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

  • 温病下法探析*
    往在中焦胃肠常可泻下而解。在温病学众多的治疗方法中,下法较于其他诸法更有着独特的意义,其适应范围已经超出通便导滞的局限意义,而成为了解毒排毒、畅达气机、截断病势、祛邪扶正的一种积极治疗手段。经实践证明[3-7],一些具有温病性质的急性热病如果及早使用下法或结合其他的治疗方法,确实能够起到泻下郁热、排泄毒邪的作用,有助于缩短病程,提高疗效。2 温病下法的作用2.1 祛除热邪 1)祛有形之热:温病以“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为其标”,通便导滞、泻热除邪是使用下法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9期2023-10-10

  • 中药减肥茶莫乱用
    ,这些药物确实有泻下通便的功效,但不宜久服,更不能不分体质乱用。。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味微苦,具有泻下、通便、利水之功。番泻叶含有番泻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山柰酚等成分,易引起腹泻,长期服用还会导致恶心、呕吐、腹痛,不适合体虚、脾胃虚弱者服用。大黄药性苦寒,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尤其是泻下作用较强,能荡涤肠胃。有利就有弊,作为峻烈攻下之品,大黄易伤人体正气,不宜妄用。平时身体虚寒者,最好禁用。芦荟药性也比较

    恋爱婚姻家庭 2022年27期2022-10-10

  • 中药减肥茶莫乱用
    ,这些药物确实有泻下通便的功效,但不宜久服,更不能不分体质乱用。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味微苦,具有泻下、通便、利水之功。番泻叶含有番泻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山柰酚等成分,易引起腹泻,长期服用还会导致恶心、呕吐、腹痛,不适合体虚、脾胃虚弱者服用。大黄。大黄药性苦寒,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尤其是泻下作用较强,能荡涤肠胃。有利就有弊,作为峻烈攻下之品,大黄易伤人体正气,不宜妄用。平时身体虚寒者,最好禁用。芦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高鹏翔教授从“火热论”治疗肺癌经验*
    疗特色2.1善用泻下法治疗肺癌 高教授以善用泻下法而闻名,泻下法也称泻法,或者攻下法,指的是涤荡肠胃、泻下大便、逐邪下出的一种治病方法,有泻下燥屎、通下热邪、涤痰逐饮、破瘀散结、通导积滞等作用,中医下法理论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金元时期的张子和把下法治疗疾病的理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正式把下法列为中医治法的八法之一。高教授认为肺部无形之邪可通过汗、吐、清、化之法消减,症瘕、积聚肿块等为有形之邪,唯有泻下法能使之消减,肺与大肠相表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期2021-04-03

  • 生、熟大黄对大承气汤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
    医学院大黄属中药泻下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大黄为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1]。大承气汤始载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杂病论》,由大黄、枳实、厚朴和芒硝组成,是泻法的代表方剂[2],具有泻下热结的作用,主治阳明腑实证和里热实证等[3]。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腹症、肠梗阻与胃肠道功能障碍等疾病

    西部中医药 2021年2期2021-03-27

  • 谈谈大黄的加工炮制方法及其对临床应用的影响
    、寒,主要功效为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等。大黄为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因其泻下作用强,不可久服,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把其列为下品,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载有大黄组方十余首,历代本草中皆收录有大黄。大黄疗效广泛,作用峻烈,为适应临证需要,古人对其总结出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有洗、浸、炒、蒸、煮、煨、熬、炮等多种炮制方法,所用辅料有酒、醋、麸皮、蜜水、姜汁、米泔水、韭汁、面粉、石灰等,炮制品主要包括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4期2020-12-30

  • 试述大黄炮制对疗效的影响
    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的功能。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痛肿疔毒;外治烧烫伤。酒炙大黄其苦寒泻下作用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如治眼暴热痛,头肿起的大黄汤。大黄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并能增强活血祛瘀之功。如治瘀血内停、腹部肿块、月经停闭的大黄䗪虫丸。治跌打损伤,瘀血凝积,气绝欲死,烦躁疼痛的鸡鸣散。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4期2020-12-28

  • 大黄的炮制方法与药性分析
    番泻苷含量微弱,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进而增强活血祛瘀之功。1.3 大黄片在大黄片选择的过程中,在容器放置的过程中,用水进行加热,取出后进行晾晒。大黄酸容易被破坏,在泻下作用下,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在整个炮制的阶段,药性分析是重点,要求合理选择。1.4 醋大黄在醋大黄选择的过程中,选择大黄片或者块等,采用米醋进行搅拌,等到醋吸收后,将其放在容器内进行加热处理。结合大黄酸的破坏情况,在治疗中,能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2 大黄的药性分析大黄本身有重要的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期2020-12-20

  • 大黄炮制方法对其药理作用影响
    400大黄为常用泻下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多产于四川、陕西等地。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泻下、收敛止血、抗菌消炎等多种药效,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炮制是中医特有的药物处理方法,可纠正药材的过偏之性,增强其某方面效用,能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中医专家发现[1],经不同炮制方法得到的大黄炮制品,其药理作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生大黄与熟大黄就是炮制改变药性的典型,目前二者均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1 大黄炮制工艺的发展进程大黄的炮制最早出现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8期2020-02-15

  • 清代名医徐大椿与大黄
    第二天继续服药,泻下了少量极臭的粪便。第三天清晨,患者竟然能够起床,在屋子里走动了。看到别人吃早饭,也随着吃了起来,一边咀嚼,一边诧异地问道:“今天食物怎么没有酸臭味?”从此他食欲逐渐增强,精神也慢慢地恢复如初了。有人请教其中原因,徐大椿说:“伤于饮食的人,一定厌恶饮食,只有把滞留在肚子里的食物消掉,食欲才能恢复,疾病才能治愈。我用将军(大黄)直捣病源,故此获效。”中医认为,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心、肝经,有泻下攻积、泻火解毒、活血化瘀、清泄湿热

    保健与生活 2019年11期2019-07-31

  • 藏医大黄泻下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上开展了藏医大黄泻下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方法:入选此次研究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正常禁食加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此基础上配合藏医大黄泻下疗法技术,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 藏医泻下; 急性胰腺炎;【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

    健康大视野 2019年9期2019-05-13

  • 高鹏翔教授应用泻下法治疗肺癌经验※
    十余年,善于应用泻下法治疗高热、肿瘤、癌症及疑难杂症,在肺癌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主要论述高教授应用泻下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肺癌已成为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吸烟、空气污染、室内环境污染,生活习惯和饮食因素的改变,导致肺癌发病率近些年逐渐升高,手术、化疗和放疗是目前西医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所以效果有限且副作用较大,因此中医治疗日益受到重视。中医无肺癌之病名,但依据临床表现见于肺积、积聚、息贲、痈疽、咳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5期2019-01-29

  • 不同剂量配伍的泻心汤泻下作用比较研究
    剂量配伍的泻心汤泻下作用比较研究陈勇1,陈子隽1,*魏江存1,2,谢臻1,阙祖亮1,李金洲1,庞丹清1(1.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 530200;2.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南宁 530201)分析比较不同剂量配伍的泻心汤泻下作用与小肠炭末推进作用。将9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泻心汤不同剂量配伍组(7.2 g/kg),按容积20 mL/kg的剂量给药后,分别用代谢笼积分法、炭末推进作用实验,比较不同剂量配伍的泻心汤对小鼠的正常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6期2019-01-10

  • 藏药口服结合泻下疗法治疗肝细胞性黄疸36例
    长,退黄等疗效,泻下疗法具有腹内的疾病排除体外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12月我院收治的肝细胞性黄疸住院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4~56岁,病程7天~2年。1.2 诊断标准符合《藏以三大基因学》中的诊断标准,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发热、皮疹、皮肤瘙痒、乏力,伴有巩膜及皮肤黏膜黄染,藏医尿诊尿液黄如茶色,沉淀物多而厚,味苦,泡沫多,血中非结合与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一分钟胆红素占胆红素总量的3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29期2019-01-03

  • 藏医泻下疗法结合口服藏药治疗急性甲型肝炎引起的黄疸1例
    粒。2.2 藏医泻下疗法 先行口服二十五味大汤散5次,间隔3小时1次,1次剂量为2.4g;再行口服催泻药六味安消散2次,每次2.6g,间隔4小时;催泻药服完2小时后服用泻药南吉斯泻丸4次,每次5粒,间隔4小时;泻完第二次后间断性饮白开水防止脱水。泻量:上等20次,中等12~15次,下等6~10次;泻出颜色:色青而清稀如水者为上等,浑浊如津邪者为中等,色如胆汁者为下等。2周做1次泻下疗法,连续做了2次。2.3 善后调理 应用泻下疗法治疗后,用单纯之大米与面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9期2018-01-18

  • 藏医泻下疗法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11600)藏医泻下疗法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项 杰(西宁市湟中县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1600)目的研究分析藏医泻下疗法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黄疸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进行藏医泻下疗法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痊愈患者为12例,有效患者为13例,显效患者为19例,6例患者无效。对照组中,16例患者无效,有效患者为14例,显效患者为12例,痊愈患者为8例。可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9期2017-12-18

  • 泻下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
    州456550)泻下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秦林飞 (林州市中医院,河南林州456550)目的旨在通过对国内泻下类中药饮片安全事件报道的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泻下类中药饮片的警戒与合理用药建议。方法系统检索从2001年至2015年间国内有关泻下类药的文献,收集和整理20味泻下类中药饮片的ADR/ADE文献,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收集泻下类中药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4期2017-09-07

  • 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对正常男性志愿者泻下作用比较
    对正常男性志愿者泻下作用比较吴中平1,韩 燕1,朱文清1,储成志2(1.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伤寒论教研室,上海 201203; 2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泻下作用三承气汤是《伤寒论》阳明病篇攻逐燥热腑实的常用方剂,一般认为调胃承气汤缓下、泻下力最弱,大承气汤峻下、泻下力最强。大承气汤组成及煎服法为“大黄四两,芒硝三合……煎取两升,分二服”。调胃承气汤组成及煎服法为“大黄四两,芒硝半升……煎取一升,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7期2017-08-31

  • 藏医泻下疗法治疗黄疸型肝炎效果分析
    10007)藏医泻下疗法治疗黄疸型肝炎效果分析周毛吉,卡着杰,多杰拉旦(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青海 西宁 810016;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目的 探讨分析藏医泻下疗法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黄疸型肝炎的患者40例,对其采用藏医泻下疗法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3周后进行随访,对其血清学进行检测和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1周后,临床上的治疗效率和血清学的治愈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17期2017-08-28

  • 太阳
    太阳光溜溜的太阳泻下金色的波光浮现在黄色的河面上白白的太阳光溜溜的太阳泻下银色的波光浮动在白色的河面上红红的太阳光溜溜的太阳泻下血红的波光摇落在红色的河面上读一读整首诗分三节,分别描繪了日出、日中、日落三幅图,不变的是“光溜溜的太阳”,变化的是不同时间段太阳的颜色。同时,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既有所不同,又相互呼应,如“黄黄的、金色的、黄色的”“白白的、银色的、白色的”“红红的、血红的、红色的”,结构整齐,避免了词语的重复使用。不同颜色的太阳,就像给小河涂上了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7年10期2017-06-20

  • 泻下类中药饮片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使用与用药警戒思考
    乐山614000泻下类中药饮片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使用与用药警戒思考赵云云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四川乐山614000目的探究泻下类中药饮片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使用与用药警戒思考。方法系统检索文献资料,整合分析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研究该类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情况。结果明确该院2014—2015年期间泻下药病例数为240例;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原因有过量使用、患者自行用药、误服等。结论医疗人员需要注重合理用药,避免不良事件。泻下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泻下药以通泻大便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0期2017-05-25

  • 藏医泻下疗法治疗96例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10000)藏医泻下疗法治疗96例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傲见多杰(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目的:观察藏医泻下疗法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6例黄疸型肝炎患者进行藏医泻下疗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第3周进行随访,同时进行临床评价和血清学检测。结果:1周后,临床和血清学治愈率分别为62.5%、56.3%,第三周后随访达91.7%、89.6%。结论:藏医泻下疗法治疗黄疸性肝炎效果显著,同时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藏医;泻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2期2017-05-24

  •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苦寒,具有强烈的泻下作用[1],还可攻坚散结、泻火解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2],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除了人们所知道的泻下作用外,还具有抗菌、健胃利胆、抗肿瘤和收敛的作用,因此具有广泛的用途。炮制还可改变其性味,扩展其应用范围。并且不同的煎煮时间也会对药物四气五味造成影响。本文为探究不同的炮制与煎煮时间对于大黄沉降性的影响,抽取72只小鼠进行临床研究。现详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72只小鼠进行临床研究,均为成年健康小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5期2017-03-28

  • 大黄泡脚治疗静脉曲张
    专家点评:大黄是泻下的中药,性味寒凉,在人体内的作用主要是让胃肠道通畅,在临床中使用较广,其药物制剂有生大黄、酒制大黄,外用用来对静脉曲张进行清热解毒,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如果说所有的静脉曲张都用,或者说只单纯使用这一味药,那这种治疗方法肯定不科学。具体的把握原则是,静脉曲张只有在合并浅静脉炎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此方治疗,在临床实践中,静脉曲张若是遇到深静脉瓣膜不通的情况,一般都必须采取保守治疗,但不能只用大黄这一味药,还必须要配合其它清热解毒、通脉活血的办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7年2期2017-02-15

  • 大黄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经验
    促进肠道蠕动引起泻下的作用,笔者经常用大黄做主药配合盐类泻剂,如硫酸钠、硫酸镁用于马类畜的结症及牛便秘积食。应当注意的是,在应用大黄治疗结症、便秘时,必须注意大黄的用量,因为大黄的功能与其用量有密切的关系,即小量有健胃作用,中量有止泻作用,大量才有泻下作用,用量小了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止泻作用,这与一贯以来,中兽医学教材中所介绍的大黄的用量为马、牛为30~90g,即最大量也就是90g,据笔者及同仁们临床应用得出,这个量对成年大家畜达不到泻下的效应,而相反只能达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3期2017-01-15

  • 大黄炮制研究分析
    过酒炒后能够缓解泻下, 酒熟大黄同样具有缓解泻下效果, 同时也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症状, 达到活血祛瘀的效果[1]。制炭炮制法止血效果较好, 醋大黄具有消积化瘀的效果。现代研究发现, 大黄中主要含有番泻苷以及蒽醌苷类, 游离蒽醌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以及抑菌效果, 而大黄素-6-甲醚、没食子酸、d-儿茶素以及大黄酚的止血效果较好, 蒽醌苷类及游离蒽醌的降血脂、抗氧化效果较好。本文针对大黄的成分、炮制以及药效学影响进行详细分析。现报告如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5期2017-01-14

  • 华亭大黄泻下作用研究*
    责任公司华亭大黄泻下作用研究*樊敏1,杨磊2,刘小刚1,张旭东3 1甘肃医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2兰州安宁区卫生局;3平凉旭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目的:比较研究“华亭大黄”泻下作用。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进行肠推进实验和泻下实验,观察“华亭大黄”和其他产地正品大黄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华亭大黄组泄下时间缩短,5h泄下次数及5h排便次数明显增加,与空白组及市售大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华亭大黄组肠推进率提高,与空白组及市售大黄组比

    西部中医药 2016年4期2016-09-06

  • 调胃承气汤中大黄酒洗前后的药效对比研究
    胃承气汤时对小鼠泻下作用及 “寒下”伤胃气不良反应的差异,以阐明调胃承气汤中大黄酒洗的意义。方法 将生大黄、酒洗大黄分别纳入调胃承气汤中,并进行泻下、胃排空、小肠推进实验及对小鼠基础代谢和胃组织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 各给药组均有一定的泻下、胃肠刺激作用,单味大黄经酒洗后,对正常和里实证小鼠的泻下、胃肠运动基本无影响,但对基础代谢、胃组织功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胃组织中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结

    中成药 2016年6期2016-09-06

  • 喝中药腹泻怎么办
    服药时会有轻微的泻下症状,这是正常现象,只要不严重不用过分担心,可根据不同原因分别处理。首先,某些泻下药如大黄、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等,这类药具有泻下通便作用,如果是便秘患者使用后出现腹泻是疗效的表现,如果非便秘患者用了此类药,服后常伴有腹痛,一般服后数小时即可泻下数次,不用太过担心。其次,脾胃功能欠佳也是常见的致泻原因。长期脾胃功能欠佳的患者在就诊时应向医生说明,这样,医生在遣方用药上尽量减少或避免上述泻下药物的使用。同时,这些患者在服用中药时也更应该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9期2016-05-14

  •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概述部分对比分析教学法的应用※
    46)中药药理学泻下药概述部分对比分析教学法的应用※方晓艳王琳琳焦河玲白莉苗明三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郑州450046)概述部分对全章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概述的讲解方法与技巧在整个章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融合多学科的知识,以中西药对比分析法介绍泻下药概述部分的授课思路和技巧,该授课方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中医药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积极性。中药药理学;泻下药;对比分析法泻下药是临床常用中药,泻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5期2016-02-14

  •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泻下法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与大肠相表里”论泻下法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常雯茜1徐占兴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7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000)【摘要】加强患者肠道管理是临床治疗重症肺炎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而中医药在肠道管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理论根源,并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基础。故本文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其历代的发展应用及现代医学实验等对肺肠的关系进行了多方位的剖析,明确了“肺与大肠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4期2016-01-29

  • 不同因素对大黄泻下与止泻双向调节效应的影响
    究不同因素对大黄泻下与止泻双向调节效应的影响刘春芳1郑燕芳1,2王 慧1,2谭淑芳1刘亮亮1林 娜1(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2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108)目的:观察不同条件对大黄泻下和止泻双向调节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ICR小鼠、复方地芬诺酯复制便秘小鼠模型和腹泻小鼠模型,造模2 h后各给药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生大黄细粉、不同炮制品(生大黄、熟大黄和大黄炭)和不同时间煎煮而成的生大黄粗粉灌胃给药1次,而正常和模型组

    世界中医药 2015年6期2015-03-21

  • 白头翁汤治疗犬血痢
    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脓血等,皆为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故泻下赤痢;热毒积滞肠中,乃至气滞而为里急后重。方以白头翁清血分热毒为主药;黄连苦寒泻气热,厚肠胃,黄柏泻下焦湿热,两药共为清解凉血泻下湿热辅助主药;秦皮性寒,味苦而涩,具有收敛止痢之功;大黄炭味苦性寒,能凉血化瘀止血;山药味甘性平,治久泻,食少便溏,与上药相配,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具备,使热毒可解,痢止而后重自除。

    中国兽医杂志 2015年5期2015-01-25

  • 藏医泻下疗法简介
    10000)藏医泻下疗法记载于《四部医典·后续部》泻治学章节中,是通过泻下方剂将体内疾病,尤其是赤巴病、热毒等排除体外的一种治疗方法,是藏医五种排出法之首。在临床的应用面很广,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一特色治疗方法,在省内各大藏医院开展较少,且缺乏严谨的操作规范,我科室近年来组织专业人员通过外出进修学习、挖掘整理古籍验方等方法,重新开展了泻下疗法,并通过临床验证、总结经验,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操作规范,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1 泻下方剂十味舵手散、金色诃子丸等经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6期2014-01-23

  • 藏医泻下疗法治疗乙型肝炎抗病毒的临床疗效研究
    治疗过程中首先用泻下法排除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后面调节和加强胃火上升,使得肝脏代谢功能的增强而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从而抑制和破坏乙肝DNA病毒逆转录功能。此疗法临床使用简便而效果可佳,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之间按照藏西医双重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共选出乙型肝炎患者186例,年龄15岁至55岁之间,其中男102例,占55%,女84例,占45%。2 治疗方法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1周定量1次HBV-DNA检测,治疗后1周再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1期2014-01-23

  • 生、熟大黄在大承气汤中对热结便秘小鼠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
    在进行生、熟大黄泻下效应差异研究的基础上,将生、熟大黄分别纳入复方大承气汤中进行配伍作用研究,旨在探讨大承气汤中大黄生、熟异用时泻下效应差异,以期为临床正确区别使用生、熟大黄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1.1 药物 大黄药材购自四川成都新荷花大黄种植基地,经本校卢先明教授鉴定为蓼科植物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茎。生大黄炮制方法:刮去外皮,切厚片或块,低温烘干。熟大黄炮制方法:取生大黄片或块适量,用黄酒拌匀,闷1.5 h 至

    中成药 2014年11期2014-01-13

  • 泻下类中药性味归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211198)泻下药是指凡能通利大便、治疗大便秘结或里实积滞证的药物,具有泻下通便、消除胃肠积滞、清导实热、攻逐瘀血、排除水饮等功效。故凡有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水饮停滞等实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以使用泻下药。历版《中国药典》都收载了许多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其中一些是以泻下功能为主,还有一些是兼具泻下功能。笔者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具有泻下作用的单味中药为研究对象,对该类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以及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进行归类分析,探索其相

    中国药房 2013年15期2013-05-22

  • 《伤寒论》中大黄配伍应用
    ”之称。临床取其泻下攻积治疗大便秘结,已广为人知。大黄不仅具有泻下作用,还能清热解毒、止血、活血化瘀等,大黄与不同药物配伍使用具有更广的临床作用,正如将军善于调配士兵,实施各种战术作战,大黄亦如此。在《伤寒论》中大黄出现在15首方中,分别与泻下、活血化瘀、清热、补虚、解表、行气及利湿退黄药配伍应用。笔者对大黄配伍规律探析如下,以抛砖引玉。1.大黄配伍泻下药。大黄配伍芒硝出现在大承气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桃核承气汤及调胃承气汤中。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正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3期2013-01-24

  • 新疆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调查
    溴槟榔碱集中测试泻下法,分别对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伊犁州,博州,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州,和田地区,昌吉州,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等14个地区(州)进行了调查。采用氢溴槟榔碱(内蒙兽药厂生产)测试剂量按3.3mL/kg体重。使用时用常水配成6.6%浓度,按2kg体重1mL给药。投药后测试犬在现场停留40min~2h。待其排出标准粪便。取标准粪便样冲洗后,置直径15cm平皿中仔细检查。本试验首次引进槟榔碱口服后对犬产生泻下作用

    中国兽医杂志 2012年3期2012-11-23

  • 通腑泻下法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初探
    132400通腑泻下法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初探杜贵传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吉林桦甸 132400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意外,属于中医中风范畴,通过对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病因、病理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运用通腑泻下法对急性期脑卒中进行治疗。其治疗的疗效是令人较为满意的。通腑泻下法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残率高。脑卒中属祖国医学中医中风范畴。中医认为:中风的形成虽有各种原因,但其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

    中外医疗 2012年22期2012-01-25

  • 泻法临床应用体会
    研究[1]表明,泻下药物大都具有抗菌、消炎、改善微循环、调节平滑肌张力、改变肠内渗透压、抑制毒素、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等作用,临床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只要运用得当,即有收效快、作用强、效果显著等特点。笔者将使用泻法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1 泻法的出处泻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的记载,即病在下部,可用疏导泻下的方法驱除之;病在中部而见胀满,可用泻法以消其坚满。张仲景在《伤寒杂

    中医研究 2012年2期2012-01-24

  • 中药炮制中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功效研究
    4种主要炮制品的泻下和止血作用的药效学差异,为临床选用合适的大黄炮制品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昆明种小鼠由中南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雌雄各半,体重(20.1±2.6)g,不禁水,禁食24h备用。1.2 供试品处理生大黄饮片购于同仁堂药店,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以生大黄为原料,按照05版药典之规定自行炮制。取生大黄50g,加2500mL水煮沸10min后,滤出煎液。滤渣加1500mL水煮沸5min后,滤出煎液。合并两次滤液。取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11期2011-05-16

  • 经方拾零
    两,但小承气汤以泻下药大黄为主药,以行气药枳实、厚朴为辅,行气药的用量约为泻下药的 1/2,行气辅助泻下,为泻下法。厚朴三物汤以行气药厚朴、枳实为主,以泻下药大黄为辅,泻下药用量约为行气药用量的 1/2,泻下辅助行气,为行气法。一为泻下方,一为行气方,行气则消胀满,泻下则除燥实,两方中泻下药大黄同用 4两,但因方中行气药用量不同,量变导致质变,方名、主治证候也不同。又如伤寒论中桂枝汤加桂,与桂枝加芍药汤都是由相同的 5味药组成,只是加大了其中 1味药的剂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2期2010-02-11

  • 浅议大黄的炮制与应用
    制制其寒性、缓其泻下,甚至可改变药性,使之升散,可以更好的发挥效力。1 生者气锐而先行大黄生用可攻积导滞,泻下热邪。作用机制:番泻甙在肠道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黄算蒽酮,如大黄酸蒽酮可刺激大肠黏膜,使肠蠕动增加而泻下。如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方中,均用生大黄,旨在破积导下,可清除肠内的有害物质,故有促进新陈代谢、维护肠胃功能正常运化之功。又如《伤寒论》中的大小承气汤中的煎煮方法也别具一格,如方中云:“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再下芒硝”,如此顺序,很有实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4期20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