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证

  • 从“非重不沉”探析张锡纯治疗淋证特色*
    溪 315300淋证是以小便频数,淋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的疾病。《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言“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述其症状,并设栝楼瞿麦丸、猪苓汤等方。中医治淋从整体辨证角度出发,既治病之本,又缓病之急,不良反应少,复发率较低,临床应用无往不宜[1]。近代名医张锡纯宗前人所长,于其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2]阐述淋证证治,设“治淋浊方”专篇,创方14 首,对临床治疗淋证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笔者发现,张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11期2023-12-19

  • 八正散治疗湿热下注型淋证的临床观察
    300210)淋证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小便淋漓不尽、痛引腰腹以及小腹拘急和尿道涩痛属于这一疾病的主要证候特征。从中医辨证分型的角度出发,可以将淋证分为各种不同的证型,其中较为常见和多发的就是湿热下注型淋证,《中藏经》指出“五脏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涩”均可能导致淋证的出现,其中以湿热下注这一证型最为常见[1]。《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中也有“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这一说法,认为外感湿热或者是过食辛热肥食均可能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8期2023-09-13

  • 基于《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詹继红教授治疗淋证经验*
    550001)淋证是指以排尿次数改变,并伴或不伴有疼痛、小腹拘急等症状的肾内科常见疾病,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膀胱刺激征症状。在古籍记载中,淋证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称之为“淋”“淋閟”。对其临床表现,《金匮要略》言:“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千金要方》《济生方》等大多都将淋证归纳为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现在也常见此五淋之证。“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是《诸病源候论》对其病机的高度概括。对于其治疗,《景岳全书》倡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期2023-01-10

  • 从气淋及劳淋论治尿道综合征体会
    病机理,属中医“淋证”范畴。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概括了淋证的症状为“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与尿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符。淋证的分类有多种,目前一般都沿用《千金药方》和《外台秘要》的五淋分类,即石、气、膏、劳、热。淋证初期多表现为热淋、石淋、膏淋,病情反复发作则转化为气淋、劳淋,根据尿道综合征的症状及发病过程与气淋、劳淋相符,故治疗尿道综合征可参照气淋、劳淋的治疗。《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2期2023-01-06

  • 柴苓汤治疗淋证的临床体会
    265200)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一类病证。本病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之为“淋”,《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称之为“淋秘”。《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指出“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指出淋证以小便不爽,尿道刺痛为主要症状。《中藏经》将淋证分为冷、热、气、劳、膏、砂、虚、实8种,为淋证的临床分类构建了雏形,认为淋证是一种“五脏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涩,营卫耗失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9期2022-12-23

  • 孙洁运用“行气法”诊治淋证经验探析
    坤根名中医工作室淋证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涩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症的疾患[1]。 据其临证表现,可与现代医学的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尿道综合征等病症相参,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西医多用抗生素治疗,稍服即缓,久服少效,不治其本。 中医从整体辨证角度出发, 既治病之本,又缓病之急,不良反应少,复发率较低,临床应用无往不宜。孙洁副教授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中青年名中医,从事医、教、研工作二十余年,临证宗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11-23

  • 产后淋证源流与辨治*
    金匮要略》中描述淋证:“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3]产后淋证即是产后小便淋痛,是指妇人产后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等症状。该病始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自唐代开始,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愈加完善。1 病名“产后淋”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产后淋候》。历代医家大多将“淋”与“闭”一同辨治,故也有称“产后淋闭”或“产后淋秘”者,如《妇科冰鉴》言:“产后淋闭,由邪热夹瘀血流渗膀胱,故腹胀而痛。”[4]《冯氏锦囊秘录》云:“产前当安胎,产后

    河南中医 2022年6期2022-11-15

  • 金匮肾气丸辨治冷淋*
    滨 150040淋证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少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症[1]。现代临床中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等病,具有淋证特征者,皆属于淋证范畴。《中医内科学》将淋证分为热淋、石淋、血淋、气淋、膏淋、劳淋六个证型[1],却并未提及冷淋一证。冷淋一证首见于《华氏中藏经》[2]:“冷淋者,小便数,色白如泔也。”《诸病源候论》又称其为寒淋[2]。冷淋在临床中较为少见,故在理论和临床中常被忽略。冷淋病机多为肾阳不足,膀胱气化

    中医学报 2022年7期2022-11-15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锡纯治疗淋证的药—病—证用药规律
    1.1 数据标准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而痛为主症的病证[2]。因此本文认为《医学衷中参西录》[1]所载方剂中,凡方剂主治符合上述淋证主症的方剂均可纳入。1.2 数据收集将《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淋浊方》中所载的14首方剂以及41味中药作为数据来源,通过Excel建立“淋证方药数据库”。数据收集完成后由另2名研究人员进行数据核对,以确保纳入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1.3 数据规范将所纳入方剂的中药名称进行数据规范处理,具体方法为将药物名称、性味

    光明中医 2022年10期2022-06-01

  • 国医大师朱良春分期治疗淋证(尿路感染)的经验拾粹
    长短辨证论治,将淋证(尿路感染)分为急性期、迁延期和淋证后期:急性期清热利湿凉血,迁延期通利同时顾护气阴,淋证后期补肾清利化瘀。祛除湿热重视选择淡渗之品,药性平和为上,用药上处处顾护肾气,遣方用药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充分体现了孟河医派的学术思想。〔关键词〕 淋证;尿路感染;清淋合剂;朱良春;辨证论治;国医大师;医案;分期〔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4-28

  •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论治淋证的用药规律研究
    探讨古今名医论治淋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选方提供借鉴。方法 整理《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历代名医论治淋证的有效经验方,将复方录入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进行单味中药的频次分析、中药属性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共纳入86位医家的382首经验方,涉及中药482味,获得茯苓、黄柏、泽泻、车前子、甘草等核心中药15味。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肺、肾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2-15

  • 尿道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征归属与中医学“淋证”范畴,病因主要为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伤久病,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可涉及五脏六腑。临床以脾肾亏虚、湿热下注、肝郁气滞等证型较常见。治疗以健脾补肾、清热利湿、疏肝行气为主,方药常选择地黄丸系列、补中益气汤、无比山药丸、八正散、逍遥散等。近年来, 中医药对尿道综合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尿道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关键词:尿道综合征;淋证;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随着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2021-06-10

  • The effective transfection of a low dose of negatively charged drugloaded DNA-nanocarriers into cancer cells via scavenger receptors
    性前列腺炎”、“淋证”、“精浊”“腰痛”“随机对照”等;英文检索词为“acupuncture”“electric acupuncture”“chronic prostatiti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等。Scaffold strands were circularized,as previously reported[22].Briefly,a 5′-phosphorylated 50 μM linear scaffo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021年2期2021-05-12

  • 刍议淋证之湿
    滨 150040淋证病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其为“淋闷”。《金匮要略》对淋证的症状特点进行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中藏经》将淋证分为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后世又有诸多分类。其与现代医学中的尿路感染相对应,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坠胀不适,若其症状反复,常可见到情志异常及身体其他部位的不适。当今医家多把外感病邪作为淋证病因,湿热蕴结下焦作为病机,将其病位定位于肾与膀胱,多以膀胱湿

    中医学报 2021年9期2021-04-17

  • 李延辨治老年女性淋证经验*
    150040)淋证病名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其中有“甚则淋”“其病淋”等描述。淋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小便频数、淋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痛引腰腹[1]。淋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尿路感染、尿道综合征、泌尿系结石、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疾病,属于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单方面只用抗生素治疗,疗效尚可,但此病易反复,难以根治。李延教授,黑龙江省名中医,首批全国名中医,第三、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精钻中

    中医药导报 2021年8期2021-04-17

  • 中兽医治疗猫气淋虚证的病例
    100012)淋证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小便频急、淋漓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等,类似于西医概念中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膀胱炎,乳糜尿等疾病的症状。淋证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淋者,淋漓不尽,如雨淋而下;閟,通秘,不通之意也。”指出了淋证既有可能是小便淋漓不畅,又有可能是闭阻不通之象。淋证主要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禀赋不足、劳伤过度、久病缠身等因素引起,造成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1]。1 临床信息1.

    中国兽医杂志 2021年8期2021-03-30

  • 急性膀胱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可归属于中医学“淋证”范畴。中医学对“淋证”的认识历史悠久,论载丰富,早在《黄帝内经》中便记载了“淋”“淋证”等名称,《金匮要略》对本病描述为“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痛引脐中。”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宋代《济生方》中也分别对淋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论治提出了不同见解。综合历代医家对淋证的认识,可将其病因归纳为外感湿热、禀赋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或劳伤久病等,虽有外、内因之分,但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当湿热等邪蕴结膀胱,或脏

    光明中医 2021年5期2021-03-27

  • 浅谈泌尿道感染的中医认识
    教授[2]认为:淋证的治疗应察别淋证类别及证候虚实,再针对标本缓急、病机确立治法,本病多为本虚标实,标本同治,益气养阴清利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柳教授[3]从脏腑病证的角度认为足太阳膀胱病变与手太阳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异常是难治性尿路感染发病中的重要因素,而后者往往易被忽视,正是由于大家常忽视这两种机制的同时存在,故使淋证久治不愈,迁延反复,形成顽固性淋证。何立群教授[4]临证时将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归因于湿热熏蒸,湿郁化热,重浊之邪难以除去,且湿热之邪煎灼津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7期2021-01-11

  • 八正散治疗湿热下注型淋证的临床观察
    痛引脐中。”说明淋证是以小便淋沥不爽,尿道刺痛为主症。现代医学将“淋证”归属泌尿系感染范畴,是以病原微生物侵犯泌尿系统各部位所引发的炎症反应为主要发病机制,临床上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少腹疼痛,甚至发热、腰痛等一系列症状。女性尿道较短而宽,距离肛门近,且体内雌激素水平于围绝经期波动明显,故发病率较男性高,且易复发[1]。研究表明,我国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以确保病患的健康[2]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7期2020-09-27

  • 为膀胱湿热型淋证患者使用土地海苓煎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效果
    221300)淋证又被西医称为尿路感染。此病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是指膀胱及膀胱以下泌尿系统发生的感染。下尿路感染患者多为女性。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菌药。此药是临床上治疗下尿路感染的常用药。但为下尿路感染患者长期使用此药进行治疗,易使其体内的病原菌产生耐药性。有研究资料显示,为膀胱湿热型淋证患者使用土地海苓煎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效果很好[1]。为了进一步探讨为膀胱湿热型淋证患者使用土地海苓煎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效果,笔者对邳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2020-06-03

  • 张喜奎论治淋证经验
    350003)淋证[1],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漓刺痛,或小腹拘急引痛,或腰腹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依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与现代西医学的急、慢性尿路感染 ,尿路结石,泌尿道结核,化学性膀胱炎,乳糜尿,尿道综合征以及男性的急、慢性前列腺炎等但凡具备淋证特点的病症相参。导师张喜奎教授从事医、教、研30 余年,在《伤寒论》研究、肾脏疾病中医防治规律研究、六经辨治肾脏病研究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遣方疗效显著,深受患者认可。笔者有幸从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关于淋证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02-11

  • 李平辨治尿路感染经验
    ,尿路感染属于“淋证”范畴。《黄帝内经》始见淋之名,有“淋”“淋溲”“淋满”等名称。《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中藏经》首先将淋证分为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为淋证临床分类的雏形。《外台秘要·淋并大小便难病》指出,“五淋”为石淋、气淋、膏淋、劳淋及热淋。现代临床结合实际,将血淋同上述“五淋”合称“六淋”,以便建立更为全面的中医疾病认识及辨证论治。李平教授是中医药“岐黄学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7期2020-01-10

  • 王孟庸运用当归连翘赤小豆汤加味验案举隅
    归连翘赤小豆汤;淋证;带下病;月经后期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6-0118-03Abstract: Professor WANG Mengyong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kidney,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eases. She is good at using Dangg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6期2019-06-30

  • 陈扬荣教授辨治淋证经验
    系感染病人,对于淋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随师跟诊学习,收益良多,兹不揣浅陋,试将吾师治疗淋证经验论述如下。1 病因病机对于淋证的病因病机,历代诸家均倡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陈教授在历代医家对淋证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征性气候及人体体质,总结出淋证以湿热毒邪为病机之关键,肾虚为病变之本。1.1 湿热毒邪为病机关键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暖湿润,雨量丰沛,近年来常出现热岛效应,故气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4期2019-02-25

  • 清代宫廷治淋证妙方精选
    主任医师 张京春淋证是以小便频繁而数量少,尿道灼热疼痛、排便不利,或小腹急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此病多因嗜酒过度,或多食肥甘食品,造成湿热,或情绪不好,郁怒伤肝所致。清宫淋证医案多以小水涩痛、小关防频数赤少、小关防短赤等为主要症状,伴以腹胀、发热、脉洪等。病机为五脏之热移于膀胱,治疗主要以清热导赤为主,常用方剂以导赤散加减。肝胃湿热症状 小水涩痛,少腹作胀,脉息弦滑。方剂 清热导赤汤药物组成 木通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生地黄二钱,甘草一钱,泽

    保健与生活 2018年19期2018-11-08

  • 古代小儿淋证方剂用药规律探析
    300193)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证。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对本病的症状作了形象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1]。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又分为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劳淋等,常见于西医学上的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统结石等,好发于女性,其中婴幼女患病率亦较高[2]。由于大多数患儿不能准确描述尿道不适感,体征及临床表现亦不如成人典型,容易导致治疗延迟。如果急性期得不到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7期2018-07-26

  • 对间质性膀胱炎中医辨治的几点探讨
    可归属于中医学“淋证”范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中对淋证描述道:“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淋证是以小便淋漓不畅,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疾病,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与其相一致。淋证可分为:气淋、石淋、膏淋、劳淋、血淋、热淋。其中劳淋具有日久不愈,病情反复,遇劳则发的特点。间质性膀胱炎与劳淋有相似之处,均有小便淋漓不尽,多伴见腰膝酸软等症。然而间质性膀胱炎也不同于劳淋,劳淋多由久病不愈,劳伤过度,房事不节,多产多

    江苏中医药 2018年5期2018-02-13

  • 阮国治辨治血淋经验举隅
    病机本病属中医“淋证”范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描述本病:“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说明淋证是以小便淋沥不爽,尿道刺痛为主症,并将其病机归为“热在下焦”。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中对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他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淋浊》中提出:淋证初起,虽多因于热,但由于治疗及病情变化各异,又可转为寒、热、虚等不同证型,从而倡导“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7期2018-01-20

  • 《圣济总录》中淋证证治拾萃*
    验方[1]。该书淋证部分沿用了《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分类和著录方式,对宋之前治疗淋证的方剂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圣济总录》对淋证病因病机的总结隋《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2]肾虚为本,膀胱蕴热为标的病机理论,一般为后世医家所宗。《圣济总录·诸淋门·诸淋统论》曰:“诸淋之证,大体缘肾气虚,膀胱有热,唯冷淋为异,善治此者,当熟察之。”[3]亦以为淋证的主要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肾虚气化失司,膀胱邪滞。又按常见的辨证分型为卒淋、冷淋、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3期2018-01-18

  • 热敏灸治疗淋证的疗效观察※
    彭小桃热敏灸治疗淋证的疗效观察※邓朝霓1巫秋珍1刘 滢1刘莲芳2皮 哲2李文莉2彭小桃2(1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护理部,萍乡 337000;2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内一科,萍乡 337000)目的 观察热敏灸治疗淋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淋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3.33%,治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20期2017-11-14

  • 中医药防治泌尿道感染优势与证据研究综述
    道感染在中医属于淋证范畴,中医药防治泌尿道感染历史悠久,该文描述了泌尿道感染临床治疗抗生素滥用、耐药菌增加、复发率高等问题,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文献证据,总结分析中医药治疗泌尿道感染在改善症状、减少抗生素用量及副作用、预防复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从基础研究方面,针对泌尿道感染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分型、中药药理作用机制和非药物疗法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中医药综合治疗泌尿道感染具有显著的特色优势。[关键词] 中医药;淋证;泌尿道感染;优势;证据Revi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8期2017-05-11

  • 从脾胃论治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经验
    合征归属中医学“淋证-劳淋”范畴,笔者根据临床用药经验,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湿浊内蕴,病性为本虚标实,而脾胃亏虚为发病关键,脾虚不能运化水液而生内湿,而湿邪又碍脾胃之运化,互为因果,相互交错,脾旺湿自去,湿去则脾健,故治疗以健脾胃为核心,兼以化湿,标本兼顾,从脾胃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老年女性; 尿道综合征; 淋证-劳淋; 从脾胃论治尿道综合征,又称为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是指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非特异性的下尿路刺激症状为特征而无尿路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期2017-02-28

  • 膏淋临证应用
    桥镇卫生院膏淋是淋证的一种,淋证的成因有内.外因之分,但其基本病理变化内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膀胱与肾。当湿热等邪蕴结膀胱,或久病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淋证。由于湿热导致病理变化的不同,及累及脏腑器官之差异,临床上乃有六淋之分。若湿热蕴久,阻滞经脉.脂液不循常道,小便浑浊不清,而为膏淋。膏淋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脂血症。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4期2017-01-28

  • 张锡纯论治淋证特色
    探讨】张锡纯论治淋证特色朱丽芳(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昆明 650032)历代医家对淋证虽有诸多论述,但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淋证的论述较为详细和精辟。其论治淋证,宗前人之长,将淋证分为气、血、 劳、砂、膏、寒、毒七淋, 究其病因病机为肾虚为本,膀胱积热为标。治疗注重扶正祛邪兼顾,病证结合,创立了多首淋浊专方。张锡纯精研医理,熟识药性,遣方用药多具特色,对许多药物均具有独特的见解,其发现的某些独特功效和主治,为后人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1-16

  • 许公平主任医师治疗淋证的经验*
    公平主任医师治疗淋证的经验*徐 坦△许馨予 指导 许公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整理总结名老中医许公平治疗淋证的临床经验,发现许公平治疗本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辨治淋证,先辨六淋之别;2)辨治淋证,须辨虚实之证候;3)治疗淋证常用4组药对:通草—石韦、薏苡仁—冬瓜皮、知母—黄柏、车前草—败酱草;4)治疗淋证必用健脾祛湿之法。希冀本文为继承和发扬许公平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后学者提供参考。淋证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3期2017-01-16

  • 张建伟教授治疗淋证经验总结
    8张建伟教授治疗淋证经验总结申小娜1邢靖晨1袁 苗1张建伟2△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淋证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张建伟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对淋证的辨证论治有自己独到见解,文章在研究张建伟教授门诊病案的基础上,总结其学术经验,阐述张建伟教授对淋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并附医案二则,以飨同道。淋证;名医经验;张建伟教授张建伟教授为河南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辨治肾脏疾病。笔者在跟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20期2017-01-16

  • 张锡纯治疗淋证用药特点探析
    011张锡纯治疗淋证用药特点探析孙紫薇1焦安钦2*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总结张锡纯治疗淋证的用药经验,分析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淋14方的用药规律,并结合其他医学著作及医家言论对药物功效略加阐述。张锡纯在治疗淋证时所用药物及其配伍独具特色,常用药物为山药、芍药、知母、生龙牡,值得研究借鉴,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张锡纯;淋证;用药淋症[1]是以小便频数而量少,尿道灼热疼痛,排便不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5期2017-01-15

  • 自拟中药方治疗淋证68例
    )自拟中药方治疗淋证68例张彩荣 林 艳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 荣成 264300)淋证是以小便频、尿量少、尿道灼热疼痛、排出不畅,或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多见于已婚妇女。笔者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淋证的发病机制,进行辨证配伍组方,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一般资料本中药配方应用于门诊患者68例,其中男25例,女43例,年龄25~70岁,病程最短5 d,最长1个月。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量少,小便浑浊如米泔,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症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3期2017-01-15

  •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治疗老年病验案举隅
    葛根黄芩黄连汤;淋证;头痛中图分类号:R289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9-0055-02葛根黄芩黄连汤,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一书,是表里双解的名方。《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谓:“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甘草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方中葛根辛凉,既可解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9期2016-11-29

  • 五子衍宗丸治疗淋证验案1则
    治疗以尿频为主的淋证1例,取得满意疗效。【关键词】 五子衍宗丸;淋证;尿频;验案【中图分类号】R256.5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4-0043-01五子衍宗丸载于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能添精补髓壮阳,疏利肾气,方由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组成,临床上常用于男科不育、阳痿、遗精,妇科不孕,儿科遗尿等与肾密切相关的疾病[1]。若肾气亏虚,膀胱失约,淋证主要表现为尿频,用五子衍宗丸能补肾壮阳,疏利肾气。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7期2016-10-25

  • 浅谈“气有余便是火”在淋证诊治中的运用
    焦安钦摘要:淋证的发病因素主要为湿热,日久可见瘀、虚互结,病位在肾与膀胱,久则累及肝脾。结合“气有余便是火”理论可阐明其病机为有余之气郁滞膀胱而化火生热,热与湿相搏结,致膀胱气化失司。从而临证用药时,需在辨清标本虚实基础上注重条畅气机,病发初期以标实为主当清热利湿通淋,病程日久本虚为主则应注重补肾健脾兼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治疗过程中酌加调气之品。关键词:淋证;气有余便是火;病因病机中图分类号:R256.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10期2016-09-10

  • 张法荣教授运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老年淋证的经验
    李星【摘要】老年淋证病因病机总以肾虚为本,同时可兼加湿、热、瘀、火等因素,病理多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故在治疗上应标本兼顾,补虚益肾为主,辨证处理兼症。滋水清肝饮是由六味地黄丸和丹栀逍遥散加减而成,两方合用具有滋阴养血,清热疏肝的功效。【关键词】淋证;滋水清肝饮;老年人;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256.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31-01淋证是由外感湿热、情志不调或久病劳伤等原因导致的,以小便频数短涩,灼热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4期2016-05-24

  • 李坤寅教授治疗产后淋证验案一则
    为之【摘要】产后淋证为妇科常见病之一,中医治疗多以补益之法为主。 因岭南地区气候湿热,不可单纯以“补”法而为之。笔者撷取李坤寅教授治疗产后淋证验案一则,以飨同道。【关键词】产后病;淋证;岭南地区;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256.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30-01李坤寅教授师从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欧阳惠卿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近30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等疑难杂症的治疗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4期2016-05-24

  • 五子衍宗丸治疗淋证验案1则
    五子衍宗丸治疗淋证验案1则黄延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五子衍宗丸载于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能添精补髓壮阳,疏利肾气,其中的五子既有补阳药,亦有补阴药,阴中求阳;既有补益药,又有疏利渗湿药,补泄同施而补而不滞;笔者跟师得见运用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以尿频为主的淋证1例,取得满意疗效。五子衍宗丸;淋证;尿频;验案五子衍宗丸载于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能添精补髓壮阳,疏利肾气,方由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组成,临床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4期2016-01-31

  • 李坤寅教授治疗产后淋证验案一则
    坤寅教授治疗产后淋证验案一则姜心禅范为之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000【摘要】产后淋证为妇科常见病之一,中医治疗多以补益之法为主。 因岭南地区气候湿热,不可单纯以“补”法而为之。笔者撷取李坤寅教授治疗产后淋证验案一则,以飨同道。【关键词】产后病;淋证;岭南地区;临床经验李坤寅教授师从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欧阳惠卿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近30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等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特见解。吾有幸侍诊于侧,受益匪浅, 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8期2016-01-30

  • 张法荣教授运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老年淋证的经验
    肝饮加减治疗老年淋证的经验李星1指导:张法荣2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山东济南250014【摘要】老年淋证病因病机总以肾虚为本,同时可兼加湿、热、瘀、火等因素,病理多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故在治疗上应标本兼顾,补虚益肾为主,辨证处理兼症。滋水清肝饮是由六味地黄丸和丹栀逍遥散加减而成,两方合用具有滋阴养血,清热疏肝的功效。【关键词】淋证;滋水清肝饮;老年人;临床经验淋证是由外感湿热、情志不调或久病劳伤等原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8期2016-01-30

  • 李中梓《医宗必读》淋证辨治探析
    中梓《医宗必读》淋证辨治探析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浙江,314200)周富明摘要:为探讨李中梓淋证辨治经验,在研读《医宗必读》淋证篇后,从石淋为病、积热所致,劳淋之因、伤于脾肾,血淋辨治、求证审因和气淋证治、当辨虚实以及膏淋冷淋、虚实挟杂等6种淋证加以探讨分析,提示李中梓治淋经验独特,切合临床,重于实践,迄今仍有积极意义。关键词:李中梓淋证辨治近读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淋证》篇[1],心有所悟,李氏对淋证审因辨治论述精辟,其将淋证分为石淋、劳淋、气淋、血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3期2016-01-30

  • 中西医结合护理淋证120例体会
    中西医结合护理淋证120例体会张平侠(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病二科,陕西咸阳712000)【关键词】淋证;辨证施护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03.050【中图分类号】R256.52;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19(2015)03-0456-02作者简介:张平侠(1969—),女,主管护师,学士。从事肾病、糖尿病临床护理工作。收稿日期:(2013-10-17)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

    河北中医 2015年3期2016-01-08

  • 王维英从肝论治老年女性淋证的经验
    从肝论治老年女性淋证的经验孙田虹 指导 王维英△陕西中医学院(咸阳712046)目的:总结王维英治疗老年女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之淋证经验。方法:将跟师侍诊所得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强调从肝论治老年女性之淋证,以达标本兼顾之功,常获良效。认为老年女性之淋证为本虚标实之证,且临证多以标实为主。湿热下注,热循肝经为其标,肝脾肾三脏之虚为其本。故治肝为兼顾标实、本虚之枢纽。王维英教授是陕西省名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对肾病科临床极为常见、反复迁延、严重影

    陕西中医 2015年1期2015-04-03

  • 焦安钦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经验举隅
    焦安钦教授认为,淋证的主要病机应结合古代医家论述及现代认识,可归结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淋证的病因以湿热为主,病位在肾与膀胱,初起多因湿热为患,正气尚未虚损,故多属实证;但淋久湿热伤正,由肾及脾,每致脾肾两虚,而由实转虚;如邪气未尽,正气渐伤,或虚体受邪,则成虚实夹杂之证。2 辨证施治焦教授认为淋证治疗时应明辨淋证类别及证候虚实,然后再结合标本缓急,针对病机确立治则,本病多为本虚标实,治疗应标本同治,益气养阴清利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掌握“祛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9期2015-01-25

  • 尿通卡克乃其片治疗淋证-下焦湿热证(下尿路感染)临床研究
    通卡克乃其片治疗淋证-下焦湿热证(下尿路感染)临床研究陈 菊1,2,师 源2,黄 磊2,田丽萍1*(1.石河子大学 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2;2.新疆银朵兰维药股份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目的:以三金片为对照评价尿通卡克乃其片治疗淋证-下焦湿热证(下尿路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用尿通卡克乃其片和三金片,疗程7天。结果:尿通卡克乃其片治疗下尿路感染有效率达99.69%,高于同类产品三金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0期2014-04-26

  • 六味地黄汤加减临床应用观察
    对收治的100例淋证、消渴证以及眩晕证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六味地黄汤,临床疗效显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淋证、消渴证以及眩晕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2~87岁,平均年龄为(56.3±2.3)岁。患者病程为2个月到2年,平均病程为(6.6±1.2)个月。其中淋症患者32例,消渴证患者36例,眩晕证患者32例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0期2014-04-26

  • 刘明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老年尿路感染经验拾萃
    染属于中医学的“淋证”范畴,而老年尿路感染常常反复发作,遇劳即发,故属于“劳淋”范畴。《丹溪心法·淋》认为“淋有五,皆属于热。”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中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金匮要略》中认为淋证是热在下焦。《证治要诀》云:“劳淋,病在多色,下元虚惫,清浊不分,肾气不行,郁结而为淋。”淋证多由饮食不节,湿热蕴结下焦;外阴不洁,湿热上犯;肝气郁结,日久化火,郁滞下焦,导致脾虚伤肾,脾肾两虚,水湿

    陕西中医 2014年3期2014-04-05

  • 从“肾虚”论治老年女性淋证经验
    虚”论治老年女性淋证经验秦克力 王莎莎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淋证; 中医病机;肾虚;中医药疗法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欲出未尽,兼小腹拘急引痛,腰部痠痛,溲有砂石的病证。历代医家根据临床表现,将淋证分为热淋、石淋、血淋、气淋、膏淋、劳淋6种证型。多见于西医之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肿瘤以及乳糜尿等疾病。现将从“肾虚”论治老年女性淋证经验介绍如下。1 淋证病机1.1 湿热致淋

    河北中医 2014年5期2014-04-01

  • 淋证源流考
    150040)淋证源流考姜德友,曲婉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中医学对淋证的认识历史悠久,论载丰富。淋证多分为石淋、热淋、劳淋、膏淋、气淋和血淋6种。其病因可归纳为外感内伤两方面,湿热蕴结、脾肾亏虚、气血郁结为其主要病机。治疗淋证方法包括祛除湿热法、补脾益肾法、调和气血法等。淋证;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学对淋证的认识历史悠久,论载丰富。对其加以整理归纳,清其脉络,追本溯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意义。1 病名溯源《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6期2014-03-20

  • 戴舜珍主任中医师治疗淋证临床经验探析
    珍主任中医师治疗淋证临床经验探析蔡建盛,戴舜珍,苏小惠(漳州市中医院,福建 漳州 363000)淋证是以小便频急短涩、淋漓不尽、尿道滴沥刺痛,或痛引腰腹、小腹拘急为证候的一类病症,该病易迁延不愈,复发率高。戴舜珍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淋证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其认为治疗淋证应以清热、利湿、通淋为主,根据六淋的不同分证论治,兼症加减。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以期为淋证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淋证;中医;病因病机;诊治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急短涩、淋漓不尽、尿道滴沥刺痛,或痛引腰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6期2014-03-06

  • 淋证从肝论治
    ,030012)淋证从肝论治王 琴 陈国光(山西省中医院肾病2科,太原,030012)前人有“淋属肝胆”之说,本文根据肝脏之生理病理特点及经络走行与淋证之关系提出“淋证从肝论治”,从“疏肝解郁、清利肝胆湿热、疏肝健脾、滋补肝肾”四个方面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从而提示我们:临证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相关性,重视病因分析,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对于女性患者临证时药注意询问经带胎产情况,根据不同年龄施以相关方药必要时加以心理疏导将会提高治疗效果。淋证;从肝论治淋证

    世界中医药 2013年11期2013-04-07

  • 劳淋诊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
    医将尿路感染归为淋证,其疾病的发作多因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是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病位在肾和膀胱,与心、肝、脾关系密切。初期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病久则由实转虚,出现虚实夹杂证。后期病情缠绵不解,反复发作。劳淋以经常腰部酸痛,小便淋沥不已,日久不愈遇劳即发为主要表现的淋证。主要表砚:小便淋沥,尿后下阴部隐痛,肢倦腰酸,缠绵难愈。此证多因淋症经久失治,或调治失宜,致脾肾两

    陕西中医 2012年12期2012-04-13

  • 二丁三草汤治疗泌尿系感染疗效观察
    系感染,中医诊断淋证(湿热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2例病例均为门诊病历,均符合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0例,女22例,年龄17到61岁,平均36岁。对照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18到63岁,平均35岁,两组间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发病1到三天47例,一周以上15例。淋证(湿热型)辨证标准:主症:①不同程度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②尿频,少腹拘急,或有腰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4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