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

  • 宰相粉香飘千年 九龄故里过大年
    卢燕明 何诗颖宰相粉工艺之晒粉 黄德荣 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朝宰相张九龄的千古名句。一千多年来,在张九龄的故乡韶关始兴清化地区流传着一道中华美食——宰相粉,相传是张九龄最爱吃的宵夜,如今是始兴人过春节必备的年货和传统的送礼佳品。春节临近,在始兴的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人流涌动,市民们忙着采办年货、走亲访友,各大商超和特产店里“张九龄宰相粉”最受欢迎,九龄故里年味十足。寻味:母爱跨越千年传说唐朝名相张九龄年少时聪慧好学,常常秉烛夜读。母亲担

    源流 2023年3期2023-05-17

  • 半斤对八两
    传说,古代有个宰相的孙子,从小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都不会做。待宰相去世后,他依然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把祖业都败光了,最后连饭都吃不上,常常向人借米度日。有一次,他走了很远的路,费尽了口舌借到了半袋米。因为他从小没干过体力活,背着米走了一段路后,便走不动了,只好放下米,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歇息。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个人,穿得破破烂烂,蓬头垢面,粗手大脚。他叫住那人,让那人帮着背米,答应背到地方后分給那人一些。那人答应了,背起米就走,没走多少路,那人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3期2023-03-05

  • 宋代皇权场域中的宰相致仕探析*
    致仕制度也适用于宰相,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宰相致仕并没能按制度执行。一方面由于宰相位高权重,制度对其约束有限,另一方面宰相作为百官之长,非一般人能够胜任,同时他们的任免对朝政影响巨大。宰相致仕除自身老弱疾病外,最重要的还与皇帝态度、与皇帝亲疏关系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关于宋代官员致仕,学界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但具体到宰相这一特殊且重要群体的致仕研究专论尚付阙如。宰相作为官员群体的最高代表,其致仕情况有别于普通官员群体,具有特殊性、多样性

    中州学刊 2022年1期2022-02-16

  • 史海
    清朝为什么没有宰相皇太极子承父业建立了清朝,效仿明朝不设宰相。这是因为,朱元璋开创了明朝后,因宰相胡惟庸权力过大,引起了朱元璋的不安,他找了个理由杀了胡惟庸,将权力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里,从此不再设宰相一职。清朝入关后承明制,也就没有设宰相这一官职。这项制度一直维持到清朝灭亡,整个清朝都没有设过宰相。清朝以内阁大学士代行宰相之职。内阁由三殿三阁组成,位置从高到低排列,三殿分别是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三阁分别是体仁阁、文渊阁、东阁,每个殿阁设一个大学士为最高

    中学时代 2021年5期2021-11-11

  • “溜须”典故的来历
    ,靠献媚取宠爬上宰相之位的丁謂,与老宰相寇准一起吃饭。丁谓看到寇准的胡须上粘了一些饭粒,便亲自上前为寇准溜须拂拭,并对其胡须加以盛赞。原以为这样会博得寇准的欢心,殊不知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的老宰相深知此人心术不正,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难道天下还有溜须的宰相吗?”“溜须”这一典故由此而来,并流传至今。(摘自《百科知识》)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1期2021-09-05

  • 眉毛与肚皮
    杨芬古时候,有位宰相请理发师给他修面,那理发师修面修到一半时,忽然停下刮刀,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宰相见理发师傻乎乎发愣的样子,心里很是纳闷:这肚皮有什么好看的呢?就问道:“你为什么不好好修面,却看我的肚皮?”“听人们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您的肚皮并不大,怎么可以撑船呢?”宰相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解释道:“那是讲宰相的心胸宽广,能容天容地容古今,不会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理发师听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小人该死,方才为您修面时一不小心,将

    小读者 2020年12期2020-11-26

  • 眉毛与肚皮
    杨芬古时候,有位宰相请理发师给他修面,那理发师修面修到一半时,忽然停下刮刀,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宰相见理发师傻乎乎发愣的样子,心里很是纳闷:这肚皮有什么好看的呢?就问道:“你为什么不好好修面,却看我的肚皮?”“听人们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您的肚皮并不大,怎么可以撑船呢?”宰相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解释道:“那是讲宰相的心胸宽广,能容天容地容古今,不会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理发师听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小人该死,方才为您修面时一不小心,将

    意林 2020年18期2020-10-12

  • 宰相府的门与方士的驴
    达官显贵。当时的宰相贾昌朝是个爱才之人,听说许方士才学出众、思想另类,就想见见他,于是派人前去相邀。一般来说,一个无官无职的方士,能得到堂堂宰相的邀请,简直就是无上荣耀。但许方士听说后非但没有显露出惊喜万分的表情,反而冷冷地说:“我最近很忙,去不了。”派去的人十分惊讶,劝说道:“宰相大人日理万机,能在百忙中抽空与你叙谈,是很不容易的事啊!”但许方士还是摇头拒绝。派去的人不死心:“每天要见宰相的人,都排着队呢,其中有很多朝中大臣、各地长官。有的人挖门盗洞找关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4期2020-09-26

  • 只怪自己不识才
    出色的人才。他召宰相封德彝进宫,说:“宰相的职责就是管理百官,举荐人才。我想请老宰相出力,为我朝多多选拔出色的人才。”过了很长时间,封德彝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又一次把他召进宫中,问道:“我上次请老宰相为我朝物色人才,这么久了,不见推荐一人,是不是宰相忘了这件事情?”“陛下交代的事情,微臣怎么敢忘?”封德彝說,“我到处寻访,尽了全力,现在,天下确实没有出色的人才。”太宗正色道:“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物,各自取其长处。古代使国家大治的君主,难道都要从别的时代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27期2020-08-15

  • 宰相府的门与方士的驴
    达官显贵。当时的宰相贾昌朝是个爱才之人,听说许方士才学出众、思想另类,就想见见他,于是派人前去相邀。一般来说,一个无官无职的方士,能得到堂堂宰相的邀请,简直就是无上荣耀。但许方士听说后非但没有显露出惊喜万分的表情,反而冷冷地说:“我最近很忙,去不了。”派去的人十分惊讶,劝说道:“宰相大人日理万机,能在百忙中抽空与你叙谈,是很不容易的事啊!”但许方士还是摇头拒绝。派去的人不死心:“每天要见宰相的人,都排着队呢,其中有很多朝中大臣、各地长官;有的人挖门盗洞找關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7期2020-08-07

  • 只怪自己不识才
    出色的人才。他召宰相封德彝进宫,说:“宰相的职责就是管理百官,举荐人才。我想请老宰相出力,为我朝多多选拔出色的人才。”过了很长时间,封德彝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又一次把他召进宫中,问道:“我上次请老宰相为我朝物色人才,这么久了,不见推荐一人,是不是宰相忘了这件事情?”“陛下交代的事情,微臣怎么敢忘?”封德彝说,“我到处寻访,尽了全力,现在吗,天下确实没有出色的人才。”太宗正色道:“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物,各自取其長处。古代使国家人治的君主,难道都要从别的时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28期2020-07-30

  • 不识才
    出色的人才。他召宰相封德彝进宫,说:“宰相的职责就是管理百官,举荐人才。我想请老宰相出力,为我朝多多选拔出色的人才。”过了好长时间,封德彝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又一次把他召进宫中,问道:“我上次请老宰相为我朝物色人才,这么久了,不见推荐一人,是不是宰相忘了这件事情?”“陛下交代的事情,微臣怎么敢忘。”封德彝说,“我到处寻访,尽了全力,现在,天下确实没有出色的人才。”太宗正色道:“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物,各自取其长处。古代使国家大治的君主,难道都要從别的时代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20年7期2020-07-29

  • 眉毛与肚皮
    杨芬古时候,有位宰相请理发师给他修面,那理发师修面修到一半时,忽然停下刮刀,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宰相见理发师傻乎乎发愣的样子,心里很是纳闷:这肚皮有什么好看的呢?就问道:“你为什么不好好修面,却看我的肚皮?”“听人们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您的肚皮并不大,怎么可以撑船呢?”宰相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解释道:“那是讲宰相的心胸宽广,能容天容地容古今,不会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理发师听完,“撲通”一声跪倒在地:“小人该死,方才为您修面时一不小心,将

    小读者·爱读写 2020年6期2020-07-28

  • 宰相这一官职怎么来的?
    辅助”的意思,“宰相”就是“主宰、辅助帝王的人”,是百官之首。起初,“宰”和“相”分别是两种官职的名称。在周朝,就出现了太宰这一官职,但太宰不是百官之首。春秋时,出现了“相”的官职,如我们所熟悉的管仲、晏婴等,都曾被授予“相”这一官职。这时,“相”已经是管理国家的最重要的官职之一。战国时,秦国自秦武王开始正式设置了左丞相、右丞相,而秦統一六国后,宰相才作为一种官职被确定下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着君权和相权的斗争。最终,明太祖朱元璋废掉了宰相官职,只设六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0年5期2020-06-19

  • 北宋前期宰相本官与兼官制度考论
    中作为最高级别的宰相,其列衔仍然有官、职、差遣的区分,官员会以不同的本官拜任宰相,拜相前本官品级的高低、拜相次数都是影响拜相时所带本官高低的重要因素。宋太祖朝以后,初次拜相时官员所带本官通常偏低,这与宋朝帝王的权术、时局变化有关。任相期间,宰相本官会发生相应的迁转,迁转速度不固定,但迁官顺序则有相应的规定,迁官原因多与国家政局、皇帝态度息息相关。罢相降官的情况不多,且罢相时所除本官都不低于六部侍郎。宰相兼官实质上是本官(寄禄官)之一种,“兼”字仅作系衔之用

    社会科学 2020年5期2020-05-19

  • 晋江宰相
    多才俊,直至官拜宰相。文章根据史料对晋江宋代和明代的宰相进行精简介绍。关键词:晋江;宰相;人才《中国历代职官词典》载,“宰相”一词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官员的通称。“宰”字为“控制、掌握”之意,“相”原为相礼之人,字义为“辅佐”,另有“丞相”“相国”之称。我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历经三个阶段的变化:秦汉时期为“三公制”(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隋唐時期为“三省制”(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明清时期为“内阁制”。宋和明两代晋江共出了16位宰相,其中两宋9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9期2020-03-18

  • 一千两黄金的谎话
    ,有个告老还乡的宰相,他本是个奸诈的人,到了老年更加狡猾。他一天到晚好吃懒做,闷得发慌。怎么打发这无聊的日子呢?他两眼一眯,眉头一皱,想出个鬼主意:“每天听一听故事来混时光寻开心吧。”于是他叫人四处张贴告示:“谁能一连说上三个谎话,赏赐黄金一千两。”一传十,十传百,四里八乡能说会道的人,争先恐后地来到宰相家。他们各显神通,编出千奇百怪的谎话,一个个说得活灵活现,天花乱坠。有的说,金刚山上的仙女下凡,和一位公子结了奇缘,生了个三头六臂的胖小子。有的说,东海龙

    故事会 2019年24期2019-12-19

  • 元丰官制改革对宰相权力的影响
    元丰官制改革中对宰相制度的改变,更是其中的重点。把本依据《唐六典》改革的三省机构,改为了实际上的两省掌权。宰相不仅掌握政权,还掌握原属于三司使的财权,并有掌军权的趋势。元丰官制改革中对宰相权力的改变,从制度上强化了宰相的权力。新的宰相制度便于发挥中央集权作用,但在加快行政效率的同时,也造成权相频出,独揽朝政的弊端。关键词:宋代;元丰官制;宰相中国古代宰相制度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即秦汉三公制、隋唐三省制以及明清内阁制。而宋代正处于隋唐三省制的衰落时期,此

    青年时代 2019年14期2019-06-20

  • 唐太宗时期宰相诗歌研究
    人墨客身份进士的宰相尤多,所以这些宰相能够作诗的占大多数,他们形成了庞大且复杂的诗创作群体。他们身居要位,与之诗歌唱和的人较多,对于这些有影响力同样兼备质量的群体进行研究十分有意义。唐太宗继位时期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文教复兴等政策,给宰相创作提供了许多诗歌创作的空间。本文从唐太宗时期诗人宰相群体构成、宰相诗创作题材与特点、文学贡献三方面进行研究。关键词:宰相;诗;主题;艺术特征;文学贡献作者简介:吴婷婷,生于1996年5月,汉族,江苏盐城人,江苏大学文学院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1期2019-05-09

  • 好玄的一个逗号
    要斩的犯人是当朝宰相。这道圣旨如果这样理解:“赦罪,不准处死!”那么就要刀下留人,宰相就可活命。如果这样理解:“赦罪不准,处死!”那么宰相可就要一命呜呼了。后来还是一位大臣破解了这个难题。他说:“大家不必为难了,宰相的死罪是皇帝钦定的,如果真要杀宰相,皇帝就不会再下一道御旨了,既然在这个时辰又下了一道御旨,说明皇帝是不想杀宰相了,但又碍于钦点过宰相死罪,不好意思直接说赦免,才下了这样一道模棱两可的御旨,让我们猜度、裁定。“如果我们把宰相杀了,皇帝会把责任推

    小星星·作文100分 2019年2期2019-03-20

  • 微访谈
    淘历史宰相的作用无处不在唐朝大臣贺知章任秘书监时,从来没有得到宰相张九龄的照顾,多年不曾升迁。张九龄罢相后。遗憾地对贺知章说:“我这几年事务烦冗,没有给您升官,深以为憾。”贺知章素性诙谐,立刻说:“我已得到您不少照顾。”张九龄不解,贺知章解释说:“您任宰相期间,因为您和我都是南方人,所以也无人骂我是南方佬,您罢相后,朝中对南方人的卑稱又渐渐开始了。”

    百家讲坛 2019年9期2019-01-02

  • 唐朝吃饭那些事儿
    索性全砍了。唐朝宰相吃饭时,百官不得谒见。唐顺宗时,一天宰相们正在吃饭,皇帝的亲信王叔文来找宰相韦执谊,韦执谊放下筷子,吭哧吭哧就跑出去了,几个老哥们儿也停下筷子等他回来。等了半天他也没回来,有人来报说,王叔文没吃饭,韦执谊在那边陪他吃了。宰相郑珣瑜当场怒摔筷子,“我还当个什么宰相!”马上叫人备马回家,在家躺了七天都不肯上班。唐朝入迷信,说宰相食堂的饭非常神圣,只有宰相能吃,普通人要是吃了就得遭殃。高宗时的宰相张文瓘年轻时算过命,说他将来要当宰相,但一顿宰

    百家讲坛 2018年14期2018-12-28

  • 蒲松龄“请吃半鲁”
    一天,他忽然接到宰相的一张请帖,上面写着“请吃半鲁”,意思是请吃鱼。蒲松龄对此类请帖深恶痛绝,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当官的还只顾吃喝玩乐。于是,就对送请帖的使者说:“我身体不舒服,恐怕不能前往,请回复宰相,希望能够谅解我。”蒲松龄的妻子在一旁听到丈夫不去赴宴,觉得有些不妥,便对蒲松龄说:“这样做不怎么合适,人家一来是宰相,当了官并没有忘记旧友;二来您和宰相曾经同窗共读,不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应该去。”听妻子这么一说后,蒲松龄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去赴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8年47期2018-12-19

  • 读《明夷待访录〈置相〉》有感
    晓亭一黄宗羲认为宰相为百官之长,地位十分重要,不能被废,但是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君主专制越来越集中,宰相的职能逐渐衰弱,甚至被取消。这样,没有宰相的监督与辅佐,如果再加上皇帝年幼或者不理朝政,君主大权很容易旁落于母后或宦官的手中,他们不懂如何治理天下,政治将愈加黑暗,人民将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所以黄宗羲极力倡导重新设置宰相这一职。黄宗羲主张恢复宰相的理由在于:第一,“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秦、汉以后,废而不讲,然丞相进,天子御座为起,在舆为下。

    长江丛刊 2018年1期2018-11-15

  • 丞相和宰相根本不是一回事
    臣。如果再提起“宰相”这个词,恐怕大家脑海中浮现出的词汇依旧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既然“丞相”与“宰相”都是指那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元老重臣,那么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丞相为官职 宰相为习惯用语关于“宰相”与“丞相”,大家往往都误以为它们是一个相同概念。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丞相与宰相并不是一个对等的概念。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中,丞相是一个明确的官职名称,而宰相则是对辅佐君王处理政务者的一种习惯性称呼,并非一个官职或官位。丞相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

    人生十六七 2018年8期2018-09-08

  • 丞相和宰相根本不是一回事
    臣。如果再提起“宰相”这个词,恐怕大家脑海中浮现出的词汇依旧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既然“丞相”与“宰相”都是指那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元老重臣,那么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丞相为官职宰相为习惯用语关于“宰相”与“丞相”,大家往往都误以为它们是一个相同概念。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丞相与宰相并不是一个对等的概念。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中,丞相是一个明确的官职名称,而宰相则是对辅佐君王处理政务者的一种习惯性称呼,并非一个官职或官位。丞相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战

    人生十六七 2018年22期2018-08-23

  •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之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辽朝早期设北、南面官,有所谓北宰相、南宰相,有学者认为是可汗之下统帅部族的首领,非宰辅性质,存疑。丞相与

    华声文萃 2018年11期2018-07-13

  • 肺似“宰相”调机体 宣发肃降排浊气
    文/张会永肺似“宰相”调机体 宣发肃降排浊气文/张会永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因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而称为“华盖”,肺也被喻为五脏六腑的“遮阳伞”。肺叶娇嫩,通过口鼻与外界直接相通,人体感受外邪,首先受影响的就是肺。肺部易感外邪,不耐寒热,因此被称为“娇脏”。肺主呼吸,清肃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清洁、顺畅,又被称为“清虚之脏”。呼吸时,肺气得以向上、向外宣发,也可向下、向内肃降,并带动全身气血运行。因此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体现肺气的宣发、肃降中,由此衍生出肺主

    乐活老年 2017年6期2017-09-21

  •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陈长琦宰相是中国古代对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種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辽朝早期设北、南面官,有所谓北宰相、南宰相,有学者认为是可汗之下统帅部族的首领,非宰辅性质,存疑。丞相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7年7期2017-07-19

  • 聪明的理发师
    相传,古时某宰相请一个理发师修面。理发师给宰相修到一半时,也许是过分紧张,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给刮掉了。唉呀!不得了了,他顿时惊恐万分,暗暗叫苦。深知宰相如果怪罪下来,那他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呀!理发师是个常在江湖上行走的人,深知人们的普遍心理:盛赞之下无大怒。他急中生智,猛然醒悟,连忙停下剃刀,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仿佛要把宰相的五脏六腑看个透。宰相见他这模樣,感到莫名其妙,迷惑不解地问道:“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呢?”理发师装出一副傻

    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7年6期2017-06-07

  •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辽朝早期设北、南面官,有所谓北宰相、南宰相,有学者认为是可汗之下统帅部族的首领,非宰辅性质,存疑。丞相与宰相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4期2017-04-21

  • 宰相识破谎言
    郑小锋今天,猫宰相家要来客人。他让大厨去集市上买一些鱼来。过了一会,大厨过来向宰相汇报:“宰相,我一共买了三种鱼。大青鱼23元一条,鲫鱼5元一条,鲤鱼10元一条。总共花了180元。”猫宰相问:“大青鱼买了几条?”“4条。”大厨小声地说。“不对吧?应该是5条。”猫宰相说。“您为什么这么说?”旁边的管家问。“因为总数180元,鲫鱼每条5元,鲤鱼每条10元,5、 10和180都是5的倍数,所以大青鱼的的总钱数一定也是5的倍数。所以就可以断定,不管鲫鱼和鲤鱼的条数

    读写算·小学低年级 2017年2期2017-02-06

  •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宰相是中国古代对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辽朝早期设北、南面官,有所谓北宰相、南宰相,有学者认为是可汗之下统帅部族的首领,非宰辅性

    文史博览 2017年4期2017-01-28

  • 心里的困难
    没有办法,只好向宰相求助。但是宰相病了,在家里休养,他直接去宰相府汇报。宰相家里有一条凶狠的大狼狗散养着,好多官员都不敢进他的门。官员起初也不敢进,就在门外候着,等着来人迎他进去。可左等右等,就是没人来接,事情太急了,他只好硬着头皮进门。院中的大狼狗狰狞地叫着向他逼近,他也急了,这狗要是耽误了事,杀了都不解气。于是他操起一根棍子向狗打去。这狗怕了,夹着尾巴溜了。官员进门后发现宰相已在门口笑着等他:“许多时候,不是因为困难重重,我们心生畏惧;而是因为我们心生

    意林·少年版 2016年24期2017-01-10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喜欢打猎,以及与宰相微服私访。宰相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天,国王到森林打猎,一箭射倒一只花豹。国王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使出最后的力气,扑向国王,将国王的小指咬掉一截。国王叫宰相来饮酒解愁,谁知宰相却微笑着说:“大王啊,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听了很愤怒,“如果寡人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大怒,派人将宰相押入监狱。一个月后,国王养好伤,独自出游。他

    饮食保健 2016年13期2016-09-18

  • 评析汉、唐、宋三代皇权巩固与宰相分权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宋三代皇权巩固与宰相分权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黄乔乔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6)摘要:一方面,汉、唐、宋诸代的宰相分权措施实际上是为加强皇帝专制服务的,以巩固和维护统治。另一方面,纵然相权具有某些约束皇权的功能,且有制度和法律对皇权的约束,古代政治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但这种制约和制度最终还是为皇权所服务,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各种政治力量在法定程序内活动,提高国家机器的运转效能。关键词:相权;皇权;皇帝专制;专制权力;宰相引言

    人间 2016年19期2016-07-02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喜欢打猎,经常和宰相微服私访。宰相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天,国王到森林打猎,一箭射倒一只花豹。国王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使出最后的力气,扑向国王,将国王的小拇指咬掉一截。 国王叫宰相来饮酒解愁,谁知宰相却微笑着说:“大王啊,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听了很愤怒,“如果寡人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大怒,派人将宰相押入监狱。一个月后,国王养好伤,独自出游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6年39期2016-05-30

  • 巧言免祸
    胡图做过宰相。有一次,他请理发师来给他理发修面。那理发师给胡图修面到一半,忽然停下刮刀,两眼直愣愣地看着胡图的肚皮。胡图见他这模样,心里纳闷,就问道:“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呀?”“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chēng)船。我看大人您的肚皮并不大,怎么能撑船呢?”宰相一听,哈哈大笑。“那是说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都能容忍,从不计较。”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大人您的眉毛刮掉了!大人您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16年6期2016-05-14

  • 明人内阁性质观点述评
    论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与“虽无相名,实有相职”的矛盾性论断,恰恰反映出内阁地位的尴尬和明朝中枢制度设计的缺陷。关键词:内阁;大学士;宰相;内辅关于明内阁性质问题,明朝人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内阁大学士仅是顾问左右,“只备论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意见认为,大学士无宰相之名分,但有其实,即有责、有权,“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本文拟从考察历朝统筹、内辅机构的宏观视野,结合明内阁职责不断变化的史实,对明朝人士有关内阁性质的观点进行评析,从而加深对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23

  • 巧言免祸
    郭倩胡图做过宰相。有一次,他请理发师来给他理发修面。那理发师给胡图修面到一半,忽然停下刮刀,两眼直愣愣地看着胡图的肚皮。胡图见他这模样,心里纳闷,就问道:“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呀?”“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chēng)船。我看大人您的肚皮并不大,怎么能撑船呢?”宰相一听,哈哈大笑。“那是说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都能容忍,从不计较。”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大人您的眉毛刮掉了!大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15年6期2015-06-16

  • “丞相制”还是“宰相制”
    异,前者表述为“宰相制”,后者表述为“丞相制”并对“丞相”与“宰相”的区别加以简单解释。事实上,称这一制度为“丞相制”更合适,除辽代以外,“宰相”一直是对历代中央辅佐皇帝最重要文职官员的代称。关键词 丞相  宰相  建议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臣,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宣布废除丞相。此后,被称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毋庸置疑,被视为“百官之长”的丞相曾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3期2015-05-11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欢打猎,还喜欢与宰相微服私访.宰相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天,国王去打猎,一箭射倒了一只花豹.国王下马察看时,花豹使出最后的力气,将国王的小手指咬掉了一截.国王叫宰相来饮酒解愁,宰相却微笑着说:“陛下,想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听后非常生气:“如果寡人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宰相微笑着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大怒,派人将宰相押入了监狱.一个月后,国王养好伤,独自出游.当他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时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12期2015-01-31

  • 清朝为什么没有宰相
    朝,效仿明朝不设宰相。这是因为,朱元璋开创了明朝后,因宰相胡惟庸权力过大,引起了朱皇帝的不安,找个理由就杀了胡惟庸,将天下权力牢牢攥在自己的手里,从此不再设宰相一职。清朝入关后承明制,也就相应地没有设宰相这一官职,这项制度一直维持到清朝灭亡,整个清代都没有设过宰相。人们一直以为,乾隆时期的刘墉是一个宰相,因为刘墉驼背,是个罗锅,再加上著名的清宫戏《宰相刘罗锅》的宣传,随之,“罗锅宰相”之名誉满华夏。其实,根本没有这码事儿。其实,刘墉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前

    感悟 2014年3期2014-04-08

  • 幸运的人和努力的人
    有一位国王对他的宰相说:“你相信运气吗?”“我相信。”宰相说。“你可以证明这点吗?”国王说。“是的,我可以。”宰相说。于是,一天晚上,宰相在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了一个袋子,里面混装了豌豆和钻石,然后让两个人进入房间。这两人有一人是相信運气的,另外一人则相信要完全依靠人的努力。前者静静地躺在地板上,而后者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够着了袋子,并在黑暗中靠手摸索分辨出豌豆和钻石,然后,他一粒接一粒地把豌豆吃掉,而将钻石扔下去给他的同伴,并且说:“这些石头给你,叫你躺

    读者·校园版 2012年4期2012-08-30

  • 古代宰相们的雷人绰号
    僚名叫王圭。他当宰相16年,尸位素餐,从无建树。上殿面君,曰“取圣旨”;听取皇帝指示后,曰“领圣旨”;回到衙门后,对秉事者曰“已得圣旨”。时人谓之“三旨相公”,以讥刺其失职。弄獐宰相很多人都知道唐朝宰相李林甫是个“口蜜腹剑”的家伙,却不晓他还有个外号叫“弄獐宰相”。一次,李在写信庆贺亲戚生了孩子时,将“弄璋”(古称生男曰“弄璋”,璋为玉器)写成了“弄獐”(獐为野兽)。后人遂以“弄獐宰相”来戏称没有文化的权贵了。浪子宰相宋徽宗时,宰相李邦彦,“游纵无检”,行

    民风(上半月) 2009年4期2009-04-26

  • 论唐中后期的“二元”制衡机制
    策军中尉制约外朝宰相,宦官监军使制约藩镇节帅的“二元”制衡机制。这种机制维系了唐中后期一百多年的统治。随着这种机制的瓦解,唐王朝的统治也随之走到了尽头。关键词:唐代;宦官;宰相;节度使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8)09-0056-05唐中期,“三省”制衡的中枢体制开始解体。一方面,自开元初宰相张说奏改政事堂,使唐初奠定的“三省”制衡体制不复存在,尚书省退出宰相机构,而中书门下行政职能进一步增强,决策职能则相对弱化

    江汉论坛 2008年9期2008-11-07

  • 大肚宰相理发记
    辉有一句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宰相胸怀宽广,万事都能包容。可这句俗语却给大肚宰相带来了十二分的尴尬。这天,大肚宰相腆着大肚子,准备去理发。他穿着官服大摇大摆来到了“天大”理发店,宰相是这家店的常客。谁知老板今天不在,店里只有一个伙计模样的人坐在那。宰相想改天再来,伙计模样的人却站起来对他说:“大宰相,我是老板的师傅,我本不再亲自给人理发,今天您来了,我就给您露一手吧。”大肚宰相看了看眼前这个从来没见过的人,居然知道自己是大宰相,又听他说是老板的师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07年3期2007-05-24

  • 历史上的“宰相
    顾建平山中宰相南朝陶弘景隐居山中,朝廷每有大事,必定遣人询问他,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后来泛指那些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人。伴食宰相唐朝卢怀慎与姚崇同为宰相。卢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遇事推诿,不敢负责,时人称之为“伴食宰相”。后指那些吃饭不干事的高官。弄獐宰相唐朝宰相李林甫一次写信庆贺亲戚生了孩子,将“弄璋”(古称生男为“弄璋”,璋为玉器)写成了“弄獐”(獐为野兽)。后遂以“弄獐宰相”来戏称没有文化的权贵了。模棱宰相唐代小有名气的文学家苏味道曾对人说:“处事不

    知识窗 2006年11期2006-05-14

  • 蒲松龄赴宴
    。一日,忽然接到宰相一份请帖,上面写着,"请吃半鲁"。蒲松龄对此类请帖,深恶痛绝,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当官的还只顾吃喝玩乐。于是,对送请帖的来者说:"我身体不佳,不能前往,请回复宰相谅解。"其妻在一旁听到丈夫不去赴宴,认为不妥,对蒲松龄说:"这样做不好,人家一是宰相,当了官没忘旧友;二是您和宰相曾经同窗共读,不管从哪方面说,都应该去。"蒲松龄沉思良久,最后还是决定赴宴。来到宰相家里,席宴开始,只见两位使女抬着一盆鱼汤送上桌来。宰相说:"请包涵,小弟入官 以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00年1期2000-06-14

  • 宰相的角色位置
    。第四十章《论做宰相》,内容是教导他的孩子,身居高位,一要善待军队,二要正义公道,三要忠诚廉洁,四要了解各国国王的动态。他特别强调,全国都是宰相的田园。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才是宰相的己任。于是他讲了下面这个故事:有个波斯国王在罢免自己的宰相前,对宰相说:“我赐你一座庄园,以使你和你的家庭生活安逸,颐养天年。”宰相说,您假如可怜我,那么就在国内找一处荒凉的小村赐给我吧,我将穿着褴褛的衣服在那里安家落户,靠地租为生。臣仆们按照国王旨意找遍全国,怎么也找不

    读书 1995年9期199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