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 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和健康教育
    计生监督执法所艾滋病(又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感染人数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青少年是艾滋病感染的重灾区,且每天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不断上升。青少年一旦感染艾滋病,将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不利于家庭和谐以及社会安定。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和健康教育。艾滋病是什么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表现为人体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所侵袭,导致人体丧失抵抗病原体的能力,最终发生感染或产生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有3 条:其一血液传播;其二性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1期2023-09-25

  • “结束艾滋病必须结束不平等”
    为期3天的艾滋病问题高级别会议8日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开幕。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沃尔坎·博兹克尔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若要达成2030年结束艾滋病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要先解决不平等问题。据联合国网站8日报道,博兹克尔在会上表示,自40年前全球报告首例艾滋病以来,人类抗击艾滋病虽取得“巨大进步”,但“悲惨现实”是最脆弱的群体仍处于危险之中。由于缺少资金,不少国家未达到5年前设立的艾滋病抗击目标。另外,受疫情影响,医疗系统压力陡增,艾滋病药品供应不平等问题加剧。长期

    环球时报 2021-06-102021-06-10

  •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2021年6月3日发布报告称,到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2020年,全球艾滋病感染者总数有3760万人,死亡69万人,比2010年分别下降30%和43%。该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接受艾滋病治疗的人数2020年比2010年增加了兩倍多。2020年,艾滋病毒感染者中有73%的人能够得到治疗。据估计,只要到2025年让95%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得到治疗,就可望在2030年消灭艾滋病

    大自然探索 2021年11期2021-01-05

  • 怎么做好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有哪些可怕之处?艾滋病(HIV)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这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我国艾滋病被划分为乙类传染病范畴,当前尚未有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一旦染病,将会终身携带病毒生存,自身预期健康寿命也会遭受严重影响。艾滋病的可怕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艾滋病有着很长的潜伏期,如果无意间感染艾滋病病毒,不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是很难发现已经被感染了的。艾滋病潜伏期短则半年,长达十几年,平均潜伏期在8年左右,因此

    保健文汇 2020年9期2020-12-02

  • 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的调查
    江汉大学医学院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 艾滋病在全球迅速蔓延,正在从普通人群向高危人群扩散,它不单单是个医学问题,已演变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安全【1-2】.为了解武汉市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现状,为有关部门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我们开展本

    新生代 2019年14期2019-11-13

  • 正确认识艾滋病
    ,普通民众还对艾滋病存在误解,片面的认为,只有性生活混乱的人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洁身自好”就会万事大吉;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艾滋病无孔不入,从而每天都活在艾滋病的阴影恐惧当中,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毒感染者以及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等血液体液当中,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类: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垂直传播。其他日常的交往,例如拥抱、握手、礼节性的亲吻、共同进餐、共同生活等一般不会传播;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因为艾滋病

    学习与科普 2019年8期2019-09-10

  • 高校艾滋病教育现状分析
    着刚过去的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这个词逐渐地走进了大家的生活里。近年来,“艾滋病”成为一个高频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然而,依然有很多高校学子不了解艾滋病,甚至有人让艾滋病变成了一种社会惶恐。因此,调查高校艾滋病教育现状不可或缺。只有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了解艾滋病,更好地预防艾滋病,避免惶恐的发生。艾滋病的出现,就像一个炸弹埋在我们的身边。对于艾滋病,我们需要知根知底才能更好的躲开这样一个危险。艾滋病教育不仅能让我们正确认识艾滋病,还能更好地预防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2019-07-08

  • 澳大利亚:艾滋病不再是公共卫生威胁
    11日宣布防治艾滋病已取得显著成效,艾滋病不再对澳公共卫生构成威胁,有望于2020年彻底消除新感染病例。澳大利亚艾滋病组织联合会11日说,经过政府、学界以及社区等33年不懈努力,澳现在每年确诊的艾滋病患者人数已非常少,科学家认为“艾滋病不再是澳公共健康的一大威胁”。得益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澳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如今可以活得更久、更健康,艾滋病已由普遍认为的绝症变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病。澳艾滋病患者人数在1994年达到顶峰,有953例。此后由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使

    环球时报 2016-07-122016-07-12

  •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远
    04年中国居民艾滋病常识及态度和行为状况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城乡居民对艾滋病广泛听说但缺乏了解,主要体现在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认识不清、对艾滋病预防措施了解不足上;虽然艾滋病在中国呈迅速蔓延的严峻趋势,但城乡居民普遍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很遥远。城乡居民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存在认识误区总的说来,中国城乡居民对于艾滋病的认识尚处于“广泛听说但缺乏深入了解”的阶段:绝大多数(94.0%)城乡居民听说过艾滋病,并且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90.4%),但是,仅有40.

    家庭医学 2016年1期2016-02-26

  • 全球:艾滋病蔓延趋势得到扭转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第六个目标,即停止或扭转艾滋病蔓延的目标已经实现。这份名为《艾滋病如何改变了一切》的报告显示,自2000年联合国成员国共同签署千年发展目标至今,艾滋病新发感染率下降了35%,艾滋病相关死亡率下降41%,全球已避免3 000多万例艾滋病新发感染和近800万例艾滋病相关死亡。报告指出,2000年艾滋病新发感染者为310万,2014年这一数字为200万,下降了35%。到2014年,印度、肯尼亚、莫桑比克

    家庭医学 2015年12期2016-01-06

  • 走进艾滋病监区
    个江苏省唯一的艾滋病服刑人员集中关押监区的常态。完善的医疗保障、人性化的监管措施,艾滋病服刑人员在这里得到的不仅仅是刑事处罚。周围人的歧视和恐惧,使得犯罪的艾滋病人在心理和行动上把艾滋病当作了挡箭牌。司法实践过程中,艾滋病人羁押难、收监难也在客观上强化了对艾滋病人的偏见,从而形成了歧视、犯罪、歧视的循环。艾滋病监区要改造的不仅是艾滋病犯人的行为,而且要通过人性的关怀解开这一死循环。

    方圆 2015年3期2015-09-10

  • 世界艾滋病
    1日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被发现至今,短短2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已达2500多万。即便世界许多地区的治疗条件已经改善,2005年仍有310万左右人口死于艾滋病,其中约有57万是儿童。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个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宣布将每年的1

    环球慈善 2009年12期2009-12-21

  •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24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上海公布《2009年艾滋病流行报告》和《2010年艾滋病防治前景展望》,数据显示,艾滋病流行至今,全球大约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大约有334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270万新发感染者,约200万人死于艾滋病。其中,大约有43万新生儿感染艾滋病病毒,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总数达到约210万;年轻人占所有成年人(15岁以上)新发感染的40%。从艾滋病流行的

    环球时报 2009-11-252009-11-25

  • 愿更多的爱温暖艾滋病
    ,我们编发了《艾滋病与小阮热线》,主人公阮师漫(济南市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又有了新的荣誉——济南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08年,我们对她进行了回访——2008年,我希望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事业顺利。经过多年的努力,整个社会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多年前的“谈艾色变”到今天不少人可以坦然面对。人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在逐渐加深,愈加宽容。最让我高兴的是,在我们救治过的人当中,从没有一个人因为觉得被社会遗弃而报复社会的。我盼望有一天,艾滋病

    祝你幸福·知心 2008年3期2008-03-07

  • 关于艾滋病的新消息
    开了第五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会议对该病的展望并不乐观,认为90年代比80年代糟得多。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艾滋病”规划主任石马纳医师估计,全世界现有艾滋病人50万例,到1991年将增加一倍。他还估计现已感染病毒患者在500万至1000万之间。△1989年12月1日为“第二个艾滋病日”,主题是“艾滋病与年轻人”。这是因为:青少年人群中的艾滋病问题已日趋严重,但目前对此关注甚少;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具有好动,猎奇,求知和不在乎的特点,可使他们处于感染的高度危

    祝您健康 1990年2期199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