉得十分对不住那个黄包车车夫,就想找机会帮他。机会很快来了。章太炎和妻子汤国梨举行婚礼前夕,大家都在准备婚礼事宜,章太炎负责找车夫接送客人。章太炎第一時间想到了之前的那个车夫,心想正好趁此机会给他个生意做,就去孙中山家附近的路上找,结果还真找到了。婚礼当天,那个黄包车夫按约定来了,众人看后无不惊愕。原来,章太炎帮人心切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0年9期2020-10-26

  • 黄包车的漫漫人生“路”
    穿全文的线索“黄包车”说起。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祥子,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

    人民交通 2020年15期2020-08-25

  • 黄包车
    住的邻居就是拉黄包车的,大家都叫他老马。几年楼上楼下的邻居,他的声音我已经很熟悉了。每天一早我就被他拉车出門的声音吵醒,晚上天刚刚暗下来,又听到他拉黄包车回来的声音,一会儿就是一边喝老酒一边同隔壁邻居说话的声音。后来熟了,听他讲他的事。他年轻的时候,在运河坝上以给来往船只翻坝为生,后来生意没有了,改行拉黄包车,到了60年代做踏儿哥。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小老百姓的一生。

    杭州 2020年10期2020-07-04

  • 黄包车”是何时进入中国的
    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牌照20张,每张牌照可运营车辆25辆,米拉获得了其中的12张,并批准路程价格。1874年3月24日,米拉成功完成了上海第一家人力车公司的注册工作。次年1月,米拉旗下的300辆人力车从日本进口到上海,开始上路。人力车继承了以前的交通工具马车的舒适、便捷、随叫随到随停的特点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4期2020-06-19

  • 黄包车”是何时进入中国的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其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创制。从“东洋车”的名称我们可以看出,它起源于日本。为庆祝抗战胜利由上海市民组织的黄包车拉力大赛同治十二年(1873),在华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牌照20张,每张牌照可运营车辆25辆,米拉获得了其中的12张,并

    文史博览 2020年4期2020-06-12

  • 创伤、叙事与见证:邝丽莎《上海女孩》中的族裔创伤叙事解读
    ;山姆曾是上海黄包车夫,为移民美国而不得不变成“纸儿子”,隐藏真实身份与自我,且生活在被遣返的恐惧之中。面对创伤记忆,珍珠和山姆一度陷入创伤领域,失去“声音、知识、知觉、理解力、感受能力和说话能力”[1],但是通过见证与倾听的交流方式分享创伤体验后,他们得以正视创伤经历,并由此走出封闭与静默的创伤领域,恢复与集体和世界的联系。一、创伤记忆创伤是指“在突然的或灾难性的事件面前,[个体原有的]经验被覆盖,对这些事件表现出通常是延迟的、以幻觉和其他侵入[意识]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7期2019-12-30

  • 黄包车为什么姓“黄”
    。人们熟悉的“黄包车”,其实是东洋车的另一种叫法,这个名字起源于1913年。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颁布了一项规定,为区别私人拥有的东洋车与用来营运拉客的公共东洋车,后者必须漆成黄色。由此,东洋车逐渐被称为“黄包车”。对于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市民来说,黄包车类似于今天的出租车。和现在一样,牌照在当年也是经营这门生意所必须的。牌照稀缺,于是有不少人绞尽脑汁从中获利。20世纪30年代,一张牌照的市价约为750元,尽管从法律上来说牌照并不允许转让,但由于获利丰厚,仍有不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12期2019-12-13

  • 黄包车
    措。这时,一辆黄包车突然停在母亲的面前,惊喜的母亲还来不及说话,黄包车夫已经将母亲扶到了车上,同时将雨布盖得严严实实,很快母亲到家了,黄包车夫又将母亲护送到楼门口。姐姐打了一针之后已经明显见好,睡着了。这一晚上过得很好,吃过饭的母亲心安了很多,洗过澡后,母亲准备上床就寝了。外面的雨却没有停下的意思。突然传来门铃的声音,接着刘娘上楼来请母亲下楼,说是有人找母亲。母亲下楼看到刚才送她回家的黄包车夫站在大门外,雨水顺着他雨衣的帽檐不断地往下流着,满脸的雨水。母亲

    慈善 2019年5期2019-10-30

  • 黄包车为什么姓“黄”
    。人们熟悉的“黄包车”,其实是东洋车的另一种叫法,这个名字起源于1913年。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颁布了一项规定,为区别私人擁有的东洋车与用来营运拉客的公共东洋车,后者必须漆成黄色。由此,东洋车逐渐被称为“黄包车”。黄包车夫长期以来都给人留下了悲惨的印象。除了工作本身高强度的特点,坐车人的锦衣玉食与拉车人的衣衫褴褛形成的视觉上的鲜明对比无疑也助推了人们对于这个职业群体的同情,使得黄包车夫成为那个时代被压迫者的一个典型代表。1956年,黄包车在上海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2期2019-09-10

  • 关帝庙里的“法师”
    。迎面碰上一辆黄包车,关向应当即从口袋里掏出大洋,从那个黄包车夫那儿买下这辆车和一顶草帽。任弼时一步跨进车里,迅速把外衣蒙在头上,装作有病的样子。关向应换上草帽,拉起黄包车就走。“快闪开!车上有急性霍乱病人,当心得传染病!”一辆黄包车突然飞驰而来,人们慌忙躲闪。警察局局长右手提着手枪,左手紧紧捂住酒糟鼻,声色俱厉地吆喝着:“臭拉车的,赶快拉走,休要害人!”关向应拉的黄包车似一匹脱缰的野马越跑越快,车刚刚越过戒严区,那警察局局长忽然觉得这辆车行踪很可疑,便带

    老友 2019年1期2019-01-30

  • 禁令出台,关键看效果
    军冯玉祥一次坐黄包车外出办事时,半路上突然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车夫被横飞的雨水打得睁不开眼睛,只好眯着眼睛咬紧牙关,晃动着肩膀,用整个身体压在腿上使车子缓慢前行。冯玉祥看到车夫这么吃力地拉车,自己却像老爷一样坐在车上享受,心里很不是滋味,认为这是对车夫的剥削。回去之后,他便拟了一则禁令:包括自己在内,所有军官及家属外出一律不准坐黄包车。按说有了这则禁令,黄包车车夫们的工作压力会小很多,车夫们应该高兴才是。可是几天后,当冯玉祥和副官外出巡视时却看到路边的车

    百家讲坛(红版) 2018年1期2018-12-30

  • 黄包车夫』
    们班就像一辆“黄包车”,左边堆满了同学们懒散放荡、“笑容可掬”的脸;右边挤满了许多毫无拘束、随心所欲的行为……整个“黄包车”沉重地令人难以置信。而我,一个普通的“黄包车夫”,就整天没命地拉着这些玩意儿往巅峰上攀,稍不留神,便会从山坡上滑下一大截。我苦笑了一声,低头略一看表,立即手忙脚乱地把书本收好,双手在抽屉里“游走”一番,捧起两大叠默写本:“完了完了!作业还没批呢……”课桌发出一阵低吼,无语地看着它背上的东西;但它却不知,在同伴椅子上,还有一个更无语的人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8年11期2018-12-03

  • 禁令出台,关键看效果
    军冯玉祥一次坐黄包车外出办事时,半路上突然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车夫被横飞的雨水打得睁不开眼睛,只好眯着眼睛咬紧牙关,晃动着肩膀,用整个身体压在腿上使车子缓慢前行。冯玉祥看到车夫这么吃力地拉车,自己却像老爷一样坐在车上享受,心里很不是滋味,认为这是对车夫的剥削。回去之后,他便拟了一则禁令:包括自己在内,所有军官及家属外出一律不准坐黄包车。按说有了这则禁令,黃包车车夫们的工作压力会小很多,车夫们应该高兴才是。可是几天后,当冯玉祥和副官外出巡视时却看到路边的车

    百家讲坛 2018年1期2018-08-29

  • 章太炎:帮人不能犯糊涂
    了,便叫了一辆黄包车。但他当时刚搬家不久,还没有记住新家的地址,害得黄包车夫拉着他走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最后还是孙中山派人把他送回了家。章太炎觉得十分对不住那个黄包车车夫,就想找机会帮他。机会很快来了。章太炎和妻子汤国梨举行婚礼前夕,大家都在忙里忙外地联系婚礼事宜,有的负责订酒席,有的负责送请柬,而章太炎负责找车夫接送客人。章太炎第一时间想到了之前拉自己的那个车夫,心想正好趁此机会给他个生意做,就去孙中山家附近的路上找,结果还真找到了。婚禮当天,那个黄包车

    百家讲坛 2018年3期2018-08-27

  • 荣 辱
    ,特地从城里坐黄包车去取。讲到车钱来回小洋四角。车子走到湖边的马路上,望见前面有一个军人从我对面走来。我们隔着一条马路相向而行,不久这人渐渐和我相近。当他走到将要和我相遇的时候,他的革靴嘎然一响,立正,举手,向我行了一个有色有声的敬礼。我平生不曾当过军人,也没有吃粮的朋友,对于这种敬礼全然不惯,不知怎样对付才好,一刹那间心中混乱。但第二刹那我就决定不理睬他。因为我忽然悟到,这一定是他的长官走在我的后面,这敬礼与我是无关的。于是我不动声色地坐在车中,但把眼斜

    意林·作文素材 2018年13期2018-08-14

  • 黄包车”为什么姓“黄”
    将你从门前背到黄包车上,或从车上背到门前,以免你弄湿了鞋子。”这里提到的“黄包车”,则是“东洋车”的另一种叫法。“黄包车”的名字,缘起于1913年,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颁布一项规定,为区别私人拥有的“东洋车”与用来营运拉客的公共“东洋车”,后者必须漆成黄色,由此,“东洋车”也就逐渐被称为“黄包车”。这个名字随着不少以老上海为背景的影视作品而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受到诸如《骆驼祥子》《上海一家人》等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黄包车夫长期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悲惨的印象

    乐活老年 2018年6期2018-06-26

  • 章太炎:帮人不能犯糊涂
    了,便叫了一辆黄包车。但他当时刚搬家不久,还没有记住新家的地址,害得黄包车夫拉着他走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最后还是孙中山派人把他送回了家。章太炎觉得十分对不住那个黄包车车夫,就想找机会帮他。机会很快来了。章太炎和妻子汤国梨举行婚礼前夕,大家都在忙里忙外地联系婚礼事宜,有的负责订酒席,有的负责送请柬,而章太炎负责找车夫接送客人。章太炎第一时间想到了之前拉自己的那个车夫,心想正好趁此机会给他个生意做,就去孙中山家附近的路上找,结果还真找到了。婚礼当天,那个黄包车

    百家讲坛(红版) 2018年2期2018-05-09

  • “共产党的大官也坐黄包车
    了解,不敢再坐黄包车。但是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黄包车,它轻便灵活,遍布城区各个角落,是城市底层市民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而‘革命不坐车、坐车不革命成了一种社会新思想、新潮流,我们的干部怕犯错误更不敢坐,认为一人坐车、一人拉车太不平等,想取消这个行业,又拿不定主意,只好规定干部不准乘坐。这样一来,大批靠拉黄包车养家糊口的车夫就失了业,他们的家庭生活便成了大问题。人力车工会派代表到市政府请愿上访,要求发放救济金。市民们也大为不满,尤其是老弱病人和商人们出行很不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4期2018-05-07

  • 观赏杂技节目《技炫黄包车》有感
    参赛节目《技炫黄包车》以其文化的深度、技巧的独特及表达的完美,从30个决赛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届比赛十个获金菊奖节目之一。《技炫黄包车》是武汉杂技团原创于2014年的优秀节目,它突破了传统节目的表现形式,带给观众全新的观赏体验。经过几年的打磨与提高,该节目由雏形到成功获奖,体现了武汉杂技人对艺术不断探索、砥砺前行的坚毅品格和创新精神。通过对《技炫黄包车》的观赏,笔者有如下感受:一、历史文化的启迪是该节目的灵感所在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杂技开始了通过技巧展

    杂技与魔术 2018年1期2018-03-12

  • 就喜欢你们这种不识字的外国人
    7欧元。伦敦:黄包车半小时收600英镑在伦敦街头,朕经常看到游客会乘坐一种像黄包车一样的交通工具,而且拉车的都是些精壮的年轻小哥,有的还挺帅气。为了吸引游客,他们会把黄包车打扮得犹如嘉年华的花车一般,有的在座垫上铺毯子,有的还会装上音响和LED灯,跑起来动次打次的,感觉就是移动的Club。许多游客觉得坐上这种酷炫的黄包车游伦敦,绝对是一次难忘的旅行,没想到,账单真的很难忘——据报道,有一名游客只是坐在黄包车里游览了30分钟,就被要求支付600英镑(约522

    妇女之友 2017年12期2018-03-02

  • 黄包车夫』
    们班就像一辆“黄包车”,左边堆满了同学们懒散放荡、“笑容可掬”的脸;右边挤满了许多毫无拘束、随心所欲的行为……整个“黄包车”沉重地令人难以置信。而我,一个普通的“黄包车夫”,就整天没命地拉着这些玩意儿往巅峰上攀,稍不留神,便会从山坡上滑下一大截。我苦笑了一声,低头略一看表,立即手忙脚乱地把书本收好,双手在抽屉里“游走”一番,捧起两大叠默写本:“完了完了!作业还没批呢……”课桌发出一阵低吼,无语地看着它背上的东西;但它却不知,在同伴椅子上,还有一个更无语的人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18年11期2018-02-24

  • 『共产党的大官也坐黄包车
    了解,不敢再坐黄包车。但是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黄包车,它轻便灵活,遍布城区各个角落,是城市底层市民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而‘革命不坐车、坐车不革命’成了一种社会新思想、新潮流,我们的干部怕犯错误更不敢坐,认为一人坐车、一人拉车太不平等,想取消这个行业,又拿不定主意,只好规定干部不准乘坐。这样一来,大批靠拉黄包车养家糊口的车夫就失了业,他们的家庭生活便成了大问题。人力车工会派代表到市政府请愿上访,要求发放救济金。市民们也大为不满,尤其是老弱病人和商人们出行很

    文史博览 2018年4期2018-01-23

  • 晚清民初,拉车还是份不错的工作
    人力车,故有“黄包车”一名。人力车夫的劳动工具并不复杂:前面两根车把子,后面两只橡胶车轮子,轮上有个带靠背的座位。人力车就是人拉人,车夫驾着两根车把拉座上的客人。晚清民初,拉车还是份不错的工作,比码头的搬运工和街头的缝补匠有面子,收入也高些。但拉车成本高:买车需要15个银元,租车每天要交五六百文钱的租金,在官方上牌获得营运资格也要交费。当时的车夫收入足可养活一家四口,所以很多到城市混生活的人,都想拉车。《骆驼祥子》里的祥子,最大梦想就是有一辆自己的黄包车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12期2018-01-02

  • 晚清民初,拉车还是份不错的工作
    人力车,故有“黄包车”一名。人力车夫的劳动工具并不复杂:前面两根车把子,后面两只橡胶车轮子,轮上有个带靠背的座位。人力车就是人拉人,车夫驾着两根车把拉座上的客人。晚清民初,拉车还是份不错的工作,比码头的搬运工和街头的缝补匠有面子,收入也高些。但拉车成本高:买车需要15个银元,租车每天要交五六百文钱的租金,在官方上牌获得营运资格也要交费。当时的车夫收入足可养活一家四口,所以很多到城市混生活的人,都想拉车。《骆驼祥子》里的祥子,最大梦想就是有一辆自己的黄包车

    文史博览 2017年12期2017-12-29

  • 糊涂到家章太炎
    家门口不远就有黄包车,章太炎招来车夫直接坐了上去,车夫边拉边问他去哪儿,可他稀里糊涂,把新租住的地方给忘了,车夫拉着他转了好一阵也没找到,便把他又拉回了孙中山的家。后来,孙中山派人才把他送回了家。1913年6月15日,上海哈同花园热闹非凡,章太炎和汤国梨的婚礼如期举行。结婚前一天,大家忙里忙外,因为预计到场祝贺的宾客至少一千多人,孙中山、黄兴与上海前军政府都督陈其美等人都要来。可章太炎却找不到了,大家急得团团转。到了下午,章太炎高高兴兴地回来了,一进门便喊

    中外文摘 2017年24期2017-12-04

  • 榆钱花开
    。抓紧时间通知黄包车师傅给我满大街找。李嫂,你通知你家老李,他那一帮子师傅的黄包车在码头;郑婶,你通知老郑,他那一帮子师傅的黄包车在老车站;你们几个到街头见黄包车就拦,告诉他们开黄包车的余师傅闺女丢了,穿个破红袄,头发没梳脸没洗,他们不少都认得。让师傅们打电话互相通通气。五号码头浮桥头,李师傅在路两旁横放了四辆黄包车,中间仅容一辆电瓶车通过。对不起,对不起,余师傅家的孩子被一个骑电瓶车的女人偷走了,我们在帮着堵截。郑师傅老车站这边就不一样了。去南城,有旅客

    安徽文学 2017年11期2017-11-19

  • 黄包车”的来龙去脉
    李大伟黄包车是黄的,但不姓黄。1913年,英租界工部局为了与私人包车区别,便于辨识,规定所有作为公共交通的人力车都必须漆以黄色。在它之前,1899年,私人的人力包车都漆以黑色。真正的黄包车,应该是黑色的,但黑有非法、地下、见不得人的含义,比如黑户口、黑孩子、黑道。私家包车虽然“黑”,但不能简称“黑包车”。名贵轿车往往是黑色的,也不能简称“黑车”,黑车是殡仪馆运尸车。黄包车是日本发明的,又叫东洋车,两个车轮置后,前面是车把。大街小巷进出自如,便宜、便利,盈利

    特别文摘 2017年17期2017-11-13

  • 车事
    三轮车夫,踩着黄包车在颐和园—北海一带混饭车。风里来,雨里去,每天躬着腰,缩着背的,常常是饥一餐,饱一顿,结果临了就挺出病来了:耳聋,驼背,静脉曲张,手臂上,脚肚上,青筋暴起,血管就像大旱之年爆出地表的根枝。“想当年,我从前门到颐和园,一路奔突,听着大鼓书,一曲未了,我就到了大门口。”三爷摆“龙门阵”的时候,“顶梁柱”大军已经在三环路上跑了两个来回了。前些年,大军所在的公交公司裁员下岗,大军主动放弃了多年的环线司机工作,拿出钱来,买了一辆出租车,重点跑风景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26期2017-08-14

  • 穿越历史的黄包车 ——人力三轮车
    北穿越历史的黄包车 ——人力三轮车■ 实习记者 安 博 何 北 摄影 何 北一提到人力三轮车,不同年代的人对它有着不同的记忆。在现在的生活当中,人力三轮车已然变成一种具有怀旧意义的旅游观光工具,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传统。想要再次体验这种亲近自然的交通工具,只有到一些旅游青睐的小巷了。只是现今穿梭在胡同巷子里的人力三轮车,已然不是当年人们为了方便出行而乘坐的交通工具了。而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黄包车就是现在人力三轮车的前身。即使不是那个年

    人民交通 2017年7期2017-07-31

  • 黄包车夫的一家
    租赁铺里租一辆黄包车来拉,仅在街口十来家住户中,先后就有四家的男人靠拉黄包车为生。印象中满街飞跑的黄包车就是旧社会贫穷落后的象征,而挥汗如雨的黄包车夫好像就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形象代言人。瞿伯伯、杨爷爷是我最喜欢的黄包车夫,因为他俩回家时再累再饿,总是愿意停下来让我坐上去风光一下,虽然距离很短,有时只有几步路,但他们从不扫我的兴。黄包车夫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手用劲,脚加油,喇叭安在嘴里头,全凭浑身的力气挣点糊口钱,常常是收了车才能去买把把柴、筒筒

    中外书摘 2016年2期2016-02-29

  • 腰包
    头顶上,并随着黄包车的疾行而向前移动。看上去,郭国祥头顶上抱成团的云团就像一只庞大的黑风筝。现在,这只庞大的黑风筝就牵在郭国祥手上。这是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人们都叫它335线。335线是一条省道,它是东西向的。朝东通往小城,往西则伸向苏北腹地。它是一根很粗大的树干,在这根树干上分布着很多树杈,每根树杈上又有很多枝丫。表兄的鱼塘就处在某个枝丫顶头的位置。就在半小时前,郭国祥蹬着黄包车离开了那个枝丫,来到与那根枝丫相连的树杈,然后他又离开了那根树杈,来到了树干

    雨花 2015年11期2015-11-06

  • 我静静地走在路边
    。我驻足,一辆黄包车悄然而至,载着一位忧伤而端庄的年轻女人。车夫的脸庞若隐若现。他静静地站着,两手握住车把女人朝我展开一只手。小巧,圆润,雪白月色下一朵绽放的百合,散发着温婉的清香夜幕悬挂着一条绳索。那是我心中沉淀已久的欲望。女人朝车夫挥挥手,凑近我的身体像一条蛇缠上一棵树,簌簌而鸣车夫的双肩不停抖动女人拨弄我的脸。皮肤触击到她指尖眼睛触抚到她的眼睛,额,鼻头全部神经。一片漆黑我不想再看。女人戚戚地讲起一段往事我双手蠕动,像猎人剥光蛇皮黄包车已经行走在黄浦

    青春 2015年7期2015-07-20

  • 忘记名字是种智慧
    正僵持间,他的黄包车夫进来。他眼睛一亮,忙招手让黄包车夫过来,很虚心地请教道:“请问我叫什么名字啊?”黄包车夫望望他,摇摇头,心说,你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我又怎么知道啊?金岳霖先生见了,又气又急,责怪起这个人来:“你……怎么能不知道我的名字啊?”黄包车夫无奈地摇摇头,实在不知道。两人就这样对望着,猛地,金先生的脑子一亮问道:“你平时带着我时 ,就没听见别人叫过我的名字吗?”车夫拍拍脑门,终于想起来了,告诉他:“没听人喊过你的名字,只听别人喊你‘金博士。”姓

    知识窗 2015年11期2015-05-14

  • 为平安交通助力
    歌声。可是一辆黄包车在我们的车子周围横冲直撞,一会儿紧紧地靠着我们的边上,一会儿绕过我们的车,骄傲地停在我们的前面……这样反反复复,惹得爸爸发怒了:“撞过去得了,大不了去修车!”我一听,急了,大喊:“不行!不行!危险!危险!”妈妈也安慰起爸爸来:“开车最忌讳和别人斗气!两车司机因斗气导致车祸的事例多了!我们跟别人过不去,也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让他一次又何妨!”爸爸的怒气下去了。不过,我想对黄包车司机说:“叔叔!礼让,让出海阔天空;争抢,抢出飞来横祸!”开车在

    小学生时代 2015年2期2015-02-27

  • 黄包车礼赞
    密切关系的要算黄包车了。我所跑的学校,一在江湾,一在真茹(如),原都有火车可通的。可是,到江湾的火车往往时刻不准,到真茹的火车班次既少、车辆又缺,十次有九次觅不到座位,开车又不准时,有时竟要挤在人群中直立到半小时以上才开车。在北站买车票又不容易,要会拼命地去挤才可买得到手。种种情形,使我对于火车断了念,专去交易黄包车。每日清晨在洗马子声里掩了鼻子走出宝山里,就上黄包车到真茹。去的日子,先坐到北站,再由铁栅旁换雇车子到真茹。因为只有北站铁栅外的黄包车夫知道真

    中外书摘 2014年9期2014-09-18

  • 门铃儿(外二篇)
    是有天狗的吧。黄包车小镇上前几年开始忽然出现了许多的黄包车。这十来辆黄包车刚刚出现的时候,对普通居民生活而言似乎并无什么影响,只是多了一点点热闹气罢了。但是,人们很快发现,黄包车其实很繁忙,它成了时髦男女兜风的好道具——花枝招展的青年男女相拥在车厢里,他们抽烟的姿态和跷二郎腿的幅度都比平时夸张了许多。尽管小镇上无景可看,但他们很快成了人们眼中的一景。上些年纪的看见男红女绿招摇过市,一打听,从镇南到镇北居然要两块钱,可以乘公交车到市里打个来回了,不免惊叫一声

    雨花 2014年9期2014-03-27

  • 对人力车的认识种种
    玉祥人力车也叫黄包车,过去也有人将其称作“洋车”,因其大约起兴于日本。有说为了引人注目方便招揽生意,车身为黄色,故得名,最早出现于清末。民国初年的黄包车,成为大城市中主要的交通工具。解放之后,大量黄包车被更加省力、方便、快捷的三轮车取代,上世纪五十年代于京城消失。后来也有人将三轮车习惯性地称作“黄包车”。这种车因为是用人来拉的,一个坐在上面万物皆备于我地神情悠然,而另一个却在下面气喘如牛地狂奔,社会的等级、人间的不平在这一上一下一坐一跑中,显得格外分明,也

    杂文选刊 2011年8期2011-05-14

  • 黄包车
    沙舟一个黄包车夫来到一家诊所前止住脚步,他已游串了两道街,没遇着一个坐车的。他想停下来歇歇脚,于是放下车,坐到车杆上,撩起搭在脖梗的毛巾一角,边擦汗边四处撒眸。不一会儿,一个胖太太牵着一只哈巴狗从诊所内出来,黄包车夫嗖地绰起车杆,拉车跑过去,他问:“太太,需要车吗?”胖太太扭头觑一眼瘦得皮包骨头的黄包车夫,脚步不易察觉地顿了下,未言语,继续前行。黄包车夫碎步跑动着紧跟胖太太,用讨好的口吻不住地说:“太太,您哪是走路的身子,累着可不得了!”胖太太依然不搭黄包

    小小说月刊 2010年4期2010-05-14

  • 黄包车,北京味儿
    市,一排整齐的黄包车就出现在了眼前。老红色棚顶,干净的竹席座椅,统一的三轮车型前挂着车牌,一幅老舍时代的画面在这里又奇迹般地展开来。车夫们则身穿黄马甲,马甲正面写着“北京胡同游”,背面标明车行名称以及电话号码。他们有的蹲在路边一起闲聊,有的就坐在车上吆喝着过往的游客。一见有客人上前,他们就热心地用肩上的毛巾擦两下座位,做一个请的姿势。待游客上了车,毛巾在胸前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重新耷拉在肩上,一个转身跨上车,脚一蹬就稳稳钻进了胡同。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不

    知识窗 2010年5期2010-05-14

  • 中国女婿:犹太画家“白绿黑”
    ,他的木刻集《黄包车》与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相媲美,一个海派,一个京味儿,堪称描绘旧中国黄包车夫生活的双璧。流亡上海期间,白绿黑对一位中国姑娘一见钟情,这个姑娘就是后来成为白绿黑夫人的郑迪秀女士。近来,我收藏到两幅描绘六十多年前老上海的木刻版画,作者是上世纪40年代流亡上海的德国犹太画家David Ludwig B]och。他的姓氏B]och用上海话念就是“白绿黑”,他就以这三个字作为自己的中文名,用三种色彩作画家的名字真是妙白天成。白绿黑1910年

    收藏·拍卖 2009年6期2009-08-07

  • 乘车历险记
    “请问二位要坐黄包车吗?”我们连忙点头。我心想:这下可舒服了。刚坐上去,车夫转过头来对我们说:“你们可要坐稳了,我开得很快。”果然,我们刚坐好,感觉就像是要飞了起来,飘飘悠悠的。正当我沉浸在兴奋之中时,一个紧急刹车,一下把我从座位上摔了下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哦,我抬头一看,只见我们乘坐的电动黄包车差点撞到了一个年轻人。我连忙对车夫说:“伯伯,您开慢点儿,没关系的,安全第一。”车夫头也不回,大声说:“放心吧,坐我的车很安全的!”因为有了刚才的“前车之鉴”,我

    课外生活(小学1-3年级) 2009年3期2009-03-06

  • 摇身一变
    代才有的道具:黄包车、鸟笼、檀香扇、马褂、旗袍等,服务到位。来的,大多是平民百姓,所谓的小市民。中壮年男人,爱扮许文强,礼帽、风衣、围巾、烟斗,外加一副太阳眼镜,故作强势;年纪稍长的,常常就扮做“财主”,但腰板不够硬扎,虽有绫罗绸缎武装,但无富商大贾派头,类似山寨小地主。偶尔,看上去有点腔调的客人,也会上门。他们往往放低身段,反串穷人,比如扮成黄包车夫,或是拎包小跟班,心甘情愿当一回太太的马仔。有个东北人,卸下西装套上破马甲,脱掉尖头皮鞋换上旧布鞋,让夫人

    新民周刊 2009年5期2009-02-17

  • 机器人黄包车凸现科技神奇
    的机器女孩拉着黄包车在家博会现场行走自如。这“宝贝”一出现,立刻吸引了现场2万多名客商。它的主人就是梁晖。在参展的3天时间里,他成了一个让人刮目相看的科技明星、效益明星。不甘每天开“摩的”车夫偏要吃技术饭1981年,从湖南株洲冶金工业学校毕业的梁晖被分配到了红旗机械厂。1998年初,曾经机声隆隆、红红火火的红旗机械厂经营效益大幅下滑,大批裁员。就这样,正值壮年的梁晖失业了。没了工作,梁晖慌了神:“怎么办?”妻子周静兰狠狠心把金项链当了1000多元钱,又拿出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7年2期2007-05-14

  • 施舍
    布正走着,一个黄包车夫来到他身边。车夫摇着铃铛,问道:“先生,您要车吗?”拉哈布转过头去,发现那个人瘦得皮包骨头,目光里似乎包含着贪婪的神情。“只有那些没人性的家伙才会以人力车代步。”这是拉哈布坚定不移的观点。因此,他连轿子都没坐过一回,认为那简直就是犯罪。他用那粗布缝制的甘地服的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连声说道:“不,不,我不要。”一面继续走自己的路。黄包车夫拉着车子跟在他后面,一路不停地摇铃。突然间,拉哈布的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也许拉车是这个穷汉惟一的

    青年文摘·上半月 2000年5期20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