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子

  • 巴渝民间音乐川江号子的传承与融合发展研究
    李慧一、引言川江号子是川江的船工在劳作时为了统一动作和节奏所演唱的一种劳动号子,庞大的巴渝水系就是川江号子的摇篮。随着社会的发展,川江号子作为巴渝地区的文化瑰宝,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正面临着失传的困境。2006 年,川江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逐渐得到重视,对其传承与融合发展的研究迫在眉睫。因此,结合时代的发展,为川江号子寻求新的生存空间,成为川江号子传承和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文结合川江号子的发展现状和艺术特征,主要从川江号子与旅游、互

    参花(上) 2024年1期2024-01-31

  • 幸福河畔号声起
    在的中牟黄河工程号子队要进行展演。简单吃了早饭,他便带着号子队到黄河九堡工程坝头集训。几个轮回下来,大家的额头挂满汗珠,衣服也被汗水浸湿。10时左右,当领号声响起,环绕石硪围成一个大圆的队员们立马进入展演状态。大家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边齐声唱和着,一边齐心扯直麻绳,高高抬起石硪:“呦嗬嗨,一线职工不平凡呀,不平凡!嗨呦,呦嗬嗨,再苦再累,不说烦,不说烦!战线长来,任务多啊,任务多啊!违法的事儿呀,咱不做呀……”号子声在黄河岸边回荡着,手硪夯砸出的沙尘轻舞飞扬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8期2023-11-03

  • 非遗视野下中国海洋渔民号子的保护与传承
    088)海洋渔民号子是渔民在海上劳作时的呼号,通常包括划船、撑篙、背纤、拉篷、起锚、拉网等多种号子样式,由从事捕捞、驾船的渔民演唱。[1]中国有句俗语“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国海洋面积广阔,沿海城市众多,海洋物产资源丰富。因此,伴随着沿海一带渔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海洋渔民号子也随之诞生,并成为渔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渔民号子是渔民海上劳动而产生的民间艺术,它虽为劳动号子,但其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因此和石工号子、搬运号子、川江号子等其它劳动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2期2023-10-10

  • “两当号子”传承现状与发展考察研究
    莎本文先对“两当号子”进行简要的概述,主要包括发源地、音乐形态特征、“棚民”文化等;再对两当号子的传承方式及现状进行论述,其中传承方式主要表现为直系传承、文旅融合、非遗传承,传承现状主要体现在传承方式多元与保护观念提升两方面;最后对两当号子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探讨,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传承,因此首要的是“守本固根”,建立有效的传承保护机制,其次是“守正出新”,探寻新的传承、传播之路,具体体现在非遗进校园,利用新媒介传承传播等。一、“两当号子”自古就有“陇南乐府”之

    艺术家 2023年4期2023-09-12

  • 黄河号子及其保护传承
    孙洪一黄河号子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音乐形态之一,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随着时代更迭,黄河号子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黄河流域极为重要的音乐文化。随着黄河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黄河号子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和视野,甚至面临失传的境地。文章通过论述黄河号子的文化内涵,整合分析黄河号子的保护现状,试图构建出黄河号子保护与传承的有效对策,以期为黄河号子的传承贡献力量。黄河号子的文化内涵黄河号子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作的一种劳动歌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4期2023-07-17

  • 黄河号角永唱响
    曲》是有名的黄河号子, 它是以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为背景, 与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相结合的歌曲。歌曲慷慨激昂, 令人振奋。声声号子, 唱出了中国黄河之魂。很久以来,黄河两岸,浊浪上空,黄河号子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传遍四方,成为黄河上一道绚烂的文化风景线,成为劳动人民为数不多却可尽情享用的文化大餐,也成为他们与自然、与人生顽强抗争的一个精神武器。“我的太爷爷是清朝时候的河工,我们家四代都是黄河河工,我是从小听着黄河故事和黄河号子长大的。”河工世家出身、国家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3年4期2023-06-10

  • 鲁西“运河号子”传承与演唱研究
    9)一、鲁西运河号子形成与现状(一)鲁西运河号子的形成中国京杭大运河流经山东,在鲁西到了鼎盛时期后,每年运粮漕船二万余艘,首尾连接十几里,跟随着浩浩荡荡船队的,是此起彼伏、气势恢宏的运河号子声。清光绪末年,漕粮制度取消后,与漕粮共兴衰的号子已在京杭大运河中销声匿迹。运河船工号子是鲜活的文化记忆,历经数百年的流传,成为运河文化的主要符号之一。众所周知,民间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特殊的社会氛围。其一是京杭大运河的开挖及运河的航运通行;其二是鲁西地区

    戏剧之家 2023年8期2023-04-15

  • 那伴我成长的号子
    落,唱着那高昂的号子。我站在岸边,静静地听着这独特的歌声。“大海里行船哟!不怕那个风浪哟——唉嗨!”“一二,喂嗨,唉嗨,加把劲啊!”不知谁喊了一句,渔民们都弓下腰,扎着马步,用手将渔网牢牢抓紧,放在了肩上。号子声震天动地,在海面上久久不散。“上来了,上来了!”渔网里满是蹦跳的小鱼小虾,渔民们满是汗水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又是丰收的一天。往岸上拉船时,号子声似乎更响亮了,好像是渔民们在和海风讲述这劳累但快乐的一天。我站在岸边,听着听着就被这声音打动了。这是一种

    中学时代 2022年7期2022-10-22

  • 里下河原生态劳动号子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路径探索
    里下河原生态劳动号子属于一种广义上的概念。由于里下河地区没有山,具有非常多的稻田湖荡,同时,该地区聚集了大量的人群衍生出丰富的文化,为南北文化的交融提供了活跃的环境,也正是因为此原因,该地区原生态的劳动号子在不断发展中演化而来的民间小调,成了江淮地区民族民间歌曲的主体,在劳动人民智慧创作下,数量不仅多,而且题材非常宽泛,形式也多种多样。其在传唱过程中,体现的艺术魅力以及音乐特征,促使其历久不衰。一、里下河原生态劳动号子的艺术特点分析(一)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

    大众文艺 2021年17期2021-10-11

  • 吼出来的非遗绝唱
    江边,排练石马江号子新曲。石马江号子是中国南方地区独特的与生产劳动密不可分的山歌型号子。以前他们撬石塊、凿石头时必喊号子,这样才更有劲。石马江号子最早形成于元末明初,有着700多年历史,是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邵县小塘镇、新田铺镇一带是有名的石工之乡,这里曾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石工外出承包桥梁、堤坝等石工建筑工程,雕刻技艺高超。石马江号子就是当地石工们在劳动中创造的。王理亮19岁做石匠接触石马江号子后,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打石头是个技术活,要求大家同心、齐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27期2021-08-10

  • 海浪里的劳动音符
    一劳动节奏,长海号子便在长期的海上作业中诞生并日渐成熟起来。作为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长海号子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证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长海号子的历史渊源长海县海岸线狭长,渔场众多,海洋资源极其丰富,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这里成为一个“天然鱼仓”。数千年来,长山群岛的一代代先民留下了众多的海洋文化遗存,长海号子便是其一。长海县的广鹿岛、大长山岛等多个岛屿分布着众多的古代遗迹,据专家在广鹿

    共产党员·下 2021年5期2021-06-20

  • 盐工号子的音乐特征与保护传承
    定的危险性。盐工号子就是在旧时盐场盐工的劳动中产生,并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一种民歌形式,它在当时条件下对于盐业生产和地域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盐工号子于2017年列入第五批自贡市“非遗”保护名录,2018年列入第五批四川省省级“非遗”项目名录,凸显出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盐工号子的研究和保护传承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一、盐工号子的形成与分类盐工号子是劳动号子的一种[1],是在旧时生产方式极端落后的自贡盐场,盐业工人们在井盐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演唱的用以统一

    黄河之声 2021年6期2021-06-18

  • 我家的“号子
    ●蔡思源“号子”是我家养的一只小狗的名字。它全身雪白,黑色的小鼻子总是湿漉漉的,两只眼睛像两颗黑钻石,闪耀着光芒,见到陌生人就“汪汪汪”地狂吠(fèi)。“号子”喜欢玩皮球。我一拿起皮球,“号子”就会来抢,好像我抢走了它的肉骨头似的。每次我把皮球丢出去,“号子”就像一支离弦的箭,撒着欢儿飞跑过去,叼起球,快速跑回来放到我手里。有时,我会逗逗它,做个假动作。它以为球又被我扔出去了,就飞快地跑过去捡。待发现是骗它的,它就会跑过来朝我汪汪叫几声,仿佛在说我作弊(

    作文小学中年级 2020年12期2021-01-16

  • 音乐寄寓里的长江意象:无为船工号子与放排号子的生命记忆
    张雪丽劳动号子是民歌音调的最初形态,承载着先民们久远的历史记忆。《淮南子·道应训》中“今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记录着劳动号子的基本形态。当一群原始先民扛抬木头负重前行时,其中一人因劳累喊出了“邪许”,旁边人也跟着应和一声,发现疲劳得以缓解后,于是众人纷纷加入这“邪许”的唱和中来。使原本疲惫的身心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松。渐渐的,大家调节步伐,与同伴保持相互协调的律动,并伴随着劳动的节奏适时地发出有韵律的呼喊,在这种长期的劳动积累过

    黄河之声 2020年24期2020-12-02

  • 劳动号子:江河流域珍贵的民间音乐
    劳动号子是江河流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传统民间歌唱形式。在船的左前方,几名纤夫前倾身子埋头拉船,他们的脖子上青筋直暴,纤绳将他们古铜色的肩背勒出一道很深的血痕。每个人都咬紧牙关,船底不时传来硌在鹅卵石上的摩挲声,眼看木船“卡”在险滩再也上不去。这时,听到一阵声嘶力竭的号子声从前面拉纤人的胸腔吼出来,众人随即应和,那号子声悠悠荡荡,顺着寒风在峡谷间回荡开去。于是,木船又磕磕碰碰、摇摇摆摆往前走,领唱者声音很大,唱和者节奏

    中外文摘 2020年11期2020-06-29

  • 我家的“号子
    蔡思源“号子”是我家养的一只小狗的名字。它全身雪白,黑色的小鼻子总是湿漉漉的,两只眼睛像两颗黑钻石,闪耀着光芒,见到陌生人就“汪汪汪”地狂吠(fèi)。“号子”喜欢玩皮球。我一拿起皮球,“号子”就会来抢,好像我抢走了它的肉骨头似的。每次我把皮球丟出去,“号子”就像一支离弦的箭,撒着欢儿飞跑过去,叼起球,快速跑回来放到我手里。有时,我会逗逗它,做个假动作。它以为球又被我扔出去了,就飞快地跑过去捡。待发现是骗它的,它就会跑过来朝我汪汪叫几声,仿佛在说我作弊(b

    作文·小学低年级 2020年12期2020-02-24

  • 沱江船工号子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行业衍生出的劳动号子,也跟随沱江航运的发展而发展。由于航运行业的兴盛,历朝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对沱江航道和流域进行了疏通和开发,同时对运输条件进行了改善,船舶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升级,增加了货运量,对船工们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由于沱江独特的地形地貌,在船只经过急流和险滩时,船工们为了更好地配合,通常会发出“哦、哟哦、哟哦”等吆喝声。经过历史的演变、文化的浸染,这些吆喝声逐渐演变成了具有独特四川风味、内涵的民歌,形成了独特的沱江船工号子。沱江船工号子的艺术魅力(1)沱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9年11期2019-12-16

  • 浅谈沱江船工号子的区域价值*
    2)一、沱江船工号子起源及发展“沱江号子”是沱江的特色文化,更是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是劳动者们在劳动中精神文化和生活的需求。“沱江号子”中蕴含了劳动者的生活经验以及劳动者的人生和世界认知,具备了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体现了生活和审美的魅力。沱江河面宽度较窄,河床起伏较为明显,两岸山岭丘壑纵横。陆路交通还欠发达,机动船还未出现,沱江两岸及其流域的货物运输主要由沱江水路运输,特别是自贡的盐、内江产的糖等,都是通过沱江进行水路运输,直达长江口便利江北,向

    黄河之声 2019年9期2019-12-16

  • 慈利打硪号子的艺术特征及传承现状研究
    0)一、慈利打硪号子概述(一)慈利打硪号子的历史慈利打硪号子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境内流传的各种打硪号子的统称,是一种在劳作中口头即兴创作的劳动歌曲艺术体裁,其曲调简单质朴、节奏铿锵有力、演唱有领有合,内容可根据劳动状态即兴发挥。“硪”作为一种夯实地基的劳动工具,起源于远古时期,通常是用一块圆形石头在其周围系上几根绳子或木棒,在人们使劲抬起又使劲放下的过程中以此砸土夯地。号子是劳动者们在集体劳作时所创作的音乐体裁形式,以“一唱众合”的演唱方式来统一劳作步伐

    大众文艺 2019年21期2019-11-15

  • 海浪里的渔民吼声
    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号子,从历史中走来,裹挟着海风,烙印着沧桑,时至今日仍然回响在我们耳旁,有道是“长海号子一声吼,渔民奋战在船头”。长海县隶属于辽宁省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东侧黄海北部海域,由142个岛、坨、礁组成,全县陆域面积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720平方公里,现下辖大长山岛镇、獐子岛镇、广鹿岛镇、小长山岛镇、海洋岛镇等5个镇,总人口七万多人,是中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辖区内最大岛屿为大长山岛。长海一带居民以捕鱼和海上贸易为主,在与风浪的搏斗中,船(渔)

    侨园 2019年10期2019-09-10

  • 运河号子喊起来
    发现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如今,大船已经不需要人力来拉动前行,但是运河号子为什么还需传承?”“运河船工号子作为劳动号子的一种,是如何配合劳动的?”队员们带着自己的疑问,追寻着运河号子的起源、历史发展,开启了新的探究之旅。寻访运河号子队员们围绕“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为什么作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这一问题设计活动内容,组成了网搜小队、探索小队、访谈小队,一起找寻答案。“网搜小队”的队员们发现,2004年以来,《通州时讯》《东方早报》

    辅导员 2019年9期2019-08-28

  • 黄河号子:黄河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薛 华黄河号子是“黄河人”的民间艺术,也是黄河文化艺术中的璀璨明珠。2008年6月,“黄河号子”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黄河号子这一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在经过长期的积淀发展变化之后,终于成为国家级文化瑰宝。绚丽多彩的黄河号子黄河号子是宋代以来人们在黄河上从事集体劳动时发出的似喊似唱的声调的总称。黄河号子历史悠久,在《宋史·河渠志》中就有“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的记载,这里的“杂唱”指的就是黄河号子。根据不同的劳动形式,黄河号子分为抢

    寻根 2018年6期2018-12-14

  • 码头号子的盛会:来自半个多世纪前的报道
    是为搜寻当年码头号子汇演的报道而来,希望能有所斩获。果不其然,《解放日报》1961年7月21日第2版刊登了题为“码头工人昨晚表演‘号子’”的消息,《文汇报》1961年7月28日第2版刊登了两篇短文,分别是“上海调查搜集劳动号子”、“上海地区劳动号子漫话”,《文汇报》1961年11月4日第2版刊登了题为“码头工人号子演唱会”的一则报道。1961年7月20日晚,上海外滩海关大楼礼堂,上海港湾工会组织了一场规模盛大的码头号子表演会。上海港八个装卸区、一个装卸站和

    非遗传承研究 2018年1期2018-10-14

  • 船民号子
    号子,其实就是歌。船民号子,那就是船民的歌。如江河一般奔放,如湖水一般清澈,如土地一般芬芳,如天空一般晴朗。最原生态的歌,应该是号子。我甚至以为,盘古开天地的第一首歌,是从号子开始的。号子诠释了人类最古朴最原始的声音,一个音节“嘿”,两个音节“嘿哟”,到三个音节“嘿哟嘿”,多么富有磁性,富有质感。是劳动激发了号子,是号子创造了歌。试问,宇宙间还有什么歌曲能比号子更加壮美呢?号子,不用谱曲,不用奏乐,它是用人体的力量去弹奏的,足可弹奏得地动山摇,倒海翻江。孩

    幸福·悦读 2018年8期2018-08-28

  • 武汉码头号子的艺术特征探析
    摘 要】武汉码头号子是产生并流传于武汉市的一种由码头工人演唱劳动歌曲,是长江、汉水码头工人在长期繁重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富有强烈节奏感且粗犷高亢劳动号子。【关键词】码头号子;音乐风格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068-02号子直接伴随着劳动,是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的民间歌曲。由于地域性文化差异,各地区号子也不尽相同,可以说一方号子一方歌。每个地区都具有独特魅力的号子。武汉码头的工人们

    戏剧之家 2018年11期2018-06-08

  • 邵伯秧号子的传承与发展之我见
    [摘 要]邵伯秧号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教学实践价值。通过对其本体、传承、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尝试进一步发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关 键 词]秧号子;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6-0143-01一、邵伯秧号子的主体首先,邵伯秧号子的起源。江都地区是广域上的秧号子发源地。清代丘良任的《竹枝纪事诗》中有“上稽典实下风谣,格垛多声调自高”的记载。据此可悉,早在清代,这一

    名家名作 2018年6期2018-05-14

  • 《劳动号子之澧水船夫号子》教学流程
    、学唱《澧水船夫号子》片断2、欣赏《澧水船夫号子》片断【学习目标】1、通过视听、感知、赏析,用简洁的语言阐述劳动号子产生方式、产生环境、演唱形式,体验号子音乐后,初步了解中国民歌之号子。2、合作表演《澧水船夫号子》中的《过滩号子》,体验歌曲中歌唱情绪、力度、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风格特点,感受号子在劳动中“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3、在鉴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号子的音乐特点进行探讨,并共同归纳、总结。【重点】通过体验、学唱、视听,归纳号子的音乐特点。【难点】

    魅力中国 2018年30期2018-03-26

  • 高锦潮的诗(2首)
    劳动号子人类存在了多少年劳动号子就现身了多少年不,准确地说是自从有了动物起劳动号子便随之而降临因为人类在动物前面标上高级还需要很长的进化修炼世界语言有若干种唯有劳动号子最通用它没有国籍不分种族也没有年龄和性别的区分更无需场所的特定它的性质就属于劳动劳动艰辛没有劳动就没有生命的延续车间的号子震荡得墙体摇摆田野的号子豪放得禾苗茁壮纤夫的号子粗犷得堤岸颤悠夯手的号子铿锵得地球抖擞号子是喊出来的因为它用汗水给人浇铸坚韧的力量号子是唱出来的因为它用旋律给人振奋精神的

    诗歌月刊 2017年10期2018-01-28

  • 茶山号子声乐演唱中声乐发声技巧研究
    78000)茶山号子起源于距今400多年的明清时期,它的产生和广大的劳动人民是密不可分的。在封建社会,人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种植作物,在田间地里进行劳作之后,闲暇的同时,人们就开始呼朋引伴。那时候没有通讯工具,远处的交流只能通过吆喝来实现,在如今的茶山号子当中,吆喝依然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茶山号子现今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境内,每年的采茶时节,采茶的姑娘就会背着竹篓,三五成群地上山采摘新鲜的茶叶,偶有闲暇,便会唱上一曲茶山号子。茶山号子的声音高亢,曲调悠扬,

    福建茶叶 2018年7期2018-01-19

  • 沙上号子动地来
    ◎ 缪 克沙上号子动地来◎ 缪 克长江出海口的沙上一带,是长期围垦而成的地区。那里江阔浪平地广,一方水土生出一方水土的劳动和生活娱乐方式。这里长期围垦,挑河整地是长年经常性劳动,即使围垦成田,也必须长年累月进行清理、精耕和种植。人们在劳动时面对黄土,举目四野,滩地上流布浑黄泥水,稍高处是杂生痴长的芦苇和滩草。面对这样的单调和粗砺,垦民无以打发漫长的时日,抒解整日劳动的疲劳,会随口吼唱出声声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简单而热烈的,一出喉腔就带着激情,跟着来了气氛,

    江苏地方志 2017年4期2018-01-03

  • 浅析沅陵“沅水号子”的音乐艺术特征
    院浅析沅陵“沅水号子”的音乐艺术特征张本秀 / 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沅陵山歌、号子2006年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以沅水号子、车水号子、盘木号子最负盛名。沅水号子是在沅水行江放排最具特色的劳动歌曲,它激越高亢,雄浑有略带沧桑。它最能体现沅陵汉子的质朴、勇敢和顽强,它是生命的呐喊与放歌,是生活的感悟与解读。沅水号子;音乐;艺术特征山歌、号子是人类的文化瑰宝和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以其强大的感召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沅陵地域辽阔,历

    大陆桥视野 2017年24期2017-12-09

  • 激越昂扬的鄂西劳动号子
    越昂扬的鄂西劳动号子◎文/湖北·陈孝荣板块邮箱:leiyanmaomao@126.com我们通常听到的音乐是作曲家、音乐家、歌唱家创作的歌曲,是一种艺术创作。还有另一种音乐并不为多数人所熟悉,那就是劳动时的音乐。鄂西的崇山峻岭中,从古至今一直保存着这种劳动的音乐。那便是劳动号子。劳动号子其实就是另一种歌唱。我就是听着劳动号子长大的。鄂西的劳动号子种类很多。因劳动内容不同大体可分为船工号子、拖木号子、放排号子、撬岩号子、打夯号子等等。这些号子中又可分为多种。

    金秋 2017年16期2017-11-21

  • 大运河上最后的纤夫赵庆福运河号子带来美满姻缘
    的纤夫赵庆福运河号子带来美满姻缘本刊记者 彭立昭据悉,由运河带来的各类民谣、民歌、花会、庙会、放河灯、舞龙、高跷、运河号子等民俗民风形式中,通河运河号子是北京通州地区独有的。通河运河号子指通州到天津段运河(即北运河)的船工号子。其相关器具众多,包括漕运船及船上桅杆、篷布、橹、篙、铁锚、纤绳、定船石等。通州地处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是大运河的“龙头”,这是里漕运码头和货物集散地。繁忙的运输使得劳动号子经常使用。大运河的历史有多久,运河上的号子就唱了多久。200

    北广人物 2017年40期2017-10-23

  • 浅析两当号子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保护机制研究
    070)浅析两当号子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保护机制研究张 燕 (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730070)两当号子作为汉族民歌中非常独特的种类,从古至今都拥有“陇南乐府”之称,其高亢的声音、丰富多变的曲调、以及动人的节奏感,让两当号子当地广受喜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两当号子的音乐形态和传承保护机制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分析研究两当号子的音乐形态和传承保护机制,希望能够对两当号子的传承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两当号子;音乐形态;传承保护机制;研究本文为:2016甘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2017-07-13

  • 长海号子呼喊间的同心协力
    长海号子呼喊间的同心协力NIHAO:长海号子怎么产生的?刘:大连是海洋城市,受海洋文化影响较大。长山列岛在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上,在几千年前就有渔民驾船赴现在的日、韩地区的记录,不论航海技术、造船尤其是帆船的历史都很久远。大海辽阔,要行得远,需要船大、帆大,一两个人很难驾驭,渔民之间小到互借柴米油盐生活用品,大到发生海上灾难,都需要协同合作、相互救助,于是,这种互助团结精神渗透到到当地文化中。在劳作时,尤其需要共同合作。比如船要靠岸,需要多人合作用缆绳将船

    空中之家 2017年6期2017-06-12

  • 浅论川江号子的传承与发展
    摘 要:川江号子,是川渝地区川江流域的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子领唱,众船工帮唱,合唱的一种传统民间歌唱形式。从四川宜宾到宜昌的1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川江,地形复杂,水势繁杂,重庆市和四川东部就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川江号子正在逐步淡出这个社会,以至于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川江号子”,所以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保留宝贵的民族文化以及它的传承与后续发展。关键词:川江号子;传承与发展作者简介:黎红燕(1997.1-),女,汉,重庆市开

    青年文学家 2017年9期2017-04-19

  • 溱潼窑工号子的历史与现状
    002)溱潼窑工号子的历史与现状陈 灏(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溱潼窑工号子,是一种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民俗窑歌,属于劳动号子。独具特色,自成一体,按照制砖工艺程序,分成五个系列:抬顷号子、做砖号子、装窑号子、窨水号子、出窑号子。起于唐朝,盛于近现代,濒临灭绝于当代工业,非遗有识之士已经做了初步整理,关键是如何传承,作者建议从三个方面重视传承:民间文艺演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高师音乐教育。窑工号子;历史沿革;发展现状;传承一、溱潼窑工号子

    北方音乐 2017年5期2017-01-30

  • 论甘肃两当民歌中的“号子”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情感表现特征
    肃两当民歌中的“号子”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情感表现特征师 晖(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两当“号子”是两当民歌的重要形式,是甘肃省两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文在对两当“号子”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尝试就两当“号子”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情感表现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两当民歌文化提供参考。两当民歌;两当号子;艺术表现;情感表现对两当“号子”的系统保护始于1957年的赴京全国民间音乐汇演,多年来经过政府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对两

    北方音乐 2017年19期2017-01-28

  • 论北戴河渔歌号子的文化传承与时代变迁
    俊卫论北戴河渔歌号子的文化传承与时代变迁姜俊卫[1]北戴河渔歌号子起源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戴河镇,最早起源于秦朝,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北戴河当地的文艺“特产”。北戴河渔歌号子产生于北戴河原始渔民的海洋打渔劳动生产中,其最终又服务于海洋打渔的劳动生产与生活。北戴河渔歌号子是与渔民的海洋打渔生产相辅相生的,这既是北戴河老渔民在打渔劳作中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海洋歌谣,也是北戴河的一种文明的象征。北戴河渔歌号子在当代的意义已经不止是一种简单的号子

    乐府新声 2016年3期2016-11-11

  • 泰州“号子”锦拾
    ◎ 张树俊泰州“号子”锦拾◎ 张树俊大家知道土家族、苗族在长期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了插秧整“插秧酒”,薅草打“薅草锣鼓”,抬东西喊“号子”等习俗。与土家族、苗族不同的是,泰州人不只是抬东西的时候打号子,在田里干活特别是干重活都有打号子的习惯。泰州的劳动号子品类繁多,以秧歌、窑工、车水、耕田、打场、挑担号子等内容为普遍。解放初期,茅山栽秧号子曾经唱进中南海,林湖栽秧号子“格上段”被中央音乐学院地方音乐教材和江苏省小学音乐教材选用。一、兴化栽秧号子泰州的茅山的号

    江苏地方志 2016年6期2016-02-13

  • ”闯海人”的生命绝唱
    顿挫渔民(船民)号子的传唱。前者见证了长山群岛的丰饶与富足,后者演绎了“闯海人”的豪情与悲怆。长海号子起于何时,尚无准确的资料可证。按照专家的考证,长海号子最早起源应在东汉中叶,东汉义军张伯路率军转战长山群岛列岛,至此,长山群岛开始出现较大的船只,航海技术也有了相应的提高。无疑,海岛生产力的发展,也为长海号子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养分。随着海岛人口的增加,捕捞及海运业的兴盛,“闯海人”群体也应运而生,并几经辗转,终于成为长山群岛的主人。后来,薛仁贵现身辽东,唐

    海洋世界 2015年6期2015-12-06

  • 《川江船夫号子》赏析
    62)《川江船夫号子》赏析郭萌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川江船夫号子》是船渔号子的一种,是在川江行船劳动中产生。整套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下滩号子》等八首不同的号子连缀而成,是船工们整个行船过程的写照。本文就《川江船夫号子》的结构特征、律动特征、词曲结合方式、演唱形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民歌;船夫号子;律动特征;词曲结合方式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指挥劳动协调统一的民歌,是实用性较强的一类民歌体裁。

    戏剧之家 2015年6期2015-08-26

  • 叶宽兴:打号子的传承人
    周永章“舟山渔民号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曾陪同传承人之一的叶宽兴老人从沈家门到舟山市文化馆录音棚录制光盘。老人虽然年已八旬,却依然精神矍铄,打起号子来声如洪钟,三年来依然让我们震撼。“一拉金嘞格,嗨唷!二拉银嘞格,嗨唷!三拉珠宝亮晶晶,大海不负抲鱼人,嗨嗨唷……”录音持续了三个小时,叶宽兴老人不知疲倦,把他会唱的所有舟山渔民号子都演唱了一遍,并用标准的舟山土话给每一段舟山渔民号子都配上了详细的解说。其间,我们不忍心把老人累着,多次提出休息一下

    文化交流 2015年8期2015-08-12

  • 简论上饶号子的艺术特征
    01)简论上饶号子的艺术特征苏前忠,龚白雪(上饶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江西上饶334001)上饶号子的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基本形式,其领与和的关系主要有四种结合方式。调式调性特征以徵调式为主,宫调式和羽调式次之,各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有少数五声性的六声音阶和四声音阶。节奏律动以长律型和平律型为主。歌词可分为四种类型,有的歌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有的歌词由数字和衬词结合,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上饶民歌; 号子; “一领众和”; 律动性上饶位于江西省东北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06-09

  • 川江号子(外一章)
    下嘴唇是峭壁,这号子就被它叼着,那回音撞在石头上,把太阳都吓傻了。一声能把闪电捋直了,掰折了。一声叫风暴导盲。如果失眠就让川江号子掉过头来叫醒你,面对春天检索出一个沉甸甸的词套在你的肩头。江风吹开久远的往事,纤绳绷得很直,生活在船上,被肩膀拖着,每一步都让峡光后退。一张张疲倦青铜色的脸,看上去不是很传神生动,但每一张都真实地像你的父亲。面对大江和峡谷,即使是春天,你也看不见温柔一词吹拂,你的眼里除了卵石滩涂就是一幅幅刀刻的面容。生存是号子里最受崇拜的一个词

    星星·散文诗 2015年6期2015-05-30

  • 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海号子的保护与传承
    产的代表——长海号子。关于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可是这个见证着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历史的洪荒中,慢慢地被我们所淡忘。如何保护与传承包括大连长海号子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被提上议事日程。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长海号子的产生与发展需要很长的历史时间,一旦由于保护与传承的举措不当,将会使这些不可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停留在历史的教科书中,最终导致在现实的世界中很难去领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本

    城市地理 2015年2期2015-03-16

  • 两当号子:在秦岭深处吼唱
    文/许伟明两当号子:在秦岭深处吼唱文/许伟明一10月底,秦岭南麓依然处在雨季。这里地处中国南北分界,深秋的暖湿气流仍在北上,受到秦岭南坡的阻挡和抬升,形成了连阴雨。峡谷深邃,山腰总是凝聚着白雾,山上的灌木叶在朦胧雾气中泛着醒目的红色。店子村位于甘肃省两当县风景最美丽的“云屏三峡”深处。村里正在举行一场喜宴。换在以前,类似婚宴这样的热闹场合,人们一定会吼上几首“两当号子”。但现在,氛围已经大大改变了。两当号子是祖辈留下来的一种音乐形式。像歌曲一样,两当号子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4年9期2014-01-11

  • 涪江号子与川江号子的比较初探
    2”地震后,涪江号子、羌族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和破坏,面临更为严峻的保护和传承形势。四川省绵阳市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恢复重建工作,及时采取了资料收集汇编整理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紧急申报等措施,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保护和培养力度,并积极开展系列传承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2009年,涪江号子(涪江船工号子)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作为生长在涪江岸边

    艺术评论 2013年1期2013-11-16

  • 泰州地区劳动号子种类及其艺术特点研究
    0)泰州地区劳动号子种类及其艺术特点研究吉钰梅(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泰州地区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盛行于民间的劳动号子是具有原生态特征的广大普通百姓的艺术创造。兴化茅山号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深入研究这些形同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活化石”的劳动号子,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华传统优秀民间音乐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助于推进泰州形神兼备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泰州地区;劳动号子;种类;艺术特点泰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古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2012-08-15

  • 舟山渔歌号子的类型及保护
    000)舟山渔歌号子是浙江省舟山群岛渔船工号子的总称,是渔民船工在海上和岸上劳动中产生、积累并世代相传的海洋民间口头音乐。但是随着机械化捕鱼业的发展,渔民劳动方式发生了改变,作为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渔歌号子渐渐淡出历史,呈现出日渐衰退的局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对渔歌号子进行研究,以期引起更多人的了解和重视,从而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舟山渔歌号子的类型与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8-15

  • 川江号子:在仿古木船上响起那是精神引领的顽强高地
    与宁河纤夫曲川江号子,是长江和嘉陵江的千古绝唱,是船工、纤夫的喜怒哀乐。当川江号子继承人陶鹏唱起川江号子时,他双目盯着滚滚而来的江水,仿佛看到岸边的纤夫,让听者的心情跌宕起伏——似乎身处一叶扁舟,穿越滩多水急的长江三峡。承载船体:是三峡纤夫的伟大意志当一条重50吨、由10名老船工精心打制的仿古木船,在铜梁安居镇江边下水了,这意味着,快要失传,与嘉陵江和嘉陵江畔诀别的川江号子,有了载体,有了唱下去的可能,有了继续川江精神的文明财富。按计划,这条仿古木船从安居

    重庆与世界 2011年22期2011-06-13

  • 长海号子——2011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海号子 ——2011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浪在后岸在前。——《众人划桨开大船》长海号子,是黄海北部长山群岛地区一种特殊的民间音乐形式,在海岛人民长期的海上艰苦劳作中诞生并日臻成熟。长海号子分为船民号子和渔民号子两类,分别用于船民和渔民的生产活动。长海号子歌词丰富,调式各异,起到凝聚力量,鼓舞士气,团结民心的作用。长海号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往今来长山群岛数代先民搏击自然、昂扬乐观、不畏艰难的精

    海洋世界 2011年5期201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