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

  • 淮北地区稻麦周年均衡增产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栽培技术,从淮北地区稻麦的轮作种植应用现状入手,就稻麦周年均衡增产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说明。【方法】着重对稻麦轮作模式的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淮北地区的稻麦种植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种植方式,通过对当地稻麦生长各环节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让当地的种植规模、种植效率以及种植效益都有显著提升。【结论】通过对淮北地区稻麦周年均衡增产配套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可显著提升稻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年6期2023-12-21

  • 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发展研究
        要:淮北地区指淮河以北地区,有着良好的小麦生长环境,属于小麦主产区,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农业和诸多农业技术发展背景下,淮北地区小麦种植取得了良好成效,也积累了较多的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非常值得推广应用。基于此,文章立足于淮北地区光照条件、环境温度、水资源条件、土壤条件,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论述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发展的相关情况,期望能够为农业生产研究提供相关建设性意见。关键词: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文章编号:1005

    种子科技 2022年3期2022-03-30

  • 淮北地区花生优质丰产栽培与田间管理技术
    械化技术以及淮北地区花生优质丰产栽培的要点,并以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适时收获为切入点,阐述了淮北地区花生栽培田间管理技术的主要内容,促进了花生种植与管理工作的升级,实现区域花生种植产业的更好发展,仅供参考。关键词:淮北地区;花生栽培;田间管理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9-004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5.2       文献标志码:B花生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花生产出的

    种子科技 2021年19期2021-12-23

  • 淮北地区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与建议
    展。关键词:淮北地区;绿色小麦;技术推广;一、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一)提高农民收入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使传统种植技术所具有的问题和缺陷得到有效弥补,使田间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使土壤肥力得到显著改善,保证产量的同时,使品质得到明显提高。随着人们健康安全意识的快速提高,对产品质量更为关注,绿色小麦充分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市场销量有保证,市场前景良好,可促使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小麦属于人们生活所需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同样在其他领域发挥着关键的影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2021-11-10

  • 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要:该文结合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实际,对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包括苗前准备、生育中期、授粉灌浆期、后熟等阶段的管理,以期进一步提高当地夏玉米的产量水平及品质。关键词: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041-02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及种植水平、产量等直接与粮食安全生产、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安全生产一直是全球各国非常关注的焦点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8期2021-10-03

  • 淮北地区夏玉米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要点
    夏明摘要:淮北地区是我国玉米的主要种植地,而近些年农业的快速发展,若想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不仅要应用先进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同时也要通过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来保证生产稳定性。近年来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连年秸秆还田等耕作模式的变化,夏玉米病虫草害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便对玉米种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明确玉米苗期时可能会发生的病虫草害,并根据病虫草害具体特征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为玉米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关键词:淮北地区;夏玉米;病虫草

    新农民 2021年20期2021-09-17

  • 播量对淮北地区旱茬小麦产量及群体性状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淮北地区适播期小麦超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以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系淮麦4046和弱春性小麦品种淮麦40为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设112.5、150.0、187.5 kg/hm2 3个播量水平,研究播量对旱茬小麦产量和群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量的增加,小麦株高、穗数均呈递增趋势,而每穗粒数、千粒质量均降低,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增加播量可显著增加各生育期群体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且拔节前叶面积指数也较高。适宜播量下对应小麦超高产(>9 75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20期2020-12-14

  • 淮北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凤侠摘 要:淮北地区是冬小麦主产区,在冬小麦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高产栽培经验,使该区冬小麦单产连年攀升,但生产中仍存在一些影响小麦单产提高的因素。为了使农户更好地掌握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该文以砀山县冬小麦种植为例,从播前准备、播种育苗、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及后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词:淮北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5-0048-03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5期2020-08-23

  • 淮北地区麦要玉全程机械化绿色丰产增效技术模式示范总结
    模式;成效;淮北地区2019年度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业务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蒙城县开展了麦—玉全程机械化绿色丰产技术集成与模式优化创新研究与示范应用,课题实施进展顺利,为实现粮食绿色丰产、提质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1    目标任务针对淮北地区存在的品种周年配置与温光资源时空分布不协调;自然灾害多发,砂姜黑土面积大,产量不高不稳;玉米收获偏早,粒重增产潜力受限,周年光温利用不充分;粮食品质一般,效益低;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高,农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0期2020-06-04

  •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要] 小麦是淮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为了保证小麦总产量得到提升,农户需要根据淮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树立科学的种植意识,严格执行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促进小麦健康生长。基于此,本文简要总结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关键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5--21 科学安排茬口,充分利用资源受淮北地区地域特点的影响,使麦稻生长所需的温光资源无法得到

    乡村科技 2020年5期2020-04-21

  • 沿淮-淮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水稻、小麦生产现状,经过多年来的生产试验,研究了沿淮-淮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高效生产的气候资源配置特征、季节间茬口衔接、品种类型选用、种植方式、群体特征、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措施,形成了沿淮-淮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期为区域稻麦周年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关键词:沿淮-淮北地区;稻麦两熟种植;周年;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1;S51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6-00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6期2020-04-17

  • 红糯16号高粱在淮北地区夏播生产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究所培育,在淮北地区夏播播期可推迟到6月底,全生育期128d左右。大面积生产应采用高粱专用播种机播种,一般行距55~60cm、深度3~5cm,播种量9~12kg/hm2;播后20d左右进行间苗,保留密度12万~15万株/hm2;高粱3~5叶期、杂草2~4叶期时,使用二氯·莠去津进行茎叶处理以防治田间杂草;用背负式人工施肥机沿高粱行条施拔节孕穗肥;8月上旬高粱吐穗前以及9月初高粱吐穗后10d左右采用飞机飞防办法,使用阿维菌素、氯氰菊酯、苏云杆菌交替防治螟虫。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4期2020-04-12

  • 淮北地区夏大豆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该文介绍了淮北地区夏大豆生产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淮北地区夏大豆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制定支持夏大豆生产发展政策、提高夏大豆单产、强化宣传和市场监管等,以期为更好地推动淮北市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夏大豆;生产现状;问题;对策;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4-0070-03淮北地区地处黄河流域夏大豆产区南部,为大豆原产地之一、安徽省大豆主产区和优势产区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4期2020-04-12

  • 淮北地区优质粳稻—冬闲+早春西瓜高效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本文介绍了淮北地区优质粳稻—冬闲+早春西瓜高效栽培技术,分析了该模式下产生的效益,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关键词    优质粳稻;西瓜;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效益分析;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1.048;S651.04+.7        文献标识码    B赣榆地处江苏省最东北端,是苏北地区稻麦两熟重要生产区,全年优势温光资源集中于3月下旬至11月上旬。随着水稻栽培方式与技术的历史性变革,由传统中大苗手栽转变为大面积毯苗机械化移栽,使得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5期2020-04-09

  • 淮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大豆是淮北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病虫害的发生不利于其安全生产。结合实践,本文简单总结了淮北地区常发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以期为大豆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关键词    大豆病虫害;危害特点;防治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435.65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9-0103-02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9期2019-11-21

  • 安徽淮北地区土壤控制排水实验设计
    计拟在安徽省淮北地区砂礓黑土区域,通过设置控制性试验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控制排水程度与排水水分消退和营养物质流失之间函数关系,建立相应软件模型识别控制排水程度对排水过程和营养物质流失的机理,进而定量化得出控制排水在调节农田水分,减少营养物流失具体影响效果。关键词:淮北地区;控制排水;实验设计中图分类号:S213.9      文献标识码:A1概述涝渍害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我国有3027万hm2耕地受涝渍威胁。淮北地区易涝(渍)区占该区总耕地总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8期2019-10-21

  • 淮北地区烟农999小麦不同播种时间对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999小麦在淮北地区种植适宜的播种期,特开展不同播种时间对其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的延迟,小麦全生育期有所缩短,因而要尽量早播,为小麦赢得更多的生长时间,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产量以10月2—16日播种的处理较高,建议淮北地区在10月上中旬播种。关键词    小麦;烟农999;播种时间;生育期;产量;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4-0007-01小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4期2019-10-16

  • 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方面,介绍了淮北地区小麦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为小麦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淮北地区;小麦;栽培技术1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1   种子的选择及处理好的品种能够提升小麦产量,也是保证小麦栽培质量的关键。选种时不仅要注重种子的品质和口碑,还要考虑当地的生态条件和土壤状况。优质的小麦品种一般具有光合能力强、分蘖强、抗病强、抗倒伏、抗衰老等特点。淮北地区易发生旱、涝、冻等灾害,选择品种时应注重其丰产性和抗逆性。作为小麦的主产区,一些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小

    种子科技 2019年12期2019-09-10

  •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等方面介绍了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3-003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近年来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3期2019-08-23

  • 淮北地区原位秸秆还田后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根据淮北地区夏大豆规模生产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分析影响夏大豆高产的主要因素,总结原位秸秆还田后的夏大豆抗灾避灾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当地农户参考。关键词    夏大豆;原位秸秆还田;高产;栽培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2-0011-02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实施大豆振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2期2019-08-07

  • 淮北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控
    述了赤霉病在淮北地区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发病原因及危害,并提出了科学防控措施,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赤霉病;发生情况;原因;防控措施;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435.121.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6-0084-02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淮北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受种植制度和气候等因素影响,该病呈逐年上升的发生趋势,且危害日趋加重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6期2019-07-03

  •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為了评价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特进行田间试验示范,考察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45%配方肥(25-13-7)600 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150 kg/hm2)产量及经济效益较好,分别达到5 460 kg/hm2、10 490.40元/hm2,投产比达到1∶7.03,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关键词    小麦;砂姜黑土;测土配方施肥;产量;经济效益;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0期2019-07-03

  • 淮北地区麦茬直播稻绿色增产栽培技术
    贤文摘 要:淮北地区麦茬直播稻因其简便、节本、增效而得到广泛推广,但其配套栽培技术却不甚完善。该文从品种选择、播期、病虫草害防除、肥水管理、控旺防倒等方面对淮北地区麦茬直播稻绿色增产技术进行了介绍。关键词:麦茬直播稻;栽培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7-0042-02近年来,随着粮价市场的跌宕起伏,农民种植粮食收益逐年下降,南方小麦、玉米、大豆的保护价纷纷被取消,这一调整或将促使农民改种利润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7期2019-04-27

  • 淮北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在淮北地区发生情况、特点、发病原因及危害,提出了科学防控措施,为防控小麦赤霉病提供参考。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防控措施;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435.1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2-03)-0065-02小麦赤霉病俗称“烂穗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淮北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近年来,由于受种植制度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该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危害日趋加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30%~40%,甚至绝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3期2019-03-18

  • 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结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期早播与合理密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关键词    大豆;栽培技术;优质;高产;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2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4-0012-01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4期2019-01-11

  • 淮北地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栽培研究
    6年度江苏省淮北地区品种展示的20个小麦品种的试验资料,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穗数与籽粒产量成极显著正相关(r=0.672 9**)、穗粒数和千粒重与籽粒产量成不显著正相关(r=0.267 8、r=0.177 1)。籽粒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X1)、穗粒数(X2)、千粒重(X3)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4 946.71+13.45X1+250.32X2+155.60X3。通径分析表明,穗数对籽粒产量的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Py=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0期2018-11-24

  • 淮北河网化运动及其启示
    沟挖渠,尤以淮北地区最为典型。河网化期间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有些一直施惠于今,有些则很少甚至没有发挥作用,造成了很大浪费。认真研究这一时期的河网化运动,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这段历史,而河网化的兴衰成败也能给我们以历史启示。中图分类号: K27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8)01-0136-06关键词: 水利建设;淮北地区;河网化;“大跃进”;水利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中间也遇到一些挫折。对于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期2018-08-11

  • 淮北地区夏大豆减量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行性,分析了淮北地区夏大豆减量精播高产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夏大豆减量精播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措施。关键词:淮北地区;夏大豆;减量精播;配套技术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5-007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5.1 文献标志码:A自2012年以来,我们就如何确保夏大豆合理密度和均匀度及一次性苗齐而不间苗,在关集镇唐路、原墙镇东街等村进行了夏大豆减量精播实验,摸索创新了夏大豆减量精播及避灾高产栽培技术,并指导农民夏大豆生产,取得了明显效果,据统

    山西农经 2018年5期2018-05-14

  • 淮北地区夏大豆晚播避灾高产优质技术
    生产,分析了淮北地区夏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构成因素,早播高产不稳产的成因,晚播避灾高产稳产的要素条件,提出了夏大豆晚播避灾高产稳产的技术措施。关键词:淮北地区;夏大豆晚播;晚播避灾;高产技术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2-009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5.1 文献标志码:A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在淮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仅次于小麦的种植面积,是淮北地区最主要的栽培作物,也是高蛋白大豆规模生产区域,为全国植物蛋白的生产和供应基地。为

    山西农经 2018年2期2018-05-14

  • 淮北地区农田林网建设新探索
    本文对当前淮北地区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淮北地区农田林网的建设以及改造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 淮北地区;农田林网;建设农田林网建设,即农田防护林建设,是指为了避免耕地受到风沙的侵蚀,对农田的小气候进行改善,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稳产以及高产而进行的防护林的建设。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个绿色屏障,农田防护林不仅是林业生态工程的基础,同时也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人类的居住环境,因而进行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具有非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6期2018-05-14

  • 淮北地区小麦新品种比较分析
    要:近些年来淮北地区大力推广小麦新品种,本研究以连麦7号、连麦8号、淮麦19、淮麦32、淮麦33、淮麦38等连麦、淮麦系列品种,以烟农19为统一对照展开田间试验,对这些小麦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挑选出最适宜本地生长的品种。关键词:淮北地区;小麦新品种;比较;推广应用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2期2018-02-04

  • 淮北地区夏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技术
    摘要 玉米是淮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当地粮食的安全生产。本文分析了田间杂草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阐述了淮北地区夏玉米田间发生的杂草类型及发生规律,并提出草害防除技术,以期为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 夏玉米;杂草;发生规律;防除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104-01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多种用途,在淮北地区玉米总产仅排在小麦之后,居于第2位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4期2018-01-22

  • 淮北地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
    摘要 阐述了淮北地区油菜生产状况,介绍了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包括播期选择、播种量选择、肥料施用、化控、菌核病防治、机械化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关键词 油菜;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65.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028-01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大,常年种植面积在666.67万hm2左右。国产食用植物油中,约50%来自于油菜籽。长江流域是我国冬油菜主产区,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面积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7期2018-01-08

  • 淮北地区夏季西兰花育苗技术
    益。关键词:淮北地区;夏季;西兰花;育苗技术我县近年来蔬菜产业发展不断加大,其中西兰花作为西洋蔬菜之一,因其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高、美味可口,而身受老百姓喜爱。且西兰花产量高,市场需求大,种植已成为重要的蔬菜发展目标之一。秋季西兰花栽培第一关就是如何做好夏季育苗。经过努力探索,研究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区夏季西兰花育苗的技术。现介绍如下。一、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1.选择品种。要求花球如蘑菇状,顶端突出,花球紧实,花蕾细密,侧枝较少。春茬西兰花选择抗病性好,冬性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0期2017-12-06

  • 江苏淮北地区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
    同。该文针对淮北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对淮北地区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从播种的季节安排、品种的选择、以及在稻麦生长期间的防治病虫害、高效施肥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关键词:淮北地区;稻麦;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9-0029-2新沂市地处江苏淮北地区,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种植方式是稻麦连作。二者相比,水稻在生产上的产量稳定性好、产值和效益都高于小麦,所以在大多数家庭都倾向于种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9期2017-11-08

  • 淮北地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
    摘要 阐述了淮北地区油菜生产状况,介绍了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包括播期选择、播种量选择、肥料施用、化控、菌核病防治、机械化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关键词 油菜;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65.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028-01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大,常年种植面积在666.67万hm2左右。国产食用植物油中,约50%来自于油菜籽。长江流域是我国冬油菜主产区,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面积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8期2017-10-28

  • 淮北地区调蓄水体对抽排排涝泵站规模影响探究
    况【关键词】淮北地区;泵站规模;调蓄水体;排涝流量;内涝问题太和地处淮北淤积平原之西北部,其境内沙颍河为淮河一级支流,境内地势平坦,西北高(海拔36.05m),东南低(海拔30.5m),高差5.55m,自然坡度萬分之一到千分之一。1、河西区基本情况1.1 河西区用地情况太和中心城区河西区范围为规划广缙大道、白洋路、沙颍河大堤所围区域,现状用地以分散村落、连片农田为主,总面积15.6km2。随着《太和县城市防洪规划(2013-2030)》报批,“东进、西跨、

    水能经济 2017年2期2017-10-19

  • 淮北地区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性状演进分析
    要:通过开展淮北地区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更替,产量和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单茎质量、经济系数显著提高,基节增粗,株高降低,基二节、倒二节和穗下节缩短,穗長、结实小穗和小穗数增加,抗病性增强,而分蘖成穗、生育期没有明显变化。因此,今后高产育种要主攻穗粒数,提高穗粒重。关键词:小麦;品种更替;农艺性状;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7-0039-03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7期2017-09-21

  • 淮北地区夏玉米生育期间灾害及防御措施
    摘要 通过对淮北地区夏玉米生育期逆境分析,从品种对路、适期大垄双行种植防渍、深施基肥、抢墒抢时机播、培育壮苗、病虫害综合防治、保证后期科学管理、机械收获等方面提出防御措施,以期为夏玉米栽培提供参考。关键词 夏玉米;灾害;防御措施;生育期;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3-0044-021 灾害的概念灾害是指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使人群或生物种群受到威胁或损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3期2017-08-09

  • 淮北地区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
    奇摘要 根据淮北地区小麦中后期长势情况,从追施拔节肥、预防晚霜冻、预防倒伏、加强病虫害防治、做好“一喷三防”等方面阐述了淮北地区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以期为小麦的丰产丰收提供参考。关键词 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2.1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052-01由于2016年冬季温度偏高,墒情普遍较好,小麦群体普遍较高。当前,淮北地区小麦已经进入拔节抽穗期,加强小麦田间中后期管理十分重要。科学运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2期2017-07-29

  •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术措施,以为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关键词 小麦;高产栽培;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019-02Abstract From the aspects of soil preparation,variety selection,fertilization,scientific sowing,natural disasters prevention,disease,insect an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16期2017-07-19

  • 淮北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汪浩摘要 对淮北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进行简单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及化学2个方面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淮北地区2017年开展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防治措施;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16-01小麦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 Sehw.)病原为多种镰刀菌,是小麦生产上常发的一种病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1期2017-07-14

  • 淮北地区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摘要:在分析淮北地区不同播种期栽培技术重点的过程中,要结合安徽省地域特征,以10月份为播种节点,利用正交设计和多年单点多播期稳定性评价结合的定量分析机制对其进行集中解构,判定最佳播种时期,为地区提高经济产量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关键词:淮北地区;不同播期;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积极运用有效的栽培技术,能在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同时,提升整体种植效果和产量。不同区域的小麦种植有自身的特征,安徽省小麦主要是烟农19以及皖麦50,是在淮北地区超高产栽培项目

    新农村 2017年2期2017-05-20

  • 淮北地区保鲜库储藏石榴的方法
    收,下面我为淮北地区果农介绍保鲜库储藏石榴的方法。[关键词] 淮北地区 储藏石榴 方法[中图分类号] S6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73-011 适时采摘采摘時间要根据不同品种而定。早熟品种(指淮北地区的软子1号、软子2号和黄里石榴)一般在9月上中旬采摘,晚熟品种(淮北地区的笨石榴、大青皮)一般在10月上中旬采摘。采摘过早,外表着色不好,糖分不足,籽粒酸度大,口感差,影响销售。采摘过晚,在采摘和运输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6期2017-05-10

  • 淮北地区秸秆机械化处理与播种模式研究
    染。本文针对淮北地区的秸秆处理情况,探讨机械化处理的技术和播种模式,以期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提供参考。[关键词] 淮北地区 秸秆处理 机械化 播种[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224-01前言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道。只有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秸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有机肥源,而目前我国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还很低,科学开展秸秆的机械化处理,对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24期2017-04-26

  • 淮北地区玉米品牌化生产集成技术
    ;栽培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027-011 选择品牌化生产专用品种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依据品牌生产需要,选择专用品种,积极发展专用玉米、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等生产,总体上优选熟期偏早、具备较强抗倒伏、抗茎腐能力、株型紧凑、适宜机械化种植,且便于运输贮藏的品种。2 实施免耕洁区机直播推广全量秸秆覆盖地免耕洁区机直播技术,集成碎秸清秸、洁区播种、均匀覆盖、免耕贴茬直播、合理密植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4期2017-04-10

  • 淮北地区石榴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摘 要] 淮北地区栽培石榴有悠久的历史,淮北塔山村现存的明清石榴园还有227hm2左右。距今已有300-400年的历史。主要品种有笨石榴、大青皮、塔山软子一号、塔山软子2号、黄里石榴等。发展石榴生产,对改善果农生活条件,提高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淮北地区虽然栽培石榴历史久远,但栽培管理大多属于粗放形管理,下面我给淮北地区果农介绍石榴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关键词] 淮北地区 石榴 栽培技术 优质[中图分类号] S6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4期2017-04-10

  • 极端气候因子对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的影响
    文根据近年来淮北地区夏玉米生长期间气候具有极不稳定性,异常天气较多,导致玉米形态发生变化,生长异常,对生产造成影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为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淮北地区;极端气候因子;夏玉米;影响;措施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059-02近几年来,在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中受夏季季风环流制约,气候具有极不稳定性,异常天气较多,诸如阴雨、干旱、高温、低温、寡照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5期2017-04-06

  • 淮北地区夏玉米倒伏原因及防御措施
    摘要 通过对淮北地区夏玉米不同倒伏类型、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防御措施,以期为夏玉米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 夏玉米;倒伏;原因;防御措施;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50-01近年来,随着紧凑耐密玉米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密植玉米的丰产性已为广大农民所认知。但是随着玉米种植密度逐年增加,密植带来高产的同时也增加了发生倒伏的风险,淮北地区由于夏玉米生长在6—9月,此期正是一年中强降雨和大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3期2017-04-06

  • 淮北地区秸秆全量还田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结构;产量;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2.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042-02为进一步扩大睢宁县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提升小麦生产水平,合理协调作物布局,特选择近年来表现突出的冬小麦品种在大田试验种植,通过品种比较,鉴定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睢宁县半冬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3]。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2期2017-03-24

  • 淮北地区小麦茬机插水稻丰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淮北地区小麦茬机插水稻丰产精确定量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培育适龄壮秧、秸秆全量还田、精确定量机插、精确配方施肥、精准调控水分、病虫草无害化防控等方面内容,以探索淮北地区小麦茬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新途径。关键词 水稻;机插;定量;栽培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029-022015年,响水县南河农业服务中心承担并实施了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机插水稻丰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1期2017-03-06

  • 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运作研究
    宏伟摘 要:淮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戏曲文化,对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开发,则能够使该地区的戏曲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在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需要遵循原真性、吸引性、可持续性和因地制宜等原则,我们应打造适合的产业化环境,拓宽戏曲产业化发展渠道,构建具有特色品牌的产业链,加强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加强非物质遗产的旅游开发,实现非物质遗产的数字化开发,以加强该类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和运作。关键词: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中图分类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1期2017-01-05

  • 2015—2016年度12个小麦新品系在淮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试验
    小麦新品系在淮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加快小麦育种进程,于2015—2016年在安徽淮北生态区域进行了12个小麦新品系的适应性及抗逆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2个小麦新品种中,有6个品种(品系)比当地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参试品系产量变幅在7 453.5~9 046.5kg/hm2,平均产量为8 308.5kg/hm2;西农120、西农511表现出抗病性较好,产量三要素协调,综合表现较好。关键词:小麦新品系;鉴定;适应性;抗逆性;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2.1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9期2016-11-25

  • 民间信仰与元明以降淮北地区社会变迁
    随着元明以降淮北地区社会变迁,该区域的民间信仰也出现了新变化,形成了新特征,主要体现在:“本土”神灵与“外来”神灵和谐相处、敬奉武财神、祖先崇拜、祭祀正直良善的官吏等。由民间信仰与元明以降淮北地区社会变迁互动关系可以看出,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发展状况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区域社会发展制约着民间信仰的活动方式、内容、规模;另一方面,民间信仰又对区域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反作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秩序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11-07

  • 淮北地区夏玉米倒伏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 介绍了淮北地区夏玉米倒伏类型,分析了造成玉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及倒伏后挽救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 玉米;倒伏;原因;预防措施;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056-02玉米是淮北地区主要的粮、饲、经等多种用途的高产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扬,整地、播种、施肥、收获等机械的推广应用,种植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然而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季节自然灾害频发,耕作、种植、管理粗放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8期2016-10-20

  • 淮北地区小麦生产主推技术
    ;生产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044-01目前淮北地区小麦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壤养分不协调,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耕作性能差,土壤保水保肥性差;不平整,旱不能灌,涝不能排;土壤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等,高产栽培要求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土壤结构良好、保水力强、通气性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1.2%以上,全氮含量0.08%以上,碱解氮70 mg/kg以上,速效磷15 mg/k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5期2016-10-20

  • 淮北地区小麦赤霉病流行趋势分析及预防对策
    5100)淮北地区小麦赤霉病流行趋势分析及预防对策陈慧霞(安徽省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濉溪 235100)摘要分析了小麦赤霉病近年在濉溪县小麦生产中频发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施药防控、提高施药技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加大抗病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等一系列预防对策。关键词淮北地区;小麦;赤霉病;流行趋势;预防对策小麦赤霉病通常称之为“红麦头病”和“烂麦头病”,是湿润或半湿润温带麦区生产中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的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3期201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