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明

  • 最后的渔村
    今天是第三天。张达明问我为什么要闭关,并且是七天。我说,我的长篇小说快要杀青了,我得完成结尾,七天是预估,最终几天能完成,视情况而定。张达明说,那好,你自己注意安全。他没有再追问什么,他总是这么克制,抑或,他只是心不在焉。在这之前,我已经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地方,盘算了很久可以去哪里。我不敢走得太远,因为我不太有钱。这座城市的很多角落里散居着一些像我这样被冠名为自由撰稿人的无业者,名义上我们靠写作生存,但如果我们写的书不够畅销,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养不活自己。我已

    小说月报 2022年6期2022-08-02

  • 最后的渔村
    今天是第三天。张达明问我为什么要闭关?并且是七天?我说,我的长篇小说快要杀青了,我得完成结尾,七天是预估,最终几天能完成,视情况而定。张达明说,那好,你自己注意安全。他没有再追问什么,他总是这么克制,抑或,他只是心不在焉。在这之前,我已经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地方,盘算了很久可以去哪里。我不敢走得太远,因为我不太有钱。这个城市的很多角落散居着一些像我这样被冠名为自由撰稿人的无业者,名义上我们靠写作生存,但如果我们的书不够畅销,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养不活自己。我已经当

    清明 2022年3期2022-05-19

  • 担心摔死的人
    张达明卡尔·沃鲁达是美国著名的杂技演员。1978年以前,他已表演走钢索18000余次,没发生过任何失误,被称为“全美走钢索第一人”。他曾多次信心十足地对媒体说:“我人生的真正意义,就是在钢索上行走,我从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再大的困难都会被我踩在脚下!”然而,在1978年的一次表演中,卡尔却从50米高的钢索上掉了下来,失去了生命。很多人不解:為什么身经百战的卡尔竟会犯下如此致命的错误?后来,卡尔的夫人道出了其中的玄机。原来,就在那次表演的3个月前,卡尔突然对自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21年4期2021-05-10

  • 可不敢叫我老师
    张达明《白鹿原》问世后引起的巨大轰动让作家陈忠实猝不及防,无论是熟人还是生人见了他,都称他为“陈老师”,一时让他难以适应。一次,《光明文化周末·文荟》编辑韩小蕙打电话向陈忠实约稿,电话打通后,她顺嘴叫了一声“忠实老师”,陈忠实听后迟疑了一下,然后用他那一口浓重的陕西腔反问道:“小蕙,你刚才叫俄(我)啥?”韩小蕙还以为自己说错什么话了,期期艾艾地说:“忠实老师,怎么了?”这回陈忠实听清了,馬上说:“呀,小蕙,你咋能这样叫,可不敢呢。我就是一个平平常常写小说的

    做人与处世 2021年21期2021-01-10

  • 放下方得安宁
    张达明有人问弘一大师:“您是无数人敬仰的大师,请问您究竟在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呢?”弘一大师说:“我感觉饿了的时候,就去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去睡觉。”那人笑道:“谁都会在饿的时候去吃饭,累了的时候去睡觉。如此说来,您与众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呀?”弘一大师说:“有区别。许多人吃饭的时候不专心,会想其他的事情;虽然上床睡觉了,脑子里却静不下来,甚至被噩梦惊醒。我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什么也不想;睡觉的时候会做梦,但不会做噩梦,睡得安稳踏实。这就是区别。”那人问:“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0年9期2020-10-20

  • 曾国藩“慎独”的自觉
    张达明曾国藩虽然只活了60岁,却能以30年的时间“慎独”修身。他慎独的重要手段是坚持写日记,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反思,对修身的不足予以检讨。道光22年中秋节,曾国藩在日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个好朋友得了一笔额外收入,自己竟见钱眼开,想据为己有,惊醒后感觉惭愧万分,于是狠狠自责一番。自己好利之心竟然如此严重,居然连做梦都存有此心,这是何等的龌龊啊!第二天中午,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请曾国藩吃饭,中间聊天时,他听说另一个朋友最近做生意发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0年20期2020-09-06

  • 张守仁的写作经
    张达明滔滔不绝,就不能清澈见底在《十月》杂志创刊人张守仁的新书《名作家記》发布会上,有人提问:“现在一些写书的人比较浮躁,尤其是年轻作者,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张守仁说:“我年纪大了,已经86岁了,可能不怎么谦虚。对于一些作家写的量很多,一遍稿,我持不赞成态度。”他有个朋友,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写了5000多万字的作品,出了50卷的文集,一本书按50万字计算,50卷才2500万字,50卷的文集占他已写的文字二分之一。虽然年龄相仿,但这个朋友见他很害怕。张守

    做人与处世 2020年7期2020-04-26

  • 放下方得安宁
    张达明1934年,弘一大师为闽南佛学院捐办了佛教养正院。典礼仪式上,有人问他:“您是无数人敬仰的大师,请问您究竟在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呢?”弘一大师不假思索地答道:“有。”“请问是什么?”那人问道。弘一大师说:“我感觉饿了的时候,就去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去睡觉。”那人笑道:“谁都会在饿的时候去吃饭,累了的时候去睡觉。如此说来,您与众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呀?”弘一大师说:“有区别。许多人吃飯的时候不专心,会想其他的事情;虽然上床睡觉了,脑子里却静不下来,睡着了也

    做人与处世 2019年22期2019-12-06

  • 巴勒斯坦的两个湖
    张达明在巴勒斯坦国有两个湖,而这两个湖给人的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樣的。其中一个湖叫加里勒亚湖,它的水质清澈,可供人们饮用,湖里面各种生物和平相处,鱼儿游来游去,清晰可见,四周是绿色的田野和园圃,人们在湖边筑屋而居。另一个湖叫死海,湖里不仅没有鱼儿的游动,湖边也是寸草不生,了无生气,它周围的空气让人感到窒息,因而没有人愿意在附近居住。有趣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却来自同一条河的河水。所不同的是:加里勒亚湖既接受也付出,而死海在接受之后只保留,不懂得舍却原来的水。(摘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19年27期2019-09-10

  • 巴勒斯坦的两个湖
    张达明在巴勒斯坦国有两个湖,而这两个湖给人的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樣的。其中一个湖叫加里勒亚湖,它的水质清澈,可供人们饮用,湖里面各种生物和平相处,鱼儿游来游去,清晰可见,四周是绿色的田野和园圃,人们在湖边筑屋而居。另一个湖叫死海,湖里不仅没有鱼儿的游动,湖边也是寸草不生,了无生气,它周围的空气让人感到窒息,因而没有人愿意在附近居住。有趣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却来自同一条河的河水。所不同的是:加里勒亚湖既接受也付出,而死海在接受之后只保留,不懂得舍却原来的水。(摘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27期2019-09-06

  • 缝隙间的一缕阳光
    制、编剧兼主演张达明现身济南,分享他20年前创作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港式喜剧不仅是搞笑,还以温情的视角关注现实。”作为资深影迷发烧友,我有幸参加了公映式。《家和万事惊》改编自张达明的舞台剧《亚Dum-家看海的日子》,讲述了一家五口在面临生活中各种高压问题时,唯一能舒缓焦虑的窗外海景被一块广告牌所遮挡,为了反击广告牌主人,在崩溃边缘的众人做出一系列疯狂的计划。电影保留了很多话剧的特征,如高密度的对白,单一场景内的群戏调度,封闭空间内充满张力的戏剧冲突等。吴

    走向世界 2019年12期2019-06-11

  • 为了地球一身轻松
    张达明为了地球一身轻松◎张达明史蒂夫·琼斯出生于英格兰的怀特岛,父母都是电气工程师。在他6岁那年的一个早上,一辆垃圾清运车来他家装运垃圾,他突然萌生出一个“伟大”的理想:长大后做一名清洁工。寒暑假时,琼斯会骑着自行车跟随垃圾清运车跑遍整个伦敦西部,仔细观察清运时的流程。父亲多次劝阻无效后心想,也许是好奇心驱使他闹着玩的,长大后热情自然会消失。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琼斯当清洁工的愿望却日益强烈。大学毕业后,琼斯如愿以偿当上了一名清洁工。他工作认真负责,多次

    哲思2.0 2017年3期2017-11-25

  • 松江知府明日来
    张达明/意 /林 /松江知府明日来◎张达明明朝宣德、正统年间,赵豫任松江知府。他对老百姓问寒问暖,关怀备至,深得松江百姓的喜爱。赵豫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有他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每次他见到来打官司的百姓,如果不是很急的事、总是慢条斯理地说:“各位消消气,明日再来吧。”起先,大家对他的这套工作方式不以为然,甚至在暗地里编了一句“松江知府明日来”的顺口溜来讽刺他。这句顺口溜慢慢地在老百姓中间流传开来,大家见到他,都叫他“明日来”。对此,赵豫总是宽容地笑笑,从不责

    公务员文萃 2017年7期2017-11-24

  • 我与上帝有私交
    张达明我与上帝有私交◎ 张达明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教授一生坎坷。由于长期大量的脑力劳动,他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失眠的痛苦一直折磨着他。“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劳动。这样的境遇,对别人来讲是场灾难,他却当成了治疗失眠症的好机会。劳动中,他抢着干重活、累活,几年下来,不仅治好了失眠顽症,身体也比以前强壮了许多。谈到干校那段经历,周有光格外感恩:“这是因为上帝和我的私交很好,他老人家知道我失眠,就特意安排我去了那个地方治疗。结果,还真管

    爱你 2017年11期2017-11-15

  • 列宾请人评画
    张达明列宾请人评画◎张达明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是伟大的俄罗斯绘画大师。刚出道时,他想知道人们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于是复制了一幅最满意的作品,摆到集市最热闹的地方,又在旁边放上一支笔,对围观人群说:“请大家指出这幅画的不足之处,不必客气,我将感激不尽。”许多人看他态度诚恳,就走上前对那幅画指指点点发表意见,胆大的纷纷拿起笔,在画上标出了不足之处。回到家后,列宾展开画仔细观看,发现所有的地方都被标上了记号,也就是说,这幅画在人们眼中一无是处。这个结果让列宾

    哲思2.0 2017年9期2017-11-14

  • 把握每一分钟
    ●文/张达明把握每一分钟●文/张达明成功的秘诀就是把握和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让我们努力用行动去践行!本杰明·布卢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一次,他收拾自己的办公室,在快要结束时,接到一名学生打来的电话,希望从他这里获取如何成功的秘诀。布卢姆沉思了一会儿,请这名学生来他的办公室详谈。不一会儿,这名学生如约而至。当看见布卢姆的房间一片狼藉时,就想拔腿离开,却听到布卢姆说:“我的房间确实有点乱,但只要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就会收拾完,到时你再进来好吗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30期2017-11-01

  • 整日快乐的苏格拉底
    文/张达明整日快乐的苏格拉底文/张达明苏格拉底没有结婚之前,和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合住在一间小房子里,面积仅有七八平方米,蟑螂随处可见。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苏格拉底一天到晚总是神采飞扬,快乐得好像每天都有好事发生似的。他的朋友问他:“你怎么每天都有那么多开心的事,说出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吧。”就连室友也问他:“我们每天都要挤在这个小破屋里,连转个身都要挤来挤去,你有什么可高兴的啊?”苏格拉底微笑道:“我们大家在一起,可以随时随地交流彼此的心得体会、思想情感,这是

    益寿宝典 2017年7期2017-09-15

  • 整日快乐的苏格拉底
    张达明苏格拉底没有结婚之前,和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合住在一间小房子里,面积仅有七八平方米,蟑螂随处可见。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苏格拉底一天到晚总是神采飞扬,快乐得好像每天都有好事发生似的。他的室友问他:“我们每天都要挤在这个小破屋里,你有什么可高兴的啊?”苏格拉底微笑道:“我们大家在一起,可以随时随地交流彼此的心得体会、思想情感,这是再多金钱也买不到的,你们难道不觉得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吗?”没过多长时间,住在一起的几个人陸续结了婚,各奔前程,小破屋里只剩下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8期2017-09-12

  • 莫言的期盼
    张达明距离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过去了将近5年,这5年里,经常流传着“莫言又出了某某新作品”的消息,而市场上印着“莫言著”的各种作品也时不时出现。一次,莫言和幾个朋友吃饭,其间有人说要将莫言的诗歌朗诵给他,题目叫《你若懂我该有多好》。等那人激情四溢地朗诵完后,莫言淡淡道:“这要真是我写的该有多好。”没等大家缓过神来,他继续说,“我希望这些朋友们赶快正名,把自己的‘孩子认领回去。”每当说起这些事时,莫言总是流露出无奈和疲惫:“我现在比任何一个人都更企盼着中

    意林·少年版 2017年13期2017-08-10

  • 敲石工人的话
    文/张达明敲石工人的话文/张达明图/东方IC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撰写《动机和人格》一书时,为丰富内容,去了一座正在修建的大教堂的工地寻找素材。马斯洛询问遇到的第一个敲石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这位工人没好气地说:“我正在用这个笨重的大铁锤,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马斯洛又问第二个敲石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得到的回答是:“要不是为了一天60美元的工资,打死我也不来遭这个罪。”马斯洛接着询问第三个敲石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这位工人高兴地说

    发明与创新 2017年21期2017-06-21

  • 松江知府明日来
    张达明明朝宣德、正统年间,赵豫任松江知府。他对老百姓问寒问暖,关怀备至,深得松江百姓的喜爱。赵豫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有他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每次他见到来打官司的百姓,如果不是很急的事,总是慢条斯理地说:“各位消消气,明日再来吧。”起先,大家对他的这套工作方式不以为然,甚至在暗地里编了一句“松江知府明日来”的顺口溜来讽刺他。这句顺口溜慢慢地在老百姓中间流传开来,大家见到他,都叫他“明日来”。对此,赵豫总是宽容地笑笑,从不责备叫他绰号的人。赵豫曾对人说起“明日再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7年5期2017-05-11

  • 担心摔死的人
    张达明卡尔·沃鲁达是美国著名的杂技演员。1978年以前,将近两万次的表演没有一次出现疏忽。他曾多次信心十足地对媒体说,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是不能战胜的。然而,在1978年的一次表演中,卡尔却从50米高的钢索上掉了下来,失去了生命。很多人对此不解,后来,卡尔的夫人说出了原因。原来,就在那次表演的3个月前,卡尔突然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总是害怕表演失败。但卡尔表面上依然满不在乎,很有自信。然而,卡尔终究还是从钢索上掉了下来,用他夫人的话说:“心理恐惧是导致卡尔失败的最

    意林·少年版 2017年7期2017-05-08

  • 拆飞机有奖
    张达明拆飞机有奖●张达明欧洲经济共同体刚成立不久,所有成员国将最新研制的大型客机集中起来试飞。飞机制造商们无一例外地提醒试坐的乘客小心谨慎,以免弄坏了新客机。德国的飞机制造商却反其道而行之,竟然在客机所有醒目的地方,贴上这样的字样:“若是能拆下任意一个零件,您将得到1000欧元的奖励”。这样的提示语,让很多试坐者大为不解,但却没有人会去搞破坏。这急坏了道尼尔客机制造厂的董事长克劳德·道尼尔,他十分友善地对每位试坐者说:“飞机上的任意一个零部件,只要您能破

    山海经 2017年5期2017-04-08

  • 茅盾退还润笔费
    文/张达明茅盾退还润笔费文/张达明1980年3月7日下午,茅盾家乡的《浙江日报》社派一位编辑,上门求他为该报即将开辟的《寄语故乡》专栏题字。当时茅盾正在休息,儿媳陈小曼对来人说:“沈老年龄大了,身体不好,视力更不行了,一只眼几乎完全失明,另一只眼只有0.3的视力,不能多用眼力。不过你别太着急,爸爸经常和我们谈起家乡的事,也许会对你们破例的”。来人说了许多感激的话,告辞了。陈小曼把这件事向茅盾说了后,他很激动,当即撑着病体写了“寄语故乡”四个大字,让陈小曼用

    益寿宝典 2017年22期2017-02-26

  • 一句话吓出一名院士
    文/张达明一句话吓出一名院士文/张达明1963年的一天,华罗庚和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几个年轻人聊天,忽然问道:“你们几个多大了?”陆汝钤与华罗庚四目相对,赶紧回答:“我28岁。”当时,年纪轻轻的陆汝钤已是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先生的高足。华罗庚伸出两个手指头,不紧不慢地说:“你呀,只剩两年时间了。”图/南京财经大学“两……两年?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陆汝钤被吓了一跳,语无伦次地问。华罗庚微微一笑:“我一直有个理念,一个数学家,30岁前一定要出成果。如果30岁干不出

    发明与创新 2016年45期2016-12-15

  • 吓出来一个院士
    张达明吓出来一个院士◎ 张达明1963年的一天,中国科学院院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和所里的几个年轻人聊天时,忽然问他们:“你们几个多大岁数了?”刚进入研究所时间不长的陆汝钤也在场,他见华罗庚正看着自己,便赶紧回答:“我28岁。”当时陆汝钤虽然只有28岁,却已是熊庆来先生的高足,风华正茂,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陆汝钤没有想到他刚回答完自己的年龄,华罗庚就伸出了两个手指头,不紧不慢地说:“你呀,只剩两年时间了。”“两……两年时间?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陆汝

    爱你 2016年5期2016-11-26

  • 季羡林碰钉子
    ●文/张达明季羡林碰钉子●文/张达明我们读过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季羡林碰钉子》这篇文章,看看季老在年轻的时候碰到了怎样的钉子,这颗钉子扎疼了他吗?1936年,季羡林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列文。在读完第四个学期后要撰写毕业论文。踌躇满志的季羡林查阅了大量资料,点灯熬油好不容易完成了整篇文章,并自认为是叫得响的“大手笔”,随即交给了导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出乎季羡林的意料,一个星期后,导师将文章退了回来,全文被教授两个小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27期2016-09-13

  • 齐白石的告白
    张达明齐白石的告白☉张达明卢沟桥事变后,为表示对侵略者的反抗,齐白石闭门谢客,隐居斗室,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与日寇和汉奸进行斗争。一次,几个日本人以买画为名,来到齐白石家,先是鞠了一个躬,随即说道:“尊敬的齐先生,我们日本人对您非常有好感呢,期望您能加入日本国籍,成为天皇陛下的一名子民。”对此,齐白石冷笑,斩钉截铁地回应道:“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什么去你们那个弹丸岛国?你们要齐璜,可以把齐璜的脑袋拿去。”齐白石心里明白,日本人绝不会就此罢休,于是在家门口

    政工学刊 2016年7期2016-08-13

  • 冯小刚妙语收拐杖
    张达明冯小刚和马未都是好朋友。2013年初春的一天,马未都忽然接到冯小刚的电话,命令道:“今天我在家里搞个小聚会,几个朋友一起吃个饭。不管你今天有多大的事,也必须放下给我赶过来。”马未都答应道:“我这就赶过去。”放下电话,马未都就想:“尽管是老朋友,但也不能空着手去。”带什么礼物好呢?拿两瓶红酒吧,有点老土。想来想去,一时拿不定主意。在经过一个商场时,马未都看见有新到货的拐杖很不错,没多加思索就买了一根。在接过马未都送来的拐杖后,冯小刚仔细看了一会儿后说:

    做人与处世 2016年4期2016-03-14

  • 朱自清治学严谨
    张达明(山西)朱自清治学严谨文 张达明(山西)1927年7月,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发表了《荷塘月色》,其中“月下荷塘”的描写让读者尤为喜爱:“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文章发表后不久,朱自清收到读者陈少白的来信,指出:“蝉在夜里是从来不叫的。”朱

    老友 2016年7期2016-02-07

  • 莫言坦言“下海”挣大钱
    张达明莫言坦言“下海”挣大钱□ 张达明2013年9月,“中德作家论坛”在北京举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应邀在论坛做演讲。他在题为《全球化时代作家的责任》的演讲中说:“作家一定要有定力,而不是随波逐流。”他回忆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商业化大潮来袭,“下海”是当时最响亮的词汇,而他却没能抵挡住金钱的诱惑,也以自己独特的形式“下海”挣大钱。1992年,一位名导演出高价让莫言写一部电视连续剧,看到他稍显犹豫时,导演马上告诉他,别人写一集剧本的报酬是3000元,

    中外文摘 2015年16期2015-11-23

  • 黑人歌唱家的尊严
    张达明黑人歌唱家的尊严张达明美国黑人女低音歌唱家玛丽安·安德森成名之前,曾因种族歧视而遭受过许多磨难。成名以后,她决心将歌声作为抵抗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武器。一次,玛丽安到一个小镇上演出,准备登台时,过来一个白人女孩对她说:“我男朋友特别喜欢您,很可惜他今天要加班,不能来现场听您的歌。”玛丽安问女孩:“你能告诉我他在哪里上班吗?”“他在一家小旅馆。”“在哪家小旅馆?”女孩在说了那家旅馆的名字后,不好意思地说:“他也是白人,以前说过许多攻击您的坏话。”玛丽安说:

    人生十六七 2015年4期2015-11-21

  • 瑞士为何能中立
    张达明瑞士为何能中立◎ 张达明众所周知,瑞士为永久中立国。虽然瑞士不保留正规军,却实行全民兵役制:18岁至42岁的健康男子隔两年就要参加三星期的军训。平时显露不出什么,一旦发生战争,就可在最短时间召集50万后备军。用瑞士前外长科蒂的话说:“我们实行‘刺猬战略’,我们无意冒犯任何人,但一旦遇到外敌来犯,我们就会像刺猬那样浑身缩成一团,使来犯之敌无从下手,这也是200年来我们能够成功躲避战火的秘密武器。”二战时,一名德国人与一名瑞士人在边境相遇,两人有过一

    爱你 2015年15期2015-11-17

  • 张达明:一个不残酷的笑话演员
    张达明错过了他最可能爆红的机会——因为他抗癌成功,所以就没有办法和姚贝娜一样,因为癌症和死亡而被大家铭记。这么说一个明星或许会让人觉得刻薄,但或许张达明并不会介意。三年前,当他确诊癌症,但不幸因为化疗而重金属中毒的时候,他曾自称“铂金侠”,体内铂超标60多倍,“出外吃饭,忘记带银包也没问题,随便抽两滴血便可以埋单啦。”这是一个能让人笑出来的好笑话。像曾经他的婚姻被媒体爆出有问题,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否认或者遮掩,而是苦恼,怎样才能回应得搞笑,怎样才能把这变成一

    女友·家园 2015年4期2015-06-16

  • 老太太的智慧
    张达明老太太的智慧张达明法国有一位长寿老妇人名叫吉娜·卡尔基,她活了122岁零164天,是全球唯一见证两次世界大战的人,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正式记载的最长寿老人,并被载入了吉尼斯纪录。1965年,一位名叫佛兰斯·勒伯莱的法律公证人,找到了90岁的吉娜,说愿意每月发给她2500法郎的养老金以助她度过余生。吉娜喜出望外,但又想,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在她的追问下,勒伯莱终于亮出了底牌:吉娜去世后,她所居住的那幢房子将归勒伯莱所有。吉娜听后不觉莞尔,不假思索地同意

    人生十六七 2014年28期2014-05-04

  • 在企业困境中做一名“适者”
    速地成长起来。张达明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主管,负责外联业务,尽管工作辛苦,但他尽心尽力,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就在前段期间,张达明忽然发现自己的业务明显少了许多,再看看周围同事的业务,都出现下滑情况。是什么原因呢?他通过市场调查后,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最近在他们所在的地区新成立了一家规模较大的广告公司,导致了许多老客户都被人家拉过去了,使得他们的客户越来越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出现这种现象,张达明觉得不足为奇,想想自己工作的六七年里,好多家公司都发生过这种情况

    时代金融 2013年3期2013-08-12

  • 吴冠中焚画
    张达明吴冠中焚画◎张达明1991年,吴冠中的画在市场上的价格已经卖得很高了,但他却把自己不满意的200多幅作品集中起来予以焚烧。当时,恰巧被来访的新加坡著名摄影师蔡斯民碰上。望着渐渐被化为灰烬的作品,蔡斯民心疼得连连惊呼:“烧这么多画您可真下得去手呀!大师您这是在烧房子啊!”而吴冠中则平静地说:“我觉得自己并没有画好,有些感情情节并没有表现出来。我见不得自己画坏了的画,看见了就觉得心里难受。对付坏东西的唯一办法就是毁掉,不能让坏东西流传出去,遗臭万年。作

    人民周刊 2011年1期2011-12-25

  • 夜间新路
    隆鑫公司总经理张达明与贫寒女子周芷馨开车从北宜公路往老家宜兰驶去。张达明事业蒸蒸日上,不免见异思迁,要赶回老家取得父母的同意,与青梅竹马的周芷馨解除婚约。虽周芷馨百般不情愿,但强扭的瓜不甜,她只得随他。已是夜里11点半光景。黑暗中,沿路的风景快速倒退着。张达明开车,周芷馨坐在他身边,两人都不说话。弯曲的山路加上飞快的车速,让周芷馨头晕目眩,爱情的破灭,也让她伤心欲绝。空气中,有一股逼人的冷清。突然,一只黑狗从路旁窜出。张达明一个急刹车,将周芷馨的头撞在前面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09年2期2009-02-06

  •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等
    张达明等别把自己看得太重张达明我的一位朋友,原来担任某市银行行长,因为年龄原因退了下来,这原本很正常。可他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却是见谁烦谁,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出门,终于憋出病来,1年内竟住了3次医院。前天,我去医院看他时,他不住地叹气。见状,我除了安慰几句外,再无他法。临走,朋友突然问我,是不是自己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对于他的问题,我笑着说,是有一点,其实。不在其位,倒也自在;做官只是人生中短暂的经历,确实不必太在意。朋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走在路上,我想

    祝您健康 2008年11期2008-11-10